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TOP: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height=133 src="http://i1.ce.cn/ce/macro/more/201007/14/W020100714264362094118.jpg" width=300 border=1 OLDSRC="W020100714264362094118.jpg">
洋种子“攻城略地” “菜园子”祸福难测
——外资掘金中国农业之山东寿光样本调查
水土渐服 洋种子难逢对手
在洋种子多年来的攻城拔寨之下,山东寿光本地的民间育种企业已屈指可数,但67岁的王荣熙一直在坚守,他创办的金田种苗有限公司主要销售本土西红柿种子。
王荣熙曾在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园艺研究所工作过13年,1993年回到家乡山东寿光后,一直致力于西红柿种子的研究和繁育,他研制的种子风靡一时、供不应求。2000年,美国BHN种子公司找到他,希望双方各自拿出优质种子,共同研究并开拓中国市场。之后,在双方三四年时间的合作中,BHN公司的种子借助王荣熙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了寿光市场,而王荣熙自己研发的本土种子逐步淡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此消彼长之际,BHN公司单方面更换了中国合作伙伴,终止了与金田种苗公司的合作。
如今,金田种苗公司每年在全国25个省市销售超过2000公斤西红柿种子,在全国同行中可谓xxxx,但对“家门口的市场”只能望洋兴叹。
王荣熙的女儿、金田种苗公司经理王英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王荣熙这两年身体不好,但一直坚持泡在育种基地,希望能夺回市场。
金田种苗公司的遭遇正是寿光蔬菜种业过去20年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以前,菜农自留种子;上世纪90年代初期,菜农选购国内科研单位或企业的种子;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资种子公司纷纷在寿光建立蔬菜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等到2000年中国颁布种子法,蔬菜花卉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蓄势已久的外资公司逐步蚕食了这一巨大市场,本土种子公司被挤出市场。
寿光市农业局负责种子管理的主任范立国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寿光蔬菜种植面积为84万亩,年产蔬菜40亿公斤,在这个“中国{dy}菜园”,丝瓜、有刺黄瓜等蔬菜的种子仍以国产为主,而圆椒、长茄、西红柿等蔬菜品种,洋种子占据了{jd1}份额,甚至超过了90%。
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期,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美国圣尼斯、以色列海泽拉、荷兰德瑞特、荷兰纽内姆等种业巨头纷纷在寿光布局。目前,在寿光这一兵家必争之地,设立分公司、办事机构或示范基地的外资种子企业已达30多家。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寿光的种子市场、农产品物流园、农资市场上聚集着上百家种子销售企业,多数公司表示,其销售的主要是洋种子。寿光当地粗略统计,每年种子交易额在6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超过4亿是洋种子。
当地菜农显然更欢迎洋种子。在寿光纪台镇吕家村,菜农吕会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全村1000多户,90%以上都种茄子,但几乎没有人使用国产种子,基本上都是选择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或“765”品种。
“布利塔”是每年8月中旬栽种,一株茄子能长到3米甚至更高,收获期可从当年10月延续到次年6月底。相比之下,国内茄子品种生长期短、产量低、抗病性也不及洋种子。一粒“布利塔”种子要卖到6毛钱,而国产种子的价格一半都不到。
吕会顺说,自己和身边不少菜农也都明白,任由洋种子占据市场并不妥当,但洋种子品质更好,菜农们也别无选择,让他们担忧的是价格上涨。当地菜农种植“布利塔”已接近10年,价格已从刚开始的每粒4毛钱涨到了现在的每粒6毛钱,可谓是“一克种子一克金”。
事实上,这些洋种子大都只有研发技术属于外资,育种、分装、销售等上下游环节都在中国完成,或仅在国外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工工序。由于中国内地人工成本较低,洋种子的育种成本并不高。王英杰介绍,一粒成本仅一分钱的种子,卖出两毛、五毛甚至一元价格是常有的事。
近两三年,寿光也意识到了洋种子占比过高的问题,开始大力培育本土种子。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研发的辣椒种子“中寿12号”已推广了两年,逐步得到了菜农的认可。但种子研发是场“持久战”,短期内仍是洋种子处于强势,本土种子“收复失地”任重道远。
事实上,蔬菜还仅仅是小面积种植作物,洋种子在大田作物上的进攻态势近来更是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在玉米种子领域,美国杜邦先锋公司正成为中国市场{zd0}的“赢家”,其分别和登海种业(002041)、敦煌种业(600354)成立了合资公司,前者覆盖黄淮海夏玉米区,后者则辐射东北、西北春玉米区。
登海种业2009年年报显示,合资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的先玉335继续保持旺销态势,当年该品种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47.97%,销量完成1502万公斤,同比增加38.82%,价格较上年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某玉米种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1500万公斤销售量相当于1100-1200万亩的种植面积,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在1.1亿-1.2亿亩,这意味着先玉335在这一地区占到了约1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郑单958。而在东北春玉米区,先玉335的市场份额更高,已成为{dy}品牌。
