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棉花年报_silkcwt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一、2009年棉花行情回顾
       回顾2009年,在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国内棉花价格却随着减产缺口的影响,盘面上走出了一条上升的大阳线。下图即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的曲线图,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图1为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走势图(2009-1-1至2009-12-31)
       {dy}阶段、收储政策,棉花企稳回升。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同时伴随着丰收的喜悦,08年第四季度棉花价格指数{zd1}曾跌至10395元/吨。其后在政府一系列收储政策的颁布和执行下,棉花价格也开始顺势反弹,价格止跌企稳,开始上冲。收储一直持续到09年4月10日才正式结束,国储局大规模收储棉花使得大量的棉花资源流向国储局,大大减轻了市场供应压力的同时也抬高籽棉收购成本。棉花现货价格从年初不足11000元的低位,迅速上冲至12500元/吨,涨幅达到13.64%。
       第二阶段、棉花资源不足 棉价继续上扬
       受年度大量收储(收储占当年产量比高达37%)引发资源紧张、仓单有限以及2009年种植面积预期缩减提振等因素影响,棉花价格大幅走强,到5月中旬,棉花价格指数攀升至12800元/吨左右。
       第三阶段、{dy}批抛储启动,棉花平稳中再次冲高
       由于收储政策造成市场棉花流通量减少,国家适时出台了棉花抛储政策。5月22日启动的棉花抛储政策再次给市场急剧上涨的棉花一盆冷水的袭击。国储局利用前期已经收储的棉花资源进行抛储,既保护上游棉农、棉花企业合理生产销售收益,又保证下游纺织企业合理用棉需要和稳定的棉花采购价格。棉价在政府的调控下,棉花市场稳定。截止到8月上旬,棉花价格基本稳定在132000元/吨附近紧接着到9月新花上市前,国家为了进一步调控棉花价格,加大抛储投放量,棉花价格顺势走低,棉花价格指数也开始走下坡路,9月上旬,棉花价格指数又回落至12500元/吨的水平。
       第四阶段、棉花减产缺口,抛储再掀波澜。
       9月份开始的二次抛储恰逢新花即将上市,棉花减产的传闻给棉花价格再次上冲的理由。新棉采摘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抛储价格,籽棉价格也进入上冲通道。抛储价格从抛售之初的13200元涨至15000元,而新花价格也从2.7-2.8元/斤涨至3.3-3.5元/吨。采摘期内绵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对棉花的采摘和保存带来很大影响,对于晚熟棉花更是致命的打击,棉花减产已成定局。
       第五阶段、棉花市场炒作成风 减产是导火索
       棉花减产,棉农惜售,中间商囤货,棉花市场资源供应严重落后,受此影响,11月20日,第三批抛储也再次浮出水面,截止到年底,三批抛储已正式完成,抛储加权成交价为15263元/吨,折328级成交价为15259元/吨。在此期间,皮棉现货已经涨至15300-15500元的高位,郑棉期货也展示出上升动力,1005合约达到历史高点16400元。
       第六阶段、政策及时出台 调控高价棉花
       12月份初,国家三次召开棉花联席会议,商讨出台综合性调控措施。12月22日中国棉花协会澄清棉花配额已发放,包括入世承诺的进口关税配额89.4万吨和滑准税进口配额100万吨。虽然据业内人士反馈,纺织企业拿到手的棉花配额并不多,而且以加工配额为主,1%滑准税配额相对较少,不过市场还是暂时性处于高位震荡盘整阶段。
       二、2010年供需情况分析
       援引美国农业部12月份的棉花月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如下一串数字。
       1.国内供求关系
       从表观供需平衡来看,本年度中国棉花产量约在680万吨,进口棉花配额约300万吨(包括09年12月底下发的189.3万吨进口棉配额,今年4月中国棉花协会还将再次下发100吨的棉花进口配额),抛储量已达到110万吨(第二、三批抛储合计110万吨),合计年度可供资源量1090万吨,基本上可以满足本年度中国棉花的消费(目前各机构普遍预估年度棉花消费在1000万吨左右)。
根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zx1}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7973.40万亩(531.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04.50万亩(13.63万公顷),增幅仅2.63%。其次,尽管今年棉花价格在历史上已属高位,但是和其它农产品比较还是没有优势可言。农业部召开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明确促进农产品稳定发展,保证棉花面积恢复到8500万亩左右。明年植棉面积可能略有增加,但难以出现大幅度增加的情况。
       2.国外供求关系
       美国市场本年度的产量与上年度持平(280万吨附近),但由于本年度预期出口量仍保持在240万吨附近,引发期末库存降至03/04年度以来的低位,国际棉花供需缺口也自上年度的80万吨急剧扩大至257万吨,虽然目前市场各方预期美国对国际出口有望较上一年减少,其中中国供应减少量有望由印度棉所弥补。今年美国棉花出口较上年度预期缩减50万吨,而印度国内棉花出口有望较去年增加97万吨。不过印度国内棉花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加上国际棉花价格的定价权仍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同时每年春节过后,大多数国内企业开始在国际棉花市场上疯狂{qg}棉花资源,2010年的春节将更加疯狂。美棉出口装运进度以及中国的进口市场变化,在配合国际基金机构的炒作,2010/11年度前期国际棉花价格将有上冲的迹象。
{zx1}的数据显示,截至到12月16日的一周里,印度新棉上市量仅为20.4万吨,同比减少13.1%,为近几年同期的{zd1}纪录,同时截至到年底,印度新棉上市量累计达到146.2万吨,同比减少40%,如果按照目前的上市进度测算,印度棉产量可能更接近于489.9万吨。印度棉花的减产更加剧了2010年上半年国际棉市价格的不确定性。

