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方格纸上打造人生
本刊记者
“从冰雪严寒中走来,才知道春天的温馨;
在黑暗里等待久了,才懂得什么叫做光明;
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才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
白发萧疏的老人,更留恋,留恋失去的青春……”
——摘自张锲《生命进行曲》
周迅,他的名字有鲁迅的姓,也有鲁迅的名,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鲁迅的“以笔为戈”的精神;他的名字总让人想起银幕上那个漂亮的女演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圈内的名气。他从洣水河畔、南岳衡山之麓,来到了永定河畔、燕山脚下;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专生、大学生、研究生;他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锻炼成长为县电视台记者、作家……他怀揣着梦想,如夸父追日般,依照内心纯粹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方格纸上打造自己的人生。
成
1964年,周迅在衡东县湘江支流洣水河畔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呱呱坠地。那是一个孕育过文人名人、燃烧过革命烈火的地方。元朝出了状元何克明,清朝状元彭浚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xxx曾在大革命时期到这里考察农民运动;胡遐之、欧阳滋、文益谦、康华楚、张达等一批地下党员,曾在杨梓坪从事革命活动,唤起工农成千上万;王震曾经率领八路军在这里打游击;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从这里投身革命……
周迅满月的时候,“八字先生”为他算命,说他命中“文星盖头”,与众不同,所以取名“神生”。他还未上学便在父亲的引导下,已经能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他满六周岁时,两个老师走村串户进行家访,发动适龄儿童上学,老师问他:“你想上学吗?”“我要读书!”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大队要建新学校,周迅和同学们的任务就是搬运砖头和瓦片到新校址。搬运瓦片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规定每人每次搬五片,周迅每次都是搬八片,比其他同学要多搬三片;搬运砖头的时候,老师规定每人每次搬一块,他从家里带上扁担、畚箕,每次挑八块。
周迅的父亲身体本来就不强壮,家里人口又多,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一家七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由于家里很穷,他和姐姐每学期几块钱的学杂费经常不能一次交清,父母经常为此愁眉苦脸,脸上很少出现笑容。但是周家姐弟很懂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yt},周迅和姐姐听说荒坪空地生长出来的香附米,还有生长在田边、土边和塘圳边的半边莲是中药材,可以卖钱。于是,他放学后回到家里,就出门采集这些药材。半边莲提个竹篮子就可以了,发现了就小心把它连根一起拔出来放到篮子里,洗净晒干就可以卖钱。挖香附米难度要大一些,要用锄头才能把它挖出来。他虽然人还没有锄头把高,但每次都是肩扛着锄头和竹篮子去挖。这种草药有用的是根部,而它长在地下的根特别长,很难把它拔出来。没几天,他的双手都拔肿了,像要吐丝的蚕肚子那样,还起了血泡。母亲看了很心疼,劝他再也不要去挖了。但是,他全然不顾,乐此不疲。
自从上学后,周迅对书就有一种特殊情感。他渴望知识,养成了买书、读书的好习惯。有一次,亲戚家里嫁女,母亲要他到县城百货公司扯一块花布作贺礼。到了县城,他首先去了新华书店。他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的世界、书的海洋,如饥似渴。他好像饥饿的人扑向食物,多么渴望知识的滋润啊!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他久久不愿离去。他双手捧着一本《新华词典》,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他认为,这本书是所有书籍的“老师”,有了它就能读懂所有的书。于是,他自作主张,把买花布的钱买了这本字典。
周迅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就要买,哪怕是不吃饭而挨饿;他看见有文字的纸就要翻一翻,哪怕是掉在地上的半张破报纸,也要捡起来瞧一瞧。因此,他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月光如水,夜露如纱,空气纯净透明,微风把旷野泥土的芳香吹来。在杨梓坪一个农家小屋里,还闪耀着如豆的灯光。灯下,坐着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灯光映衬着他那张写满“青春”二字的脸膛。这就是周迅。
恢复高考后,周迅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结果,他仅以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十年寒窗的苦读和心血付之一炬。他失去了一次“跳龙门”的机会,也辜负了父母的一片殷切期望。
无奈之下,周迅选择了复读,再次于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了。也许是阴差阳错,时不济人。当时,周迅和其他同学要到县城所设的考点,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在步行去县城的路上,由于天气炎热,他中暑了。第二天,周迅战胜了无情的病魔,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考场。虽然没有吃早餐,参加语文考试的时候,他感到头晕目眩,打不起精神,发挥不正常,但是,他还是考取了湖南三师。
师范毕业后,周迅服从组织分配回到县里工作,在吴集镇中学执教初中语文。
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周迅与记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金色的秋天,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变水害为水利,县里决定在周迅的家乡杨梓坪修建洋塘河坝。
{yt}下午,周迅和其他伙伴在工地附近一边放牛,一边玩“打仗”的游戏。突然,一位叔叔把摄像机镜头转向了他们……打扫完“战场”,他们把这位叔叔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这位叔叔说:“我们是湖南电视台的记者,刚才是在拍电视,还拍了你们这群放牛娃呢!”