虽然根据中国《种子法》规定,杜邦先锋公司只能在上述两家合资公司中占到49%的股份,但合资公司须向杜邦先锋公司缴纳特许经营费(销售额的10%),再将其在两家公司中的权益综合考虑,杜邦先锋公司无疑切走了中国玉米种子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目前,郑单958虽与先玉335难分伯仲,种植面积上甚至占据上风,但面临一个竞争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坦言,总共有金博士种业、万向德农(600371)、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农科院粮食作物所科技有限公司4家公司可以经营郑单958,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郑单958的价格有时甚至只及先玉335的1/10。
蔬菜花卉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后,蓄势已久的外资公司逐步蚕食了这一市场,本土种子公司基本上被边缘化。
在高盛养猪、黑石卖菜之后,又一投资基金凯雷近期宣布进军中国饲料业,外资掘金中国农业已呈全面、加速之势。“炒盘青椒肉丝也得看外国人脸色”被越来越多地当成一个“黑色幽默”来讲述。在被称为“中国{dy}菜园”的山东寿光,青椒种子多是洋种子;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控制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约40%份额;德意志银行、高盛等公司介入中国生猪养殖业一度引起轰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寿光调查发现,洋种子攻城拔寨势头凶猛,本土种子企业可以说是全面溃败,几无还手之力。不仅如此,外资已在蔬菜等农产品流通流域深度渗透,对农产品交易议价权虎视眈眈。当地也在积极支持企业研发,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寿光可视为中国种业的一个缩影,引入外资有助于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但外资操纵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正在累积。目前,中国种业小、散、乱的局面、企业研发力量尚较薄弱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与跨国“大鳄”们抗衡。他们建议,加强对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管理,引导国内种业重组整合,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研发。
谋议价权 外资萌动物流园
不仅仅是种子繁育、销售,在蔬菜等农产品流通环节,外资也已深度渗透。
“水太深了,摸不透。”从事蔬菜贸易20余年的沈晓日,每年从寿光运输蔬菜到大连销售,这是他对新建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感受。
他在物流园理货区租了一个包含生活区的理货位,缴纳了2万元保证金。按照物流园对他们的承诺,头一年不收租金,第2年、第3年每年1万,第4年、第5年每年2万。目前有2000多户在园区内经营,物流园对卖方按比例抽取交易佣金(外省菜按2.3%,本地菜按1.6%),对买方只收取少量手续费。“按理说,这一收费标准不算高,但说不好什么时候会提价。”沈晓日不无担忧。
沈晓日所在的物流园正是黑石等基金充满兴趣的投资标的。“黑石卖菜”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于外资进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忧虑,毕竟流通环节不同于生产环节,其对价格的控制力更强。
可查资料显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公司成立于2009年初,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是爱晚工程旗下香港旺益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规划总投资额20亿元,占地3000亩,2009年11月开业。但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物流园幕后实际控制人为戴秀丽家族,他们拥有人和商业(01387.HK)超过56%的股份,其在哈尔滨经营的哈达公司号称东北{zd0}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物流园执行董事、总经理栾元伟表示,以黑石为首的部分基金与旺益集团共同组建一家名叫香港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地利控股”)的公司,以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批发市场为依托在香港上市。这些基金共投资了6亿美元,其中黑石占1.9亿美元。
栾元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强调,黑石等基金并没有直接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而是投资在“地利控股”,“地利控股”的IPO没有时间表。
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介绍,目前外地菜在寿光的中转全部通过物流园完成,寿光本地菜大约有15%-20%通过物流园交易。除了这一个占地3000亩的市场外,物流园还准备在寿光各产菜大镇建设10个二级市场,替代此前田间地头的原始交易方式。市场调研选点工作已结束,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投资,可以是物流园独立投资,可以是合作建设,也可以是承包委托经营,希望借此掌握本地菜80%以上的交易量。
对此,不少寿光人认为是物流园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田间地头的零散交易很难控制,并且寿光还广泛存在着“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一位人士表示,他们直接从农民那里收购蔬菜,分拣包装后直接供应到本地和外地的一些超市,这样的公司在寿光还有好多家。不过,也有人忧虑,通过前期的让利优惠措施以及与当地蔬菜经纪人灵活的合作,很难说今后物流园不会控制更大的份额。
除此以外,物流园已着手开拓水果流通生意,并考虑涉足海产品、粮食、小食品物流。时来滨透露,目前物流园日收入最多时能达到4000万。
按照投资之初的设想,物流园每年的税后利润预计能达到6亿,不到4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而投资方更是一直以“农副产品航母”为目标,在全国各地洽谈物流园项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戴氏家族在重庆、成都、海南、长春、沈阳、大连、北京等地寻觅投资项目,采取的方式都是兼并甚至是独资兼并。
若真能掌控遍布全国的一张农产品销售网络,黑石等基金无疑将对蔬菜价格形成链条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对于这一话题,虽然时来滨强调,公司“不会漫天要价”,从而挤压上端菜农和下端消费者的利益,但外界仍不无疑虑。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如果只是地方性的市场,难以形成垄断,而构筑全国性网络就值得警惕。
