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火车站打车进城,沿路看到很多公交车站,都是典型的苏式建筑样子:黑瓦、白墙、格窗、红柱,车站休息座椅也是一副倚靠便见池塘游鱼的造型。融入在苏州古城内的大街小巷,倒是别致。
苏州城的建设,给人一种城乡交接的错觉,欲古还新,拥挤的交通喧哗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商铺,将这座有心温婉优雅的大园林挤兑得不尴不尬的。
其实到苏州旅游,除去那些林林总总的园林,几条古街几条河道,真的就没剩什么了。于是,各种软文化成了推陈出新的招牌:多如牛毛的博物馆、各种形式的曲艺表演,腔调浓郁的茶馆酒楼,还有号称和园林、昆曲三位一体的苏帮菜。
淮扬菜是国宴菜系,名满天下,其下分宁帮、苏帮、淮帮、杨帮。简言之,苏帮菜就是淮扬菜的一个大系。
我对杭帮菜印象一直很好,由此去苏州前,网上网下做了好多功课,研究在苏州能吃到的最xx最有口碑的味道究竟在哪里~~
兴致勃勃又踌躇满志,然而,......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说的就是那么在理!
[临顿路上的哑巴生煎]
之所以,{dy}个就提哑巴生煎。是因为,我对生煎包子与生俱来的好感。基本上,只要有卖生煎的地方,我都会去吃上几口,我认为普天之下,上海蔡记是做得{zh0}的。无奈上海蔡记关闭了几个门面,搞得我几次都只能吃到盗版货。
哑巴生煎在苏州也是分店很多,最受推崇的无疑是“临顿路店”,距离我们入住的宾馆,3分钟步程。
这确实值得推荐的一家店,尤其是刚出锅的生煎,什么都别沾,趁着烫劲咬上一口。能把你美上天去!
所以,难怪临顿路店的哑巴生煎,一到饭点,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但这份期待还是值得的。我们在苏州的几天,经常趁着小K午睡的时候,排队买回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香,真香!
但是,哑巴生煎,依旧没有超越上海蔡记。
用J的话说:记得我曾经出差上海,打包了一大饭盒蔡记生煎回京。回到家已是深夜,J耐不住,打开冰箱,准备吃一个生煎解馋。众所周知,生煎最美味的时刻肯定是刚出锅的时候,汁浓底儿脆,放凉了{zd0}的问题就是汤汁和包子皮相互渗透,软塌了不说,肉馅也容易腻口。
但是,J一口气吃了三个冰凉的蔡记生煎,还不甚尽兴。因为放置了那么长时间,那汤汁和包子皮,居然如同刚出锅一般。
所以,比较生煎孰牛孰劣,趁热吃时,很难分出高下。真功夫往往见在走出了铺子后......
无论如何,苏州的哑巴生煎,依旧是美味的。
[非卖品的西山枇杷]
苏州水果有西山枇杷东山杨梅的叫法。这应该是太湖边上最负盛名的两种水果的原产地了。
六月份的苏州,枇杷正是旺市。满大街都有挑着枇杷蹲在路边叫卖的小摊子。
先后买了3、4次,味道自然比在北京的吃到要好很多,但终究觉得哪里欠缺什么。
后来,在山塘街的“吴韵茶庄”,看到店里有一筐子枇杷,似乎是店家自己留着吃的,我们给茶钱的时候,拿了两斤作为零钱找回的抵押,结果一下子吃到惊艳。
也许,那两斤令人惊艳的枇杷,此后很难再能吃到了。甚至于,之前之后再吃枇杷,都觉得那不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山寨货色......
现在想想,山塘街上,我们{zd0}的收获,就是在吴韵茶庄的那2个小时,及那2斤绝味枇杷。
[园外楼的鲜肉月饼]
苏州的小吃其实有很多很多,看看网上那么多攻略就知道了。
但是,极少有人提到园外楼的鲜肉月饼。
那么,我这里一定得强烈要求你,去留园的时候,别忘了在对面园外楼宾馆门口(小小得月楼入口)买几个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原来在杭州和上海,也是经常能吃到的。应该说,一直有好印象,但一直没有刻骨铭心。
我们这次到留园的时候,是小K午觉后,我们都没吃午饭,想去园外楼或小小得月楼(两家是紧挨着的餐馆)腐败一下,结果人家店大架子大,厨师们早早歇着去了。不得已,到路对面的“绿杨馄饨”店,皱着眉头吃那些xx却难吃的馄饨。
这里忍不住骂一句:绿杨馄饨,在苏州很有名,在网友攻略里也是被频频推荐。但是~~~~我就不说什么了!
