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茶xx_蒙宸老茶馆_百度空间
蒙顶茶,产于地横跨四川省名山县、雅安两县的蒙山。蒙山植茶始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蒙山茶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品种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自唐被列为贡茶,一直沿袭至[清末]。而蒙山则被誉为“仙茶故乡”。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飘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颇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 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dy},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n- ^7 Y2 k! M, }: z/ o2 e. M   R
  蒙山,在茶叶种植、加工、流通、品饮等诸方面为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环。今简数则飨同仁,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种茶最早是蒙山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k   ^. w( C6 Z: X0 W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资源的国家。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S3 `' u& ]: M+ k/ ?
  茶叶作为饮料并有文字可信是[西汉]年间。[西汉]四川文人王褒在其《僮约》中,就有“烹茶既具”、“武阳买茶”之句,由此可知,不仅蜀人饮茶,而且茶叶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了。
 当时另一学者扬雄《方言》一书,对茶这一饮料的语音作了准确的记载,他在书中说:“蜀西南人称荼曰葭”,此时茶字还写作荼,与唐代才出现的专用“茶”字发音相近了。
  据《茶经》记载四川的扬雄、司马相如都是有名的饮茶者。文人官员既开风气之先,商贾百姓必随之效尤,采撷野生茶叶就难于满足需求,人工种植以加大产量已成必然。蒙山种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据《四川通志》、《舆地记胜》、《蜀中名胜》和蒙山古碑记载,[西汉]时严道人(汉时名山县严道县)叫吴理真的,是蒙山种茶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蒙茶祖师”,每年四月是其生日,茶农群集蒙顶进行祭奠,不忘恩泽。1978年冬,中国茶史专家陈橡教授,受国家委托,组织十余人的专家队伍,到全国各茶区进行考察,为撰写《中国茶业通史》搜集材料,到蒙山实地考察。当他看到有关蒙山人工种茶的史料、碑记、遗址遗迹时,兴奋地说:“我走遍了各省名茶区,未见到有时间、地点、有名有姓的记载”。后来他在《茶业通史》中写道:“蒙山有我国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 i6 L9 f3 o
二、妙笔生花齐声赞茶探索茶人原创家园& _2 f9 z   v+ a1 Y5 `
  世人多把诗酒并提,殊不知诗人是推进茶文化的骑士,诗是茶文化开出的鲜花。蒙山茶能名声远播,我们要衷心感谢自唐至今的历代诗人。如将历代诗人赞蒙山茶的诗词汇集,将是与三百篇相近的巨著。今择其要者,摘句赏析,以见蒙山茶的历史倩影和各个时代茶文化的光环。
 有对蒙茶地位作高度评价的,如唐代黎阳王在其题《蒙山白云岩茶诗》中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dy}茶”。这位李唐王爷在品茶后对陆羽《茶经》不满,这不能怪陆羽。蒙山茶大发展是《茶经》成书之后的唐元和年间,这之前蒙山茶既少又贵“束帛不易一斤蒙顶先春”。只能有少数王公贵胄可以尝到,而作为平民的陆羽,其活动的地方又多在华东南,当然写书就有他的局限了。
 有把能饮到蒙茶作为身份地位表现的。如白居易在晚年写了一首《琴茶诗》,有“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句,以此来表现他高雅的琴曲欣赏和高贵的身份。因在当时,一般地位较低的官员是不易获得蒙茶的。如当时诗人孟郊,虽有诗名,但官位较低,不能经常喝到蒙茶,只有向在朝为这叔父乞要蒙茶,吟出“蒙名五花尽,越瓯荷叶空……幸为先寄来,救此劣病躬”。
有对皇朝急催贡茶的作法不满,在诗中流露出来,如[宋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唱道:“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对皇帝在春天刚到就急急忙忙下令催交贡茶的作法,表示不满。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7 N$ `$ ~1 q# l* [0 P/ T
  有借品蒙茶而批判当时腐败的,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中唱道:“饭囊酒瓮纷纷是,谁尝蒙山紫笋香。”
