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演播室

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技术

  1)摄像机的跟踪与定位
  在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过程中,确定摄像机的状态信息非常关键。虚拟演播室专用数字摄像机通常为二到三个,摄像机配有运动检测和识别系统,即摄像机xxx。其跟踪方式有光学识别系统和机械传感式系统两种。其原理是将检测到的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聚焦、变焦乃至升降等传感部位的运动数据,通过一个“传感器”装置传输到“校准器”,这样,理想情况下,现场摄像机与虚拟演播室中“虚拟”的摄像机被相对地锁定在一个位置上。当现场演播室摄像机运动时,虚拟摄像机受xxx的控制可以实时地与现场摄像机保持同步。
  2)摄像机的锁定
  虚拟演播室的另一重要而独有的问题是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虚拟摄像机与真实摄像机的初始位置并无直接关系,它可以放在虚拟空间的任意位置,当演播室有两台以上摄像机进行切换时,必须保持实际演员和景物在虚拟演播室中的位置不变,也就是与虚拟景物的关系不变。否则在切换时,观众会看到演员从背景中某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在视觉上会造成不真实的效果。由于真实物体与演员是由真实摄像机给出,背景由虚拟摄像机给出,所以必须对虚拟摄像机进行位置锁定,即虚拟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必须与真实摄像机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推拉、摇移的初始量(原位矢量)与真实摄像机的位置方向关系保持一致,才能进行切换。
  3)变焦、聚焦与景深
  实际拍摄时,摄像机的聚焦点一般都跟踪主持人,如果此时前景和背景都聚焦得十分清楚,会产生景深的不自然感。尤其在特写镜头时,背景应该是虚焦的,使前景、背景如同出自同一摄像机,否则,这种虚拟演播室是不成功的。
  4)色键与蓝箱
  目前,多数虚拟演播室采用 Ultimatte进行抠像,蓝箱主要有一墙一底式、两墙一底(一角)式和三墙一底式3种。其中三墙一底式能给出更大空间,摄像机机位限制小,摇摄范围大。蓝箱必须保证均匀的蓝色背景,特别是在墙墙、墙地交接处不能有接缝的痕迹。同时,由于节目制作过程中采用了色键技术,演员及真实道具在蓝室中投下的影子也要随演员及道具一起进入虚拟空间,人物和环境景物在演播室灯光下的影子会被抠掉,造成一种不真实感。由于色键技术的使用,因此会产生延时,不仅要求系统增加前景视频延时单元,而且必须考虑其它问题。一个是声音,由于前景视频被延时,为了保证声画同步,需要增加视频帧同步器。另外,由于延时,给演员观看反馈监视器上的合成图像以确定动作增加了难度。
  4)计算机技术
  虚拟演播室系统配备的计算机是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主机为网络中心,它是虚拟演播室的控制中心,是虚拟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导演台”。它除了调用和调整事先做好的三维虚拟场景外,还负责向图形发生器传输图像数据及处理由摄像机xxx传来的摄像机运动数据。根据主机传来的摄像机运动数据实时地计算出虚拟的三维电脑场景的运动,以保证其输出的虚拟背景与真实的前景同步。

  在虚拟节目准备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三维模型。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图像可以是来自录像机或摄像机的活动视频,也可以是静止图像等,但使用最多的是由计算机创作的二维或三维模型CG(Computer Graphics),即虚拟场景。虽然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原则上说可以无穷地转换变化,但是背景的创意、三维建模等工作相当复杂,不再是一两个人就能充分使用好的系统,它需要导演、创意者、美术设计、二维建模者、三维建模者、演员及虚拟系统的操作者等人员的通力配合。因此,对于一次性节目背景的制作而言,虚拟演播室并没有效率上的优势,而除了可以制造出不同凡响的特技效果外,能否真正发挥虚拟演播室的功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特技效果,还在于制作者的想像力和它们之间的配合。

