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刹车门事件(精华版)_Kirin_百度空间

买了丰田凯美瑞,准备棺材往里睡!
车道山前必有路,只是丰田刹不住!

广汽近日陷入“刹车门”

   据中央电视台近日报道,广汽丰田存在刹车制动失灵的安全隐忧。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随机抽取调查了200位凯美瑞车主,超过15%的消费者因刹车失灵、变硬、卡滞、有异响等原因发生过危险状况和交通事故。

     据悉,凯美瑞轿车的刹车失灵主要因真空助力器内皮膜出现破裂所致,而出问题的车辆于2006年5月到2008年3月之间生产。

     23日凌晨,记者收到广汽丰田承认凯美瑞刹车真空助力泵存在问题的邮件。据悉,广汽丰田高层及相关政府主管人士已飞抵北京,等待国家质检总局出具对凯美瑞最终检测报告,预计本xx将会公布最终结果。

     目前,对于凯美瑞刹车失灵的具体原因,业内有不同的认识。昨日,一位来自美国的汽车设计专家指出,“如果拐弯R角比较小,经常使用后,真空助力泵的皮膜容易破裂,将导致漏油、空行程,刹车失灵最终难以避免。在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一旦发现这种涉及制动、安全等一类问题概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要求企业召回相关车辆。”

    但广汽丰田和日本汽车业人士并不认为是设计问题。一位日本汽车业人士表示,“凯美瑞在日本并未陷入刹车失灵事件。”广汽丰田高层表示,国产凯美瑞和日本及全球其他地区生产的凯美瑞,在设计上是一样的。出现刹车失灵问题,是因中国的道路状况、温度、制动力度大等原因造成的。”

    广汽丰田高层表示,无论结果如何,广汽丰田都会全力召回2006年5月到2008年3月之间生产的凯美瑞,免费更换这批凯美瑞的真空助力泵。

     有设计专家指出,“一个真空助泵的成本预计为2000元,加上维修费等,每辆车的维修总成本预计为3000元至5000元。”有消息称,预计涉及“刹车门”的凯美瑞约为26万辆。以此计算,广汽丰田将为此支付8亿至13亿元。

——————回顾线——————————————————————————————————————————————

前面已经提到,早先对于丰田的这个品牌,就没有十分的好感。这次刹车门事件又反映出这个品牌的民族歧视特点。不想说什么,大部分日本车都存在这种情况,但是丰田却是十分恶劣的。

丰田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个不算是安全隐患。很典型的做了错事不肯承认的asshole。

凯美瑞这个车可以说一直让我非常愤恨的。当初老爷子买车的时候在我的建议下买了福特小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很不解老爷子为什么要选择小蒙而不是凯美瑞或者雅阁。然后老爷子很好地还击了那帮傻逼们:“钱再充裕的的话就买奥迪了”。这个小小的桥段,足可以看出日本车厂商如何挖空心思地占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理智型消费者来说,日系轿车(除了马自达以外)都是在心门之外的,原因不外乎三个:1.金玉外、败絮内;2.纸包肉、安全差;3.定位差、价格烂。

{dy}个理由,相信大家都不用我多说,日本车的外形和内饰都是很讲究的,但是各位同学请用屁股想想,内饰和外观能占多少成本!?拆开车看一下内在就知道个二三了(这里针对的是合资方式生产的日系车),该用旧技术的发动机,{jd1}不用新技术(或者说压根没有好的技术,相对德系车而言),悬挂也是烂的可以,光就凯美瑞的来说即是如此。如今就连刹车上的成本控制都达到了{jz}!小日本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汗颜,让人作呕。

第二个理由,再来说说安全性。小日本说他自己的技术能省油,发动机无非就是用了气门正时系统这个可以理解,的的确确是一项不错的技术。但是考虑到日系车典型地窄轮胎(以前的广本雅阁上就能见到细轮胎),还有偏软的刹车,使得主动安全性大打折扣。当然这些物理成本的控制带来的主动安全性的损失可以借由各种电子设备来完善,大家都知道电子设备的成本都是很低廉的,因为电子设备不能在极限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也就是说机械设备的完善带来的成本要远远比采用电子设备来弥补主动安全性差带来的成本要高很多很多,并且小日本甚至可以借由电子设备来为自己产品做卖点,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这一点,德系、美系车在电子设备上一直都不能像小日本那样做得完善,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机械设计的完善上,而不是在电子设备上挖空心思!

