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济圈将涵盖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_想看大海_百度空间


由省政府组织编制的《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6日起公示,提出了增强省域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xx全省实现转型与跨越发展,提升我省在全国地位的具体方案——


本报1月7日讯(记者 郭瑞坤 梁建东)昨起公示的由省政府组织编制的《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勾画出了太原乃至我省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同时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已经证明了“协同作战”的城市群经济圈优势,同属中部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也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重点城市群。对于需要加快发展以跟上全国实现全面小康步伐的山西来说,打造“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太原经济圈成为保证我省可持续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之一。


根据规划,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圈层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和阳曲县城组成,{zd0}范围将涵盖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的市域,最终形成联结省内各主要城市的“大”字形的省域发展格局。


未来的太原经济圈,将是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山西省核心经济圈。在成为国家能源服务中心与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与环渤海联动发展的主要增长极的同时,打造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与辐射中心,转型与跨越发展的创新型示范基地。


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草案指出我省将通过“递进式实施十同”——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推进经济圈内的同城化发展,同时将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对外协作。


此外,草案还对经济圈内的太原、晋中、吕梁各市县进行了具体的智能定位,并制定了包括五大领域的二十项重点建设工程在内的近期行动计划。


草案公示至2009年2月15日,对于规划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的,可寄省建设厅规划处(地址:太原市建设北路85号,邮编:030013)。传真:0351-3070482。电邮:。


看具体规划,提宝贵建议


规划


三个圈层,四大区域


根据规划,太原经济圈的范围将划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基本圈层、拓展圈层。


其中,核心圈层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和阳曲县城组成,是整个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区以及辐射中心,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及旅游集散地和服务基地。基本圈层则是与经济圈核心区联系相对紧密的地域联合体,范围包括3个地级市的16个市县:太原市的市区、古交、清徐、阳曲、娄烦,晋中市的榆次、寿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吕梁市的文水、交城、孝义、汾阳。拓展圈层则涵盖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的市域范围,是经济圈核心区辐射影响下联系相对松散的地域空间,统称“大太原经济圈”。


经济圈还划分为北部主核发展片区、南部次核发展片区、中部联动发展片区、外围生态保育片区等四大区域。


北部主核发展片区包括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阳曲。太原市区作为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在推动经济圈共同发展基础上,应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晋中市区、清徐、阳曲紧邻太原,应主动承接太原市区的职能转移和产业转移。


南部次核发展片区包括介休、孝义和汾阳。三个城市应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成为经济圈的次核,推动经济圈的均衡发展。


中部联动发展片区包括太谷、祁县、平遥、交城、文水。平遥具有突出的旅游品牌优势,具有建设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潜力。其它四县农业基础好、环境条件优良并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既可以为中心城市的日常生活服务,又可以统筹发展旅游产业,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但须严格限制非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进入。


外围生态保育片区包括古交、娄烦、寿阳、灵石。娄烦作为太原市的水源地,城市功能应从工矿开发向注重生态环保转型;寿阳自然条件较好,又是太原市区的东向门户,因此要提高煤炭开采的准入标准,同时加强相应的生态防护与治理。灵石和古交作为传统的工矿业城市,将更加注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环境治理问题。


目标


按部就班,兼顾各方


“按部就班,兼顾各方。”省建设厅有关人士介绍说,规划方案从总体和分类两个方面确立了目标。


从总体目标来看,近期(2010年)将强化太原-晋中的中心地位,加快同城化进程,优化两市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调整各市县主导产业,协调发展轻工旅游与矿产加工,加快技术密集型和特色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挖掘与整合旅游特色,创建{gjj}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基地。在保持经济圈经济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将太原经济圈打造为安全、和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圈。远期(2020年)则是将太原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区。巩固和强化以太原-晋中-清徐-阳曲为主体的都市核心区,重点发展介休-孝义-汾阳以形成富有活力的经济圈次核。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扩张共建领域、提升共享水平,逐步推进并实现整个经济圈尤其是平川地区的“同城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使太原经济圈成为充满活力、适宜人居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圈。


所谓“兼顾各方”,其实主要体现在分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都要有所进步。在经济目标上,GDP占山西全省的比重要由2005年的33%分别递增至2010年的36%和2020年的40%以上,人均GDP继续保持在中西部城市群的{lx1}地位;社会目标上,总人口占山西省的比重由 2005年 的21.5%要提高至2020年的26%,近1000万人,城镇化水平由60.1% 提 高 至75%;生态目标上,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到2010年和2020年要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


定位


国家省域两层次都是重要中心


对于太原经济圈的功能定位,具体可以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级四个方面来理解。从国家层面来看,太原经济圈定位为国家能源服务中心与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与环渤海联动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从省域层面来看,则被定位成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与辐射中心,转型与跨越发展的创新型示范基地。


记者注意到,为弥合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次太原经济圈规划方案也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与策略。其中,像“主动融入环渤海”的对外协作新策略让人充满期待。


由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应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发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作用,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以发挥太原经济圈的{gjj}甚至{sjj}的能源基地服务作用,成为国家天津滨海新区向西辐射的重要节点,创建开放型的经济圈。