我们一家三口吃饱了“绿杨”,很不甘心地走向留园。再次途径园外楼时,看到餐馆门口在外卖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没有选择之下买了6个。
结果......这6个月饼,我们真是“省吃俭用”地花了2天才吃光,吃到{zh1}一个的{zh1}一口,都{jd1}是万分珍惜的。
在xxxx的“苏州手绘地图”中,还有推荐“长发西饼店”的鲜肉月饼,尽管没有吃到,但我们相信,园外楼宾馆的鲜肉月饼,一定是你的选择。
[平江路上的土灶馆]
关于平江路,已经没有必要再罗嗦了。在这里,除了溜达逛店喝茶休息住宿,还有就是吃饭!
在平江路上吃了两顿午饭,土灶馆的这一顿是最令人满意的。
到了饭点,人家在路边大白墙上挂上了“开市”的牌子。
那貌似影壁一样的大白墙上,高调地不名所以地写着:“鱼食饭稻”四个写得不咋地的书法大字。
大白墙后面有个小侧门,进去才是餐馆正门;而挂着“土灶馆”大木匾额的这一边,却是厨房?或者人家办公场所的出入口?
进得大门就是点菜区,看见没,菜单都是有样板陈设的,这倒是很直观。你看样子点菜,服务员旁边跟着记录。我拍了一张照片,觉得不满意,正要重拍,服务员就婀娜地走过来给摁住了:先生,这里禁止拍照的~~~
好吧,点菜区不让拍照,就专心点菜。然后左拐进入就餐区。我试探性又拍照,服务员没管,嘿~原来这里拍照是分区域的。
我们来得早,就餐区没坐几桌,我们就是喜欢这份清静。看那头顶的天花板没,农家养蚕的竹编篾子像睡莲叶子一般覆盖在灯光之间。有想法嘿~
我们靠窗而坐,外边就是平江路。很喜欢这一排的玻璃落地墙一排木格窗户,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我们在吃些啥~我们就好不示弱吃得高兴,让他们眼馋嘴馋,嘿嘿~~
话说土灶馆经营的应该是改良淮扬菜,说穿了还是苏帮菜系。只不过,确实有很多菜的作法和味道,与经典的苏帮菜不太一样。管它呢,我们吃自己的,哦,也吃别人桌的。
服务员上菜匆忙,将隔壁桌的一个凉菜端到我们桌上,那时我正在外面给玻璃墙拍照呢,不明就里的J和小K吃起了那盘子凉菜。等我回来一看,赶紧招呼服务员:“你这菜上错了吧?”
服务员看了一眼,斩钉截铁地:“对,上错了!”
服务员话音刚落,端起那盘已经被消灭了一角的菜,原地360度转了一圈,就放到了隔壁桌子上。那桌食客,正相谈甚欢,xx没有怀疑地就招呼彼此动筷,继续消灭那盘经历曲折的凉菜。
我和J面面相觑。
“你得盯着那边上菜的,”J暗暗嘱咐我,“看清楚不要从别的桌子上端过来就成!”
“成!”我抱拳应诺。
小K天生爱吃素。这盘大萝卜炖棒骨,xx是他的{za}。整大碗的萝卜,他吃得如狼似虎。不得已,打包回宾馆,他晚饭接着吃,一点都没浪费!
板栗烧鹅掌。哈,这是我的{za}啦~可惜,有点咸。这年头,我口太淡了,一般餐馆的厨子还真难做出我要的清淡味来~~所幸,板栗和鹅掌,均我所欲,就着米饭,也吃个精光!
红烧鳝丝。苏帮菜里最xx的就是响油鳝丝了,尤其以“吴门人家”等“名望餐厅”为招牌。结果,偏偏土灶馆没有那种作法,无论如何,鳝丝我所欲,换个作法也一样吃。只不过,土灶馆的这道菜,洋葱比例未免有些太高了,鳝丝挑了几筷子就踪影难觅乎~遗憾!
荷塘小炒。这里的荷塘小炒,因为有了荸荠和芦笋,感觉一下子南方了许多。当然,味道嘛,貌似清淡,实际有点咸......
这是一个什么豆腐羹来着?味道意料之外的赞。我和小K都连喝好几碗,强烈推荐J也尝尝,她老人家几次推托说吃撑了不想喝,在我再三要求下,盛了一小碗,照顾一下我的好意——结果,她老人家,默不作声地连盛了N次,把整个大盘子都喝光了。
这道羹,一定要尝尝,香鲜可口呀......
