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辽庆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_阳高老许_新浪博客

赤峰辽庆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

 

    “辽庆陵”是三帝陵的统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阪镇北70公里,白塔子乡北面的大兴安岭中,古称庆云山。在今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驻地北约15公里,巴林右旗(大板镇)辽庆州城遗址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中王坟沟。《辽史·地理志》载:辽代第六皇帝圣宗耶律隆绪驻跸庆云山时说,他死后应葬于此。现又名大黑山,蒙古语名瓦林乌拉(意为有砖瓦的沙丘),当地人称“王坟沟”。

    辽庆陵于199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第三批xxxx文物保护单位。陵墓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中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南麓的山地狭谷中。这座大山如一道屏障呈东西向横亘,在山麓的南坡有三个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该山辽代名永安山,后改称庆云山,庆陵之名也因此得来。四周大山环绕,这里草木茂盛,环境幽雅,野兽众多,是辽代皇帝的游猎地。山麓葬有辽三帝及其后妃的陵墓,通称三陵为庆陵。三陵自东向西排列,故俗称东陵、中陵和西陵。陵内出土的契丹小字哀册,被确认为失传多时的契丹民族文字,壁画内容甚为丰富,首次发现了契丹民族服饰形象,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

    天庆九年(1119年),金人破上京,庆陵中的金玉宝器被掘一空,此后元、明、清各代便不再维修保护。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庆陵更是屡遭盗掘。据刘振鹭《辽永庆陵被掘记录》载,1912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庆云山一带为辽代帝王陵寝。1913年,当时的林西县县长率人在林东一带勘查垦地,读到陵寝碑文时,才知道此地为辽代圣宗陵寝。1922年6月21日,比利时神父凯尔温雇人盗掘了庆陵三个陵墓中的一个,首次出土了刻有契丹小字的哀册4方,随后原石丢失。1930年军阀汤玉麟对全部陵墓进行盗掘,据旧《林西县志》记载,民国“十九年夏,来一姓郭的热河省委员,派民夫百余名在其地大肆挖掘,搜出哀册14块”,该省委专员便是奉系军阀、原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儿子汤佐莱。

    多年的盗掘致使庆陵墓室残乱不堪,随葬文物基本全部散失,西陵、中陵墓室全部坍塌,各墓室积水严重。1949年后,我国政府才对庆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却只发现木俑、木狗数件。1991年,庆陵的东陵又遭盗掘;许多陪葬墓也屡屡被盗……陵内出土的哀册也是辗转于战火之中,几经周折方得以完整保存。

    辽庆陵是辽代极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高度发展阶段所造,陵园规模宏大,建造豪华,陵葬物品极多。墓中墙壁绘有大量绘画、东陵壁画尤为壮观,有契丹人物,契丹建筑装饰纹,契丹族喜爱的四季山水画,表现出北国景色,与契丹人生活感情密切相关的情景。墓中出土保存完好,分别用契丹文、汉文镌刻的帝王皇后哀册,为研究契丹文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辽代墓葬是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古代墓葬营建的精华。庆陵对研究辽代墓葬、古建筑具有重要价值,xx有条件修复一处“辽代皇家陵园博物馆”。

 

东陵:辽圣宗耶律隆绪永庆陵

 

    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

    仁德皇后萧菩萨哥(986—1036),是睿知皇后的弟弟隗因的女儿。十二岁时,因貌美而富有才华,被选入后宫。统和十九年,年满十六岁,被册封为齐天皇后。随鸾伴驾二十几年,深得圣宗皇帝的宠爱,仁德皇后生了两个皇子,都夭折了。开泰五年的时候,宫人萧耨斤生了辽兴宗,仁德皇后过来把他作为养子。太平十年(1031年)六月,辽圣宗病危,遗命以兴宗继承皇位,齐天后为皇太后,耨斤为太妃。此时萧耨斤得意忘形,自立为皇太后。萧耨斤上台后,排除异己,还诬陷仁德皇后参与谋反,趁着兴宗驾车春季射猎的时候,派遣人去刺杀她,仁德皇后就这样死去,享年五十岁,追封为仁德皇后。与钦哀皇后共葬于庆陵。

    钦哀皇后萧耨斤:是辽兴宗的生母,在辽兴宗被立为太子后,被封为顺圣元妃。太平十一年(1031年)十一月,圣宗病危,兴宗即位,耨斤自立为皇太后。钦哀后把持朝政后,采取各种手段排除异己,史称“钦哀后专权”。重熙二年(1034年),钦哀后又密谋废兴宗而另立少子耶律重元,事败被废,幽禁于庆州(今辽宁林西北),守圣宗陵寝。辽道宗庆宁三年(1057年)十二月逝世。翌年五月,辽道宗宝其谥号为钦哀皇后。葬于庆陵。

    辽圣宗永庆陵位于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是三座陵墓中保存{zh0}的一座。庆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园的神道,山脚筑有陵门。从陵门到陵墓,长1300米,宽3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遗址。永庆陵为仿木结构的七室砖墓,墓内全长21.2米,最宽15.5米,{zg}约6.5米,分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东西侧室,中室东西两侧,以后室为主室。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穹庐顶,各室之间有券顶的甬道相连。陵寝由三层大青砖垒砌,内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倾,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下有排水系统。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通道相连,安有柏木大门,门楼用雕砖砌成,瓦垄起伏、鸱吻高翘,通体彩绘。