城xx位


太原市区——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引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晋中市区——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中部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晋商文化旅游的门户城市。产业引导:商贸物流、房地产、轻工业。


介休——职能定位:


太原经济圈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部交通枢纽。产业引导:煤化工、商贸物流、旅游业。


孝义——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的现代工贸城市。产业引导:煤化工、加工业、商贸。


汾阳——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西向拓展的门户,轻重均衡发展的工业城市。产业引导:煤化工、食品加工、商贸。


清徐——职能定位:太原市的南部门户,太原经济圈北部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产业引导:煤化工、食品加工、精密铸造。


阳曲——职能定位:太原市的北部门户,新材料深加工业基地,太原市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产业引导:新材料、建材、冶金。


古交——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北部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城市。产业引导:清洁能源、建材。


娄烦——职能定位:以生态保育为重点,太原市西向辐射的桥头堡。产业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


寿阳——职能定位:太原市的东向门户和休闲避暑胜地,新兴工矿城市。产业引导:新型能源、机械、农副加工。


太谷——职能定位:太原市的后花园,以新型加工业和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市。产业引导:铸造、医药、旅游。


祁县——职能定位:{gjj}历史文化名城,以玻璃器皿制造为特色的轻工业城市。产业引导:旅游、玻璃器皿、农副加工。


平遥——职能定位:{gjj}历史文化名城,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产业引导:旅游、商贸、轻工。


灵石——职能定位:太原经济圈南部门户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城市。产业引导:煤化工、建材。


文水——职能定位:太原的后花园,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多元化的新兴小城市。产业引导:钾盐化工、机械、农副加工。


交城——职能定位:太原的后花园,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多元化的新兴小城市。产业引导:煤化工、机械、新材料。


布局


太原:“大”字形的“交点”


◆空间结构


将太原经济圈打造为省域“大”字形发展格局的“交点”,以进一步强化太原中心城市地位和太原经济圈的龙头作用。


拓展圈层要形成“一主四副、两轴一线”的空间结构。其中,“一主”指太原、晋中市区和清徐、阳曲县城组成的太原都市区,“四副”分别是阳泉(包括阳泉市区和盂县、平定县城)、忻定原(包括忻州市区和定襄、原平县城)、介孝汾(介休、孝义、汾阳市区)和离柳中 (吕梁市区和柳林、中阳县城)四个副中心。“两轴一线”指省内传统的大运发展轴和新兴的省际石太-太中银发展轴,及太晋拓展线。


基本圈层要形成“主次双核、一环两带”的空间结构。“主次双核”指发展太晋清阳和介孝汾两大极核,太晋清阳为主,介孝汾为次,共同带动太原经济圈发展。“一环两带”指建设东部旅游城镇带和西部工业城镇带,以这两条带在盆地内部形成紧密联系的城镇环,是盆地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核心地带。


核心圈层形成“双城多心+外围组团”的空间结构。推动太原老城职能疏解,强化南部新城服务职能,将部分文卫、科研、居住职能有序转移至晋中市北部新城;建设老城、新城2个市级中心,建设长风、旅游/奥体2个副中心,榆次北部区域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多个片区中心;建设阳曲、清徐和修文三个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外围组团。


◆产业体系


规划构建太原经济圈的“353”产业体系。其中,{dy}产业以农副产品供应、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现代都市农业三大产业类型为主体,第二产业以能源、冶金、焦化、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三大产业为重点。


形成“一轴双心、六大集群”的产业布局结构。“一轴”即晋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轴,整合从晋中到灵石一线区域内旅游资源{zj1}特色的地区。“双心”则为目前已形成的太原主核心和介孝汾次核心。“六大集群”即建设六个特色产业集群,分别为:建设介休-孝义-汾阳-灵石和清徐-交城两大焦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太原-阳曲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产业集群;依托太原-晋中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汾阳-文水-交城-清徐-祁县-平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小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城乡统筹


推动经济圈各县市主动承接太原市的产业转移,发挥经济圈各县市在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鼓励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具体办法为,提升都市区在城乡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县城关镇和中心镇,提升区位条件较好、资源潜力较大的工矿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同时,加大对搬迁户的补助力度,促进贫困山区居民向盆地城镇集中;加快交通、能源、给排水、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分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将小城镇分为都市郊区型、工矿型、传统农业型、贫困型、交通集贸型和旅游型等类型;分类实施村庄整治,将村庄分为城镇化整理型、迁建型、优化发展型等三类。


◆生态环境


采用蛛网系统与群落廊道型配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生态源区-生态斑块-生态廊道三级体系。生态源区由山地植被条件良好的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晋源区大部、交城县、文水县组成,核心是其中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斑块由山林、草地和水浇农田组成;区域性生态廊道主要由汾河水系和高速公路绿化带构成。


形成“四区两带”的生态功能分区。针对经济圈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其划分为城乡生态建设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区和生态修复区以及汾河生态景观带和城镇生态防护带。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大气污染,重点解决采暖期污染物的集中排放,进一步推广城市集中供热,从数量上减少污染源的分布;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对污染源实行末位淘汰。对于污水处理,必须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规模;在污水系统建设时,优先考虑污水管网建设;适当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规划确定到2020年,太原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晋中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其他县市达到80%。