然后再来说说钢板,看看德系车,钢板一般都是日系车的2-3倍的厚度。当然,这个不能xx说明问题,因为碰撞时金属的断裂是因为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因此焊接技术也决定了车辆框架的抗冲击性和对人的保护性。看看德系车,比如A4L和迈腾,钢板采用激光焊接,焊点在4000个左右。再来看看老牌的别克,虽然焊接技术比较落后,但是还是有1000多个焊接点。再来对比一下小日本的轿车,各位同学自己到网上搜一下合资日系车的钢板焊点数量就明白我这段话的用意了。

第三个理由,这个别让我开口了,我实在是懒得说这个问题。日系车定位模糊、价格烂也不是{dy}次了。早在几年前,凯美瑞和锐志就因为定位不明确而产生了凯美瑞的售价高于锐志的情况。尼桑的天籁也出现过尴尬的局面:上市35w的售价,到下市时却只卖15w,足够有理由让我们爱车族对其说“nissan‘s sucks!”

更可笑的是,凯美瑞、锐志、雅阁等日系车的定位目标居然可以是宝马、奥迪。在这里我不是刻意追捧德系车,但是德系车的可靠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定位不明确和极烂的售价足够让人鄙视很久,但是居然还是有很多中国消费者肯掏钱买这颗后悔药。相信用过日系车的很多人,多半会趋之于德系车,尤其是见到日系车的车祸现场后更有这样的冲动了。

这里要申明一下,我并不是说日系车都是狗屎,要知道我一直都是很追捧以前的日系跑车,比如尼桑的Skyline GTR,三菱的Lan Evo、Eclipse,马自达RX-7、MX5等。但是那些车都不是现在的合资车可以来启齿相比的。我一直都在提到的问题是关于日系合资车,以及日系厂商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

Okay,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对日系合资车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关于日系合资车出现的种种问题(无论是质量上的还是被动安全上的),一方面暴露出日系厂商对华的态度,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日系车本身的缺陷性特点(自己看上面三个理由)。

以下提供一下建议购买的日系车:

马自达(福特旗下品牌,欧洲血统,尤其是安全性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好);

这个是我持中立态度的日系车:

雷克萨斯(丰田的欧系豪华品牌);

不建议购买的日系车:

尼桑天籁、阳光等(型号定位和售价不明确);

广本雅阁(别让我废话了,自己搜“婚礼门”吧);

丰田凯美瑞(xx不比锐志,但是可以卖的比锐志更贵,买KMR的人被鄙视了也没办法);

三菱系轿车(三菱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xx不像是在做车,还是卖卖发动机赚钱吧);

{zh1}奉劝各位别为了那么几个油钱放弃被动安全性,事实可以证明日系合资轿车(除了马自达)的生还率要远低于德系车。


1 2009年05月03日 星期日 11:58 |
首先,就是是全日产车,供给中国的肯定和日本本土的日产车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次,路况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再次,人家的设计都是针对自己本土环境的设计,注重节能、省油、环保一切都以节省为前提。但是也仅是在日本当地能够把这些优势体现出来。我估计,日本外供给欧美地区的车{jd1}跟中国的不一样,这一点就回应了低一点说到的,确实是民族歧视问题。

我选车的时候也是没有考虑日本车,一个是问题太多,一个是很客观的问题,就是日本不会把{zh0}的供给中国,为什么这样大家心知肚明,中国制造中{zh0}的东西我们自己也未必能用得上。

同价位水平上,这种低配置、中低档轿车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的,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钱富裕就买好车”——是句大实话!

郑重声明:资讯 【丰田刹车门事件(精华版)_Kirin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