    永庆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画,清新淡雅,画技高超,描绘了辽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构图严谨,鸟兽形象生动,应是描绘契丹皇室四季捺钵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现了辽代皇帝的这一习尚(出外狩猎设“行帐”称“捺钵”,用海东青鹰捕天鹅,是一种典礼仪式),是极其罕见的辽代绘画珍品,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使这座地下宫殿更加富丽堂皇。

 

中陵:辽兴宗耶律宗真永兴陵

 

    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契丹名只骨,辽国第七位皇帝,圣宗长子,母乃宫女褥斤。

    仁懿皇后萧挞里:萧和长子萧孝穆的长女,山西应县人。她的先世姑母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后。仁懿皇后性格宽厚,姿貌端丽。辽兴宗刚刚即位就入了宫,生下了辽道宗。重熙四年(1035年3月),被辽兴宗立为皇后。通宗即位后,1055年9月被尊为皇太后。大康二年夏六月(1076年3月)崩,6月尊谥其为仁懿皇后。戊子,高丽、西夏各国都派遣使臣来吊祭。甲午,葬于庆陵。

    辽兴宗永兴陵即中陵,位于永庆陵之西600多米,陵园的地势和建筑物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祭殿、膳堂等遗址。墓室规模大于东陵,共七个墓室,但均已塌毁,前、中、后三个正室,四个侧室,以后室为主室,墓室前为十字形甬道。中陵已塌毁,仅看出各室平面是八角形,曾出土过兴宗和仁懿恣皇后哀册。在中陵享殿的西南方残存石刻陀罗尼经幢1座。

 

西陵:辽道宗耶律洪基永福陵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辽国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道宗本人无所作为,腐朽xx,只知道游猎山林。这时地主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道宗还重用耶律重元等奸佞,不理朝政,导致“滦河之乱”的发生。他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大修佛寺佛塔。辽的腐朽统治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被辽压迫的女真族开始兴起,最终辽道宗成为掘墓人。1101年,道宗去世,终年70岁。道宗死后25年,曾强大一时的辽朝覆灭了。

 

    宣懿皇后萧观音 (1040~1075),辽代女作家。相貌颖慧透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诗词,书法,音律都很精通。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dy}。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重熙(1032年—1055年)中纳为妃,生太子耶律浚。1055年12月立为皇后。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疏,作《回心院》词10首,抒发幽怨怅惘心情。太康初年(1075年11月)遭耶律乙辛等人诬陷被道宗赐死,其尸归于家。1101年6月追谥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永福陵即西陵,位于永兴陵之西约1400米,陵园建筑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和祭殿遗址,墓室形同中陵,也是七室墓,墓室前为十字形通道,各室平面呈八角形,规模大于中陵,但也没能逃脱被盗的命运,墓室也全部坍塌。墓内有壁画残存遗址。曾出土过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汉文哀册。

 

庆陵哀册——国宝飘零

    

    皇帝皇后死后,在发引日行遣典礼时,把由嗣皇帝所宣读的{zh1}一篇祭文,刻在玉简上,用金丝、银丝连缀成册,盛于石函内,埋入陵中,名为“哀册”。“哀册”的内容,主要是论定死者生前的功绩等。历代“哀册”的材质,有玉石、木板等。但辽庆陵“哀册”,则为石质,呈墓志形状,但与墓志形制又有区别。辽庆陵“哀册”下为仰斗式,上为覆斗式,分别镌刻契丹、汉两种文字。

    庆陵出土遗物多已散失,仅存部分石刻哀册。庆陵三陵出土哀册15方,为石质,共分为册盖、册石两部分,呈墓志形,其中册盖8石、册石7石,盖、册皆用汉白玉所造,呈正方形,边长130厘米左右,厚约30厘米,每石重约1.5吨。其中汉文哀册有圣宗、仁德皇后、钦爱皇后、道宗、宣懿皇后的各一合,仁懿皇后哀册仅存篆盖。1922年还从中陵抄写出兴宗和仁懿皇后的契丹小字哀册册文,原石已失。

    哀册分别镌刻契丹、汉两种文字,每方近2000字,其中4方用契丹文书写,被确认为失传多时的契丹民族文字,对研究契丹小字极有价值。碑身高大雄伟,刻功刚健遒丽,工整含蓄,堪称辽代书法精品。在哀册册盖与册石侧面,还有采用线雕手法做出的精美生动的纹饰,册盖四角或雕有双龙、或刻镌牡丹。周边则线刻端庄,飘逸的人首、人身,整个哀册丰富多彩。永庆陵的3方哀册还填补了辽圣宗和两个皇后在历史上记载的不足。这些契丹小字哀册和榜题,是发现最早的契丹小字资料,首次证实了契丹文的存在,为研究辽代的历史、文化及开展契丹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堪称稀世之宝。其中道宗宣懿皇后哀册(汉文和契丹文书写)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现存辽庆陵“哀册”共15石,有圣宗及其仁德皇后、钦爱皇后、汉文“哀册”共三合六石;兴宗的仁懿皇后汉文册盖一石;道宗及其宣懿皇后汉文、契丹文“哀册”四合八石。“哀册”均为汉白玉材质,呈方形,体大而厚重;册盖边长均约130厘米、厚约30厘米。

 

 

郑重声明:资讯 【赤峰辽庆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_阳高老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