让人忧心的还有粮食流通领域的外资进入。从2008年开始,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跨国公司开始涉足中国粮食流通领域。
在食用油领域声名赫赫的益海嘉里近年来就在低调而快速地推进其在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加工项目,并顺势延伸至物流项目。在河南郑州、湖南衡阳、山东德州……,紧扣“粮源”、“物流”两大关键词,益海嘉里兴建的项目一是位于粮食主产区,二是均包含物流环节。对此,李国祥表示,虽然在粮食领域形成操纵能力相当困难,益海嘉里的物流项目目前也基本为自身加工环节服务,但外资快速的渗透力仍不容忽视。
外资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渗透,引起了部分人士对其控制价格的忧虑。
苦练内功 菜园子力求双赢
无疑,近两三年来,外资投资中国农业呈加速之势,且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种子繁育、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环节均有外资身影闪现。目前来看,农业直接生产环节规模化程度低、利润低,外资没有兴趣进入,也难以控制;外资目前进入较多的还是产前的种子、农资领域,以及产后的加工、贸易、物流环节。
寿光当地政府对洋种子持理性态度:只要是诚信经营的外资种子企业,都表示欢迎而不会限制。与此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加紧本土种子的研发,学习“与狼共舞”。
一位玉米种业公司高管也表示,杜邦先锋的管理理念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比如说“单粒播”的销售方式就是由外方带入的,现在中方也在运用这种方式。杜邦先锋的销售基本可以做到“零库存”,国内公司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国内也在学习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黄德钧也认为,在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化、现代化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全国农贸市场有几万家,有一定规模的就有4000-5000家,在这个行业形成垄断并不是那么容易。而在种子行业,现有的种子法对外资进入大田作物种子领域仍是有限制的。
诸多外资企业更是强调自己并非洪水猛兽。孟山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种子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规模大、工序简单和可重复性强的产业。农业生产和种子生产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已有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而在于如何不断创新,{zd0}限度地开发种子的潜能,研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中国本土种业公司可以从外资种业公司学习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或者和外资种业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出新的适合中国的种子产品,达到双赢的目的。
但忧虑的声音从未消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刚、林源园在《中国种业灭顶之危》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种子生产周期长,如果我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很多种质资源被国外偷取和克隆以后,又反过来成为跨国公司制约我国技术发展的专利手段。跨国公司投入经费搜集发展中国家的种质资源,分离克隆有用的基因并申请专利。
一些专家建议加强对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管理,因为外资利用得好可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但利用不好可能存在被外资控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支持农业引进外资,但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农业部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对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投资的管理。
黄德钧认为,要与国外种业公司抗衡,中国应引导国内种业进行重组整合。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多达8000余家,但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这种小而散的局面无法与国外种子大公司竞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2009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李国祥表示,除了政府加强调控和管理之外,本土农业企业也应该把握政府为本土企业争取的空间,迅速成长起来。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种业的一大短板在于国外种子公司都是育繁推一体化运作,而中国虽有不少科研机构进行研发,但其研发成果“离市场还有好一段路”。而除了几家较大的种业公司,本土的诸多种业公司还受困于资金不足。
王英杰说,国外种子企业往往都储备了好几代品种,比如2009年寿光菜农种植的西红柿大部分因病毒而绝收,国外公司立刻就能拿出抗病毒的种子,因为这一品种他们实际上早就研究出来了。因此,国内研发力量要赶上外资公司需要时日,需要耐心和坚持。
事实上,一些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正在加紧学习,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在寿光,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的“中寿12号”辣椒种子开了个好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寿12号”的育种基地看到,经过两年的推广,附近的菜农慕名而来。“中寿12号”一粒种子售价0.38元,一株苗售价0.58元,收成与价格都不逊色于洋种子。
寿光当地对洋种子持理性态度:只要是诚信经营的外资种子企业,都表示欢迎而不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