应用技巧和相应的问题。
1. 建模技巧
目前三维建模和动画软件很多,其中Maya、Softimage和3D Max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其绘制的三维模型越来越逼真。但是由于虚拟演播室的模型和动画需要实时的运动,所以其建模的过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时运动要求构成模型的三角形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根据工作站计算能力不同大约从5000至20000不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复杂模型的建造。
(2)模型中灯光不宜过多,但逼真漂亮的模型一般灯光也比较多。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在建模完成后用Lightscape等软件把灯光参数转化为贴图,可大大加快实时运行的速度。
(3)为达到逼真的效果,一般虚拟背景应建造前景物体(例如桌子、柱子、门和雕塑等),可用来遮挡住主持人。当主持人从其后走过时,产生身在其中的逼真感觉。
这种技术关键在于建造前景遮挡物时建造一模一样的两个,一个有贴图和光影,另一个为全白。全白的作为遮挡的键罩输出到色键叠加器中,由于键罩的作用当主持人走到遮挡物时好像真的被遮挡住了。
这种方法与传统色键抠像的不同在于图形工作站根据摄像机运动参数实时改变输出的背景画面,遮挡物与用于遮挡的键罩也相应改变。键罩的随时变化更加大了虚拟系统的逼真性。
2. 红外检测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况:主持人需要从虚拟景物(例如立柱、门等)后面走到前面来。这时就要人为去控制键罩的开关,当工作人员与主持人配合不好时会有穿帮的可能。于是红外检测技术便应运而生了。
红外线检测是确定被检测物体的纵向位置,即在演播室中被拍摄的前景位于背景内的深度。首先,在演播室上方固定二至四个红外线摄像机,作为红外线接收装置。然后,用红外发射装置对演播室进行测量,{zh1}绘制出活动范围的网格图。这样当演播室中的移动物体(主持人等)配带上红外线发射装置,其红外线被红外线摄像机摄取,通过计算机识别和计算出该物体在网格中的位置,将数据传输到工作站,根据背景与物体纵向数据自动计算出移动物体在模型中所处的位置及深度。
以上就是虚拟演播室常提到的“深度键”的概念。这种系统根据红外线检测,产生深度键,能持续地使主持人置于虚拟背景内的正确位置。深度键容许在节目中虚拟物体、实际物体和主持人相互之间动态地前后阻挡,而创造出现实图像的感觉。这样当主持人从虚拟景物(例如立柱、门等)后面走到前面来,不需要人为去控制键罩的开关,系统会自动利用深度键来分析主持人和虚拟景物前后定位关系,自动形成遮挡与被遮挡的画面。大大减少了穿帮的可能也方便了节目的制作。
3. 虚拟影子的制作
三维模型之所以逼真,在于它可以仿真光和影。在建模过程中只要注意光的方向与实际保持一致即可。但是经过抠像合成的图象中,前景主持人的影子较难与背景物体相吻合。这主要是由于演播室灯光较多较亮,增加了色键抠像的难度。另外如果是用网格识别方法的演播室,由于背景板网格有两种蓝色,要想用抠像的方法获得影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获得xx的效果增加必要的设备也许是值得的。虚拟影子机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它的做法是在演播室上方架设一台摄像机,只拍摄主持人在蓝箱内的画面,通过色键器抠像获得键信号,用这个键信号来模拟主持人的影子。{zh1}再把这个影子与虚拟图象进行合成。实际上可把这台摄像机理解为光源,投射主持人到地上的影子和通过色键器抠像获得的键信号是相同的。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且可以灵活调整影子的方向。
有时建模会出现有倒影的情况(例如,大理石地板对其上物体会产生倒影),在建模时可通过镜像复制的方法来制作背景的倒影,而前景主持人的倒影如何得到?其实只要在蓝箱内铺设有一定反光能力的透明塑料布即可。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实际效果可以乱真!
