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杂想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为此,以传播科学、滋养生活为己任的首都科学讲堂需要做一期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动。其实,即便不是为了配合我们只有耳闻,不能目见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也需要时常提醒公众关注自然生态、关注我们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做首都科学讲堂这么久了,我发现,许多人只是“关心”科学技术的一些进展和成就,他们十分喜欢听到人类又有哪些“惊人”之举了。我以为,他们的关心是假关心,是凑热闹而已!而且,个别来讲堂做报告的科学家也有好大喜功之嫌:着重宣传新技术、新工程、新能力,而没有在自然环境背景下去思考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撇去广义上而言的社会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是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论解释!而技术则是对于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是通过对于科学原理、科学认知的实际应用来便利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进步的!如果这个解释没有根本性错误的话,那么可以发现,自然环境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是建立在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基础上的。于是,技术不能对立自然环境,否则,自然环境的改变会导致技术的作废!举例:种植农业是通过科学认知自然,以技术手段改造自然,为人类生活服务,倘若全部开荒种地,而气候、水土面目全非,这片耕地不但不会为人类造福,反而成为人类的灾难。事实上,技术是作用在理想与现实(自然环境)之间的一股张力,靠谁近一点,对对方都是不小的杀伤力。因此,技术绝不是{wn}的,任何技术探索必须要立足在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基础上去思考、探讨、开发与应用。

以上是胡思乱想的一些零碎,没经过系统思考。接着生物多样性的话题说,做一期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科普报告,主要是想通过专家的一些图片、数据和研究情况向公众展示一下现在令人恐怖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从情感上震动一个人,宣传才有意义,才有效果。

629日下午,按约定去拜访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马克平所长。马所长是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副主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和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对于我们的话题极具发言权。坐车一路,从市区来至在坐落于香山脚下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发现这片地区植被茂盛,没有成片的高大建筑群;而且,在高温闷热的当天,这里仿佛不像北京其他地区那样热的令人窒息。通过拜访和718日的讲堂现场两次向马所长请教,发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当代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2004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物种红色名录称15,589类物种受到灭绝威胁,其中:
    12% of birds(鸟类)

23% of mammals(兽类)            

32% of amphibians(两栖类)

25% of conifers(裸子植物)

52% of cycads(苏铁类)

42% of turtles(龟鳖类)

18% of sharks and rays(鲨鱼和鳐鱼类)

27% of FW fish in E. Africa(东非的淡水鱼类)

以至于有人称,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一个生物物种的灭绝,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物种的失去,不可再来;研究表明,1个物种的灭绝可以影响到几十、上百种其他物种的生存;而足够多的物种灭绝,生态环境即将面临崩溃。而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持,人类的任何“作品”都不是凭空所创,都是有自然资源的支撑。美国曾有科学家在沙漠腹地尝试人工建设一个自然系统,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可见大自然的繁复非现在人类所能企及。大自然是一个xx精奥的系统,甚至大自然就是生命本身,人类无法复制,大自然是上帝独创,甚至大自然就是上帝!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生灵必须保持敬畏之心。    

现在,人类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归结为HIPPO——生境丧失或破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人xx炸和过度利用。其实,我认为最根本的其实是人xx炸和环境污染。如果按伯特兰·罗素的说法,人类已经足够聪明,但不够智慧,无限的欲望蒙蔽了人的智慧,使人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罗素说:“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xx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xx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就全方位来看,追求知识的专家们并不一定具备智慧。

如果把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的根本原因定义为人的无智慧,那么一切表面化的保护手段绝不会取得本质效果。看来,让人更多的意识到人与自然是怎样一种关系尤其必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作为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媒介的技术应用的必要张力很关键。人类,请停止那些自作聪明的想法吧;人类,请停止xx式的发展吧!如果人类不为调和人与自然关系作出努力,也许自然会为保持自身的和谐而以灾难的形式回应人类!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生物多样性保护杂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