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3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把雷州石狗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雷州石狗这份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雷州石狗拭落尘封,以靓丽的姿态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雷州石狗是雷州半岛城乡一种浓重民俗的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雷州人用玄武岩雕刻狗的形象,不管它的造型千姿百态,老百姓都习惯地称为石狗。它是在雷州社会历史与地域自然条件下,古代先民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带有浓重的民俗信仰。它的产生形成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灵与司仪宠物的演变发展过程,形成独具地方民俗特色的雷州石狗文化。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府志》记载:唐虞之时属南交。《礼记·王制》记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古代的雷州是百越族俚僚僮傜人聚居之地。《汉书·地理志》注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尽少康之后也。”他们都有对犬的图腾崇拜。
丘振声先生在《壮族图腾考》中说:“如果说,自然崇拜,人们把眼光主要放在自然力和自然物上,那么,图腾崇拜则把注意力放在人的自身方面。原始人希望通过了解自己与自然物的关系,认识自身,探索自己是怎么来的。他们首先着眼于自己最接近的,或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从中找出与自己有关的血缘关系,或其他的利害关系,这便产生了图腾崇拜。”百越族人的狗图腾崇拜就是在生产实践中找出与自己有着密切关系的狗,作为自己生与存的自然力的图腾物。人类学家们认为人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不同图腾内涵的理念阶段,表面上看似荒诞,实质里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道法自然”的朴素辩证唯物观。
《雷祖志》记载雷州:“州旧有猺獞峒獠与黎……”。他们以狗为崇拜物。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演化发展。唐沈既济《雷民传》记载:“尝有雷民畜畎犬,其耳十二,每将猎必笞犬,以耳动为获数,未尝五动。一日,诸耳毕动,既猎,不复逐兽。至海旁测中嗥呜。郡人视之,得十二大卵以归。置于室中,后忽风雨若出自室。既霁,就视,卵破而遗甲存焉。后郡人分其卵甲,岁时祀奠,至今以获得卵甲为豪族。或阴冥云雾之夕,郡人呼为雷耕,晓视野中,果有垦迹,有是乃为嘉祥。”
宋仁宗祥符二年(1009年)任雷州军事的吴千仞撰写《英山雷庙记》记述:“按州之二里英灵村,有居民陈氏,无子,尝为捕猎。家有异犬,九耳而灵。凡将猎,卜其犬耳,动者所获数亦如之。偶一日,九耳齐动,陈氏曰:‘今日必大获矣!’召集邻里共猎,既抵原野间有丛棘深密,犬围绕惊匝不出。猎者相与伐木,偶获一卵,围尺余,携而归,置之仓屋。良久,片云忽作,四野阴沉,迅雷震电,将欲击其家,陈氏畏惧抢其卵置之庭中。雷乃霹雳而开,得一男子,两手皆有异文,左曰‘雷’、右曰‘州’。其雷雨止后,陈氏祷天而养之,既长,乡人谓之‘雷种’。至贞观五年领乡举,出就荐辟。赋性聪明,功业冠世,授州守刺史之职,陈文玉是也。”
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九月初一日“狗耳呈祥”,雷神雷祖陈文玉诞降。
雷州人认为狗有灵性,狗被演化为呈祥报喜的灵物。于是,用不易风化的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青石雕刻狗的形象,安置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始建的雷祖祠前,供人谒拜为家门呈祥报喜。后来又安置于各地寺庙堂旁,人们对神佛顶礼膜拜的同时,又敬奉石狗,祈求呈祥赐福、庇佑平安。
汉至唐宋元明时期,中原汉族与闽南人不断地迁居雷州,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民俗信仰“泰山”“石敢当”“八卦”“大王”“麒麟在此”与雷州石狗的呈祥报喜相融会,使雷州石狗容纳驱邪镇魔、保境安民的民俗文化内涵,成为守护神灵。原先只是安置于寺庙祠堂前,发展为安置于村路口、巷头、家门旁,又扩展为守山坡、守田洋、守江河、守坟墓、守水口。凡是人们觉得斯地险恶,都安置有石狗以驱邪镇魔,守护社区安宁。雷州人敬奉石狗成为习俗,惯例地每月初一、十五早晚为石狗烧香供茶,年三十为石狗披红结彩,雷州石狗成为雷州半岛城乡普遍性的民间信仰。
雷州石狗是雷州历史社会与民族民间信仰的产物。石狗的造型从简单粗犷,古朴典雅到雍容华贵的演变与发展,分有原始类型、具象类型、抽象类型、人格化类型与狮象类型;有文相武相与文武相相结合之分。在它的身上遗存有古越族人崇敬雷神的云雷纹,繁衍发展的生殖纹,敬奉陀佛的莲花纹,祈福晋宝的铜钱纹,祓禳平安的风火纹、雷鼓纹、法绳纹、石敢当纹等民俗如意吉祥纹饰,刻记着雷州历史社会与民族民俗文化的符号。是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明与民俗文化融合凝聚的精华,是雷州雕刻艺术的瑰宝。
雷州石狗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信仰的普遍性是任何地域不可比的。它的重大价值在于体现了地域性的民族民间信仰的独特性,体现了地域民俗文化的厚重,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