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DIY爱好者的忠告_化蝶泣血_百度空间

关键词:DIY 动手 木工 五金 车床 建议 忠告 自制 工具 电动

很多人喜欢DIY,乐此不疲,请先看看这篇文章吧:

声明:本文转自装修网,原作者不详。

文中详细剖析了DIY的工具和本意,对一些热衷于些的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忠告。希望大家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揣摩一下,然后再决定动手吧!!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我的思路及想法。特地在次加以说明。以免大家曲解我的思想……
其实,我并不反对使用电动工具。我本身就是搞机械的,对机械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机械确实能够解决好多人工无法解决的难题及人工难以胜任的工作,机械对提高效率节省体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我同样如此不能例外。但问题是-我们是业余diy还是在开工厂?我们在发烧!但是,我们是烧木工还是烧工具?这一点必须明白。这一点不搞清,整个过程及目的与结果将xx不同。
我是无意之中进入《木工爱好者》的。看到了木友好多制作,精品也不在少数:《船模,古建模型》,创意新颖的也不少:《镶木车制的台灯座,枯树桩的茶几》。木友的执著和diy的精神深深的触动了我。但是,更多的作品显得幼稚粗慥。在此说明我并没有贬低大家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初学都必须经历这一过程。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你会成功的!
事实上我并不能算是木工爱好者,我会木工。上次的帖子已经说明,由于当时没钱,为了省钱。建房时只是请了一个熟悉的老木工。我给他打下手,锯料粗刨等体力活全是我干,让我了解了木工其实并不难。老木工好像看透我的心思,完工后还给我留下了一些破损的旧工具,还特地为我制作了一把木工锯。我只花了一元多钱买了一条锯条。至此,我有了长短刨手工锯,从此踏上木工不归路。从小木凳开始,直到结婚的全套家具。到后来的帮朋友装修,真忙得脚后跟打着后脑勺。一些业余时间都给榨得干干净净,甚至连上班都偷偷的溜号。刚开始还真得有点洋洋自得,特别听了大家夸奖好有成就感。到后来真的有些后悔,真得好后悔。不骗大家真得好后悔!直到离开工厂才彻底的摆脱。
我说以上的话语并不是要泼大家冷水,打击大家的热情,只是将一个过来人的体会告诉大家。使大家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个度、不要冲动。首先对自己进行理性的分析。自己对木工究竟有多喜爱?木工的苦和累自己能否承受?其苦累和所得到的快乐比例是多少?划不划算?自己到底有多少业余时间?自己有多少家具要做?妻子孩子是否要陪伴?家中的老人是否要照顾关怀?添置大量的工具到底利用率有多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我们毕竟不是以木工作为职业的,这一点必须考虑到。
真的,木工真得很累很苦也很脏。这一点大家不会否认吧?
从大家的回帖中,我也能看出木友之中存在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一种是特别喜爱收藏工具的,什么工具好看好玩就有收藏的欲望。这些朋友属于收藏家,不属于木友。一些木友财大气粗,只要喜欢,看到别人有什么就一定想方设法自己也要有,进行攀比。这我也不反对!爱好喜欢是你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更有些木友将工具拿来烧,这也是你的权利,你甚至可以用人民币烤火都可以。
其实,所谓的diy,不过是“我能我行”的别称!
看到别人玩车床,“我能我行”!于是也买了车床。
看到别人玩铸造,“我能我行”!于是也买了熔炉。
看到别人玩xx,“我能我行”!于是也买了竹木。
看到别人玩家具,“我能我行”!于是也想买锯刨。
我爱diy! 但不是发烧友!技术臭,只有工具凑!
奔5的人了,玩的就是兴趣!
总之一句话:玩diy其实与打xx也没什么区别!若想在技术上有造诣,就要牢记小平同志的话:从娃娃抓起!但是不知有多少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从小玩车床玩木工?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是钢琴家就是画家,不是金融家就是作家……说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是车床家、是木工家、打死我也不信!
所以,diy纯粹是娱乐!不管是玩技术还是玩工具都一样!能给家庭做点实用的东西,也不过是让老婆增加预算的道具!一点浅见!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然,像以上的朋友只要你喜欢。那是你的权利。我支持你!但是有句话我要纠正你“我爱diy! 但不是发烧友!技术臭,只有工具凑!”,再好的工具没有好的技术也白搭。就好像再好的狙击步枪让你射击,一样会脱靶。有了好的工具也要掌握使用工具技术。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其结果将xx不同,出来的产品档次也xx不一样,不管哪一行业都一样!
