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105届以来首次向外贸企业敞开大门

新华网广州5月7日电(记者陈先锋王攀)105届广交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背景下成功举办。在一系列保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支持下,来自国内2万多家参展企业积极参展,努力突围外贸寒冬,共谋海外市场,同时为缓解出口压力,广交会还首次向外贸企业敞开了大门。

从成交数据来看,中国外贸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根据大会统计,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呈一定收缩,出口总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届减少53.2亿美元,减幅为16.9%。到会客商为16.5万人,比上届减少9126人,下降5.2%。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广交会业务办主任文仲亮表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今年整个外贸走势,因为在本届广交会的订单呈现大单少小单多、长单少短单多的特征,这个数据只能反映未来3-5个月的趋势,所以说短期内出口可能会有一段下行的态势,但要比去年底今年初的形势要好很多。”

文仲亮还表示,“目前出口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广交会的出口成交也好于预期。不少企业来参展之前甚至估计出口降幅都将超过20%以上。”

山东威海泰迪玩具有限公司经理周业亮就告诉记者,他们带来了公司研发出的“泰迪绒”新产品,价格也较高,担心客户难以接受。一旦接不到单,企业就完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个系列的新玩具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客商。

同周业亮一样,不少客商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入广交会馆,但却在和来自全世界的十多万采购商的谈判过程中,找到了信心。

“市场的确是萎缩了,但不是不存在了。只要企业敢于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就一定能够找到新的机遇。”广东明朗生活用品制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朗表示。

参展3天,该公司已经接到了400多万美元的订单,其中一个俄罗斯客户一次就预订了100多万美元的货物。其诀窍就是得益于产品的创新。凭借这个人性化设计的产品,今年3月这家公司在美国芝加哥家庭用品展的订单量比去年提升了30%。

根据统计,尽管有不少商品成交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在105届广交会上,食品、鞋类却出现了增长,分别成交4.1亿美元和5.5亿美元,增长3%和1.9%。受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影响,医疗器材及耗材甚至增长了34.7%。

尽管在广交会上,确实有很多企业遭遇了外贸寒流,但历经百届的广交会却为这些外贸企业打开了大门,通过国内市场的订单来弥补其海外订单的萎缩。在内外对接的现场,业务洽谈活跃。

其中,仅在4月25日的首场对接中,就签下了4.66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协议,并有5家国内采购商和15家出口商达成进店专柜经营的协议,一些参展企业也达成了意向,并在会后进行洽谈。

“如果能实现内外对接的话,一定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周业亮表示,“山东家家悦超市给我们下了一个200万元的订单,我们为超市提供与国际市场同步的玩具产品,可以让超市经常卖新品,从而提升内贸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双方都有利。”

文仲亮还表示,我们将在成功举办本届洽谈会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总结,寻求更佳的内外贸对接形式,帮助出口企业内外贸两条腿走路,抵御金融危机。

郑重声明:资讯 【广交会105届以来首次向外贸企业敞开大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