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资料]冬季登山

    

冬季登山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登山,是一项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有登高眺望的习俗。冬季,随着冷空气的不断侵袭,气温就会下降,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比夏天时缓慢得多,锻炼时出汗相对也少一些,再加上气温降低后,空气密度增大,因而人们在登山时就不太会有在夏天登山时容易出现的气喘吁吁感觉。
 不过大家在登山时有些事项还是要注意的:{dy}步伐要平稳,不要一会快,一会慢,更不要跑跳前进;第二就是注意力要集中,特别注意不要被脚下的石头或树叶滑到。遇上陡坡时,可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倘若需要饮水,应在休息时喝水,不宜边走边喝,并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第三下山时不宜走得太快,更不可奔跑,避免膝盖及腿部肌肉感受到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把肌肉拉伤。第四回到住地后,可用热水浸泡双脚,以达到舒筋活络、恢复疲劳之目的。

○登山要领

1.登山
--登山意味着不是走平地,而是长时间走弯曲的山路。平时不运动,然后突然就像做极限训练那样登山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因此,平时要多做简单的散步等运动,登山的时候,慢慢地调节自己的速度。

2.速度、步幅
--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

3.调节速度
--在平缓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里20-25分钟的速度较好。

4.调节步伐
-- 登山开始后,30分钟至1小时是最累的时段。30分钟以后,神经、血液循环速度、体温、新陈代谢等身体变化开始出现。此时,调控失败的话,肌肉力量下降,关节冲击加大,身体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登山20-30分钟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装备以后再出发较好。

5.调节体温
--山是温差非常大的地区。随着高度增加,体温也会急剧下降。有报告显示,每上100米,体温就会上升0.6度。风力对体温的影响也很大。风速每秒达1米时,体温就会减低1度。不仅是冬季,夏季也要准备防寒服。

6.爬陡坡时
--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过大),脚底xx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积{zd0},以避免滑落,身体不要过于弯曲,以免增加腰部压力,尽可能保持身体平直。

7.下坡路
--下山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登山的时候,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时候,因为受加速度的影响,脚与鞋容易脱离,使脚部受伤,或产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紧鞋带,安全下山。
○不要超越领队

--山行的时候,有的人喜欢走在领队的前面。这样不好。即使放慢自己的速度,也不要离开队伍。如果等不及休息自己先走的话,领队就会担心。选择休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景观非常好的地方,因此,要安下心来,等候登山速度较慢的一行伙伴一同出发。
○打招呼

--在登山路上见到登山客而互相让路的时候,{zh0}打招呼问候。
一般说“你好”、“一路顺风”、“加油”等,大队伍移动的时候,由前面的人代表打招呼,其他人只要以微笑或点头的方式代替即可。但是,对气喘吁吁上山的登山客,则不要打招呼。
○山行守则

-- 出发前一定要确认天气预报,早出发,早下山。
-- 让体弱者走在前面,在感到饥饿之前,勤吃零食。
-- 紧随领队,不要单独行动。
-- 垃圾一定要带回来扔到指定位置上,同时禁止使用火源。
-- 要合理活动,不要太过激动,不要损坏树木等大自然。
○山行礼节

--摆脱日常,去山上散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此,登山的时候,注意不要防碍他人,不要做不文明的事情,一路要关照他人。
○山行的时候,要利用登山路

--如果不走登山路而不注意踩到松石使石头滑落的话,后面的人可能会发生危险,因此,{zh0}利用已有的登山路,一排行进。
--此外,不要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不要防碍别人。
--要关照他人,保护公共设施,防止破坏自然环境。
○不要堵塞登山路

--山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挡在登山路上安装防滑鞋钉或系鞋带。甚至有些人挡在路口吃饭。我们在登山的时候,要避免别人因为我们受到影响,要保证登山路畅通无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区重整装备或休息。
○登山准备

-- 轻而大的物品放在背包下面,重的放在上面。
-- 上山的时候,鞋带要放松,下山的时候,鞋带系紧。
-- 休息时间安排:爬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陡坡上,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
-- 为了维持体温,{zh1}多穿几层薄的衣服,以保证活动方便。
○事故要事先预防

