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雨.铂刻CTO@MirrorCity » 2010:企业经济再平衡的猜想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电子商务高速成长的黄金时期,网商、网货的大规模兴起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而高歌跃入2010年,中小企业却必须面对崭新形势下严峻的变革挑战。马云在2009年底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因小而美》,文章斩钉截铁地认为:“一场由互联网掀起的革命正初露端倪,这股浪潮必将{yj}改变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力量态势。”根据《中国经营报》对此进行的专题分析,“因小而美”的主角是中小企业,只有能够把握新机会和新趋势的中小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而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顺利渡过这个变革时期。

有两个新近发生的事件可以为这个挑战的严峻形势提供佐证。其一是中国——东盟零关税经济区的建立,其二是沃尔玛中国采购业务整合计划即将引发的供应商大洗牌。也许你所处的行业并不会在{dy}时间受到这些事件的直接影响,但这些事件间接映射出中小企业在国际国内面临的产业趋势却不容任何人轻视。前者在最直观的表现上毫无疑问会大大促进中国消费者与东盟经济体的市场交流,这是令人鼓舞的消息,但同时可能带来的是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价格冲击和竞争压力。后者,沃尔玛计划通过全球业务整合在5年内要求供应链节省5%-15%的成本,因此在新一轮谈判中大大加强了仓储、物流、退货、降价促销等细节上的苛刻条件,接受这样的条款将使其中国供应商难保目前微薄的利润。面向国际卖场的供应商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标本式缩影,由此也反映出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虽然有若干思潮的反对,但从历史的发展眼光看,全球化不可逆。根据长期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中企动力提供的观察和数据分析,作为世界制造业新的核心,中国中小企业已经在自身的采购和制造成本上做足了功夫;更进一步的成本压缩必须依靠一定程度的外包,将自身不擅长但在信息化时代又是不可或缺的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流程外包,换取集中于核心业务的精力和策略实施效率。这就是SAAS在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得到普及并仍在迅猛增长的原因。

SAAS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承担企业经济必要的“去基础化”过程。什么是“去基础化”?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经济未来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其需求结构和组织结构必须尽快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改善,进而实现新的平衡。在对这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很多人将企业经济效率和架构的改造等同于“去渠道化”,以为通过电子商务就能胜任,实际上这这远远不够。企业经济的再平衡必须实现一种大幅度削减基础设施的过程,我们将其称之为“去基础化”:不是抛弃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业务所需的基础设施(比如钢铁行业的高炉、海洋运输行业的船舶和制造业的生产线),而是削减与企业核心业务无关的若干基础设施,这种设施是企业为应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时代不断增设的冗余(比如企业网站、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内越来越被当作了企业所必须拥有和设立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设施、互联网设施,对非互联网企业和非IT技术企业而言只能是辅助和补充;如果将它们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对待,则是走向了硬币的反面。当大量的企业精力被用在这些多余的“基础设施”上面,却与企业核心业务并非密切相关的时候,企业经济组织的有效集中度明显不足,策略驱动的增长能力减弱、速度放缓,这与形成全球金融危机的银行业重心偏移(由传统信贷业务偏向所谓“金融创新”的资本游戏)异曲同工。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企业经济的去基础化结果必然是走向企业思想的自由和策略自由。这就是SAAS之所以应运而生的理由。在中国,以具有十年SAAS实施历史的中企动力为例:三十多万中小企业客户,通过中企动力提供的专业和针对性的信息化营运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在自身所处行业的“去基础化”,所以既能够紧跟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变革,又有充分的精力集中发展核心业务。即使是在SAAS概念提出之前,中企动力已经按照这种模式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世界制造业核心的历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

也许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去基础化”的必要性,缺少这种认知并不会直接导致企业成本增高,但却会阻碍企业经济再平衡的形成。对“去基础化”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信息化从企业机构中的剥离、互联网组织从企业机构中的剥离;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外包给拥有充分经验和先进架构的SAAS承运商,比如上文提到的中企动力。2009年中企动力曾因此获得“中国软件产业脊梁企业”大奖,而2010年便迎来中小企业对“去基础化”的SAAS外包需求井喷的一年。应当强调的是,“去基础化”在企业经济的发展中不是一种颠覆,而是在企业的成本管理、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被重新导向的一个反思式的轨道进程和突破阶段性瓶颈的有效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评论审阅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郑重声明:资讯 【瞬雨.铂刻CTO@MirrorCity » 2010:企业经济再平衡的猜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