4. 自动反馈/标志系统
有时主持人或表演者在虚拟布景中活动时,很容易从虚拟物体中穿过。为避免这种穿帮现象表演者要看着反送监视器,或者在地板上画行走路线。由于虚拟系统都有视频延时,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表演不自然的问题,另外也容易污染蓝箱的地板,造成抠像的困难。
于是有了自动反馈/标志系统。在演播室地板上投影静止和运动的虚拟物体。让表演者知道所有虚拟物体在每一时间内位于何处。但是投影会对主持人自己的影子产生干扰,所以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多见。
5.虚拟异地采访
如果使用两台色键抠像器,就可以实现虚拟异地采访。这种方法是利用从外地传来的信号,被采访者在蓝色幕布前,信号先经过一次抠像再进入虚拟演播系统。通过插入的视频可将被采访者与演播室中的播音员实时结合在一个虚拟背景中,两个人物可以面对面的交谈和表演,对观众来讲就好象真的把被采访者请到了演播室中一样。
6.虚拟人物表演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实时人物动画表演成为可能。在真人身上各重要关节处装传感器,传感器的各组数据传到工作站中用于控制已制成的虚拟动画人物的关节活动,使它xx实时地模仿表演者的动作。
虚拟动画人物与真人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虚拟背景中,并相互配合,互换位置和交谈。这在已往的演播室制作过程中是无法想象的,也会给节目带来新奇感和神秘感,从而{zd0}程度地娱乐观众。

演播室是电视节目录制、制作的重要场所。如今,谈话类、娱乐类、体育类等电视节目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体,演播室特别是具有直播功能的演播室使用率大大提高。河北电视台近期完成了80m2,3讯道直播演播室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它主要承担全台每年多个体育赛事的直播、日播新闻类节目的录制或直播、主持人口播录制和节目后期包装制作等功能。
设计思路和系统特点
  目前,标清数字演播室系统通用的信号格式是码率为270Mb/s的串行数字分量信号(在宽高比为16∶9时,码率也可为360Mb/s),系统设备之间通过串行数字接口(SDI)相连接。
  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架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将各种模拟设备更换为数字设备,再加上编码与解码、复用与解复用等部分组成数字化演播室;另一种是采用以宽带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分布式结构。
  在这次演播室数字化改造中,我们本着“以演播室为中心,组建节目录、制、播一体化”的原则,在注重系统配置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环境以人为本的大框架下,对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切换台、调音台、字幕机及周边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更新,并将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声讯系统等并入演播室主系统,大大提高了节目信号质量、制作效率和直播安全性。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1)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性,系统配置灵活,可兼容4∶3和16∶9格式,为将来的高清晰度电视做好准备;(2)既能满足节目的录(直)播要求,又可以进行节目的后期制作;(3)系统在综合布线、设备配置、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通道带宽等方面升级扩展的空间大;(4)加强多个演播室系统、多种录制方式间的优势互补,保证使用效率的{zd0}化。
  与一般数字演播室比较,其系统特点主要表现在:
  1.由10台LMD-17W和2台LMD-23W共12台分体式液晶监视器组成崭新亮丽的电视墙,这是国内{sg}全部使用液晶监视器作为电视墙的标清演播室。
  2.将非编网系统联入演播室主系统,提高节目录制的灵活性和时效性。非编网系统包括非编工作站、动画工作站、音频工作站、虚拟演播室系统、媒资管理系统等各类子系统,实现了节目录、制、播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节目制播的效率和安全性。
  3.将声讯系统联入演播室主系统,增强直播节目的观众参与感。网络与电视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制作手段,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利用网络的交互特性,让更多观众参与节目,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和收视热情。网络已成为演播室的第二现场并实现了节目的延伸和辐射。
  4.各演播室系统间互联互补、可分可合、资源共享,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扩大了各小演播室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小演播室的利用率,比如在录制多个场景的大型节目时,多个小演播室的组合使信号调用更灵活;其次,实现了设备和人员的资源共享;再者,几个演播室系统互为备份,无疑为直播节目的安全录制加了“双保险”,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通过系统信号的切换,就可利用其它演播室的录制系统或从其它演播室的传输口送往播出系统。