没过多久,在城里工作的舅舅回来说:周迅上电视了,还有那可爱的“黄牯”。在家人看来,这是多么难得的殊荣啊!
记者,多么闪光的字眼啊!从此,周迅心里种下梦的种子,有了个五彩斑斓的记者梦。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迅对记者有了初步的认识,乐滋滋地做着当记者的梦。他发愤读书,立志要当记者,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得到学费钱,周迅到公社石灰厂挑过筹泥,从一个地方挑一担泥土,运到另一个地方给一个筹码,他因为人小每一担只给五厘钱的筹码。虽然只有五厘钱一挑,但是,他乐此不疲,干劲冲天。
每当星期天天还没有亮,周迅和姐姐就吃了早饭,扛上锄头和畚箕,带上午饭从家里出发,过河来到公社石灰厂。他咬紧牙关一担一担地挑,一直到太阳落山了才离开。
到了散工的时候结算,筹码兑换成现金。周迅{yt}辛辛苦苦能赚取一元三四角钱。那时,他高中的学费是每学期八元,连环画只有一二角钱一本啊!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周迅不断筹集经费。暑假期间,他和父亲、姐姐还到县城附近的湖南机油泵厂建筑工地挑土方、做点工……
对于周迅的进步,他高中的语文老师周维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周维吉老师认为,他是一块好料子,并且有一定的基础,于是鼓励他朝着文学这条金光大道走下去,希望他将来能像写《阿Q正传》的鲁迅那样,成为一代文豪。同时,周维吉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鲁迅本来是姓周,你如果改名迅,那么既是鲁迅的姓,也有鲁迅的名。”
周维吉老师的一席话,让周迅深刻地铭记在心里,使他对追求记者梦有了更大的信心,拥有了更多不竭的动力。于是,他把名字,从过去的周神生改为“周迅”。
登上了讲台,有了铁饭碗,周迅仍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dy}次发工资,他就买了一台收音机,只要有空就急急忙忙打开收音机听一听。晚上办公完毕,他自由地收听。不知多少个夜里,他是抱着收音机睡着的! 收听广播,不仅使他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且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他从收音机听新闻,听专题,听小说、歌曲、广播剧。这对他教书育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他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有{yt},周迅茅塞顿开。他心想:“总是听别人写的文章没有多大意思,什么时候也让别人听听自己写的文章呢?”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写稿。
开始写作,周迅就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他的{dy}篇广播稿写的是自己复习班的史地老师欧阳果,题目是《满腔热血育人才》。xx,他骑着自行车把这篇稿子送到了县广播电台,交给了编辑何岳峰。不久,他写的这篇稿子广播了。
领导、老师、同学都听到了这篇广播稿。大家奔走相告,说这篇稿子是周迅采写的,歌颂的是他的老师欧阳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乐于奉献余热。
初战告捷,对周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于是,他迈出了第二步、第三步……后来,他一发不可收拾。
当记者的梦想,像一道迷人的彩虹,引诱着周迅。他先后参加了人民日报举办的新闻函授学习和衡阳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自费订阅了《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成才》、《中华新闻报》、《通讯员报》等十几种报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锐意进取,发奋攻关,系统地自学了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掌握了新闻理论,并大胆地进行新闻实践,利用节假日深入各地采访,积极向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投稿。
1989年金秋,周迅被组织调入县电视台工作,成了记者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虽然好事多磨,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当记者的理想。
北
人是需要有梦想的,它是人生奋斗的动力和源泉,是一切努力的方向。
周迅认为:要想成为一位xx的记者,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他多么迫切要求进修啊!