米饭。这里的米饭,里面有南瓜,器皿用的是半截竹子。有意思吧~
五谷丰登。因为考虑到小K爱吃玉米,就点了这个很东北的主食。哪五样呢:玉米、花生、芋头、荸荠、南瓜,也是很江南的五样主食呢。味道也不错哦~为毛,一写到吃这一方面,我就词穷了呢?!
[平江客栈 膳房]
关于平江客栈,回头要好好推荐一下,{jd1}是令人眼馋的{jj1}住宿地方。客栈我们没有住上,人家的餐厅,咱还是有机会去考察考察的。
平江客栈的膳房餐厅门口有一个不小的露天休息空地,傍着平江河,一颗大槐树,一座古朴的茶室。地段和环境,是一等一的好。下次再去苏州,我是铁定要住到平江客栈去。(关于平江客栈,我会在下一个“攻略”篇里特别推荐一下哈)
膳房经营的菜很杂,有西餐有中餐,可能是来这里混的老外也很多的缘故,大有中西结合的架势。
于是,我们也中西结合的点菜吧~先来个厨师沙拉~~~味道相当一般!果然二把刀厨子只能做出二把刀的味道而已...
奶油通心粉。这xx是照顾小K好奶味的习惯点的。结果~~~吃了不到一半,打包回宾馆,{zh1}贡献给了苏州的环卫事业。
扬州炒饭。来到苏州了,扬州炒饭总该靠譜些了吧,事实证明,和北京哪个餐馆做的没太大区别。里面的虾仁倒是够大,但xx的扬州炒饭配料至少有:上白籼米饭、鸡蛋、水发海参、熟鸡脯肉、熟火腿肉、猪肉、水发干贝、上浆河虾仁、熟鸭腕半、水发冬菇、冬笋、青豆、葱末、熟猪油......这里的配少肯定缺失了一大半,看来原产地不一定出行货呀!
豆腐鲫鱼汤。豆腐是豆腐,鲫鱼是鲫鱼,汤是汤......膳房的厨子,该检讨一下自己的业务了!
还好,膳房的就餐环境不错,小K吃得很主动,喂了自己又喂妈妈,大家开心,味道好不好的,也就其次了。
[吴门人家]
到苏州吃饭,吴门人家是一定要提的。
吴门人家在苏州,或者它在苏帮菜里的名气,简直如同全聚德在北京烤鸭里的名气一样的显要。
先看“苏州手绘地图”里如何吹捧它的:“吴门人家(强烈推荐),苏州城里不多的xx苏帮菜馆,深巷里弄,深宅大院,特别是做菜用料讲究,刀功火候到位,口味{jj0}......”
网上也到处充斥了对吴门人家的赞誉之辞,几乎一边倒地告诉你:到苏州吃饭,不去吴门人家,简直跟没在苏州吃过饭一样。
我靠,那就去吃一次吧。
提前打电话预订了一个大堂的座位——注意,一定要提前预订,据说直接赶饭点去吃饭,你跟本没机会找到座位。
吴门人家距离平江路、苏州博物馆都很近,离我们住的宾馆当然也很近,却让我们一顿好找,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打听了好几个人,终于赶在预订时间到达。
结果,我们提前预订的座位已经被人占领,服务员爱理不理的样子,{zh1}被一个男服务员带到了后院......这才发现,吴门人家还真是好几进的大院子啊,后院更有园林风范哦。环境真是好,当时就感慨起来:希望菜做得能对得起它的名声和这一大片古宅院。
后院的就餐区很快也坐得七七八八,生意火就是没办法。点了招牌的“手剥野生河虾”,服务员告知没了,好吧,100元/份的菜不让点,就改成二十元左右一份的清炒虾仁吧。
这里要特别对比一下,普通清炒虾仁与招牌的手剥野生河虾。前{yt},在宾馆附近的“喜洋洋大酒店”吃了手剥河虾,108元/份,,因为是苏帮菜经典,没看菜单点的,后来才知道这么贵,最恨的是小K不买帐。我和J心疼那价钱,都给环保了。
在吴门人家之所以还要腐败这道菜,就纯粹为了要个“招牌”的理由,结果人家没货了。改普通的清炒虾仁,一上来,对比还真就出来了。
色泽方面,看上下两张照片就能看出来了;口感方面,普通虾仁明显口感干柴,手剥河虾味道请淡但确实有弹性,回味鲜甜。
吃得,原来还就是这点讲究。
鱼柳蒓菜汤。蒓菜是我欲也。这个汤其实不错的,但和土灶馆的那个豆腐羹比,还是相形见绌了去。
野菜炒蘑菇。这个菜,什么都好,就是油太大。难道苏帮菜如今也是追求重油重口味了吗?