  5.人机分离管理,工作环境人性化、科学化,这也是我们这次改造中值得借鉴的部分。我们在导播机房内专门辟出空间,将电源箱、灯控箱、服务器、硬盘矩阵、设备主机等噪声大、散热多且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严格的设备集中封闭放置,为其配备专用电源和空调,减小它们对工作人员的干扰。
主要设备选型
  这个小型直播演播室仍以传统线性结构为主框架,在相关设备的选型上也以提高信号质量、确保直播安全、方便操作维护等为前提。
  1.摄像机是前期信号的采集设备,其性能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选购摄像机时,不仅要测评其灵敏度、信噪比、分解力、调制深度等技术指标,而且要对其CCD类型与象素数、A/D转换器量化比特数、DSP处理能力、功耗、使用环境和操作调整等进行xxx的评价。考虑到该演播室面积较小,同时为保证图像的亮(色)度、色调、信噪比等技术指标的一致性,我们选用了3台SONY演播室摄像机E-30P,其中一台还增加了11倍广角镜头和摇臂功能,满足了日常节目的录制需求。
  2.视频记录设备。考虑到前期设备质量和大量的Betacam-SP素材的交流,记录设备以DNW A75P系列录像机为主,新增了一台记录时长为9h且可同时录放的SONY 555录像机及DV播放机、DVD播放机、SONY BVE2000编控器等,为安全直播和节目后期的同期制作包装提供了保障和技术支持。
  3.数字视频切换台。与模拟切换台相比,数字切换台有这样一些特点:(1)可直接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控制和联网操作;(2)其输入的SDI接口不再与控制面板按钮一一对应,而是通过菜单设置调整其所属的对应关系;(3)输入的视频信号与键信号不再区分,并可接入任一路SDI输入口;(4)具有强大的菜单设置功能,可对制式、格式、宽高比、各种键及特技等在内几乎所有参数进行设置。在进行数字视频切换台选型时,应考虑采用串行数字分量信号格式,保证足够的直接切换的信号源;至少要有两级M/E、一级PGM/PST,有两个下游键,以便存储某些特技效果;运行可靠性高,{zh0}有备份电源系统;各信号源之间应自动同步,能进行软件操作,保证面板失灵时软件能代替面板进行正常切换操作。本系统中选定的主控切换台为Thomson/GV Kayak-DD1,备切换台选用Leitch P16 2SO,主、备切换通过应急切换矩阵Leitch P16×1 SAEBO进行2选1。
  4.数字音频系统。数字调音台是音频系统的中央处理设备,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小型数字调音台,它们大多数都采用模拟输入/输出,一般有1~2个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的方式一般有AES/EBU和同轴两种。该演播室音频系统也采用主备倒换方式。主调音台为Panasonic DA7 32路数字调音台,备调音台为Samson MDR8 8路模拟调音台。通话系统选用了Clear-Com MS440为通话主机、RM220为通话分站。可方便地将演播区几个机房连接起来。同时,考虑到体育赛事转播过程时间较长,我们还为主持人配备了可自由调节的咳嗽盒等辅助设备,以及无线录音设备。
  5.技术监视和检测系统。采用了泰克(Tektronix)公司的模拟/数字波形监视器611A,它可监视摄(录)像机等输入和输出信号,也可通过跳线和切换矩阵监视通路中其它信号指标,实现了对演播区所有信号的全程跟踪和xx调测。为确保直播安全,我们还将送出的播出信号反送回来,利用611A再次对录制的视频信号指标进行监看,视频信号可用611A直接进行监看,音频信号可利用2台LMD-23W分体液晶监视器的BKM-220D或外接音箱进行监听。工作中,系统信号除利用测试设备进行客观测试外,还可通过对录制图像的清晰度、杂波和干扰的损伤程度、亮度层次、颜色逼真情况、不同镜头的色彩一致性,以及声音与画面协调情况等进行主观评价,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6.数字矩阵和串行设备。随着演播室直播等功能的增多,数字矩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作用在于为整个系统进一步扩展提供了选择,主要功能是:扩展切换台有限的输入通道;根据制作需要改变监视屏上信号排布;记录对设备输入源的选择和摄像机返送源的选择;提供紧急备路输出通道;便于各设备环节的检测和调整,等等。选择时还要考虑控制方便、工作稳定、通道指标高、具有多种格式混合切换功能等因素。虽然数字串行设备并非数字演播室的核心设备,但它通常串接在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口处,直接影响到系统与外部时基及相位关系,也影响到经各种变换后信号的技术指标,因而对其选型也要予以重视。
演播室数字化改造应注意的问题
  1.视音频信号的延时。数字系统中,视频信号经过带内存储器的设备后,相对于音频尤其是模拟音频信号会有一定的延迟。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在系统中添置音频延时器,保证音视频信号的协调一致。