“画家的技术是能随手画出很直的线和很圆的圈,然而练就却非一朝一夕;借助尺子和圆规,我们也能!律师能随口说出详细的法律条文,然而背熟却非一朝一夕;借助电脑,我们也能!刘翔可以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成功却非一朝一夕;借助摩托,我们也能!就像处女,要的是爱的过程,而结果却是痛苦;而淫妇,却不论有无爱的过程,只要结果能带来兴奋!”
上面的这位朋友就更有趣了。好像只要有了工具什么都能行?不见得!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工具是死的,工具是要人来掌握的。工具离开人除了当摆设。嘛用都没有!世上开始什么都没有,都是手工创造的。就是现在{zxj}最精密的设备,其道轨的铲刮,主轴的装配调整还是少不了人工的。技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淘汰的,每当出现{zx1}的设备时候也都少不了技术工人,他们被称为工作母机!人是{wn}的,创造世界只有人!
关于处女、淫妇的两句我可没有体会。我不是处女,我也从来不嫖娼。但好像这些都与木工无关吧?
“中国科技何以落后?我认为是玩家多而造家少!诸事皆如此。仅从航空而言,没有莱特兄弟的异想天开和真飞实干,就没有英美帝国主义的航空霸主地位!航模是航空的预备队!没有庞大的航模爱好者,就没有航空事业灿烂和{yj}的未来!中世纪是得土地者得天下,上世纪是得海洋者得天下,本世纪是得太空者得天下!我们是航模爱好者,我们要把我们的下一代也造就成航模爱好者,但不是买航模或者是飞航模的爱好者,而是造diy航模的爱好者!只有在造中才能感受道科技的魅力,只有在造中才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航模发烧友的{zg}境界是造模发烧友而非买模发烧友。倾其所有购得涡喷,除了让不明真相的模友羡慕外,别无它用!造航模是爱科学!飞航模是用科学!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上面这位朋友其实没有看清楚我的文章。你的说法我也同意。我并不是反对动手,反对diy。我赞同大家动手,只不过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过分的依赖工具。diy的关键就是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艺。如果xx依赖工具那么DIY还有意义么?再说,有了好的工具没有好的技术你一定会成功吗?我想不会。就是勉强制作出来,也只能说是像,也不会出精品!
中国的科技落后,并不取决玩家和造家,而是体制所然。在没有玩家,造家的年代卫星同样上天,原子弹氢弹照样的爆炸。在高技术领域并不比别人差。咱们先不考虑民用。再说了。不管你是买航模,还是造航模。其实还是玩家,并不是造家。你没有能力自行设计制造出新的航模,只不过玩的方式不同而已。与真正的造家差之何止十万八千里?不是我小看你,泼你冷水,莱特兄弟我们只能仰视,无法亲近。你我同样如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不是凭梦想就能实现的,现实些不要好高骛远。我们离巨人是在太过遥远,但如果你想超过鲁班,我倒希望你试试!!
更有朋友如是说“就像处女,要的是爱的过程,而结果却是痛苦;而淫妇,却不论有无爱的过程,只要结果能带来兴奋。他从中得到的是‘身心的愉悦和极大的满足’就象‘嫖客’他得到的‘满足’而不是有个孩子!”
我在此也说句难听的:想要愉悦,想得到满足?你也得要有实力!最起码得挺起来吧?我想总不能一直靠靠玩具与xx吧?如是,那么——“身心的愉悦和极大的满足”又从何而来呢?!