-- 要沿着雪道上的脚印前行,没有脚印时,要用鞋底全力压地面行进。
-- 沿坡度较大的坡面下山时,步幅要减小,上体要稍微弯曲。
-- 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时发生。因此,下山时,要把身体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如果整个脚底踩在地面上的话,很容易滑倒。
-- 背包在摔倒的时候,可起到防止头部或腰部受伤的缓冲作用,因此一定要携带。
○要选择短程登山路线

-- 因为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确认日落时间, 一定要在下午4时之前下山,不要穿牛仔裤、纯棉衣裤,要必备防滑鞋钉、手电灯等。
-- 选择当日登山路线时,日出后出发为标准,选择往返大约6-8小时的路程比较合适。为了预防紧急情况发生,一定要准备头顶灯。
-- 因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如果感觉天气有异常,一定要迅速下山,尽量避免单独下山,{zh0}与登山经验丰富的高手同行。

 

大量流汗后应怎样补充水分

人们在户外运动时,特别是长距离徒步之类大运动量运动时,由于肌肉紧张的活动,体内代谢热大量排出,使体温上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将通过排汗把多余的热散发出体外。据科学研究,当人体经过2小时紧张运动后,体内要失去2.5升的水分,当人体大量流汗丧失过多的水分和盐分时,会使血液变浓,沾滞性增加,脉搏加快,体温增高,身体产生口干、口渴、无力感,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代谢紊乱等现象,此时适当的补充水分和盐是很必要的。该如何补充水分?
    1、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使血量增加,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人体的渗透压降低,影响水代谢,使水分吸收速度变慢,再者,喝多排多,使得大量盐分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
    2、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一般在运动前可以按如下配方将水饮料备好: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这样既补充了水分,也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3、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xxxx出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漱症状。
以上所述,只是简单的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户外要遵守安全准则


{dy}条:精心准备,谨小慎微。
       每次户外活动之前,召集人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线路情况,细心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将这些信息告知给每一位队员。心理准备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来源,谨慎防范是安全顺利的重要保证。对行进的每一步,对每一个细节,对每一个动作,对每一座山峰,过每一条沟壑,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条:检查身体、装备。
       出行之前要作身体检查,尤其平时活动较少的队员,在野外时一旦身体不适,既易发生危险,也给团队造成影响。器材的安全事关重大,尤其是登山运动,一定要仔细检查,即使普通的野外活动,哪怕背包带断裂也是无穷的麻烦。
第三条:拒绝冒险行为。
        户外运动一定要把风险降到{zd1},不鼓励冒险行为,不做无把握的冒进。地形复杂时要探明路而后行动,迷路时要原路返回。领队必须牢记安全意识,新队员要听从指挥。
第四条:集体行动。
       行动中队员不得超过领队,不得落后于收尾领队,不得擅自脱队离队,小组活动必须三人以上行动。除非有可靠的支援,登山冲顶也必须三人以上。组队时要注意老队员的比例,一般来说,不得低于半数。如果安排留守看护等,也{zh0}二人以上。大xx行动前要让俱乐部其他人员了解行程,行动中也要适时报告。小组行动,要经常报告情况,以便掌握动向。
第五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体力透支容易产生危险,故做任何行动,都必须留有余地,不能硬撑。如有队员感到身体不适或体力不支,当及时放弃,不能勉强。新队员一定要对自己的体力有正确的估计,户外活动中在体力和节奏上把握分寸。
第六条:危险地带相互协助。
        当行进于危险地带时,领队和向导必须提醒队员提高注意力,保持紧密队形,让新队员在老队员中间。路遇艰险、过岩壁、冰坡等徒手难以通过时必须采取保护,不得硬闯。结组绳队前进时要安排好顺序,要保证确保点牢固。
第七条:不做能力与知识不及之事。
       对有风险的行动,要做适当的培训。要做好活动前的练习与学习,队员要不断提高自己户外运动、应急避险、野外生存的技能。如果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出现大的意外情况,要及时调整计划乃至放弃。
第八条:注意食品安全与水的安全。
       要随时携带必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尤其是后者,在无补给水源的地区断水会是致命的危险。要注意食物和水的卫生,避免野外引起身体不适。
第九条:要注意天气状况。
        天气恶劣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下是十分危险的。即使在通常的环境中,遇到恶劣天气,对装备水平薄弱的新队员们,还是会造成伤害的。因此,要xx出行的天气,在高原地带,更要时刻xx天气变化,避免风险。
第十条:请办理好保险。
       户外运动中,风险无处不在,出行之前队员要购买保险。如系俱乐部组织的长途远征,组织者要给队员购买保险相关事务。
第十一条: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户外运动是一个临时的大家庭,相互之间为完成活动的任务还需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因此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忍让,要克制自己的性情,要克制自己的习惯,要克制不良的嗜好,要服从领队的指挥,领队也要发扬民主作风,任何人不得分裂集体,不从事有损集体的活动。在户外活动中,不得酗酒,不得打架。要入乡随俗,尊重他人,遵从法律,要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第十二条:要注意营地安全。
           领队和向导要根据扎营的要求安排营地,特别注意防水、防风、坠石等的危险。队员要服从领队的安排,顾全大局。要提醒财物的保管,如果在不太安全的地区露营,全队应安排值班人员。如果在野兽出没的地区,还应看守篝火。
第十三条:要谨守用火安全。
          伐木取薪,燃点篝火,都是对环保的破坏,如非必需尽量避免。如必须生火,务必谨慎选择地方,远离杂草树木,远离帐篷;如果夜间必须保持篝火,当安排看守,以防风起火扬,产生危险。户外活动中千万不能乱扔烟蒂。无论是点篝火还是起炉灶,离开时必须用水浇灭,而且要确保无火星、无冒烟。
第十四条:发生意外要及时救助。
          户外运动中一旦出现意外,导致受伤等情况发生,队员有道义上的义务尽一切努力救助,俱乐部也会千方百计尽救助之力。领队应当机立断,找寻援助,指挥救助。活动计划因此而作出必要改变属情理之中,领队及俱乐部不为此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
第十五条:学习户外知识,提高户外技能,改善户外装备。
          户外活动要讲求科学,所以主张队员们认真学习有关知识。遵照规定要求,按照合理步骤,依靠科学方法,这是避免风险的根本。户外生存、户外救助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必须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危难之中,既可救人,也可自保。高品质的户外装备是户外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主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品质较好的户外用品,这也可以{zd0}限度地提供安全保障。