响油鳝丝。
好了,招牌中的招牌来了。响油鳝丝{zd0}的卖点是什么?就是热油浇到鳝丝面上时,那巨大的滋滋响声,还有那热腾腾的白气。结果,服务员随手从工作台上拿起一个貌似放了许久的水壶,往鳝丝上淋油,效果可想而知,“吱~”的两声没有比蚊子叫声大多少,更别提冒白气了。邻桌正好是一个当地人宴请外地朋友,也点了这个菜,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呵斥起来,认为服务员糊弄人(我猜想是他很尴尬自己在朋友面前跌了份)。
但是吴门人家是什么架子的地方,服务员嬉皮笑脸回了两句,你们爱吃不吃,他们依旧忙乎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实,凭良心讲,这道响油鳝丝,味道还是不错的,但就因为差在{zh1}一步淋油上,没听到“响”~这菜的意思就差了一大截。
松仁玉米。恩,一看就知道是小K的专属菜肴。中规中矩吧,小K买帐就是硬道理。
萝卜丝饼。原来是当主食点的。作为馅料的萝卜丝实在太干了,乏善可陈。
另外,还点了白斩鸡。J是一到江南,每顿必吃的这道菜。但居然在吴门人家,硬是给吃顶了。照片就不放上来了,卖相不是一般的难看,还不如前两天在“喜洋洋”吃得白斩鸡有味道呢。
看看人家喜洋洋,餐馆也不是榜上有名的那一种,但人家做的东西就是挺实在的。
吴门人家之行,总体上只能定级中等偏下。说实话,因为在吴门人家的经历,我们对苏帮菜的印象打了很大的折扣。
其实,这趟苏州行,吃了那么多地方,几乎都碰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zh1}举一道菜的例子,宾馆服务员推荐我们到宾馆对面的“喜洋洋大酒店”吃饭,说:“那里随便吃吃是不错的,东坡肉特别好吃的!”
好吧,我就点了一个东坡肉,结果呢?我都没好意思让服务员退菜——那肯定是一道放凉后用微波炉加热的,用如同嚼蜡形容毫不为过。
其实,苏州的小吃和美食有很多,我们本来真的是充满期待,满怀热忱去的,准备好好享受一番。结果,失望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后来像松鹤楼、得月楼等招牌餐厅都懒得去了。
因为我们能想象到我们会看到什么吃到什么?
热门餐厅,永远热闹拥挤的像菜市场。
服务员,永远都是爱理不理,爱吃不吃,不会给你臭脸,但一定会给你软钉子吃。
菜品,不要迷信苏帮菜有多么令人期待。
说穿了,它和苏州城市的今天很相像:一心想留住那一份古风古韵,却无奈于商业化潮流的吞噬,让其中每个角落都出现了尴尬的破败......
偶尔,在清静的茶楼里,我们还能找到江南姑苏依稀的情调,以及那如同绿茶千年不变的味道:恬淡,但唇齿留香!
苏州城的建设,给人一种城乡交接的错觉,欲古还新,拥挤的交通喧哗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商铺,将这座有心温婉优雅的大园林挤兑得不尴不尬的。
其实到苏州旅游,除去那些林林总总的园林,几条古街几条河道,真的就没剩什么了。于是,各种软文化成了推陈出新的招牌:多如牛毛的博物馆、各种形式的曲艺表演,腔调浓郁的茶馆酒楼,还有号称和园林、昆曲三位一体的苏帮菜。
淮扬菜是国宴菜系,名满天下,其下分宁帮、苏帮、淮帮、杨帮。简言之,苏帮菜就是淮扬菜的一个大系。
我对杭帮菜印象一直很好,由此去苏州前,网上网下做了好多功课,研究在苏州能吃到的最xx最有口碑的味道究竟在哪里~~
兴致勃勃又踌躇满志,然而,......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说的就是那么在理!
[临顿路上的哑巴生煎]
之所以,{dy}个就提哑巴生煎。是因为,我对生煎包子与生俱来的好感。基本上,只要有卖生煎的地方,我都会去吃上几口,我认为普天之下,上海蔡记是做得{zh0}的。无奈上海蔡记关闭了几个门面,搞得我几次都只能吃到盗版货。
哑巴生煎在苏州也是分店很多,最受推崇的无疑是“临顿路店”,距离我们入住的宾馆,3分钟步程。
这确实值得推荐的一家店,尤其是刚出锅的生煎,什么都别沾,趁着烫劲咬上一口。能把你美上天去!
