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之都精制“柔性”名片
    攀枝花,川滇交界的资源型工业山城。被誉为中国钒钛之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获2009年度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州)二等奖。

  [亮点]

  1月15日,在攀枝花中心广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的干部,一上午都没有发现不文明行为,不禁感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变了城市面貌。

  面对“大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三创”成果、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该市组成11个专项指挥部,出台20多个实施方案和40多个治理考核标准,从组织领导、宣传引导、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督察问责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2009年,该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资金6.6亿元,目前城区(县城)、47%的乡镇、39%的村庄达到了“四化”标准。

  从城市绿化美化,到煤矿棚户区、采空区改造,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坚持 “民生大事先问民”。因此,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城市居民自愿认养公共绿地,农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手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该市退休老教师陈阿姨天天到西海岸农贸市场买菜,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攀枝花54个菜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受益的是我们。”

  攀枝花市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交通、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投资环境改善,成为钒钛之都吸引投资的 “柔性”名片。2009年,该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增长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增长4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16亿元,同口径增长14.8%。

  [评说]

  老建设者高海超:把攀枝花建成一座美丽整洁的山城,是多少创业者的梦想。如今,“魅力攀枝花”的梦想正在新一代建设者手中变成现实。

  度假旅游者苏楚荣:每年冬季,我都要从成都到攀枝花度假,今年我又来住了几个月。这里不但环境卫生搞得好,还保持得好,是我们这些“越冬候鸟”理想的“窝”。

  德国友人约尔根·瑞希特:当初我在二滩工作时,环境比较差。现在回到攀枝花,我发现,这里的环境已经接近欧洲先进工业区的水平,了不起。
郑重声明:资讯 【攀枝花:钒钛之都精制“柔性”名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