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四川行(1) ---遗憾四姑娘山

 

我确实在冲击人生新高度的路上迎来了2010年的{dy}缕曙光,只是这缕曙光没能激励我冲上5276米的顶峰,在高反和饥饿的双重打击下,在迎来这曙光的时刻,我开始了下撤。于是这里就是我的人生新高度:海拔4850米。



 

D1 深圳--成都
两个月前,架不住松同学一再的忽悠,我订了往返成都的xx机票,将自己{dy}次踏上西部大好河山的时间定格在了2010年的元旦。而攀登四姑娘山二峰则是此次出行的首要目的。松同学发扬了忽悠致死的精神,一共网罗到七人同行,五个来自深圳,两个来自广州。当我们七个人陆陆续续到达成都抚琴路的如家时,已是深夜时分。

 

 

D2 成都--日隆镇
六点半我们乘坐的大巴就由茶店子客运站开出,在黑暗中开始了旅程。512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但它的带来的破坏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常的经由都江堰开往小金县的道路在几乎全线损毁,现在依然在重建中,大巴必须由雅安、甘孜绕行。西部的冬天天亮得很晚,到早晨8点天空才蒙蒙睁开眼。此时我们已经下了高速到达雅安地界,开始沿着盘山公路开始爬坡,依照路标的显示,我们爬的是二郎山。尽管已经天亮,但四周雾气弥漫,车内的乘客和车外的风景似乎都没有睡醒,惺忪的望着远处朦朦胧胧的雾凇景象,恍惚间觉得自己是在梦中。在山路上历经千折百回后,大巴进入一条长长的隧道,隧道口的标识清楚的写着“二郎山隧道,全长4176米”。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看到了大巴前方有了隧道尽头的光亮,而在驶入这光亮的一刹那,全车人竟齐声的惊呼了一声。黑暗没有了,大雾没有了,我们的睡意也没有了,隧道的这边晴空万里,眼前一片开阔,山路边是陡峭的悬崖,而远处是连绵的雪山。这是我{dy}次见到雪山。

 


坐了{yt}车,这天拍的{wy}一张照片,拍的时候无心,后来查证这应该是蜀山{zw}--贡嘎

翻过二郎山,又经历泸定、康定和丹巴三个县,一路的藏族风情,到达小金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又经过一辆微型面包车的辗转我们终于在下午七点前到达了四姑娘山脚下的日隆镇。xx的三嫂客栈里,三层小楼的墙上满是全国各地的户外俱乐部的旗子,留下了许许多多攀登四姑娘山的记忆:时间,人物,成败和心情。在这里等着的是我们的藏族向导三郎和格西。他们向我们介绍了第二天一起攀登的另一组6个人。吃完晚饭,我们就早早的躺进了被窝。嗯,海拔3200,感觉良好,没有太大的高原反应,只是不能运动的太剧烈,不然喘不上气。

 

 

D3 日隆镇--二峰营地


早晨起床就遇见了麻烦,Kelly的老公老彭同志不幸发烧,这症状在高原{jd1}需要严重注意,经过权衡这对夫妇只得放弃登山的计划,改去长坪沟看风景谈理想去了。还没出发就损了两人,预示着此次登山没有那么顺利。告别了不走运的Kelly夫妇,我们一行人向着营地出发。2009年的{zh1}{yt}风和日丽,转上山路不久我们就见到了四位“美丽的姑娘”,合影留念,闪人。没走多久,蝴蝶和汪夫人两位女士就开始了用骑马代替了步行,我们则继续步行前进。一路风景优美,白云蓝天,下面雪山掩映,只可惜我们脚下的山坡草已枯死,土黄一片。若是春日时节,一片翠绿,漫山鲜花,定是一幅绝美的画作。







午饭后,我们渐渐被马甩开了距离,三个人孤独的在山野穿行,一切似乎和走天露山一样的低海拔线路没有什么区别,阳光和煦,不觉得冷;没有负重,呼吸也没觉得急促。但渐渐的,我们却越来越难受。风,这个平时不觉得会有太大影响的因素开始发威,有防风衣防风裤,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头却被风吹的越来越疼,戴上毛线帽也不见好转。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戴上了临行前买的Windstopper材料打劫帽,将整个头部罩的只留双眼在外面,终于头不疼了。但这一阵风却结结实实的让我的身体进入了高反状态。到达海拔4200米的营地后,我钻进向导已经扎好的帐篷里,往防潮垫上一躺,就真的不想再起来。


