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风叶飘零的日志- 网易博客

第九册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0-01-31 20:11:59 阅读1 评论0 字号:

1028日,我校组织进行了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在江苏省“五严”禁令出台后组织的{dy}次期末考试。对教师而言,是对我校一学期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对辛苦一个学期、奋斗一个学期后的学生来说,是对个人整体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进行阶段性的质量分析,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xx分析

这次五年级语文xx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能密切联系教材,xx学生的实际,体现了新课标精神。xx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考查,分别从端正写字、联系语境写汉字、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五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写字:要求学生在一条横线上正确、工整地抄写一句话。虽然只占有2%的分值,但足以体现了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到了五年级,更要注重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我记得,这可能是{dy}次将写字纳入{zh1}的期末考试中。

联系语境写汉字:占10%。以往这一项都是看拼音写词语,出现的也大都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而在这一次xx中,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掌握生字词,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生字词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真正在弄懂字义、词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占28%。这一项有三小题,{dy}小题是考查了本学期书中出现的诗和词,第二小题考查的是书中要求背诵积累的语段,第三小题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合适的字词。比前两小题有了更高的要求。

阅读理解:占30%。这一项呈现了两篇短文,一篇是课内阅读,选自《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短文后有4小题,前3题是选择题,第4题是一个小练笔,写一写一个小动物的动作。另一篇是课外阅读,讲述的是美国{dy}任黑人总统奥巴马就职时发生在华盛顿地铁“画廊宫”站台上的一件事,反映了生命最重要。短文后安排了5道练习题,其中三道选择,一道是联系语境理解字词的意思,还有一道是画出点明题旨的句子。

作文:占30%。要求学生联系短文二的内容给短文中所出现的角色写一封信,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答题分析

这次,我班共有46人参加考试,均分83.9,其中90分以上20人,优秀率43.5%,不及格2人,分别是26分和24分,及格率95.7%。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第二项,联系语境写汉字:共失93分,得分率79.8%。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一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不清而不能正确的辨析、运用。如“地震”的“震” 与“振奋”的“振”、“摩擦”的“摩”与“推磨”的“磨”、“载歌载舞”的“载”与“栽花”的“栽”等,另一方面,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得不够扎实,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如“礼貌”的“貌”的左边多写了撇捺,“华诞”的“诞”右边写成了“宫廷”的“廷”等。

第三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前两小题,纯属课文内容的默写,共失54分,得分率94.7%,这也说明了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片段掌握得比较牢固。第三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填上合适的字词,共失46分,得分率83.3%,错误较多的就是三个“心”字的填空,分别是“放心”、“操心”和“开心”。

第四项,阅读理解:其中,需要学生根据短文内容进行语言描述的只占4%,失96分,得分率47.8%;小练笔占5%,失25分,得分率89.1%;让学生动手画线的占3%,失24分,得分率82.6%;剩余的18%6条选择题,共失264分,得分率仅为68.1%。就这一大项,总失分406分,得分率为70.4%。具体看了学生的xx,发现有部分题是由于学生的失误造成的,如“与这段话内容不相符的一个说法是哪一句”,有些学生误选了说法正确的一项。也有部分题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地去阅读短文,阅读题目而造成的,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有些学生直接变成了解释词语。文中,“此”指的是什么?有学生答“此”就是“这”的意思,“人们的预测”又指什么,有学生答,“预测”就是估计、猜测的意思。还有些直接是由于学生缺乏敏锐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造成的,如,“对于短文,选择下面表述最恰如其分的一项是哪一项?”像这样的题目,三个选项意思本就差不多,学生就很难作出选择了。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第五项,作文:通观整个五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发现能够按照要求进行习作的不下20%,大部分人都不能按照信的正确格式进行写作,甚至近乎一半的人连xxx目都没写。可见,作文教学还需亟待加强。翻阅了我班学生的xx,一样的不尽人意。虽然注重了信的格式,但是部分学生不是少问候语,就是少祝福语,要不就是称呼没顶格写。当然,书信是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所以复习的时候没太重视。就作文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联系短文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想,并且做到通顺、流利,有少部分同学还能够点明中心,直抒胸臆。诚然,也发现部分学生写作技巧欠缺,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少部分学生语言颠三倒四,错别字较多。

三、改进措施

xx学习方法的习得,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对学习语文曾经谈到两点:一是必须讲求方法,二是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只有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学会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把过程和方法作为目标之一,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是多么重要。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领悟、发现、习得方法,鼓励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习惯。包括自主识字、认真书写、仔细审题、静心阅读、勤查工具书及资料、留心周围的生活和事物、乐于动笔、乐于与他人交际、习之严谨、敢于质疑等。这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不是靠老师在考试前强调一下,学生就能养成的,而需要老师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需要老师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训练,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恒心,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继续重视字词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

1、每节课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字词教学不能忽略。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安排出相应的时间进行字词的教学,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基础知识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更好的夯实学生基础。

2、加强学生选择词义的能力。在平日的学习中鼓励孩子多用字典,利用好字典这位老师;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提高辨析词义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也就无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此外,在阅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等,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结合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带领学生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以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的内容为基点,向课外纵深拓展,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比如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大赛等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以提高写作能力为出发点,进行多样的作文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①利用好作文评改课,让学生在一评一改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②鼓励学生坚持写好日记,写自己的心里话,真心话,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想象中的事。③结合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章的仿写训练,以便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④多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记下活动过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的问题。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继续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多关心,多鼓励,保证人人不掉队。

1、以课堂为突破口,让学困生不掉队。从每堂课开始,让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不在课堂上丢失知识。问题的设计要简明,难度要简单,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中找到感觉,找到学习语文的信心。

2、形成互帮小组,让学困生不掉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小组,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让互帮小组中的同学成为他的小老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上的互助,减少平时知识上的欠缺,并让其形成学习上的自觉性。

总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经常反思,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就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0-1-31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第九册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风叶飘零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