  2.系统和设备的辐射。在处理和传送数字视频数据过程中,串行系统和数字设备将产生引起串扰或宽能量谱的干扰,因此系统设计和选用电缆、插接件时,均应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小辐射干扰。此外,还要考虑插头、插座、插口板与电缆特性阻抗的匹配问题,应采用75教匦宰杩沟牡缋虏逋贰⒉遄?与插口板??3.数字设备的环通。由于工作频率相对较高,串行数字设备电抗成分影响显著,因此,为降低反射损耗,环通的输入/输出信号之间应相互隔离,一般不再使用模拟电视系统中的无源环通,而采用有源环通。
运行效果和系统完善
  改造后的河北电视台80m2直播演播室环境优雅、系统布线合理、设备摆放便于操作维护,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配合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zd0}限度地保证了节目录制效果和工作效率。
  根据栏目定位,量身制定技术方案
  《直播生活》是河北电视台卫视频道的一档日播新闻类节目,节目素材量大、时效性强,采用演播室直播方式播出。利用6台非编站点、730GB硬盘组成一个小型非编网系统,保证其节目素材采集、编辑制作、审看修改在网上一次完成;直播时,网上节目与演播室录制部分直接合成后送播控机房;在时间紧、任务量大及制作大型节目时,6台站点还可并行工作,分段制作、统一合成,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日播节目的制作效率。增添了声讯互动和热线联动手段,增强了观众参与感,丰富了节目信息量,提高了栏目收视率。
  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减化工作流程、保证每期节目按时无误地播出,我们要求工作人员深度开发设备功能,利用系统联动优势,使节目特点通过技术手段充分表现出来。比如:体育赛事直播节目中,我们除利用非编子网的优势,实现节目画面的包装处理外,还充分利用主备回路和硬盘录像机2录2放同时操作的功能,使观众能马上看到直播节目中的精彩镜头及慢动作回放,使得直播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加大节目录制密度,合理分区
  演播室无论大小,系统设备投入都很大,目的是承担尽可能多的节目录制任务。为了缩短栏目背景制作的时间、加大节目录制密度、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此次改造中,我们将演播室内灯光和布景合理分区,并引进了演播室栏目背景自动卷轴更换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制度管理
  合理的系统、优良的设备,都必须由工作人员开发操作。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对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提高;另一方面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出包括设备使用、技术维护、卫生和电源管理、直播技术要求、非编网使用管理等在内的多项演播室管理制度。

虚拟三维场景的设计、制作

电视台的美工设计人员在传统的演播室设计方面,由于受到许多诸如场地、材质、颜色、灯光以及场景组件拆解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导演的意图以及主创人员的设计理念往往不能全面地展现,更不用说在场景中设计以配合节目所要的动态环节了。而自从虚拟演播室进入电视制作领域以来,美工设计人员在运用三维建模工具设计演播室时不但可以xx抛弃传统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行设计制作,达到理想和现实的xx结合;而且还能根据节目要求对场景随意进行动与静的变换,彻底改变了传统演播室动态不足灵活性差的局限。因此,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台的新闻类、专题、综艺类等许多节目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那么,电视台的美工人员在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时怎样才能设计出精美逼真的虚拟三维场景,实现节目需要的各种虚拟特技呢?
  虚拟演播室的设计师必须熟悉三维制作软件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具有创新的设计还需具有扎实的制作能力,这样,从设计到制作可以保持原有的设计风格。同时,还可根据节目的需求设计一些动画要素以配合节目的制作,丰富节目的画面。现在,市场流行的三维制作软件,有大家所熟悉基于PC工作站的3DMAX、渲染功能强大,从工作站上移植下来的Softimage|3D以及在角色动画方面具有很高造诣的MAYA、还有其它的一些制作软件LIGHTWAVE等等。他们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例如:3DMAX,它在场景建模以及室内设计方面具有自己强大优势,而现在的室内设计公司基本上都采用3DMAX,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性。
  虚拟演播室的设计师必须掌握虚拟场景设计制作以及相应特技实现的一些基本原则
  虚拟演播室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三维运动的或静止的场景来实现的,与传统演播室在实现方式上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设计人员在制作虚拟演播室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设计场景时可以根据编导的意图设计一些动态情节,这在传统的演播室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电梯的升降、角色动画、动态视频开窗等等。