想飞的梦想是块金。1994年10月,周迅来到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深造,成了“吃螃蟹”的人。
除了上课,周迅每天仅用很少的时间去应付功课,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课余,他运用新闻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各地采访。稿子写完后,他满怀信心地投进邮筒,有时骑着一辆自行车给中央新闻单位送稿,一些新闻单位的地址和邮政编码被他背得滚瓜烂熟。同学们见这个英俊、潇洒的男子汉不去玩,整天不停地写,稿件一封一封地寄出去,样报、样刊一件一件地寄回来。慢慢地,这些样报、样刊堆满了寝室。
1996年7月,周迅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学业。
没有梦,哪有未来?周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毅然决定留在北京。他信誓旦旦,开始闯荡京城。他先后应聘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
加入“北漂”行列的周迅,自然少不了磨练和考验。由于没有公共食堂,他吃饭成了问题。于是,他买了一个可以煮一斤半米的铝合金锅子,天天煮粥吃。像宋朝的范仲淹那样,他每次煮一锅子粥,划为三块,每顿吃一块。后来,他发现北京的糯玉米棒子既好吃,煮起来更方便,就改吃玉米棒子了。吃饱了,他就读书、写作,忙个不亦乐乎。
人生是有使命的。翻开历史,周迅读到神农尝百草、文王演周易、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他常常坐在窗前扪心自问:“我这一辈子的使命是什么呢?”
周迅觉得,时间对于他来说太宝贵了。虽然他不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但他的确把别人用在舞场上、xx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工作上。他恨不得{yt}时间当两天用,{yt}时间干两天的工作。他每天睡得很晚,醒得很早,夜里常常反复开灯,读书、看报、写作……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周迅刻苦自学,孜孜追求,笔耕不缀。他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强烈感情写作,用自己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国家大事,真诚地回报祖国和人民。他勇于实干,用心灵对话、用笔诉说,不断创作出新的文学艺术作品,用文字编制成一篇篇生动、精美、感人的文章,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文学之梦。
伴随着这种不倦的追求,周迅的人生也就越充溢,越发显示出它的光泽与神韵。可以这么说,他是在方格稿纸上打造自己的人生。
40多年来,周迅庆幸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一直坚守着精神的家园。工作环境、职务一变再变,他对读书、买书、藏书的嗜好却不改初衷,对当记者、作家的追求始终不渝。不管条件怎么样艰苦,环境怎么样变化,他努力多写稿,写好稿。他是遇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消息、通讯、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本、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政论文章、业务论文……他信手拈来。他从事业余新闻工作5年、专职新闻采编和出版工作20年,有各类作品1200篇(条、部)300多万字在国内外发表,主要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传记文学》、《名人传记》和《报告文学》等几十种报刊。他以散文《天安门看升旗》、《“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凭吊狼牙山》、《心中的香格里拉》、《吴集抒怀》,报告文学《“御厨”王近仁》、《国家主席与电力女工的故事》、《罗荣桓的故事》、《人生与艺术的交响》,文学评论《从影视暴力看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时代的正气歌——观<生死抉择>有感》、《回味无穷的人生悲喜剧——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观后》、《一部催人奋进的诗篇》、《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读张锲小说选〈爱情奏鸣曲及其他〉》、《一枝一叶总关情》等饮誉当代文坛。他已经出版的人物传记有《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大海的一朵浪花——孟启予的广播电视生涯》,写出初稿的人物传记有《齐白石全传》、《人民的总理——朱镕基的故事》,已经整理出的散文集有《祖国啊,我的母亲》、《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城》两部。他还主编了《开创——中央电视台从这里走来》上、下卷。他撰写的文章数十次在全国、省和市获奖,其中政论文章《新闻记者更要讲政治——学习xxx同志重要论述的体会》发表在《理论参考》1997年第三期,同年荣获北京市第二届新闻学术论文征文一等奖,并且被收入《高举伟大旗帜
面对眼前“乱七八糟”的社会现象,周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热情投入写作,快速追踪时代的现实,及时地发现并提出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勇于为时代的“先驱”者立传,为人民代言。这种追求是精神的搏斗,是灵魂的跋涉!
立马昆仑,天道酬勤。周迅先后加入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被《报告文学》和《中华儿女》等报刊聘为特约专栏作家。他的著作及传略被收入《“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当代卷)》等10多部大型文献、丛书及中外名人辞典。回顾自己几十年的追求、努力,他没有什么“诀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进步的阶梯就是书,就是读书。当他上了书,出了书,获了奖,并被正式评聘为记者、作家职称的时候,他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他理想中的记者、作家,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