结束语。
原来只是想在此从申一下我的观点。可是一不留神拉拉杂杂写了一通废话。以下言归正传。
其实我并不是反对使用电动工具。而且我也很喜欢电动工具。不然我也不会在工具栏上询问电动喷xx的事。更需要说明的。我的帖子真心希望初次进入木友的朋友看看。一些老手以及对木工工具痴迷者不在此列。我只是想让木友在考虑买工具时多加思考。慎重些!我们diy说穿了就是玩。既然是玩就应该有分寸。不要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买什么。其实好多工具都可以自己制作。这也是diy。如三尖钻、阶梯钻。xx可以用普通的钻头磨制。一是可以通用,二是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再比如雕刻机用得直槽,园底槽铣刀,都可以用机械铣刀代替。相当的方便,其效果不会比所谓专用铣刀差。搞机械的甚至可以不用买,厂里借用一下即可。如一些铣花边的刀,基本上都可以不用买,自己动手diy一把花边刨。用旧的木工刨铁改两把花边刀,一切就可以解决。并且花边可以随自己的心愿,要什么样都可以。再说木友经常制作的板式家具本身很少有花边。
其实我不反对木友使用电动工具。如果你真正喜欢木工,并且吃得了苦。而且木工活也很多,想买电动工具。我在此给你个建议:买一台三合一国产的就可以了(电刨,台锯,做榫)。国产的质量也不错。铸铁台面更耐磨损。(我用过,朋友的)。这样可以说没有什么木工活不可以干了!不要又是台刨又是台锯再加榫机。一是费钱,二是占地方,三是不方便。你想,如果到朋友那去帮忙,你还不得叫辆车?如果是一台,电动车载了就能跑。如果你只是爱好,建议你算一下成本。买一些手用电动工具。机动性更好。当然对你的技术要求更高。
一些气钉枪,电动起子,砂磨机,饼干榫,园木榫,我看就没有必要。气钉枪,电动起子能有多大用途?你自己diy总不会希望自己用的家具xx靠钉子来解决吧?就是有些地方需要用钉子,自己可以将钉子屁股敲扁,顺着木纹钉入一样可以满足油漆需要,并且远远比气钉牢靠。气钉靠的是数量,单个根本就没有强度。电动起子问题,除了省些力不知道还有什么用?当然,买一把手电钻带起子功能的相当不错,还很实用。饼干榫,园木榫这些,其实并不新鲜,传统的木工都用过。只不过名称不同,其功能甚至比这些更先进可靠。大家要了解这些,可以细细的多多观察古典的红木家具和一些老家具。就可以知道我所说不虚。
还有你要买雕刻机,我劝你还不如买台钻床好。只要你肯动脑筋,也不需要你什么正装反装。既可以当雕刻机,横过来还可以当车床,{jd1}错不了!加一套筒,方榫机也就有了。你想想行不?我虽然没有,但是凭我对机械的了解,肯定错不了!好了。工具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下面我要说的是diy的本意。既然是diy,那么可以肯定这不是我们的主业。我们不靠此为生。只是一种爱好。从中可以体现自身价值,从中得到乐趣。说大了甚至有可能改变传统的木工传承。当然我不行也不可能!但是,我们木友之中谁敢肯定地说不会产生新一代鲁班?我不敢说,但是我相信有这可能!
既然是爱好,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掌握个度。因为我们有主业,要吃饭,家庭孩子妻子要照顾关怀。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家中所需的家具木作也有限度,更别说现在家庭的环境条件是否允许。我想不可能所有的木友,都自己有间木工房吧?现在木友家中大多已装修了吧?木做时的灰尘噪音怎么办?就算你在室外作业,左邻右舍呢?物业是否许可?这些都是现实无法回避!更有一点—你真的能够一直diy到底?我有点怀疑?可能你会坚持到底!但是大多数呢?有些真正的木工都转行了。为什么?实在是苦,累,脏。何况我们是爱好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三思而后行!!当然痴迷者除外。
所以,我上次就写了个帖子,只不过是提醒木友在购买工具时三思而行,并不是我反对大家使用电动工具,不想引来如此多的争议。有些木友没看仔细,就大发议论。这不是我想要得,也不是我的本意,大家误会了。当然不管在什么行当里总有些痴迷者(这里没有丝毫的贬义),我也不会反对也无权反对你对电动工具的痴迷。但是,我也不希望你们对初入门的木友误导。这是我由衷地希望!!
