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步韵题樾下客先生《地坪风雨楼》_侪石_新浪博客

 

七绝  步楚江闲鹤、文韬二位先生韵,题樾下客先生《地坪风雨楼》

 

古韵偏逢劫难多,苍风秀影几堪磨。

心仪岂畏征程苦,风雨桥边风雨歌!

 

 

先生

七绝•题樾兄《地坪风雨桥》

风雨桥头风雨多,吞山激浪欲消磨。

捞针杠鼎黎民义,换得南江万代歌。

 

 

先生

次闲鹤兄韵敬呈樾兄

风雨桥头倩影多,流光溢彩被诗磨。

闲来采得黎民俗,更听青山百鸟歌。

 

 

 

傲骨任由风雨多,千秋韵致岂消磨。
恒来骚客纷纷礼,短赋长辞胜九歌。

  樾下客先生博文:

南江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远远望去,山坳中青山环抱着一座绚丽多彩、端庄秀美的花桥。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桥上建三座桥楼,中楼形似鼓楼,五重檐四角攒尖顶,被称为桥上鼓楼;两端桥楼为三重檐四角歇山顶;桥廊屋脊上泥塑熬鱼、双龙抢宝、双凤朝阳;中楼四柱绘青龙和凤凰,栩栩如生,壁板穿枋上绘有民族风情、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和卷草花纹、楹联等。整座花桥结构巧妙,运用杠杆力学原理,大小柱、枋、檩、凳、栏杆,全部用杉木穿榫构成,不用一钉一铆。建筑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工艺精湛,雄伟壮观。

这座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是贵州省侗族风雨桥建筑中{wy}的{gjj}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邮电部将此桥设计为邮票发行,使这座美丽的风雨桥更广为人知。遗憾的是2004年7月20日对于地坪人来说是一个伤心的日子,因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相伴自己成长的风雨桥被百年不遇的洪水冲走。地坪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挽留它,用铁丝、纲绳将桥身捆绑、加固、牵引,却都无济于事。一位侗族老人流着泪说:“花桥走了,我们像家里失去了老人一样伤心。”

洪水冲毁了横卧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却冲不毁地坪人对风雨桥的感情。地坪乡的各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不顾滔天洪水,跳入南江河和都柳江抢救打涝到了大部分构件,桥身的主要构件28根大梁构件全部找到,收集到构件木料111件。之后,人们就又象黄河上的纤夫一样,人拉、肩拖着木料沿河而行,把几千斤重的桥梁构件全部搬回原址河边。村民们分文未取,甚至自发捐钱支付打捞费用。使风雨桥复原成为可能。2004年12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黎平县地坪乡文物保护特别奖,对14名参与抢救文物的个人给予表彰。

地坪风雨桥的修复工程体现了文物修复的四原则即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基本达到了修旧如旧, 2006年,作为贵州省{dy}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黎平县侗族文化的产物、{gjj}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修复完工,重现了地坪风雨桥往日的风采。

 

  • (2009-11-19 21:21:09)
  • (2009-12-27 00:00:00)
  • (2009-12-30 22:26:18)
  • (2010-01-11 09:58:44)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七绝 步韵题樾下客先生《地坪风雨楼》_侪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