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抚州•南城卷》一书的序_临川文化_新浪博客

江西南城,居盱江下游,与资溪、黎川、南丰、宜黄、临川、金溪为邻。千百年来,勤劳的南城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南城,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山川,深得历代王室贵族的青睐,旧志称南城控五岭封疆之要,捍七州冠微之虞,地气殊异,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水绕山环,抗御七闽,牵制百粤,从而使南城天下稀。于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南城县而兹地属之。当时,全国分十三郡,兴豫章为一郡,又分豫章18县,南城为其中之一,南城县成了抚州最早建立的一个县,是全市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后建制也随朝代的变迁而沿革。宋时,在南城设建昌军;元时,改制为建昌路;明朝时,设立建昌府,一直到清朝没有改变。至明代,明宪宗四子益端王朱佑槟就藩建昌,造益王府。王府占地万余平方,房屋800余间,红墙碧瓦,朱门相映,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历代益王就居住于此,统治着建昌府长达150年之久。这里是抚州地区{wy}的王府。

南城山水清华,人才蔚起,自汉唐以来不乏英俊之才,是个藏龙卧虎之地。自宋至清有600余人高中进士,中状元一名。《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学家6000名,南城籍22名,宋代文学家抚州市69名,其中南城10名。抚州籍的{dy}名丞相为南城的元德昭。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吴越王重其才,忌字刀下有,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官居副宰相的还有宋代的陈彭年、元绛。古代南城大批人士既能为官有政绩,又能在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里独树一帜,如宋代陈彭年、李觏、邓润甫、包恢、李浩、元代的程矩夫,明代的张升、罗汝芳,清代的徐芳,曾燠等等,可谓他们中的代表。时至近代、现代则出现了桥梁创始者之一的罗英,土木建筑专家黄强,xx法学家、原江西省副省长潘震亚,与北京大学金岳霖齐名被评为北金南吴的哲学家、教育家吴士栋。

独宋有李泰伯先生,历元而明,渐染熏陶;文人贤士,后先接迹,而南城遂属江右名区。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南城营构了全市最早、最发达的教育,使之成为才子的摇篮。唐代总章三年(669)建县学,这是全市最早的县学;宋庆历三年(1043),李觏创办盱江书院,那是全市最早的书院;南城公、私之学均为全市之先,且书院之多在全市也xxxx。这些学校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李觏亲自在盱江书院讲学,学者常数十百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是其高足,邓润甫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举进士,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等职。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求学于罗汝芳的丛姑山房,聆听先生的教诲,汤显祖曾多次说: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今天,南城人办学的热情高涨,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局面,一批批学子考取大学、考取研究生,有的已留学英、美、日、法、德等国,有的已学成回国,颇有建树。

南城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民风纯朴,旅游文化丰富,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被国家旅游局辟为全国31条旅游热线之一。有秀出东南的道教胜地——麻姑山,这是一个洞天福地兼而有之的地方,这里还有颜真卿书写的天下第二书——《麻姑山仙坛记》,游览者络绎不绝,有文人墨客,有宦官商贾,有平民百姓,谢灵运、白居易、刘禹锡、晏殊、李纲、李觏、曾巩等在麻姑山都留有他们的足迹,为名山更增光辉。今天,修葺一新的麻姑山,以它秀美的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县城东南有魁然园顶,若人踞而坐的从姑山,罗汝芳曾结庐半山读书、讲学;有松涛起绝顶,花雨洒诸天的潮音洞;有屹立江边千年的聚星塔;有跨盱江通东西的全省最长的石拱桥——万年桥;有深幽古刹百千年,西竺佛经钟声传的宝方寺;有碧波万顷的省大型水库——洪门水库;有波光鳞鳞清澈见底的麻源水库;有被曾国藩称为天下第三泉的沸珠泉,有香烟烛水一片氤氲的祥岗圣景。这些风景以麻姑山为核心,辐射全县,是游览的好去处。(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的南城,石灰石、硫铁、瓷土、紫砂陶土等矿产储量多、品位高、开采价值大;水土肥沃,气候宜人的南城,自古为鱼米之乡。以鳜鱼为重点的水产业、以淮山为重点的蔬菜业和以南丰蜜桔为重点的果业大产业初具规模;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饮料、服装加工、建筑建材、竹木制品、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南城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石灰石、硫铁、瓷土、紫砂陶土等矿产储量多、品位高、开采价值大;水利电力发达,境内建有全省大型水力发电厂——洪门水力发电厂,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洪门、廖坊两座大型水库和全省首座高山无动力日供水4万吨的供水工程。南城水土肥沃、气候宜人,自古为鱼米之乡。以池蝶蚌和鳜鱼为主的水产业,以南丰蜜桔和麻姑仙枣为主的水果业,以生猪、蛋鸡和肉鸭为主畜禽业已初具规模。

   踞八闽之咽喉,控百粤之襟带的南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境内206316国道、昌厦一级公路和福银高速公路交汇贯穿,在建的向莆铁路和济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规划中的阜鹰汕铁路及吉武铁路与向莆铁路在南城接轨,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县有3460辆货运车常年奔走南北,形成物流大军。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南城已显示出独有的魅力,形成了冶金机械、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服装鞋帽、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支撑着工业经济的提速发展。

  近年来,南城县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南城县、县政府正围绕全力主攻两区(工业园区、城区),推进三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路,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用如缘之笔描绘南城未来更加美好的蓝图;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把南城建设成为人气旺盛的赣东商贸物流中心,富有特色的加工业制造基地,底蕴丰厚的文化名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城市。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走遍抚州•南城卷》一书的序_临川文化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