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农业结构调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但如何调整却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部分干部和群众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看成“少种粮,多种菜”,调整粮经比例,发展畜牧生产,把农业调整当成了重复的“加减法”。从而忽视了其丰富的内涵,如:工作思路、品种结构、生产加工方式、营销方式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调整;二是部分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有重生产、轻流通,重产量、轻效益,重初级产品、轻加工产品的观念,这样农产品数量虽然上去了,但农民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
要解决和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各级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新阶段农业结构的认识水平,改变那些错误观念,树立“以流通促生产,以深加工促增值,以优质促高效”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调产业、品种、布局结构,还是定思路、目标和任务都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按照“优质粮牧,绿色果菜,产品向外”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新格局。
优质就有市场,优质就有效益。在农产品市场日益充裕、全球化的今天,谁要想发展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依靠科技,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以“不变应万变”的绝技,在产品品质上不断“推陈出新”。农产品的优质、绿色才是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发展优质绿色产品才能推动生产基地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才能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成长壮大。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重点发展无公害生产。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营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浓厚氛围;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专业化生产;积极推广落实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严格的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区和检测体系,严禁不达标产品进入市场;强化无公害的生产管理,强化品牌意识;下大力“招、引、上”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开拓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二是重视科技投入,重视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对产前的种子、农资供应,产中的技术,产后的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提出具体要求,提供物资和技术服务,形成批量、优质、标准和规格化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三是多渠道培养适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发展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把提高产品质量,发展优良品质和创xx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区域特色、品种特色、时令特色。四是大力组织对名优特产品的宣传,提高知名度、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目前,有些地区xxxx规模小,带动力弱,经济增长质量低。为此,我们建议培育壮大xxxx,首先要把握“大、高、外、强”四字原则。大,就是大规格,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培植集信息传递、技术推广、深度加工、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一些产业或产品的主体。高,就是起点高、标准高。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革,不管是传统产品,还是新开发产品,都要注意做到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外,就是外向型,不但要占领本地市场,还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强,就是xxxx的牵引力要强,幅射能力强,服务功能强。其次是突出采取“四招”战略。一是“扩”,对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加工xxxx,挖潜改造,扩大生产能力,组建企业集团。二是“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嫁接改造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进行开发和精深加工。三是“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建厂。四是“上”,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管是个体、联营还是集体,谁能起龙头带动作用就扶持。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如:在信贷、利率、税收、用地、外贸权限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目前,一些地方农产品市场存在基础差、功能不健全、辐射力弱、市场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基本处在产地型市场发展阶段,缺少集散型的大市场。为此,建议抓农产品市场建设,可以借助外地经验,采取“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方法。在那些已自发形成市场的地方,采取先成市后建场,先繁荣后规范。初期允许经营户“先上车,后买票”,即经营一段时间后,再办理手续。中期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采取“一家收费,一家管理”,即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由一家全权管理,全权收费。管委会内设立保护外地客商办公室,专门负责保护外地客商利益,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对发展起来的市场,要逐步扩大规模,增加市场流通量,采取措施,实行优惠政策,引导那些分散在周边各地的经营农副产品的商户集中起来,新建一处大市场或交易区,使之真正成为区域性中心市场。有一定规模的大市场,则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设施,增加市场功能,尤其要加强市场信息的辐射功能,大力推广现代交易方式,实施电脑联网,加速形成全国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发展会员制、网上交易、配送中心等交易方式,降低交易费用,真正实现由产地型向集散型市场的转变,使市场成为及时反映我国各地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化的信息中心,发挥指导生产的作用。
一些群众向我们反映,当前他们最需要的是技术、信息和资金。现在有些地方农业生产科技相对较低,品种老化单一,卖不上好价钱,生产新品种又缺少技术,风险太大,他们希望政府的技术扶持。生产什么品种、市场在哪里,农民不知道,只有自己到处摸,浪费多收效少。为此,首先要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培训技术活动,普及农业科技。二是广开信息渠道。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扩大“农技电波入户”的信息量,增加信息下乡活动次数,送信息到户。设立农业信息咨询网络,使广大群众了解信息更为方便。三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农业投入。深化农业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导,农村集体、农民投入为基础,社会多方面投资为辅助的农业投入机制。引导农民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挖掘农村闲散资金,采用引进外资,利用农村义务工、积累工等形式,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四是搞好购销服务,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购销队伍、经纪人,组建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五是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六是坚决执行“费改税”,严禁变相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七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郑重声明:资讯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