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奇迹”背后的故事之二 追寻风之速度_酒泉日报通联_新浪博客

 

“酒泉奇迹”背后的故事之二

 追寻风之速度

­­——酒泉新能源建设实现“双突破”纪实

酒泉日报记者 张 燕

 

    亘古寂静的戈壁面貌正在悄然改变。

    出酒泉城一路西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通往风电场的道路划破戈壁腹地,连片成排的白色风机迎风起舞。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岁末年初,变化之中的酒泉市迎来了新能源基地建设及装备制造业的“双突破”。

到去年底,酒泉市风电装机达到了220万千瓦,突破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0万千瓦阶段性目标,是之前12年累计总和的3.3倍;新能源装备制造业2008年8月奠基,2009年8月风机下线,仅半年时间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突破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50亿元阶段性目标,是全省装备制造销售收入的80%。

    沉甸甸的数字不仅创造了风电建设上的“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迹”,也为2010年酒泉市实现516万千瓦装机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心 抒写风之豪情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日趋加剧,环境及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和国家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出台,给酒泉发展新能源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酒泉风能资源富集。据评估,风能资源总储量1.5亿千瓦,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储量的85%以上。按照国家和甘肃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规划,酒泉市2010年装机规模将达到516万千瓦,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那时候,一个气势恢宏的“ 陆上三峡”将会在酒泉大地上傲然屹立。

应时而动,抢抓机遇。2009年,酒泉市委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部署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酒泉市委提出了重点抓风电,难点抓移民,整体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两抓整推”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风电为牵引,大力发展风电、光电、高峰电源、电网建设、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燃料处理“6+2”产业群,全力打造河西“陆上三峡”,走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子,启动西翼腾飞的引擎。2009年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国内规模{zd0}的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进入全面的施工建设阶段,酒泉新能源基地和甘肃能源大省建设由此翻开崭新辉煌的一页。

    信心来自于关注。2009年11月9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酒泉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毫不动摇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全力搞好示范项目”。

    酒泉规划建设12个大型风电场,有32家上市公司落户酒泉参与风电场建设。进入12月后,在全体建设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酒泉市风电装机完成了200万千瓦。这只是酒泉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中迈出的{dy}步,也是极为关键的{dy}步。2009年,新能源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酒泉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占全市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的50%。

    2010年1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对酒泉市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双突破”作出重要批示,陆浩指出:“双突破”使我省风电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副雄浑壮丽的画卷正在飞天故乡、神舟摇篮展开,它也激发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无限豪情。

 

干劲 创造风之速度

 

    2009年月12月3日,瓜州北大桥{dy}风电场,在夕阳的余辉下,一百多台装机1.5 MW的洁白风机在旋转着,蔚为壮观的场景引发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的赞叹。

    2005年,记者{dy}次来到瓜州北大桥时,当时工作人员介绍这一项目时,指着空旷的戈壁滩说:“就是这儿。”被指的地方当时只有一座测风塔,大风吹得人站不稳脚跟。

    瓜州县城北面昼夜不停旋转的风车林成了当地一大景致,也让瓜州城有了动感,这只是酒泉大地无数此类画面中的一页。

    风一样的速度使梦想变为现实。“呲呲”的电流声让风电建设者们由衷兴奋,他们在寂静的戈壁继续追赶风的速度。

    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更是创造了奇迹。昔日的戈壁荒滩,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在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企业树立了速度就是效益,谁创造了最快速度就创造了{zd0}效益的观念。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不论厂房还是生产线都在相继刷新着建设速度的记录,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周,这里的变化都是令人感到惊讶的。这种速度对于身处戈壁内陆的酒泉人尚未有过。

    自2008年8月7日xx风机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园区以来,已有数十家国内风光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包括全国整机组装、风叶制造业绩前三名在内的32家上市公司落户酒泉。自xx入园企业动工建设,2009年8月风机下线,仅仅半年时间,就实现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64亿元,今年可达到100亿元以上。华电集团10万千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20天核准批复建设;金风科技自从8月8日风机下线,年内完成了生产风机200台的任务;中材科技从开工建设到首台叶片出厂只用了99天,年内实现生产风机叶片300副;华锐科技从开工建设到首台风机出厂只用了110天,50天生产300台1.5兆瓦风机,全国陆地首批两台3兆瓦风机成功下线,他们还创造了日生产10台风机、日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的奇迹;黑崖子风电场敢干不蛮干,敢为有所为,创造了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施工的优良业绩;中节能创造了{yt}完成浇筑5个风机基础的工程记录……

    2009年12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和部分省级领导亲临酒泉参加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装机突破2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双突破”庆典和四个下线仪式、两个签字仪式、一个奠基仪式,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省委陆书记饱含深情地说:“这不能只说是‘酒泉速度’,应该是‘酒泉奇迹’”。

    多么神奇的酒泉速度,多么骄人的酒泉奇迹啊!

