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安徽省高考自xx题的第四年,也是安徽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后高考检测的{dy}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考将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高考大纲将有哪些调整,高考xx的体例、结构、题型、分值等方面将有哪些变化等等,这需要我们对考纲进行认真、细致、全面、深入地探讨,同时借鉴已经进入新高考省市的经验,才能准确地把握高考命题走向,明确备考策略,科学高效地搞好2010年的高考复习指导。 一、2010年安徽省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②识记文学体载常识 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①,标点正确(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xx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xx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二、2010年安徽省考试大纲解析 2009年的{zd0}变化是调整了xx结构。由先前的Ⅰ卷单项选择题,30分,Ⅱ卷阅读题、语言应用题及作文,计120分,分别改为Ⅰ卷为阅读题,约66分,Ⅱ卷为表达题,约84分。2010年安徽卷将继续这样的模式,它设置了以阅读和表达为主线的卷面结构,切近新课程理念,着眼于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运用”,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①对比手法的运用,(1分)文中父亲出现多次:{dy}次是炫耀地喝酒;第二次是不理解母亲的大笑;第三次是间接的描写,他愿意跟母亲和好。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寡情的人,甚至有点霸道,(2分)这为我对母亲的深情埋下伏笔,这样更能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更加衬托出母亲对儿子深藏于内心的爱是谁也不能比的。母爱是一种最无私、最深厚、甘愿奉献一切而不图回报的崇高感情。(2分)②这样安排材料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详略得当,能更好的为中心服务。正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我才感受到“淡淡的深情”(2分)
4、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多种角度和思路中,可能有一种是通达问题的解决,据此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对这一角度和思路,可以稍加详尽的表述。如果各种角度和思路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给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只要有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这种答案也不应该扣分。 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做出正确而深刻的把握。二要在把握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三是要求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