  2.场景设计中要注意人物在场景中的比例关系,避免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发生。
  3.设计时要根据主持人的入场方式,行走路线而设计一些特定的三维物体以配合整个节目的要求。
  4.设计前必须事先画好草图,设计好各个环节,根据草图进行三维场景的制作,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以减少制作时间。
  虚拟演播室的设计师在设计场景和特技实现时应该了解相应的制作技巧
  制作虚拟场景和虚拟特技与一般的三维动画的设计有所不同,因此设计人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在虚拟场景和特技实现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的技巧。下面对虚拟场景的制作和虚拟特技的一些技巧分别加以介绍。
  1.虚拟场景的制作技巧
  (1)必须熟悉三维制作软件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思维变成可视作品。
  (2)根据设计草图进行场景建设制作,一般是由主物体开始做起,通过主物体来确定其它场景物体的大小,可以保证整个场景的比例关系。
  (3)注意制作过程对物体、贴图、材质进行英文或拼音命名,同时养成对场景文件所需要素打包的良好习惯,为下步的场景转换做好准备。
  (4)如需要制作一些特定事件。例如,动态视频开窗、电梯升、降、开、关门等等的一些特技。可根据事物的运动特性分解动作,设好动画路径分别存成不同名字的动画文件。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几个控制按钮的操作,控制事物运动的各个动作,对主持人以及导演而言则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5)在场景建成后需输出一种名为VRML的文件,使*.max的后缀名变成*.wrl。由于三维虚拟演播室采用的是场景实时生成对生成的速度要求很高,VRML是以文本格式组成的文件,文件量很小,对于实时生成具有很强的优势。
  (6)场景建设完成后需对场景进行一次优化,尽量减少场景中的节点数量,使场景中的面片数控制在6000~7000个左右,去除看不见的面,远景可采用场景贴图,以减少文件量。
  2. 特技的实现
  (1)人物在场景中的倒影可以采用在篮箱地板放置具有透明且反光的材料。例如有机玻璃板。主持人在其上行走只产生倒影,其余部分均被扣掉。这是由于当有机玻璃板放置后,从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观察,只会看到反射的人物倒影,以及环境的蓝色,而空中的灯光不会映射到画面当中。
  (2)主持人坐在虚拟的椅子上。这需要制作一个蓝色的小箱子,大小与虚拟椅子高度以及主持人所坐姿势相符,当主持人坐上去后它将被抠掉,同时注意阴影的构造,这样就可以逼真模拟人与虚拟场景的xx结合。
  (3)例如主持人需要坐电梯上下层,而上电梯的过程又不能忽略,所以在制作时我们可以采用使场景整体的下降而电梯与主持人不动,从而产生主持人乘坐电梯的效果。
  (4)由于VRML不具有对材质的反射功能,在场景制作时可以通过降低地板的透明度,同时使需反射的物体拷贝倒置一个,这样可以达到反射的效果。
  (5)三维场景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道具以帮助特技的实现。

专题演播室三基色柔光灯优弊之我见[转贴]

摘要:三基色冷光灯有色温稳定、照度均匀、灯管寿命长等诸多有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光照距离短,画面缺乏立体感。因此,布光时可采用冷热光源混用、调整灯具光照距离、改变灯具大小等方法来获得{zj0}的画面。
  关键词:三基色冷光灯、主光、辅助光
  演播室中灯光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画面质量和播出效果。作为一名专业的灯光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在使用传统热光源照明的时候,例如卤钨灯等传统、热光源,它们大都具有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高热量、高耗电。其发光光谱中以红外频谱居多,从而极易产生很高的热量,而它所产生的这种热量则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导致发光效率低下。而且使得演播室内温度升得很高,这也令播音员、主持人身处其中倍受“烧烤”之苦,容易产生焦燥不安之感,化妆效果也难以持久。而且因为光线过于眩目、刺眼,演播环境不佳, 从而影响播音员、主持人充分、自由地发挥其演播水平。
  我们知道,冷光源又称“三基色柔光灯”,与传统热光源相比,冷光源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下面我就略作阐述:
