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市一奇异动物“走进科学”_张莉蓉_新浪博客

    宜春有只奇异动物,这已是六七年前的热门话题。然而,自今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组走进宜春对该奇异动物进行探秘后,在宜春的街头巷尾,再次掀起了人们对该动物新一轮的热议。那么,该动物究竟是何属种呢?不久,宜春的科研工作者们将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将拭目以待。

 

聚焦:我市一奇异动物“走进科学”

 

     一只动物真郁闷
     十二岁了尚无名
    1997年夏天,宜春动物园收到市林业局送来的老乡在铜鼓县山上捡到的一只奇异动物。该动物身长约70厘米,尾长约40厘米,体重约10公斤,毛色呈漂亮的橘红色,粉色的眼睛晶莹透亮,它的嘴巴像猪,眼睛像猫,身体像狗,尾巴像狐狸。该动物与这四种动物在整体上既像又不像,因此,人们干脆称它为“四不像”,动物园给他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安安”。安安明显不是俗称为“四不像”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麋鹿的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
    有人根据安安喜欢吃鱼,眼睛发亮,脚下有肉垫,走起路来悄无声息,前爪有五个脚趾,后爪则有四个,喜好夜间活动等特点,推测它可能属于小型猫科动物。但猫科动物头型更紧凑,像个球,而安安头型更长;猫科动物的爪就像钩子,通常是隐藏的,用的时候才伸出来,而安安的爪子通常是露出的;猫科动物的头部显得稍大,由于鼻子和下颌比较短小,脸看起来较平;而安安的头部比较长,由于它的鼻子和下颌比较长。因此,安安似乎又不像猫科动物。
    有人根据安安喜欢吃肉、吃红薯、吃窝窝头等杂食的习性,全身披橘红漂亮的毛色,体形大小,以及脚下长有肉包、爪子露出在外面等特点,推测它可能属于犬科动物。但犬科动物通常后腿长于前腿,而安安的后腿明显短于前腿;犬科动物的脖子比较长,头也可以抬得更高,而安安的脖子比较短,头也抬得不高;犬科动物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约为4个头长,而安安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明显超过4个头长。因此,安安似乎也不像犬科动物。
    有人根据安安的头部形态、尾巴特征和身体大小等特点,推测它可能是狐狸。但狐狸的吻尖而长,鼻子很直,耳较大;而安安的吻不尖,鼻子似蒜头鼻,耳朵适中;狐狸的四肢强健,躯体修长;而安安的四肢偏小,而且后肢比前肢短,躯体前面较小,后面较大,体型有些像袋鼠;狐狸的尾粗大,而安安的尾巴比狐狸的更小;狐狸有臊味,而安安却无味。因此,安安似乎也不像狐狸。
    有人根据安安有敏锐的夜视能力、喜好夜间活动,会爬树,体型大小、行为动作像果子狸等特点,推测它可能是“白化果子狸”。果子狸体背和四肢灰棕色,头部灰黑且有白斑,尾毛分两色,尾基部棕黑色,尾末端黑色,而安安全身的毛色很纯,呈漂亮的橘红色;果子狸爱吃果子、谷物,而安安喜欢吃肉吃鱼,而且安安的嘴巴也不像果子狸。因此,安安似乎也不像果子狸。
    安安最奇特的还是它那双晶莹透亮的大眼睛,它们的颜色会变化,平静状态时呈淡淡的黄色,即使在白天也能发出诡异的亮光;当安安受惊的时候,那双晶莹透亮的大眼睛会逐渐变成淡淡的红色,像兔子眼睛一样。在不同的光线下,它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以便在昏黑的环境中看见物体。当光线明亮的时候,它的瞳孔可缩小成狭窄垂直的缝或很小的瞳孔,但当光线变暗,这些细缝或小瞳孔会扩大以保证有{zd0}量光线的摄入。它的眼睛看起来好像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也给很多人以误解),实际上那只是在反射外来光源的光。当光线全无的时候,这种“光”便不复存在了,这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的特点。
    安安到底是什么动物呢?为了弄清自己的真正身份,安安拜会了不少专家,并于2008年9月到北京上访,拜会了我国知名的兽类动物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的冯柞建和孙志刚研究员。根据安安具有体形瘦长,颜面狭长而吻鼻向前突出;前肢5趾,后肢4趾,末端具锐爪,爪为半伸缩性;夜行性,白天多卧伏休息,清晨和黄昏觅食;喜食肉、鱼、红薯、窝窝头等特点,专家们初步将安安鉴定为灵猫科的动物,具体属种尚无法鉴定。
      科学比对灵猫科
      安安还是“四不像”
    灵猫科,哺乳纲,包括中小型食肉兽类。它们体型瘦长,颜面狭长而吻鼻向前突出,体躯上常有斑块和条纹,其中不少种类具尾环。它们均具有前肢5趾,后肢4趾,末端具锐爪,爪为半伸缩性等特点。大多数灵猫科动物在会阴部有一会阴腺,即香腺;上下颌臼齿全为2对,上臼齿横列;多在树上生活,也有比较原始的地栖类群。本科是旧大陆特有科,不见于大洋洲和新大陆,全世界共发现35属72种。它们常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边缘,以岩洞和树洞为巢,在我国共有9属,11种,多数种类只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灵猫科中不少种类毛皮是制裘和皮褥的原料,具有色泽鲜艳、斑纹美丽、毛绒柔细等优点。香腺的分泌物称灵猫香,是重要的动物香料之一,且有类似麝香的医药功能。该科动物具夜行性,白天多卧伏在灌木丛中休息,清晨和黄昏常到溪旁、村边或耕地觅食,捕食小鼠、小鸟、青蛙、鱼、蟹、昆虫,兼吃植物果实,多数种类以鼠类为主食,对防治鼠害有一定作用。树栖为主的一些种类喜食水果,对果园有所危害。灵猫科常见种类有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和食蟹等。