2009年{zh1}的一抹夕阳

 

当我强迫自己坐起来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完成同一件事情,比如穿鞋脱鞋或是从包里取出衣服,在这里需要的时间是平地上的两三倍,呼吸不顺,头脑似乎也不太好使,常常陷入短路的状态。而同行的十来个人几乎同时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全部躺在帐篷里休息。当向导将做好的饭端到帐篷口时,我艰难的坐起身开始进食。高原上气压太低,即使用了高压锅,米饭依然半生不熟,而肠仔汤的温度,也不够高,我勉强吃了一半,实在是无法下咽。在吃了这顿晚餐后我强迫自己走出帐篷,也许帐外的氧气含量确是高一些,感觉缺氧没有那么厉害后,我返回帐篷,尽早休息,为第二天冲顶做准备。睡觉前我看了看登山表测得的气压,500多百帕,只有海平面的一半。

 

比起头疼欲裂几乎整夜没有睡的蝴蝶和松同学,我算是幸运的,没有那么困难就睡着了,当然睡眠的质量是可想而知。半夜醒来,几经挣扎,我终于鼓足勇气穿上厚厚的衣服钻出帐篷去“清理内存”,外面的风停了,一轮明月挂在对面的山上,将银色洒满了整个山谷,而天空飘下一片片的雪花,整个画面美的让人震撼。只是在零下十五度的低温下出来嘘嘘的我实在不想架起冰冷的三脚架,在“完成任务”后我赶紧钻回了帐篷,错过了拍下这明月挂雪山的时机。钻进睡袋后我看了看表,时间是十二点一刻,2010年已经悄然的来到。


D4 二峰营地--冲顶未遂--日隆镇
再次醒来的时候是三点半,我不打算再睡,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后,再次来到帐篷外。景色依然美丽,只是月亮已经西移离开了山头,我抓紧时间支好三脚架,将这月色下银色的山谷和营地用镜头记录下来。

月照雪山


凌晨四点的营地,海拔4200米

在我拍照的时候,向导的帐篷一直是亮的,格西和三郎已经在为冲顶做着准备,只是到快要出发的时候,我依然没有发现做早餐的迹象,询问得知原来出发前没有开锅做饭的计划!没有办法,我只能带上仅有的三支士力架,凌晨5点离开营地,在月光的映衬下向二峰发起冲击。而在营地两组十一个人里,向顶峰迈进的只有三人,松和我,还有另一组一个叫珠珠的MM,看来高反的影响果然很大。头一个小时,在没过小腿的积雪里一路向上,状态良好。回头往下望,只见白茫茫的山坡上,陆续有人向上攀登,点点头灯闪耀着连成一串,向上移动,这景象生动异常。我也加足马力,努力向上。可渐渐的,我感到四肢越来越无力,每向上一步都变得很吃力,而呼吸也需要越来越久才能调整均匀。我知道这是拜晚餐没吃好和没吃早餐的影响,于是赶紧拿出士力架,补充能量。当分完两条士力架后我们仨感觉情况略有好转,于是继续向上。可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三个人的速度都逐渐慢了下来,之前在我们身后的那些头灯,一个个都赶上来,超过了我们。我知道继续这样下去是无法在11点前登顶的,一定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让我们坚持下去,我想到了红牛,可当我打开红牛罐时却发现整灌饮料都已经冻成了冰块,当时那感觉就如同一大桶冷水从头泼到了脚,{zh1}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接下来我只是麻木而缓慢的将自己的身体慢慢往上挪,尽管没有说出来,但我心里清楚,这次想要登顶,十有八九是没戏了。时间一分一秒的在过去,天际渐渐白了起来,而超过我们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个MM在超过我们三人后回头大声对我们喊“新年快乐”,我们却没有一个人回答她,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节省些许力气,能爬的更高一些。格西和三郎一路给我们唱歌加油,三郎还帮我背了单反相机,但我们三人的速度始终无法再次快起来,而歇息的时间却是越来越长。在确定无法登顶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爬到5000米,到垭口,至少能看到二峰的山顶。但在天空差不多亮起来时珠珠说了一句“既然已经上不了顶了,我们还是早点下撤吧”。这句话就像压死骆驼的{zh1}一根稻草一样彻底摧毁了我们继续向上的信心,我们决定就此下撤,我看了看登山表,上面显示着4865米,和松的那块登山表取个平均值,我们此时的高度差不多是4850米。当回过头,我发现我们刚才爬过的山坡已经xx被云海覆盖,而在远端,一抹晨光正在云海的上方放射着光芒。我确实在冲击人生新高度的路上迎来了2010年的{dy}缕曙光,只是这缕曙光没能激励我冲上5276米的顶峰,在高反和饥饿的双重打击下,在迎来这曙光的时刻,我开始了下撤。于是这里就是我的人生新高度:海拔4850米。



