在配送中心内部,托盘是主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商品在配送中心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等作业环节中,往往都要借助于托盘。
在管理上,有的企业对托盘码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控制,而有的企业在没有使用托盘码的情况,也实现了仓位库存的全面管理。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对托盘号管理的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启用托盘码后的管理特点
首先,要启用托盘码,就要对每个托盘进行编码,不同类别的托盘,可以编码规则不一样。在编码后,就要打印带有条形码的标签,张贴在托盘的侧面。对于川字形的托盘,需要在两面张贴,对于田字形的托盘,则需要在四面都张贴。
在入库时,收货人员在验收完毕供应商送来的商品后,将商品存放到托盘上,此时需要建立托盘号、商品批次、数量的对应关系,之后,再执行上架作业,然后再建立托盘号和仓位的对应关系。
如果要进一步按照托盘管理出库暂存、运输配送等步骤的话,则需要在这两个业务环节同样建立已拣出商品、待运配商品和托盘号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拣货后的装板、以托盘为单位进行装车等功能实现),来实现作业的管控。
托盘状态分为在用、锁定、空闲,当业务发生时,需要维护托盘的状态,以全面、准确地管理每个托盘的状态,如增加“托盘取消”功能,表示托盘上的商品都已经出库完毕,托盘由“在用”转为“空闲”。
)使用托盘码的管理效益
配送中心启用托盘码后,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o 对托盘资源的管理清晰细致,可有效管理每个托盘的使用状态(在用、锁定、空闲);
o 通过进货验收时管理托盘号、商品批次、数量的关系,再通过上架时管理仓位和托盘号的对应关系,实现仓位、托盘号、商品批次、数量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在用”托盘的存放商品、存放位置,也可以知道每个商品批次所在的仓位、存放托盘的编号;
o 在混载收货时,可以通过人工,在一个托盘上码放多种商品,然后分别登记托盘号、商品批次、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维护到系统中。
o 更有效发挥RF无线终端等条形码扫描设备的作业点,同时避免人为输入,增加一层托盘号的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o 如果在拣货后出库环节启用托盘号管理的话,以托盘号为单位装车,可协助解决一次拣货多车配送的问题,如一个门店的商品从仓库拣货完成后,可以分品类存放到几个托盘上,装车时,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托盘的商品装到一辆配送车,剩余托盘的商品装到另外的一辆或多辆车上;
o 可实现以托盘为单位进行配送,并利用托盘号来跟踪定位商品的运配环节,如很多工业企业的物流,由于单个商品的库存量比较大,托盘和商品批次捆绑后,托盘需要和商品一起配送出去,不再回来,此时就可利用托盘号来跟踪运配情况了;
o 当一个配送中心内部,使用的托盘规格比较多时,信息系统对托盘码放箱数的计算不准确,此时需要通过人工确定托盘上商品包装箱数量,然后通过托盘号建立仓位、商品批次、数量的对应关系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
)使用托盘码的管理问题
配送中心启用托盘码后,也带来了如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o 入库作业过程中的工作量加大的幅度比较大,在验收后,必须管理码托盘的过程,如一次性进货180箱可口可乐,需要码放到5个托盘上(假设一个托盘码放40箱,则有4个满托盘,1个不满的托盘),此时每个托盘码放完毕后,都登记托盘号、商品进货单号(用来对应商品批次)、商品条形码或商品包装条形码、码放数量,登记资料的方法可以通过纸张记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RF无线终端等条形码扫描设备,信息系统根据这些来完成对应关系的建立。在进行入库上架时,每个托盘上架时,都登记托盘号、上架仓位号,信息系统据此来建立对应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仓位号和商品批次、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配送中心库存批次管理的目的。
o 如果要在 拣货后出库、装车等两个环节管理托盘码的话,则也需要执行登记操作,如在一个门店待配送商品拣货完毕后,要暂存在托盘上,有时一个门店的商品存放在多个托 盘上,有时多个门店的商品存放在一个托盘上,此时都需要登记商品和托盘的对应关系,信息系统据此建立门店、商品、托盘号的对应关系;在装车时,需要登记托 盘号、配送车辆,信息系统据此关联,并进一步建立门店、商品、配送车辆之间的对应关系。
o 在实际应用中,托盘有川字形和田字形等多种,这样托盘码必须张贴在托盘的至少两面(川字形,田字形的话,则需要贴四面)。在实际作业时,经常容易将托盘码弄破损,影响进一步使用。
)不使用托盘码的管理特点
在这里介绍一下不管理托盘码时,入库、拣货、库存管理上的业务实现模式。
在验收入库时,收货人员 根据采购单首先验收商品,根据将验收总数量在信息系统中确认,对于不混载存放的情况,收货人员将验收的商品码放到托盘上,同时信息系统就根据商品包装和托 盘的存放规则定义,计算所需托盘数,并计算空仓位情况,给出每个满托盘和不满托盘的存放仓位,形成入库建议,包括入库商品、批次、数量、仓位等信息,入库 上架人员根据信息系统给出的入库建议执行入库即可;对于混载存放的情况,也需要根据每种商品占用托盘的比例,来计算所需托盘和仓位,其余处理和不混载情况 相同。
根据入库作业过程,信息系统建立商品批次、数量和仓位的对应关系,并维护到库存表中,在此基础上,实现盘点、出库等业务。
在拣货、装车等业务上不支持以托盘为单位进行装车、运配、运配状态跟踪,这样就不能良好处理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物流的此类业务,或存在此类业务的零售业物流。
在出库时,将门店商品拣货后,存放到出库暂存区,再通过出库复核业务,管理门店、商品批次、数量的关系,并冲减配送中心库存。再通过装车业务,建立门店、商品批次、数量和配送车辆之间的关系,支持运配业务。
在出库复核时,可以以商 品单位,也可以以拣货单为单位,只有出库复核完毕的,才{zh1}确认形成派车单(主要是落实拣货前派车单和{zh1}确认数据之间的差异,如果有差异的话,除了调整 仓库库存外,还要调整派车单,对于不在拣货前生成派车单的配送中心,则直接在出库复核的同时生成派车单)。根据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一次拣货,多次配送的 业务。
(5)综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托盘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清一老师,一直致力于推广托盘标准化工作,在托盘标准化后,国内各配送中心,都可省去配送中心内部托盘码的管理,全部使用货物本身自带的条码来实现管理,这样应用与流通环节就可节约很多管理费用。
纵上所述,管理托盘码可 以带来一定的管理效益,但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工作量上的问题,在后期托盘标准化后,配送中心可以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商品包装条形码,良好支 撑验收、入库上架、拣货出库等作业,不使用托盘码也可以实现各种配送中心的业务。因此建议在配送中心内部管理上,弱化托盘码的细化管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后期采用RFID管理托盘的话,则托盘码是肯定要进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