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装了补偿装置还要交力率电费_无功技术空间_百度空间
   大多数人都认为无功补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安装了无功补偿装置,就可以不交力率电费。
    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的复杂性,无功补偿也不例外。已经安装了补偿装置却还要交力率电费,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就说明无功补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无功补偿的角度出发,我们通常将电网中的用户按用电量进行大致分类:{dy}类为重负荷用户,其月用电量为变压器容量的240倍以上(例如某用户的变压器容量为500KVA,其月用电量为12万度以上)。第二类为中等负荷用户,其月用电量为变压器容量的240倍以下,80倍以上。第三类为轻等负荷用户,其月用电量为变压器容量的80倍以下。
对于重负荷用户的无功补偿通常比较简单,只要安装足够容量的补偿装置就可以了,对补偿装置的性能要求不高,甚至只接入几台固定电容器就可以满足补偿要求。
    对于中等负荷的用户则要进行对区分。如果补偿装置安装前功率因数较高在0.8以上,则仍然可以按照重负荷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补偿装置安装前功率因数较低在0.8以下,则应该按照轻负荷的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轻负荷的用户则必须慎重。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手段,即使安装了补偿装置,仍然可能还要交利率电费。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无功补偿容量不足。这种情况较少出现。因为安装了补偿装置以后,人们通常都会观察补偿装置的运行情况,如果补偿量不足的话,立即就可以发现。
    2,无功补偿装置轻载震荡。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使用廉价控制器的补偿装置中。廉价的无功补偿控制器通常以功率因数为基准进行控制。当负荷较轻时,可能会出现多投入一台电容器即过补偿而少投入一台电容器又欠补偿的情况,于是补偿装置就会出现一会投入一台电容器过一会又切除一台电容器的振荡现象。由于现在的无功电能表对于正向无功(欠补偿)和反向无功(过补偿)均进行计数,因此导致无功电能表读数过大。
    3,无功补偿控制器精度不够。现在的电流互感器大多为5A规格,在廉价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中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取样电阻直接取样,并且为了减低损耗取样电阻值选的较小,当满载时取样信号只有零点几伏,当轻载时由于取样信号过低而检测不到信号,从而判断为系统空载而切除电容器,因此造成欠补偿。
    4,补偿电容器阶梯过大。现有的无功补偿装置大多安装若干台同样容量的电力电容器,例如一台200Kvar的无功补偿装置安装10台20Kvar的电力电容器,即相当于阶梯为20Kvar,在这样的阶梯情况下,无论控制器的精度有多高,总是会有平均为10Kvar的欠补偿量。10Kvar的欠补偿量虽然不多,但是在负荷较轻有功功率较少的情况下则不可忽视。
    5,变压器自身的无功功率影响。现有的无功补偿装置大多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只能检测负荷电流,因此无法对变压器自身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功率虽然不大,但是变压器通常是连续运行的,在有功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同样不能忽视。
    6,谐波的影响。大部分无功补偿控制器中都未设计滤波器,当系统中存在谐波时,会造成检测误差,包括电流值误差和相位误差,从而导致补偿效果的偏差。虽然谐波同样会造成无功电能表的误差,但是要保持控制偏差与无功电能表的误差一致是不可能的事情。
    7,人为因素。人为的因素虽然较少但还是存在的。电网公司相当于电力商店,电网公司从电厂购入电力再加价转卖给用户,电网公司赚取其中的差价。而力率电费没有直接的购入成本,因此很多电力公司将力率电费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对于安装了补偿装置并且效果良好的用户,为了收取利率电费,就采用无功电量累计的手段,具体的办法就是若干个月不计无功电量,给用户少量奖励,然后将累积的无功电量加在一个月中,造成一个月的功率因数极低,从而收取大量的利率电费。这种人为因素的直接表现就是力率电费间断发生且数额较大。
     注:有效地解决了上述2~6中的问题,基本可以做到不交力率电费。


郑重声明:资讯 【为什么安装了补偿装置还要交力率电费_无功技术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