       图2为棉花-Cotlook 价格走势图(2009-1-1至2009-12-31)
       远东A指数从年初的58美分,上涨至年底达到79美分,涨幅达到36%,而09年度{zg}价格79美分与{zd1}价格50美分之间相差29美分,幅度更是达到58%。据美国方面调查,2010年美国棉花播种面积恢复的的可能性较大,但增加的比例尚未具体公布。且2009/10年度美棉期末库存较2007/08年度下降37%的基础上,继续下滑29%。要想恢复至2007/08年度的水平,产量需增加120万吨左右,相当于播种面积增加30%之上,难度偏大,否则本年度期末库存大幅下降所引发的利多支撑将继续影响2010/11年度棉花市场行情。
       3.结论
       2010年度棉花市场将依旧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行情。虽然08年度产量相对有所下降,不过消费却几乎保持稳定,进出口小幅上涨,期末库存有所减缓,尤其是美棉期末库存创下03年以来的{zd1}值,担心此举成为美棉利好的支撑,带动全球棉花市场再掀上涨波澜。
       三、2010年棉花市场展望
       面对纺织品产能极度扩张的情况下,棉花市场行情走势仍需xx宏观经济走势、纺织出口与内需复苏进程等的走势影响。农民的植棉意愿,政府的扶持也是要素之一。
宏观经济走势
       (一)、宏观经济数据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并呈现出逐渐复苏的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制造业反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库存周期出现转折,全球经济出现复苏回暖趋势,尤其是纺织企业,连续多月出口量同比环比双双上涨。数量增多,收入增长率平稳上扬,利润总额增长率V型反转,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5%以内,主营业务利润呈现V型反转,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2010年,随着消费者信心与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恢复,零售业销售有望逐步稳定,制造业逐渐趋于活跃,全球经济将出现温和回暖,纺织服装行业的春天也正式起步。

图3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8.1-2009.11)

       图4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008.1-2009.11)
       (二)、纺织出口与内需
       1、纺织出口底部探明,单月出口仍存在波动
根据{zx1}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502.46亿美元,同比下滑11.4%;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537.6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964.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2%和11.6%。而11月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达7.4%,环比增速为1.4%。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基本可以认为行业虽仍处于筑底阶段,但已呈现出复苏的迹象。

       图5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速
       2、PMI指数站稳,订单数量回升
       PMI指数是行业景气度的直观反映指标,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纺织品与服装行业的PMI指数从08年10月开始快速下滑,并在09年1月出现05年以来的{zd1}点,而从09年3、4月份开始又逐渐回升至50的临界值,目前国内纺织业和服装业PMI 指数已经分别连续2个月和3个月站在50以上,同时产品存货也在逐渐被消化之。日前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12月份指数的11个分类指数中,9个出现上升,1个出现下降,还有一个合上月持平。1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由11月份的53.6降至52.6,小幅萎缩1点。从业指数升至52.2,高于11月份的51.1,新订单指数升至61.0,11月份为58.4,进口订单指数小幅升至52.5,11月份为52.2,生产指数升至61.4,11月份为59.4。各种数据都显示出纺织业正在较好的恢复中。


       图6纺织行业PMI指数变动
       图7服装行业PMI指数变动
       目前,纺织服装企业的订单数量在快速的恢复中,尤其是服装企业。服装行业10月份的新订单指数达到68.9,创出08年以来的新高;出口订单指数也从9月份的47.9上升到61.3;纺织行业恢复较为缓慢,但较年初已大幅上升,目前基本处于历史均值附近。2010年的前3个月时纺织服装的淡季,恰逢春节放假,纺织品和服装的产销都会相对受到影响,由此我们预计今年前3个月纺织行业出口仍将小幅波动,带动5-7月的旺季到来,以此带动整个社会工业的全面好转。
       3、内销数据好于预期
       最近几个月来衣着类CPI在逐月走高,而衣着类PPI在逐月走低,显示服装利润逐月从制造端走向零售端;而09年下半年以来纺织PPI呈现逐月小幅走高的趋势。国内服装零售市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滞后。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9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月回落5.0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33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与1-10月份持平。其中服装类增长25.8%。好于预期,内销市场已基本接近金融危机前的增速水平,整体而言,我国内销市场回暖势头良好。
       4、纺织业产能过剩
       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袭击,不过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仍然维持稳定的增长。2009年的1-11月份,我国累计纱线的产量达到了2169.02万吨,同比上升了11.8%。11月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由上月同比下降4.8%转为增长7.3%;服装出口额下降17.7%,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产能增加率远远大于出口增加率,纺织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见端倪。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在经历了08年四季度的大衰退及09年的企稳复苏后,已呈现出逐渐复苏的迹象,预计2010年的全球经济形势仍将是一个稳步、缓慢复苏的过程。
       棉花稳中有升的全球消费总量加上平稳下跌的棉花产量,需求产出之间的博弈将直接对棉花价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资金的进入,以及棉花缺口来不及填补等利好消息刺激着棉价高位求突破,不过下发的棉花配额和数量众多的疆棉正在紧张的运往内地,估计今年3月份将是棉花集中的时间,此时恰逢纺织品市场淡季,100吨进口棉配额也将于不久宣布,棉花价格将会在此时有所回调盘整。不过2010年是一个乐观而有期望的一年,棉花产量即使丰收也不会有大幅增加,而且2010年的内需市场快速恢复也能很好消化掉增加的数额,估计2010年的棉花仍将在高位继续盘整,价格在14500元附近比较稳健。
支持作者请点击原文: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棉花年报_silkcwt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