◆文化保护


在规划中,建设部门提出了建立完整的四级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想法,分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层次。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应注重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保护近代优秀建筑,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并适应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综合交通


东向区域合作提升通道:建设石太高速客运专线、石太第二高速,改造石太线、太旧高速和307国道,打造太石主通道;新建忻州-保定、汾阳-邢台和优化晋中-长治-邯郸、晋中-长治-安阳等区域次通道;经原平开辟太原-北京的高速公路第二通道。


西向能源合作开发通道:建设太中银铁路、307国道复线、忻州—乌海高速、太佳高速。


南向中部协作交流通道:全线改造太焦线,提高综合通行能力,向南衔接洛湛铁路,打通至华南及其沿海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强化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


大运城镇产业共享通道:建设南北同蒲铁路四线,进行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推进大同-太原-运城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建设,积极向北京、西安延伸。


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方面,建设石太客运专线 (含部分运煤任务)、太中银铁路和中南部铁路通道,新增邢黄、长泰两条东向运煤通道,对南北同蒲线、太焦线、杨涉线进行扩能改造,完善太古岚、介西、西山、武沁等支线铁路建设,新建太原枢纽西南环铁路、太原-兴县铁路及洪洞-沁县、和顺-邢台铁路联络线,加强煤炭运输向经济圈外围地区的疏导。


公路运煤专用通道方面,重点建设汾阳-邢台高速公路、古交-交城高速、太佳高速和太原北环-石家庄新高速;远期经济圈煤运基本由铁路外运,现有公路运煤专用线可以改作为区域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服务。


客货运枢纽建设方面,以太原南站作为主要高铁客站、太原站和新建的榆次客站为辅助客站,现有榆次编组站搬迁至修文并扩大规模,同时鸣李站等现有货站也向修文搬迁。建设武宿空港物流园区、太原北物流中心、太原西物流中心等主要货运枢纽。建设古交站、太原北编组站、修文编组站、东山货站、介休编组站等煤运场站。建设由快速公交、城际铁路组成的经济圈内部交通网络,引导区域城镇优化发展格局;建设重要旅游景点与支线机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之间的便捷通道,实施“一小时通达”工程。


◆公共服务


加强职业教育,加速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完善高职高专教学设施配置,提升办学实力。


在加速文化建设方面,“大太原”将以文化旅游为重点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加快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经济圈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注重城乡文化设施的完善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医疗卫生方面,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加强职业病医院建设,到2020年,太原将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煤炭产业职业病防治中心城市。


同城化


太原晋中“十同”


省建设厅相关人士表示,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十同”将是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的主要措施。


在规划上:重点是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燃气、供热、供电等公用设施、广域通勤交通体系和区域性社会服务设施;在制度上,强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双方的户口享有互为同城待遇,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上享受同等待遇,充分保证两市人员的自由选择权。


要建同体市场,对商贸、流通业进行整合,实行太原和晋中的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合并,实现通讯的同城同价;要产业同链,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构化的恶性竞争。撤消两地间的所有公路收费站、点;协调两个城市间的公交系统规划,两市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实行统一票据和统一价格,所有往来两市市区的车辆均视为市区公共车辆;保障干路对接,加强两个城市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快涵盖两个城区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并在近期内规划建设太原到晋中间的第二、第三快速通道。


20项重点工程近期先实施


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显示,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大领域,近期有二十项重点建设工程。


城镇建设领域方面——近期以太原到晋中的快速通道、两市结合部道路对接以及 “共建区”的规划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 “十同”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根据区域内各城市的自身发展特点,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格局,继承发扬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在共同打造晋阳/晋商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推动城市风格的多元化发展等。


产业发展领域方面——打造经济圈旅游一体化工程,建设太原、晋中、平遥等重点旅游城市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推行区域旅游“一票制”等;加快跨区域旅游市场开发,重点加强与北京、西安等特大型旅游城市的合作;另外,要推进太原市现代服务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整合工业园区等。


资源环境领域方面——建设环经济圈森林生态保护区域,强化xx林保护,大力推进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同时建设生态防护林;加快建设已批建的凌井沟、汾河源头、云顶山、天龙山四个自然保护区,将晋阳湖报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的区域划建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实施以林果为主,多种经营的大农业发展战略;通过生态扶贫和人口的合理规划布局,实施山区生态移民,减轻周边山区人口生态压力,形成别有特色的环经济圈生态农业带。


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实施 “一卡通”工程:在金融、科教、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向发展。推行经济圈社保信息系统联网,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促进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逐步统一经济圈医疗卡,积极开展“居民卡”工程试点,鼓励通过网络服务终端,办理电、气、水缴费等社会事务。


基础设施领域方面——建设大运快速通道工程、运煤通道建设工程、城际捷运系统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工程。(记者 梁建东 胡斌 高萱 黄堃)



郑重声明:资讯 【太原经济圈将涵盖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_想看大海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