    大灵猫,别名九节狸、灵狸、麝香猫,属于食肉目灵猫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身体大小似家犬,体长67~82厘米,体重5~8千克;尾细长,约37~47厘米;吻长而尖;全身灰棕色,背中央有1条黑色长鬣毛形成的背中线;颈下有3条黑白相间的颈纹;四肢极短,呈暗褐色;尾上有6个黑白相间的尾环,故又名九节狸。大灵猫的会阴部均有发达的芳香腺囊分泌灵猫香,雄性的灵猫香产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大灵猫在活动中经常举尾把腺囊的分泌香擦抹在小树桩或石块棱角上,作为它所占据领域的标志。灵猫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7巨环酮──灵猫酮,是配制高级香精必不可少的定香剂。大灵猫每年春天交配,怀孕期约70天,每产2~4仔。
    小灵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体重2~4千克,体长46~61厘米,比家猫略大;吻部尖,额部狭窄,四肢细短,会阴部也有囊状香腺,雄性的较大;肛门腺体比大灵猫还发达,可喷射臭液御敌。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褐色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黑,故又称“乌脚狸”;尾部有7~9个深褐色环纹;喜独居,相遇时经常相互撕咬。小灵猫的食性与大灵猫一样,也很杂。该物种有占区行为,但无固定的排泄场所。每年多在5~6月份产仔,每胎4~5仔,2岁达到性成熟。小灵猫也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难得一见。平时都在地面游荡、寻食和到处举尾“擦香”,但也善于登高上树捕捉小鸟、松鼠和跃入水中横渡溪沟、小河。老鼠在小灵猫的食物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2.9%~91.7%,是人类灭鼠的xx同盟者。受敌害追袭时,可以从肛门两侧的臭腺中分泌出具有恶臭的液体,使敌害不堪忍受,被迫转身逃之夭夭。
    果子狸。该属只有一个物种,头部从吻端到颈后有一条白色纵纹,眼下和眼后各有一白斑,脸面看起来黑白相间,故又名花面狸。果子狸为林缘兽类,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昆虫、蛙、鸟及鸟卵和老鼠,还到果园中吃农民栽种的水果,偶尔吃自己的粪便。
    食蟹   ,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林栖动物,有高超的捕蛇本领,也捕食虾、蟹和各种小型动物。
    安安与灵猫科上述四种动物相比,似像非像,还是“四不像”。
走进科学解谜团
初鉴属于新物种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3月18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特意赶到宜春,进行了一整天的拍摄,宜春学院省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在拍摄现场也搞了一整天的科研。科研人员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采用当今国际上流行的依据DNA亲缘关系的分子系统分类法,对这只尚不知名的奇异动物进行了鉴定,并克隆出该动物DNA分子鉴定所必需的基因12个。
    宜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西省xxxx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主任陆云华博士告诉记者,为了使其经得起时间和国内同行检验,课题组已将所克隆的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可供长期保存。下一步他们将对所克隆的基因进行酶切验证,之后再将这些基因送上海基因测序公司进行序列测定。按现在的实验进度,大家xx有理由相信,整个DNA分子鉴定工作可能比原计划缩短近一半时间。
    陆博士还透露,该动物被抓获送往宜春后,先后经过了多个科研机构鉴定,包括中科院。现宜春学院重点实验室已初步鉴定安安为灵猫科果子狸新的珍稀亚种。如果真是这个新种,这对宜春的宣传、发展,特别是对宜春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很大。若属一级或二级动物,我市则将建保护区。
    那么,这只奇异的动物到底是何属种?宜春的科研工作者将很快为大家解开谜团,本报将进一步作跟踪报道,请读者继续关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聚焦:我市一奇异动物“走进科学”_张莉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