我真心希望所有的木友技术上能有很大的进步,更希望木友不要急于求成。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大厦不是{yt}建成的。再好的工具是要人来掌握的,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缺少的。再说,就算你靠电动工具,饼干榫作出了板式家具。我不客气地对你说:你还不是合格的木工。这一点你自己应该明白。
其实,就是你有了电动工具,在精光修整时,仍然少不了手工的。等你掌握了基本功你就可以知道其的重要。并且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只有你能体会。
另外我们diy不要一味的停留在仿制家具上。既然是diy,那么我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创造,可以随心所欲的制作我们所喜爱的,有创意的,甚至另类的作品!其占地不多乐趣却不小,同样能够体验DIY的乐趣,同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艺。甚至有可能冲破传统自成体系,开山立派成就一代宗师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我想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
还有我建议木友动手前尽量的先看,看各种家具,并且分析其结构。要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了然,再下手。那么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还有真正的木友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如果你附近有木工房,就近去木工房玩玩到也不差。呵呵!我可不是做广告哦!
没料到会写这么多,只能刹车了。其实我真有好多心里话想说,不知道从何说起。胡言乱语了这些。如果污染了你的眼睛,我在此谢罪!如果对你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你对此不屑一顾,希望你只当没看见轻轻飘过。如果引起你的反感,板砖臭鸡蛋尽管砸,就当给你以发泄的场所。
在此也同时感谢一些支持我的木友。在此对大家说声:谢谢!!
其实有些只是笑谈。大家讨论都无所谓。你我都不相识,在论坛上相遇是缘分。我不会计较,希望大家也不要计较。大家在次没有利益的冲突,和我交流只要不带利益我都当朋友欢迎!
最近比较忙,家中在装修。我可不是哦!请的装修队,我自己当监理!哈哈!!看到这么烦这么累真得有些怕怕的!装修完我会做些小玩意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也喜欢。
先抛开观点不谈,楼主的热心与诚恳让我佩服。 看出来了,楼主主要的意思是不想让一些对工具求多求全的行为误导来一些喜好diy的木友的思维。
其实我喜欢diy的本质是:喜欢对一个东西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因素,并能在自己的手中把想法变为现实。因为木材的加工相对与其他材料的加工(比如金属)更容易,所以我选择了木工diy。既然选择了它,当然希望自己的加工技艺不断增进,可以更xx地实现我的思想和设计。但去追求技艺,并不是我选择木工diy的{dy}想要的,真正想要的是——享受自己的思想变为现实的那种美妙感觉。在工作之余,这是自己的爱好和娱乐,也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很长,细细看完了。写的很好,看了满有感触,在这谢谢你!
楼主关心喜欢工具的朋友,就像朋友关心喜欢工具一样,都是一种出自内心的真实感觉。不摔倒怎么知道疼的滋味?一辈子也就几十年,别太累了,对自己的人生“自私点”好!
推荐朋友们看一部电影——北野武的《火花》。
不错,需要对目前的diy迷,泼泼冷水,不然会走极端!
不管是什么样的工具,要会用、用得好就是好样,这就要不断学习、实践,这样技术水平才能节节高!
“人总是要点精神的!”这是伟人说的。象现在的社会,能做到diy的人,少之又少,物质丰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甚至不少人没得工作。换句话说,有钱就行,什么都有了。
但是,缺少DIY精神,缺少实干经验的人,越来越多,连洗个衣服、袜子也不会……这不是好现象。
我在反思:老外的经济条件够不错了吧,为什么仍有不少人热爱DIY?同时还在反思:我们的下一代现在是怎样生活的,我们是要把自己孩子培养成怎样的?
我的观念是:支持diy!正是有了diy,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充实!
lz写了很多,有些观点还不错,但有些属于纸上谈兵。金工钻头用在木工上没问题,但金工铣刀除直柄铣刀外,铣木头即使装在木工雕刻机上铣出的光洁度也不行,且我国金工铣刀少有6.3或12.7mm刀柄的,无法装在雕刻机或修边机上使用;再者,金工铣刀远比木工铣刀贵的多,磨出各种花刀?虽然我能磨出(我的专业和木工、车工、钳工等等工无关),但这个论坛上有几个是高级车工或钳工?台钻改成简易车床勉强可以使用,但铣木头是不行的。台钻的转速不够,功率也不够。一般台钻调到{zg}也就5000~6000转,但修边机和雕刻机一般20000转以上;大的手持雕刻机功率2000瓦以上,diy的台钻大的一般2/3匹(550瓦)少有超过1匹的,小的只有250瓦左右。所以台钻能否当雕刻机试试就知道了。
有些电动工具通过科学设计可以使一些新手容易上手,信心和兴趣倍增。如饼干榫机,使用起来快捷、方便、准确、安全,菜鸟也很快就会掌握。而你提到的木工多用机床,国内很多厂家生产,xx有山东工友等,价格要一千多,我们有一台,只是把它当台刨使用,这个东西不建议DIY者使用,非常不安全,特别是当台锯使用时,组合或多用的东西往往牺牲了其他功能。
我觉得diy和发烧友,是有区别的...