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有对地方官员关心蒙茶生产而作诗赞扬的,如[北宋]文人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高兴地写道“……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因雷与改造,带露摘芽颖……汤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把蒙山茶因集中力量生产供应西北少数民族的边茶,放松了细茶的采制,出现的品质下降因雷知府改造督制而大大提高进行了表扬,同时把收到的这批好茶,遍送京师官员和文人,蒙茶名声再度大振。
 元明以后,赞美诗词尤多,但未超出[唐宋]的韵味。历史只能说明过去,现代蒙山茶在中外人士品尝中,赞誉更盛前贤。
 1983-5月,“蒙山诗会”借茶以助诗兴,借诗再吟蒙茶。省文联xx诗人白航,在其诗中写道:“一千年岁月的甘苦/溶进一杯茶水里,一千年云雾的变幻/凝在一缕茶色里,一千年春的芬芳/留在我的舌尖上……”。
 外国友人品尝蒙茶后,感受不亚诗人。1984年10月瑞士经济专家雅克·叶尼在蒙山品茶后题词是:“我被蒙山茶迷着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公路考察团团长、高级工程师爱尔兰布伦南·肯尼迪题词:“绝世佳茗”。洋人喝了蒙山茶后,也对蒙山茶着迷而赞不绝口。茶探索茶人原创家园$ w4 }0 [+ n( h0 i- n

   三、民族团结建奇功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7 t! Z" N( @5 i) a8 b, Q
  蒙山茶对西北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是“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自唐至今,经久不衰,自唐初文成公主下嫁藏王松赞干布,据传就带有蒙山茶,《藏史》也记载松赞干布的孙子到中原买茶的事。时至今日,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区,仍煮饮以蒙山茶为主要原料的雅安市的名山县地区生产的各式砖茶。据天宝同志游蒙山时对我们讲:“藏民之所以喜爱蒙山砖茶,因它耐熬煮,与酥酒溶和性好,特别香浓。是否真蒙山茶,熬好加上酥油一打就清楚了”。( W3 u/ }# A. u1 j' |4 p) x+ x. F
  自[北宋]实行“榷茶”制来。名山县的茶一直是宋王朝xx的重点。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七月十二日下诏:“专以雅洲名山茶为易马用”,微宗建中靖国元(1101年)十二月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番马”并“定为永法”。大观二年(1108年)又诏“熙、河、兰、湟路,以名山茶易马,恪遵神考之训,不得他用”,从神宗熙宗至孝宗淳熙时期,名山每年运至熙、秦、河州及今青海地区与吐番易马的茶叶,多达二万驮(每驮一百市斤)。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V1 y& [' l" R' i. [
  为了确保吐番(藏族)对名山茶的大量需要,神宗熙宁守七年在名山设立茶监(正七品)由当时县官兼任,后改专职,并在名山县、百丈设置“茶场”,尽“榷”(统购)全县茶叶。由于宋王朝重视,官府督“榷”,微宗正和三年(1113年)名山茶产量多达“四万二千一百六十马驮”,基本满足了藏族的需要,因而蒙山茶也就成了藏民的习惯饮料。元、明、清各朝,购销政策虽有改变,但用名山等地所产边茶供应藏区的原则是从未改变的。解放后,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以雅安市的名山县为中心的边茶生产一直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民族团结牌”各类砖茶,是藏民的生活必需品,是党和政府关心藏民的象征。CtsTea.Com3 _9 b: p( {: `+ x, Y( p

    四、长往东瀛友情传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在国际交流中,是仅次于丝绸的商品。在[南北朝]时(约在公元475年前后),土尔其商人在蒙古边境“以物易茶”,中国茶叶开始流入欧洲市场。[隋唐]时期(即公元7~9世纪),我国茶叶经朝鲜而进入日本,蒙山茶也就在这时作为唐王朝对日本遣唐史馈赠的重要礼物而载入史册。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1 W! W: A+ F; O' Z6 V( z
  据日本《茶业发达史》(东京1983年版 大石贞男 著)记载:朝鲜的茶史比较古老,在善德王年代(632~646),茶就初传于此,兴德王3年(828年),“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三国史记》。从新罗以来入唐的僧人增多,当时即文宗开成6年(840年),日本慈觉大师国仁(794~864年),从长安归国回日本时,有作为路用赠物绢、茶、钱的记载,在这段文字中有“蒙顶菜二斤、团茶一串”。可见,当时已将蜀雅州蒙山的蒙山茶作为礼品了,所谓蒙山茶就是蒙山生产各种茶的总称,龙团凤饼茶等茶属于紧压茶,都是当时作为贡物送到长安。如此可知在7~9世纪,四川的茶已传到朝鲜、日本。唐代以来,隋炀帝时开掘的大运河贯通了南北,扬子江沿岸的茶能够运到华北,8世纪吃茶的风气在华北已经普及。
\" `3 }8 `; ~2 X, q
五、蒙山茶道发春晖
  茶道,是以“品尝”为主的饮茶艺术的结晶,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象征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我国茶道形成于盛唐,发展于[北宋]。日本森木司郎《茶史漫话》称我国唐代陆羽《茶经》是“地道的茶经哲学”。
