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2010年1月30日《教师周刊》
说实话,今天上午拿到昨天的《教师周刊》,心里还是吃了一惊的。因为按照惯例,这一期应该是论文的,但这一期却恰恰不是论文。估计2月份的{dy}期刚好碰到寒假,就有可能出论文了吧。
本期的“报眼”是《义乌市福田小学寻找“智慧教师”》,讲述的是该校倡导教师们“不做只知苦干的老‘黄牛’,要做一个有方法的老师”的事。该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特色申报活动,让教师介绍自己最成功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方式,{zh1}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开展评比并表彰。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一些绝活被挖掘出来了,如该校英语教师吴春燕的六大“秘诀”:“超级{wd}记分牌,人人拼搏”、“甜蜜小帖画,人人珍藏”、“报喜电话,人人争取”、“个性化奖状,人人闪亮”、“{zj2}评价,人人有功”。语文老师何超燕不久前开设了一个QQ教学空间,从而突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课堂外与学生、家长交流。的确,做“智慧教师”应该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常说,教育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可见,教育是要讲方法,讲策略的,不是一味地去消耗时间,拼体力的,而是要讲究效率,讲究艺术的。因此,学校在树立榜样是,不要再用以前的“老黄牛”为榜样了。我们不需要教师“以校为家”,但希望教师“爱校如家”。教师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要教育,因此,教师要做“智慧型”的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的效果,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在学校的工作上,要顾家,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学生来教育。
本期的头版头条是《班主任变身“心育”导师——浙江省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心育导师”培训侧记》,作者为池沙洲记者。当然,在主标题的前面,还有比较形象的话,“不扮xx,不当xx,不做慈母,班级工作有了新思维——”不过,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班主任就是扮演着“xx、xx、慈母”的角色。
浙江省教科院曾评选过“浙江省首届心育导师”,作者这么说:“当来自全省各地的10位班主任走上领奖台的时候,无形中给业内传达了一个信号:班主任不叫班主任了,改称‘心育导师’了。记者还说,在日前举行的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心育导师”培训班上,这一导向性的观念得到了强化和系统的解读。
但本文中的有些提法似乎值得商榷,“心育”的提法是方展画院长{dy}次想媒体提出来的吗?比如德育与心育的关系,从大德育的观点来讲,德育是包括心育的,从德育的实施方式来说,德育的确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这样,德育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的三个部分是“德育化为心育”、“教师变为导师”、“班级成为共同体”,当然,这样的说法也并不新鲜,只要打开《班主任》或《班主任之友》杂志,这样的说法肯定是比比皆是的。当然,我们不能对作者的要求太苛刻,毕竟他是记者,并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他的任务就是把这次活动的情况全面客观地报道出来,对全省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从教师变为导师,这是教育部去年8月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里明确提出来的,班主任要成为学生人生成长路上的导师。从现在的班主任专业化的要求来说,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主任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适合担任班主任工作,现在学校选拔班主任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能不能管住班级,二是能不能把班级的成绩提上去,而真正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说这位班主任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造成什么阴影,那是很少考虑的。
班主任变身“心育导师”或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如果仅仅通过这样的培训就变身“心育导师”了,那“心育导师”岂不是太简单了。目前,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资格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分为A、B、C三种,目前,绝大多数班主任拿的都是C证,由县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管理。
当然,班主任如何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的确需要心理学的技巧,德育工作的心理学化也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目前也已经出现了《德育心理学》这样的学科,可见,德育可以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效果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心理学只是一个方式,目的是提高德育实效。
本期头版的另一篇文章是《慈溪市鸣鹤中学:让学生稳步前进迈向成功》,这是轻负高质校园行系列报道之八。
慈溪市鸣鹤中学曾经在2008年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宁波市教育学会、宁波教育报编辑部三家单位联合组织的“科学育人,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素质”的论坛上发过言,所以我印象比较深。在本文中介绍,1999年,这所学校由两校合并而成,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师中有一半是代课教师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还不到1/3,学生也都来自农村。就这样一所学校,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慈溪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首批阳光体育学校,宁波市首批轻负高效实验学校。根据他们校长韩豪勇的介绍,他们所理解的“轻负高效”非常简单,就是要耐心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凭着内心的兴趣去热爱学习,由小步前进到稳步前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降难度,用兴趣点燃学习激情”是该校的{dy}招,该校学生都有秘密武器,那就是“助学稿”,“助学稿”就是把课前预习、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作业安排、复习资料等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文稿。“它是所有任课教师智慧的结晶,吸纳了各种参考书、辅导资料的好思路、好方法、典型题,既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又使学习有章可循,把‘等待老师教’变成‘自己要学’。坦率地说,这不就是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翻版吗?到底是谁模仿谁的,还是大家都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不过从全国的影响来说,是东庐中学有影响。或许,这跟宁波人的低调有关,宁波人有“闷声大发财”的传统,只是比较务实的做事,而不大张扬。
“鼓信心,让更多的孩子稳步前进”是该校的第二招。的确,学生的自信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自信,学生想学好是不大可能的。
“促成功,让个性与共性相得益彰”是该校的第三招。让学生张扬个性,应该是现代教育的追求。在保证学生学业成绩的前提下,学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在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释放潜能,快乐成长。
这篇文章对我的另一个启发,也同时是对我的一个想法的论证,那就是取经何必去“西天”,我们没有必要跑“洋思”、跑“杜郎口”去取经,xx可以从当地的学校的好的做法中得到启发。其实,所谓的好经验,也说不上有多高明,那就是踏踏实实按教育规律办事,回归常识。
本周的“一周看点”也是一些各地的信息,如“山东:试水教育行政问责制”、“上海要求小学不得联考统考”、“嘉兴:高学历者争做中学教师”、“苍南评选教师优秀教育博智客”、“温州市实验小学举行教师成果汇报会”。
本期二版的“站着说”说的是《害怕早慧?》。在作者看来,“害怕早慧”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确,现在,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也层出不穷,也是假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的确,作者一个观点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那就是现在孩子接触知识的面越来越宽广,我们已经不能拿以前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孩子了。
本期的四版是“思想”,这个版面是否是新创设的,我个人感觉以往没有看到过。这个版面由“校长视点”、“演讲台”、“教育随笔”、“专家说教育”这四个栏目。本期“校长视点”的作者为杭州十四中的校长邱峰,文章为《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演讲台的作者是衢州二中的校长徐建平,文章为《没有问题是{zd0}的问题》,“专家说教育”的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他是目前国内对中小学教师影响比较大的教育学专家,最主要的影响源为“肖川教育随笔四部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这四本书我都有的,而且,我上次去参加《教师博览》的座谈会,还跟他同桌吃过饭,还跟他合影留念,也听了他的报告。肖川教授本次文章的标题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对我们是有很大的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