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乐器_记忆刻痕_新浪博客

    忘了是在二年级还是三年级时,有{yt}父亲和母亲谈论要帮我报读手风琴班的事情,那时的我已经知道手风琴是啥样,但是脑隼都未生埋(粤语,普通话是后脑壳都没合拢)的我,根本对学习手风琴、学习音乐没有任何概念。70年代的我们被教育就是听党的话,听父母的话,爱国,所以,父母安排的不会有任何异议。

    为什么会给我选择学习手风琴呢?这要从我父亲说起,我父亲很有书生气,他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因为那时他读过卜卜斋(粤语,普通话是私塾),记得那时我在旧屋的房间里还有我父亲给我写的一幅楷书;他很喜欢看书,书柜里面的书一大堆;他酷爱音乐,他略懂几种乐器,我听过他玩过二胡、手风琴、笛子),不过这些乐器都是他自学,所以,水平属于有限公司的那种。因此,他很想我能受到一定的专业培训。

    在学手风琴前,他们还带我去考广州音乐学院的少儿班,不过我的音乐细胞没有专业天赋,很前期就被刷下来了。不过我清晰记得两个情景:一个是参加那次考试的人巨多,一个小孩跟着至少3个人,刚计划生育嘛,小孩都成金饽饽,宝贝得不得了;第二是在考试的地方附近还有一个跳伞练习高塔,。降落伞可以被撑开吊上塔顶,而人就挂在降落伞上,然后突然上面的钩子一松,降落伞就这么飘下来了,这个吸引了我看了好久,好是过瘾。当时小心灵里还想我以后也要跳一下,哈,谁知这个塔是属于xx的,哪里可能给平民去玩呢?还有这个高塔随着城市化也需要给经济和建设让路,这只能成为人们脑袋里面的记忆了。

    说回乐器。我父亲带我去上课前,给我介绍了一下老师的背景情况,目的是好让我先崇拜一下老师,然后就认真跟老师学习。老师是广州战士歌舞团的老一辈的手风琴演奏家曾健(从网上查找曾健老师现在还是广东省手风琴学会会长),确实他演奏家的名衔确实给我很大的震撼,也产生了尊敬。{dy}堂课(班里有约15个小学生,家长也陪伴在旁)见到曾健老师是,老师当时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很和蔼和平易近人的感觉,没有“什么家”的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初次印象很好,慢慢我开始爱上了这个乐器。

    学习班的学费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我想以我父亲的收入来看应该不会便宜,我也听话的去练习。那时每个星期上两个晚上的课,每次都是我父亲和我一起去上课,吃完晚饭后,他就会背着他的手风琴,去上课了。这个手风琴是父亲很久之前买的,我记忆中这个手风琴是60贝斯的,属于比较初级的那种,手风琴的包是母亲用布自己缝出来的。在这个学习班里面我们的手风琴属于比较低档的,有些同学的是120贝斯的,当时,那才叫xx。不过这没影响我什么,因为父母经常教育我不要去攀比。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的演奏水平也慢慢在提高了,从{dy}年看简谱到后来看五线谱了,从只能弹很简单的一首歌到后来能用贝斯把和音配合的很好,歌曲也越来越复杂了。后来,我们个手风琴班还能挑选出几个同学去参加表演,我也是其中之一,记得那次表演是属于区的一个表演,表演的时候,老师还让其他同学借我一个手风琴,因为我的那个确实太入门了,不过以我们演奏的那个曲子来说60贝斯足够了,只是水平一般,武器还是要专业级的才行。那次是我{dy}次化妆上台表演,搽了口红和腮红,以现在的审美标准来看,我只能用难看来形容。不过那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很好的经历,毕竟我尝试过了。到了四年级,手风琴班没有继续办了,听说原因是曾健太忙,需要到处去表演,那时老师的名气也持续攀升。没了这个班以后,我的兴趣也慢慢减弱了,没了束缚,兴趣转到了田径,慢慢就荒废了手风琴。

    不过,那两年的手风琴学习确实对我的乐感有很好的培养,那时,我只要听到什么音乐,基本我都能哼出那歌曲的音符。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又开始想重新联系一个乐器了。主要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不断,拨弄乐器确实可以使自己放松。在过了三十岁以后经历了感情挫折,人有些消沉了,希望通过乐器能重拾感觉,也希望练习一个乐器能在以后给我为我爱人弹奏情歌,能为我宝宝弹奏摇篮曲。所以,今天我选择了吉他,感觉这个乐器能很好的表现人的各种情感,五味均能从里面演奏出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重拾乐器_记忆刻痕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