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行第18天记录之——中国中学德育的系统教育_tl12yym的空间_百度空间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长和师生,必须全程、全面和xxx通力合作,科学施行,周密部署,强化执行,学校德育工作,才能实现目标。做好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生为本,挖掘资源,突出主题,健全体系,找准载体,持续发力,合理评价,方能慢慢见效。

中国中学以责任教育为主线,科学分解责任目标,突出德育多主体作用,强化整体考核功能,追求德育教育真正育人功效。附:中国中学的德育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本思路:以两纲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主体性德育为重点,以责任教育为抓手。

教师德育:以学科德育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为主攻方向,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会同教导处)

学生德育:建立符合学生德育养成规律的、分阶段层次的教育实践体系。

二、以“责任教育”为导向的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施以“责任教育”为目标导向的主体性德育,把“责任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相结合,分层次进一步落实责任教育目标和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品德能力、文明行为和责任意识。

1、加强责任教育: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评价“五心、五负责、五学会”教育活动,即“对自己负责,培养信心,学会求知;对家庭负责,培养孝心,学会孝敬;对他人负责,培养爱心,学会感恩;对集体负责,培养关心,学会合作;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培养忠心,学会奉献。”同时通过学科教学、班会课、政治课和团队活动的德育工作“多渠道”功能,逐步形成“责任教育”的校本教材。

2、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进而培养学生对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4、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围绕“诚信、文明、感恩”主基调,从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做起,通过一系列文明礼仪、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的有奉献精神的德育队伍,将学校德育的触角不断伸向家庭和社区,使德育教育的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二)分层要求

1、初中阶段分层目标

1)对自己负责,培养信心,学会求知。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培养具有自尊自爱、积极进取、珍爱生命、信守诺言的良好品质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2)对家庭负责,培养孝心,学会孝敬。帮助学生培养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基本人伦意识。

3)对他人负责,培养爱心,学会感恩。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自己诺言的习惯;培养尊重他人的品格,乐于助人的精神;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4)对集体负责,培养关心,学会合作。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容忍、学会控制、学会竞争;让学生明确如何使个人的行为遵循集体的规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能力。

5)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培养忠心,学会奉献。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情感及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明确个人利益服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

三、实施“责任教育”的几项德育专题

实施以“责任教育”为切入点的主体性德育,把“做有责任感的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把“五负责、五心、五学会”作为责任教育的分层目标。

1、对起始年级开展“为了自己的明天,从现在做起”的专题教育。首先通过新生“文明、诚信”的入学教育,进行“三礼”训练,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校纪校规是学生应有的责任,也是自己奔向明天的人生又一道起跑线。其次,发动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自主发展目标的设计活动,制订自己在校未来几年的“自主发展计划”,增强学生成才的责任感。

2、对中预、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实施“五项”专题教育。一是让他们对进校时制订的“自主发展计划”进行对照和调整,进一步增强成才责任感。二是以“为家庭,为他人,为集体尽义务是我的责任”为教育专题,开展系列实践、评比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以此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班风、学风的建设。三是结合社会考察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对祖国的国情以及近、现代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到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四是结合心理辅导、防灾减灾、体育竞赛等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五是开展以“认识地球,保护环境”为专题的责任教育,发挥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特色优势,设计若干考察专题,让同学xx家乡的生态环境及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等,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3、对毕业年级开展“为家庭争光、为学校添彩”为专题的责任教育,让毕业学生对照“自主发展计划”再加以调整,主要围绕什么是合格的中学毕业生,侧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成才的责任意识再推上一个台阶。

四、实施“责任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途径

1、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温馨教室”创建为抓手,以班级为主阵地、年级组为单位承担德育综合管理职能的模式,落实“责任教育”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中的具体要求。

2、开展 “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文化节”、“体育节”等各类活动,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发挥校班会、团队活动、仪式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等进行“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3、加强班级周值勤管理工作。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纳入到周值勤的工作中去,在校园卫生和生态环境的公益劳动中,使学生增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社会责任意识。

4、结合“二期课改”,重视责任教育与课程的整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融入责任教育,将责任教育实施(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5、通过青年党校、团校和组织生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党的历史教育,增强党团组织的辐射力,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发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教育优势,挖掘德育功能。

7通过完善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8、不断拓展以学生志愿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一的学军、高二的学农以及各年级以学生“志愿者社会服务队”和“雏鹰假日小队”形式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将责任意识强化。

9、创设校园责任教育环境。学校在新校区、大修后的新校园推进校园“二次建设”, 对学校的环境赋予责任文化的内涵,使校园资源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10、充分挖掘学校周边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发更多适合我校学生教育实际、依托社会资源的教育平台,通过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报告会等形式,用好丰富的社区(社会)教育资源。

(二)措施

1、坚持以校长统领、分管副校长负责、政教主任组织实施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德育领导小组成员中除了政教主任开展日常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外,还应有团队和文科教研组的有关负责同志参与其中,对“责任教育”既各司其职,同时又形成合力。

2、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三观”教育等德育内容加以整合,形成“责任教育”的德育校本教材。

3积极组织校级研讨活动,有效推广成功的课例和经验,为教师开展责任教育提供思路和学习的框架,以提高责任教育活动实效。

4、继续“学生个体发展档案的分析跟踪”工作。

五、建立以“责任教育”为切入点的主体性德育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1、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和检查评比制度,将学生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中去。

2、进一步完善“校、区文明班级”的评比,学生“三好”、“五心积极分子”、“xx学生”的评优。

3、围绕“责任教育”应体现几个结合:

⑴自评、互评和学校评价相结合;⑵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⑶非智力因素与学科成绩评价相结合;⑷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六、分阶段实施步骤

1、{dy}阶段(20091月——200912月)

明确责任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分层次、分目标的责任教育。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通过各项教育活动中提高责任意识。各学科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责任教育因素,拟定责任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2、第二阶段(20101月——201012月)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具体落实责任教育教学目标,落实“责任教育校本教材”的内容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感的具体内容。

3、第三阶段(20111月——201112月)

完善学生责任教育的考评制度,促进学生责任感的落实,培养学生人人知责,处处尽责、事事负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责任教育的校园氛围。

七、德育科研

{dy}阶段:(20091月——200912月 )

1、确立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实施责任教育的研究》(会同教导处)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研究方案进行论证、修改。

3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并建立若干相关的子课题。

4、召开开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5、进行学科教学中实施责任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梳理责任教育序列。

第二阶段:(20101月——201012月 )

1、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2、每学期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3、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20111月——201212月)

1、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2、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3、完成预期的课题成果。



郑重声明:资讯 【28行第18天记录之——中国中学德育的系统教育_tl12yym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