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_豆奶_新浪博客

家居陈设,唯窗为要。冰箱容积小点,彩电不够宽阔,这些都没有多大关系,窗子的安排,是不可马虎的。最近比较烦,不妨到窗边站一站,任春风拂面,看落日余辉,心情就会多云转晴;提不起,放不下,辗转反侧,不得通泰,不妨向窗子走去,凭窗远眺,看远山如黛,杨柳依依,江流如带,飞鸟远去,至不济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望一望蓝天星空,或定睛于闪烁的霓虹广告,甚至对面屋上的雨阳棚,心神也会豁然开展许多。环境影响情绪。阴暗,潮湿,地域狭窄,空气欠对流,此心自然难得一爽。开敞,明亮,空气鲜得吸不到底,快乐怎不由衷而生。居室中的开敞、明亮、新鲜空气从何而来?从窗而来。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幅醉人的田园风光。如果没有窗子,或者关窗闭户,独酌独饮,那是喝闷酒,一幅失意落魄貌,何爽之有!我说窗子是个快乐聚集的地方,一点也不夸张。读书要在窗下,光线好,心情静,书自然读得进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少角色,其实是从窗子边起步的,所以居家设窗不可不讲究。

居不设窗,或窗而无光,形同虚设,住在那种屋子里是个什么滋味?我尝过。前年道出香港,落脚于朋友家,尚未调理清楚,朋友突然宣布房子另有急用,请我另谋高就。我顿时傻了。初次出境,人生地不熟,我到哪里另谋?经人指点牵线,我与某基金会取得联系,在主人的迎取下,当日即在启德机场附近一幢房子的第三层安顿下来。这么快就觅得这么好的家,我深表满意。可主人一走,我就意识到了这房子的致命缺陷:无窗。初进此屋,日光灯一开,倒没有觉察,灯光一熄,悲从中来,大白天屋里竟黑咕隆咚,一片漆黑。厨房、厕所、客厅、卧室,无一幸免。仅各靠一个小换气扇来维持有限的对外交流。扇外尺许,是高耸的墙壁,无光可渗。身在都市,吸气求鲜,或许算是一奢,我可以不求,但光天化日之下离了电灯就不能过日子,这生活我是无法消受的。我锁了门,赶快跑到街上去享用灿烂的阳光与新鲜的空气。我把我的黑暗生活告诉香港大学法学院的刘南平教授,他说居室无窗,侵犯人权,应当告他一状。我平日升堂,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很是卖力,如今轮到自己当事,哪里想到告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要告状,不求人权,只想有个窗子。香港满街贴的房屋招租小纸条上总在强调有窗,先前看了好生奇怪,有窗有什么了不起?难道还有无窗的房子不成?我这才明白,强调这一点很有必要,居而无窗,确有其房。一个星期后,我终于结束暗无天日的笼子生涯,迁居港岛一依山傍海、窗子奇大的高楼。有此一历,我对居室的窗子遂特别在乎。有些人害怕空气中的灰尘从窗而入,弄脏了地板、家具,为收拾一次管十天半月,竟密闭门窗,大白天也以电灯代替自然光,成天像是生活在防空洞里,我很不欣赏。只要不是风烟滚滚,粉尘扑鼻,我还是乐于窗子洞开,不就是每天抹个桌子拖个地,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何必贪求一劳永逸。

从户外到户内,从无房到有房,是人类进化的一大表现,然而人们并不想锢自身于碉堡,拒自然于千里。相反,接近自然,回归自然,倒日益成了渴望,窗子就是居室连接自然的桥梁。透过窗子,人们可以听风雨,沐日月,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窗子越大,拥抱的自然也越多,故现代建筑一改往日小眉小眼的窗式作风,多把窗子设计得高高大大。我曾公干至一新落成的辖区法院大楼,窗子大得没有了砖墙,整个一面从头到脚全是玻璃。光线固然充足,外面的世界固然可以尽收眼底,但站在七楼窗边往下一看,仿佛置身于没有护栏的楼顶平台边沿,我有些害怕。房子本是安全的港湾,窗子宽大无边,人在其中,战战兢兢,这样的部署,我不太赞成。好在这只是办公的场所,不是居家。居室之窗,大小还是宜中庸些,配上素雅的帘子,外秀内美,和谐相宜。

我家几扇窗子的开启闭合,窗帘的启幕闭幕,似乎是我承包了的,每日晨昏由我亲自操持,日子一长,我倒也乐意,视为美差,特别是窗帘徐徐开启,延请新一日的朝晖入我居室的那一刻,身上心上,都是快乐的。有此一件快乐之事垫底,{yt}当中哪怕遇上几件倒霉的事,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郑重声明:资讯 【窗_豆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