    制造企业的落地开花,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器行业、管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酒泉市独特的风机电一体化新兴产业。据统计,在肃州区直接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有7000多人,人均月工资1200元以上。带动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工贸中专等职业教育院校,顺应市场需求,开发新型专业,实现了校企联动、订单式培训的转变,当地职业教育院校的风电装备制造专业空前火爆,报名入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同时也点旺了餐饮、住宿、物流等第三产业。今年1月20日,我国{dy}所以培养新能源建设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的高等学院——酒泉新能源职业学院正式挂牌,它将再次为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祁连山下的黑崖子,是西路军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如今机声隆隆,是玉门市风电项目的又一建设场地。

    12月的戈壁滩寒风刺骨,记者刚下车就被大风吹得打了趔趄。当天预报的玉门市区{zd1}气温是零下11度,而建设工地的气温还要低,风比玉门新市区大得多。

    然而,风机坑基的施工依然在紧张地进行。进入冬季,在玉门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是“顶风雪、冒严寒、攻风电、战百万”。该建设工地自去年10月开工后,恶劣的气候条件给施工带来不少困难,施工者们为了确保风机坑基的质量使出了浑身解数。甘肃华电玉门风力发电公司项目经理周兴荣告诉记者,他们用锅炉加温水至80度给混凝土进行搅拌,要给罐车穿上“棉衣”,同时,坑基外围搭着帐篷,里面生起炉子,还要测温确保混凝土浇灌的温度在摄氏10度至15度。而一个风机坑基需要连续奋战16至17个小时,浇筑540立方混凝土。记者在现场见到的工作场景是黑崖子第34个坑基的施工现场。大风不时将帐篷吹起,但工作人员依然坚持作业。

    当晚玉门下了小雪,戈壁滩上严寒自不待言,但在记者所到的每一处建设工地,建设者们都热情高涨。这一切不得不让人再次联想起当年的“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玉门人的骄傲,也是长久以来支撑玉门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多年来,玉门人充分发扬“铁人”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如今,开发建设风电更是离不开铁人精神。

    为保证工程的按期保质完成,玉门市委常委每人包挂一个风电项目外,还组织抽调了14名部门干部包抓风电项目。徐红玉,玉门企业工委纪委书记。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所包抓的黑崖子风电场工地。徐红玉虽然话不多,但她清楚自己的职责,那就是为风电建设方提供周到的服务。她的身体力行,赢得了风电企业的赞誉。

如何为风电企业创造{zj0}发展环境,瓜州采取了很多独到而又取得实效的措施。其中一本黄色的小册子很是醒目。这本叫做“一卡通”的小册子里面有瓜州县发改委、电力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办事指南,有瓜州县行政事业单位的位置示意图,还有瓜州县风电企业办事流程图。凭着“一卡通”,风电企业办事的效率大大提高,政府的这种服务意识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在风电发展中,政府要做好“大服务生”,这样的服务意识已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自风电项目在瓜州建设以来,这个县已累计召开39次专门会议,协调解决风电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瓜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进行风电项目调研,分管领导每周一次前往项目建设现场尽心督促协调。同时,抽调县新能源办公室的干部分片长期驻守在各建设场地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在瓜州,人们脑子里装的就是发展。”一位风电企业负责人有着这样的感言。

    酒泉市实现“双突破”庆功表彰大会结束后,最近,瓜州县就举行了万人誓师大会,表达了今年实现装机380万千瓦的坚定信心。

风景这边独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来自祖国各地的风电建设者们正与当地人们携手并肩,在广袤的戈壁上迈开铿锵有力的脚步,艰苦地开创他们崭新的事业。

 

西翼  穿越风光遐想

 

    晴朗戈壁,艳阳高照。

    光电为大漠敦煌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国首座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于2009年8月28日在敦煌开工奠基,12月30日已有1兆瓦并网发电,标志着酒泉市在光电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光电是可再生能源中{zj1}发展潜力的产业。酒泉地处北纬40度内陆地区,日照时间长,可开发面积大,根据专家测算,理论上有近20亿千瓦装机容量。

    多年来酒泉市的地方工业主要为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规模小、创新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大力发展以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对于促进酒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酒泉市的各县(市、区)通过新能源搭建桥梁缩短与外界的距离,去年肃州区已经由风电和装备制造创造了7000个就业岗位,今年将增至10000个。肃州区委领导说,一万个岗位就关系到一万个家庭。

    瓜州期望通过风电来使瓜州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玉门期望风电带给转型的玉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这要放在走活全市一盘棋中来实现。

    目前,瓜州、玉门两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金昌-酒泉-瓜州750千伏超高压双回路输变电工程全线开工建设。这一工程将使酒泉风电的送出搭上西电东送的高速通道。

酒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充满信心地指出:“我市作为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西部‘一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将以风电为牵引,统筹规划,全力实施好“6+2”产业群。即发展风电、光电、调峰电源、电网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燃料处理等产业,加快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

    以风为媒,借光发展,戈壁大地尽显妖娆。“西翼”将通过“6+2”的强有力启动引擎,挥动甘肃经济腾飞的翅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酒泉奇迹”背后的故事之二 追寻风之速度_酒泉日报通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