  一、三基色柔光灯的关键部件有两个:一个是灯管,一个是电子镇流器。灯管决定了三基色柔光灯的色温、显色指数、光效及寿命。高频电子镇流器的高次谐波含量对演播室照明是一个重要指标(20KHz至70KHz),谐波过高将直接影响电视制作的音频信号。另外,三基色柔光灯根据不同的品牌,他的灯管的显色指数也不尽相同,如适合电视演播室3000K色温的三基色柔光灯中,OSRAM36w(55w)/32和36w(55w)/31, PHILIPS36w(55w)930和36w(55w)830的显色指数为90—100,发光效率低一些的为53LM/W;而OSRAM32管或PHILIPS930管的显色指数为80—89,发光效率高一些为80LM/W。显色指数高,成本也就高一些。按电视照明显色指数要求,演播室应选用OSRAM36w(55w)/32, PHILIPS36w(55w)930的三基色灯管。所以选择一种合格的三基色柔光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择三基色柔光灯时,一定要认准其高频电子镇流器的高次谐波含量和灯管的参数。
  二、三基色柔光灯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所组成的色温(3000K),它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其光束xx符合摄像机所需要的色温要求;在调光过程中,其发光色温不会随亮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拍摄出的画面色温稳定,细节清晰,色彩逼真。
  三、发光面积大,照度均匀,投射在被摄物体上,不会产生散乱的阴影,因此布光难度相对降低。并且,由于它的光线柔和,照射在人物面部显得非常的细腻,令被摄对象感觉很舒适。拍摄出来的画面也具有一种更“自然”、更“柔和”、也更接近现实生活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正是我们广大电视灯光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
  四、发光效率高,经济节能。三基色柔光灯只发出可见光,几乎不发出红外线等其他频谱的光,所以几乎不发出热量,是名副其实的“冷光”。在同等照度下,三基色柔光灯的耗电量仅为热光源的十分之一左右,既节省了电能又减少了空调的能耗,甚至可以xx免开空调,而这两项就可为演播室总运行的费用节省百分之九十以上。
  五、灯管使用寿命长达10000小时以上。这一点是卤钨灯管几十小时至一百多小时的使用寿命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更换费用大大降低,也大大减轻了技术人员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六、令演播环境更为舒适。由于冷光源克服了热光源产生的高温辐射的缺点,因此即使长时间开灯使用,也不觉得演播室内有什么温度的变化。并且其发出的光线柔和而不眩目,演播人员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将更有利于其演播水平的充分发挥。
  正因为三基色柔光灯所具备的上述的优点,放眼当前国内诸多电视台,冷光源正在成为新闻、访谈类中小型演播室的{sx}照明方式。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三基色柔光灯有如此多的好处,难道就没有缺点了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一、三基色柔光灯的光照距离较短,一般在2.5米至3米之间,这样不利于大景别的拍摄,一旦拍摄全景很容易造成穿帮镜头。
  二、由于三基色柔光灯使用灯管较多,发光面积较大,采用的是欧美电视媒体通常所用的环形布光法,所拍摄的人物的脸部,常常会由于没有主光和辅助光之分,照度太均匀而变得缺乏质感、造型不够生动鲜明,线条不够清晰。另外由于三基色柔光灯的光线较“平”,不够立体,而我们亚洲人不像欧美人脸部轮廓分明,因此不能很好塑造人物的面部特点,有时甚至反而将人物的一些缺点给暴露出来,使拍摄的画面像一幅静止的图画,缺乏立体感,过于呆板。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和三基色柔光灯自身的特点,因此它一般只被运用在新闻和谈话类栏目中。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三基色柔光灯的弊端,并将它更好地运用在演播室里呢?很多灯光工作者们一直不懈努力地寻找着更好的解决方法。以下为您介绍几种我个人在这些年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办法:
  一、冷、热混用法:用三基色柔光灯作为基本照明(环形布光法),另外以800w/1000W的红头聚光灯来进行逆光和主光的补充照明,以此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光照距离造型法:用三基色柔光灯作为基本照明(环形布光法),由于灯具与被摄物体的远近所产生的承受光的多少有所不同,这样产生的影调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如在新闻类节目的演播现场,可以将主光和逆光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定为两米,再将辅助光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定为3米,从而达到人物造型有所突破的具体目的。
  三、利用灯具大小的变化,来调节光影造型以达到所需的效果。即用三基色柔光灯作为基本照明(环形布光法),并且在主光、逆光上,采用瓦数较大、灯管数目较多的灯具,如55W×8的灯具,另外在辅助光和修饰光方面,可采用瓦数小、管数少的灯具,如36W×2的灯具。背景光方面则可根据背景片和播音员的距离,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新闻类节目可采用36W×4的灯具效果较好。



郑重声明:资讯 【虚拟演播室】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