菜驴进山保命装备,仅供参考~


1.电子通讯
GPS--麦哲伦EX500 ,走一路打一路航点航迹,以备随时原路返回人间
后备锂电池--给GPS备用底,能延长4小时电力供应
手台--泉盛TGUV,双段双守,U段和同行通信,V段监听中继;随时准备上中继求救
2.照明及火种
头灯--俺家自己的,用3节5号电池,再带3节5号电池备用,能坚持70Hours
手电--CATMOTO 强光手电,锂电池供电,高高亮、五档,和我去年去大寺溜达过的都见过这个的威力;狼窝户外大猫DIY珍爱作品,被我强行收了,嘎嘎
打火机--因为额抽烟,所以随身至少携带两个打火机,这小东西不仅可用于炉头、香烟;还可以在万般无奈的时候点堆篝火或者实在么办法的时候烧片林子来引火求救
引火镁棒--万一打火机湿了、坏了,这东西仍然能带来火
3.吃喝
炉头、气罐--我不是野人,我喜欢热的食物,这两样是必备的
过滤水壶--万一非要我喝河水、窖水、参杂虫子的坑水,我要过滤一下,否则在山里拉肚子对我这么菜的驴来说真是太痛苦了
压缩饼干、能量棒--实在被困了,好歹还是人吃的,打猎我没那本事,啃树皮我没那牙口
4.睡眠
如果万一被困了,那咱就先等人来救吧;有吃的有喝的还要有睡的,要是几个昼夜不眠不休,还没等到人来,额就OVER了,那是不行滴
雨披--俺家自己的,除了防雨还能搭个临时帐篷,颜色鲜亮,足够吸引搜救队员xx
保温毯--几块钱的小东西,把自己包起来,不说热火朝天吧,至少能保持体温

郑重声明:资讯 【[户外资料]冬季登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