Diy就是自己动手,那我为例,我是只有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不管是水电,机加还是钳工,木工、电子什么什么的,我还是那种不指望工具和设备的,基本上不会做什么而专门买工具。
发烧就不一样了,是对一样东西的狂热爱好,水平应该是要比行业水平更高,或者应该是更有创意,比如改车的发烧友,车的性能远远超过原装车,并且是改车无止境,没有{zh0},只有更好。
据我观察我们这个论坛,感觉木友大多该算是DIY爱好者,真正的木工发烧友,不算太多,从大家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这个木工DIY不是纯属玩票性质的,比如家里面装修需要一套家具,自己动手的,这样在时间、成本上、做工上就都有明确的要求,否则,真还不如去买。我不同意一个观点,就是自己打家具要比买的贵,{jd1}是是自己打的便宜的多,但是前提条件就是人工不能像发烧那样xx而毫无节制。
我不能用发烧的方法来完成一个应该算是需要严格成本合算的商业行为(打一套xxx远远高于市面上销售的家具),我学过一点传统木工,也懂一些油漆,而我的要求由比较高,不用板式结构,只有传统的框架结构,如果只有用传统的方法,这个工作量还是有一个概念的,我没有信心,并且对自己的手工技术能到什么程度还是没有底,因为,我师傅心目中的形象太高大了,我没有信心在短期内达到他的那个水平,但是他的那个活,现在看也很一般很一般,达不到我心目中的要求。
怎么办?只能是靠工具来完成,但是并不是只要有工具有一定能行,实际上更需要技术,这个技术在层面上要远远超过手上的硬技术,而是软技术。
我是学制造工艺出身的,我们这个行当,要求的是什么?不是你工厂里设备要多先进多贵,也不是和工人操作技术的要多高,而是用最简单的设备和最技术差的工人做出一样合格的产品。比如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我没有办法在技术上与老木工比,也没有木工厂的专业成套设备。但我懂传统木工理论,也懂木工机械的加工原理。我xx可以在工艺上下功夫,在结构上超过木工厂,在做工上超过传统木工。不是我不想学习,传统的基本技术技术,实在是远水接不了近火,并且我一直认为,传统木工的制造工艺落后,成本太高,比如百多邦兄做的那个悬挂衣柜的斜榫,传统的木工就靠手上的活,技术再好,力气再大,体力再好,和机器也不可能在一层面上。
因此,这种软技术更甚至硬技术,能够扬长避短,改进传统工艺,也是一种技术。作为入手还是能利用电动工具就用电动工具,要把电动工具的潜力用足用好,在工艺上尽可能避免手工活,不过这仅仅是{dy}步。
第二步,就是从木工DIY向木工发烧发展,这时候那就是要见手上的真功夫了,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来完成的,只要是真正喜欢木头的,到这一步,肯定是必然的。
再说说,那个多功能木工机床,传统机床的工伤概率之高,是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的,特别是没有良好保护的车冲床之类的东西,而这种木工机床我感觉还要危险。作为业余水平的我们,使用中一定要慎重而慎重。
条条道路通罗马,根据每一个人自己的特点和喜好,用啥玩,玩什么无需强求,我们需要的是玩的精彩更精彩。
来这个论坛的人我想多数都是有自己的工作,而又想在业余时间寻找个性的发挥同时在精神上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未来社会是一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社会,我们国内的diy发展才刚刚起步。我想,大家对工具的认识和应用大部分还处在初级的层面上,对工具的发烧也是很正常,总要经过这么一个阶段的。
谁有耐心看完文章,谁就懂了省钱之道,还明白了diy的真谛,享受创作的快乐!
我学木工时,问师兄:木工的{zg}境界是什么?答:什么都能做。
到现在我认为是:一种自信和一种解决问题的头脑,用手头的工具,完成任务。
楼主的观点有对的,也有可以商榷的。
不能唯工具论,但是工具四个好东西,工具是催化剂,如果全靠手艺,大家出个合格品要3年以后,浪费木头无数。
不会吧!三年才出合格品?其实,一开始不要好高骛远,从小东西开始。也不会有什么浪费啊?不要一开始就是买板子,作柜子。那木工也太容易学了吧?