下撤到营地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同行的各位也都钻出了帐篷,在山谷里拍照留念,对于他们来说,4200米,已经是这次登山的{zg}点了。而我们三个却不时抬头看看头顶的二峰,三郎说这是他带队以来{dy}次碰到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登顶成功的情况,更是令我们心中怅然。回日隆的路没有人愿意再走,我们一路都坐在马背上。快到镇上的时候,我们看到阳光正好照射在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之上,几片白云悬在其上,煞是美丽。此情此景,我们所有人都说,这里我们一定会再来,二峰我们一定可以上去。

雄鹰

骏马


美丽的四姑娘

回到三嫂客栈,抖落满身的尘土,我们将名字写在墙上的愿望这次是落空了。我却不经意发现了色影无忌一个泡菜的留言,他爬过四姑娘山二峰和三峰一共五次,从03年到09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五次经历的后面他写到:不要抱着征服高山的心情来爬山,人永远无法征服高山,我们必须怀着对山峰对自然的敬畏去爬山,只有这样,才可能站在高山之巅。

 

D5 日隆--卧龙--映秀--成都


在日隆发烧的Kelly和老彭夫妇昨天就赶回了成都。我们五个一大早就起来,为了能早些赶回成都,选择包车走被地震震毁的经卧龙和映秀回成都的路。从日隆出来翻越山口的一段路尚属不错,看不出太多地震的痕迹,而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口,我们还看到了野羊群,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顽强的生存着。

 

随着海拔的下降,地震的影响就越来越明显,起初,只是偶尔有些落石的路段,而后来,塌方过的地方就越来越多。当过了卧龙镇后,整个公路已然是残破不全,我们穿梭于正在兴建的道路和隧道之中,很多时候,甚至只有非常简陋的临时公路可供通过。而路两边残破的房屋,巨大的落石都是地震留下的记号。一块足有二十三米高的巨石就伫立在路边,被钢筋混凝土固定着,而比这个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整个被埋掉的村庄,那仅存的一点点露出碎石的屋檐令我们对灾难的可怕有了直观的感觉。

 

在颠簸了五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映秀,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显示着人们对抗灾难的坚定。震中的漩口中学废墟却被完整的保留着,供人参观。远远的看到那整个被震垮的校园景象时我的胸口就开始发堵,当我走近更真切的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整个人就如同xx置身于那场灾难之中一样。废墟旁有一个在卖鞋底的老大妈,她详细的向我讲述着那场灾难中映秀镇的中小学生死亡的人数,她的两个孙子孙女如何幸运的逃离了死神的魔爪。当我正准备和这位老大妈更多交谈的时候,司机电话告诉我们由于某领导要来映秀,马上要封路,我们必须马上离开这里。

就是这位老大妈在向我讲述着





带着未能登顶的遗憾和地震沿线看到还没有抚平的伤痛,我们的车驶上高速公路,向着成都的方向,我们需要在这个温暖湿润,以悠闲生活而著称的城市里来化解心中的这一切:成都,我们来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元旦四川行(1) ---遗憾四姑娘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