  近年港台及东南沿海各省对茶道茶艺如春潮泛涌,流派纷呈。我们在为蒙山茶史博物馆收集史料,对前清“文士茶”的整理中,发现它就是蒙山茶道。它的内核为茶德,可概述为“廉和清敬”四字,廉为魂, 和为心,清为本,敬为形,进而可阐述为:廉以养德,和怡陶情,清心自洁,敬人以诚。
 茶道的表现形式为“茶艺”。蒙山茶艺的表演程式共有四个部分,十六个招式。茶探索茶人原创家园5 O& E4 h* k3 s7 `
  蒙山茶艺表演程式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四个招式:一、准备阶段:焚香浴室、引宾入座、丝竹齐鸣、三星迎宾(茶艺小姐捧出茶壶、茶碗、茶叶)。二、进行阶段:初展仙客(观赏茶叶)、烫涤茶具、纤手投茶、玉液临空(冲泡)。三、……春风拂面(用茶碗盖拂沐翻茶)、摩顶闻香、碗中春色(欣赏汤色、叶色)。四、清赏玩味:再冲玉液、赏心悦目(品茶欣赏歌舞音乐),自斟自食(边品茶边食果脯和糖食)、盏尽谢容。CtsTea.Com1 j% c" m, N1 V2 ?- n0 O: t
   六、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 蒙山仙茶(主要指黄牙、石花、甘露、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等五大传统名茶)是历代贡品,品质极高,但产量也极少。以清代为例,蒙山仙茶为皇帝专用品,“皇茶园”所产黄牙,为皇帝祭太庙之物,蒙顶五峰所产茶叶,列为“正贡、副贡”和“陪贡”,一般官吏是不能品尝的,更不要说一般平民百姓。据清代《名山县志》载:有一劣吏,偷尝了贡品仙茶,当即被雷击毙,蒙山茶简直成了神物。由于皇室专用,规定“正贡”二银瓶,“副贡”四锡饼,“陪贡”若干,产量受到严格限制,到[清末]只有“皇茶园”七株古茶树和菱角湾、上清峰等零星古老茶树。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虽曾下令“停止贡茶”,但在民国时期产量也是极低的,有些传统制茶工艺,几近失传。
  1958年春,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xxx在品尝到蒙山茶后说:“蒙山茶要发展,要和群众见面”。省委及时将主席指示传达给名山县县委,县委立即组织800余人上蒙山开荒种茶,当年开荒1129亩,垦复荒茶、新种茶园338亩,建成“蒙山茶叶培植场”。从此蒙山茶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在技术人员和老茶农的努力下,恢复了蒙山传统名茶的试制生产,几经反复,终获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7 M# P* J/ W4 Y   x3 v2 Y8 h
  改革开放以来,名山各乡镇村社也积极发展茶叶生产,为适应茶树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有力地促进了名山茶叶发展,现已有新式茶园三万余亩,年产茶叶四百余万斤,各类名茶年产量也以数十吨计。
?3 F1 a3 c
七、蒙山仙茶,将再显辉煌
 随着成雅高速、川藏线于1999-12月全线贯通以及1998年在名山县建立蒙山{gjj}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和建立四川省蒙山茶叶质量技术开发检测中心,蒙山茶园在2004年将达10万余亩,产值达1~2亿元。80%的茶叶将达到有机茶叶原料。可以相信,蒙山茶将成为21世纪绿色茶叶饮料,以新的面貌再现昔日辉煌。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临者温而主疾。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聚人力,俟雷发生,并手采择,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限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可固肌骨;四两即为地仙。”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雅州之蒙山顶之石花、露芽、谷芽为{dy}。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A7 U7 `9 U# d% c( T/ E
茶人,茶人原创家园,茶,茶探索,茶文化,茶工艺,茶山茶人茶事,茶诗词,蹭茶活动,看图识茶,饮食文化,茶品大观,茶具茶器,煎茶摄影+ @# _" H/ j4 S" j
  ◆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曾在此致祭。佛教传人中国,蒙山逐渐成佛教胜地。山顶上的五大峰──上清、菱角、毗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蒙山的贡茶圆,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守其职。
A- f4 S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品名,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的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


郑重声明:资讯 【蒙顶茶xx_蒙宸老茶馆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