就是有了好工具,也得要能掌握才行。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效果是绝然不同的。别唯工具论,也不反对工具。但是技术是一定要得!
看完贴子觉得对新手来说是个很好的贴子,顶起来,希望新来的能看看,玩木工之前对自己diy到底朝什么方向发展得好好考虑下,对于木头的爱好你才会来这个坛子,问题是你究竟是为了学习老一辈的技术还是烧工具,还是为了尝试自己的能力,这些对于新手来说我觉得该冷静的思考好了再来考虑买工具的问题,不能看到坛子里五花八门漂亮的作品后就一个冲动相信自己也能做出比这更漂亮的作品而买回来一堆工具,完了才发现许多工具对自己来说只是一个摆设(对于烧工具的人来说例外)。
工具是{jd1}需要的,电动工具和手动工具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工具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能更方便的完成自己的作品。打个比喻,就好像开个槽,如果没有凿子,用石头磨?那石头也是工具,只是相对石头来说凿子可能是老一辈木匠发明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最早一代工具,而现在的电动工具比凿子效率更高,精度更好,在我们的后代会用上更先进的工具,而diy传承的是老一辈的技艺和创新,其实包括家具的连接方式、工具的使用快捷、方便、安全性。坛子里的那么多辅助工具也就是帮自己能更好完成作品的东西。其实和凿子、锯子一样,老一辈靠自己智慧发明出的这些工具有一个积累过程,而我们通过diy的形式创造的辅助工具和凿子、锯子都是工具。
我个人也是新手,刚刚来报道不久,因为自己业余时间还比较多,加上动手能力还行,所以决定diy自己的家具。另一个diy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商场卖的家具几乎都不会适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而家具商生产出来的所谓人性化设计也不过是对于大部分人的一种相同习惯而进行的一种家具改良的方式。工具也是一个道理,diy的辅助工具也是对自己使用的成品工具的一种改良。
因此我的diy的要求就是打造适合自己生活习惯和要求的自用家具,工具基本不会去烧,但对于能节约大量时间体力的工具我会坚决买。金钱就是时间在这里可以很好体现出来,毕竟人的一生还需要有很多的精力去赚钱和享受你的家庭、朋友带给你的快乐,兴趣和爱好带给你的快乐只是你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写了这么多大家看看就好,也就一点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多交流。任何事情没有{jd1}的错和对,个人认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这是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大实话!
diy是舶来语。有些国家diy大行其道的大背景是传统与客观现实的产物,有些国家劳动力高价迫使很多人不得不自己动手,也使各种工具市场火爆,而新工艺、新技术对效率和精度的提高反过来又更促进了diy。
有些人自己动手出于经济方面考虑,也有出于个人性格和兴趣,或兼而有之,比如有人当了国家元首仍爱吃红烧肉和苦瓜,钳工出身的铁托,当了{gjldr}还利用业余时间到自己的小车间干活,美国前总统卡特喜欢做木工活,这就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出于兴趣或某种情结。
置办工具要量力而行,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赶脚的,不攀比,不拒绝新事物,因地制宜吧。
写的好,很实际。中国的过来人都这么说的。不过我不是很认同你的部分观点。你虽然说支持大家爱好这个,但也有贬木工的话。大家爱好这个木工没错,想买工具也没错,想体验木工也没错,而且爱好者都是业余玩玩的,很少人玩物丧志,过来人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它不好它脏累什么的。新手不知道,但新手有权利去体会这个过程的,可能他体会的感觉不同于你,先入为主引导人不好。玩木工真的是很便宜的活动,做点东西玩,比到外面消费其实便宜健康好多,如果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然我们会退的,也无伤大雅!如果喜欢呢?
这个东西,自由{dy},不需要说教的。懂的人应该提醒下即可。时代不同,定位亦不同了。

读了这篇文章,给我敲响了警钟,我的体会就是量力而行,不可痴迷,保持低成本运行,不占用大量业余时间,别冷落了家人,别舍本逐末。既是兴趣,别为其所累!



郑重声明:资讯 【给DIY爱好者的忠告_化蝶泣血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