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富士康争夺战令人窒息_无云蓝天_新浪博客
不管富士康走到哪里,不解决好劳资关系都是不行的,下面还是多少跳楼是件。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这句中国古老的江湖俗语再度在富士康身上应验。
   发生青工十二连跳悲剧以后,全球{zd0}代工企业富士康身陷舆论批评漩涡,终发展到高僧无法护佑的程度。
   各级政府终于冒着就业和GDP可能受到双重影响的巨大压力,对这个中国制造的标本式企业进行了整改。富士康随后宣布为员工加薪三成,但同时停止在伤心地——深圳招工。随即向中国内地挺进,并引发了一场令人揪心的富士康争夺战。
   先是中国{dy}劳务输出大省河南抢得先机,成功引进富士康部分产能,并为之欢欣鼓舞。后传出山东加入富士康产能争夺战,烟台紧急招聘3万人的消息。在劳动力资源丰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场争夺战刚刚大幕拉开。
   富士康内迁的动力很简单:既然在沿海地区伴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扬,加上制度的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势必挤压本来都不丰厚的利润空间,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发展困境。
    幸好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红利目前还没有吃光用尽,一些落后地区除了靠房地产和落后产能的引进,目前还找不到保增长的捷径。而且尽管科学发展观已成国策,但GDP仍是硬道理,既事关官员政绩,又事关民生{dy}要务——就业。而且为了完成这一短期目标,富士康这样相对优质的代工企业,某种程度上是救命稻草——至少比仅仅靠房产和铁公基——用几十年的资源资金堆积一年的发展成果痛苦指数低。
   这是一种典型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逻辑。很中国,也很现实。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升级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前进方向,但结合中国现阶段在全球产业链的卑微处境以及激励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安排远远没有到位,甚至可以认为,落后地区对富士康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是明智而务实的——尽管不美好。
   在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上,中国人制造的喇叭呜呜祖拉、比赛用球普天同庆、遍布赛场的液晶电视再度印证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统治地位,但真相是:由于缺乏原创技术和知识产权、渠道控制能力和品牌支撑,我们还是跨国巨人的打工仔,比如售价50元人民币的呜呜祖拉中国人挣的利润只有一毛钱。
   这样的生存现阶段不可逾越。但接受现实不意味简单重复生活,目的恰恰是为了改变世界。
   富士康的这次内迁无法让人看到这样的希望。难道内地的劳动力就不需要提高薪水、完善福利待遇,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的工作?而要完成这样的功课,仅仅靠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是难以实现的,势必会为今后的劳资纠纷埋下深深隐患。
    过去我们对待外资往往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但现实是技术没换来,市场的利润倒丢了,自己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寥若晨星。李荣融主任最近甚至批评占尽政策资源优势的央企拥有全世界{zd0}的产能,却拿不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品牌。这也证明靠政府扶持是出不了真正意义的中国跨国企业的。
   很多公众至今对跨国公司知恩图报、扶持中国企业完成产业升级抱有天真的幻想。

   继富士康发生“12连跳”之后,其代工的{zd0}客户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以下简称苹果)也受到 “牵连”。随后,众多媒体纷纷报道称:为提高富士康生产线工人工资,苹果将补贴富士康2%代工费,用以提高工人待遇。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表示,苹果从未说过、也不可能将富士康的代工费提高2%。

   在 6月2日富士康宣布一线员工工资从900调至1200元后,乔布斯在美国一次数字大会上回应富士康事件称 “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6月3日,苹果公司甚至通过电子邮件发布了乔布斯对于富士康事件的回应:“每一起xx事件都是一出悲剧,但目前富士康的xx率还是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平均水平。”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跨国公司也不可能对处境卑微的中国制造怜悯。只能靠自己。
   我更愿意复出的联想老帅柳传志能完成对苹果的狙击——以中国制造集体的名义摈弃浮躁、励精图治,拿出中国人的耐心和智慧完成产品技术的突破和品牌的升级,终结富士康依赖症。
   当然这需要政府去努力营造更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励市场创新主体的成长,并完善各项制度改良中国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尤其是社会保障,提升他们的素质,通过加强监管,推动中国企业挣得更多利润并为员工加薪。

   而不是忙着为短时间的政绩干预微观经济——那只会使中国制造的整体升级之路布满荆棘。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富士康争夺战令人窒息_无云蓝天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