所以,难怪临顿路店的哑巴生煎,一到饭点,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但这份期待还是值得的。我们在苏州的几天,经常趁着小K午睡的时候,排队买回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香,真香!
但是,哑巴生煎,依旧没有超越上海蔡记。
用J的话说:记得我曾经出差上海,打包了一大饭盒蔡记生煎回京。回到家已是深夜,J耐不住,打开冰箱,准备吃一个生煎解馋。众所周知,生煎最美味的时刻肯定是刚出锅的时候,汁浓底儿脆,放凉了{zd0}的问题就是汤汁和包子皮相互渗透,软塌了不说,肉馅也容易腻口。
但是,J一口气吃了三个冰凉的蔡记生煎,还不甚尽兴。因为放置了那么长时间,那汤汁和包子皮,居然如同刚出锅一般。
所以,比较生煎孰牛孰劣,趁热吃时,很难分出高下。真功夫往往见在走出了铺子后......
无论如何,苏州的哑巴生煎,依旧是美味的。
[非卖品的西山枇杷]
苏州水果有西山枇杷东山杨梅的叫法。这应该是太湖边上最负盛名的两种水果的原产地了。
六月份的苏州,枇杷正是旺市。满大街都有挑着枇杷蹲在路边叫卖的小摊子。
先后买了3、4次,味道自然比在北京的吃到要好很多,但终究觉得哪里欠缺什么。
后来,在山塘街的“吴韵茶庄”,看到店里有一筐子枇杷,似乎是店家自己留着吃的,我们给茶钱的时候,拿了两斤作为零钱找回的抵押,结果一下子吃到惊艳。
也许,那两斤令人惊艳的枇杷,此后很难再能吃到了。甚至于,之前之后再吃枇杷,都觉得那不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山寨货色......
现在想想,山塘街上,我们{zd0}的收获,就是在吴韵茶庄的那2个小时,及那2斤绝味枇杷。
苏州的小吃其实有很多很多,看看网上那么多攻略就知道了。
但是,极少有人提到园外楼的鲜肉月饼。
那么,我这里一定得强烈要求你,去留园的时候,别忘了在对面园外楼宾馆门口(小小得月楼入口)买几个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原来在杭州和上海,也是经常能吃到的。应该说,一直有好印象,但一直没有刻骨铭心。
我们这次到留园的时候,是小K午觉后,我们都没吃午饭,想去园外楼或小小得月楼(两家是紧挨着的餐馆)腐败一下,结果人家店大架子大,厨师们早早歇着去了。不得已,到路对面的“绿杨馄饨”店,皱着眉头吃那些xx却难吃的馄饨。
这里忍不住骂一句:绿杨馄饨,在苏州很有名,在网友攻略里也是被频频推荐。但是~~~~我就不说什么了!
我们一家三口吃饱了“绿杨”,很不甘心地走向留园。再次途径园外楼时,看到餐馆门口在外卖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没有选择之下买了6个。
结果......这6个月饼,我们真是“省吃俭用”地花了2天才吃光,吃到{zh1}一个的{zh1}一口,都{jd1}是万分珍惜的。
在xxxx的“苏州手绘地图”中,还有推荐“长发西饼店”的鲜肉月饼,尽管没有吃到,但我们相信,园外楼宾馆的鲜肉月饼,一定是你的选择。
[平江路上的土灶馆]
关于平江路,已经没有必要再罗嗦了。在这里,除了溜达逛店喝茶休息住宿,还有就是吃饭!
在平江路上吃了两顿午饭,土灶馆的这一顿是最令人满意的。
到了饭点,人家在路边大白墙上挂上了“开市”的牌子。
那貌似影壁一样的大白墙上,高调地不名所以地写着:“鱼食饭稻”四个写得不咋地的书法大字。
大白墙后面有个小侧门,进去才是餐馆正门;而挂着“土灶馆”大木匾额的这一边,却是厨房?或者人家办公场所的出入口?
进得大门就是点菜区,看见没,菜单都是有样板陈设的,这倒是很直观。你看样子点菜,服务员旁边跟着记录。我拍了一张照片,觉得不满意,正要重拍,服务员就婀娜地走过来给摁住了:先生,这里禁止拍照的~~~
好吧,点菜区不让拍照,就专心点菜。然后左拐进入就餐区。我试探性又拍照,服务员没管,嘿~原来这里拍照是分区域的。
我们来得早,就餐区没坐几桌,我们就是喜欢这份清静。看那头顶的天花板没,农家养蚕的竹编篾子像睡莲叶子一般覆盖在灯光之间。有想法嘿~
我们靠窗而坐,外边就是平江路。很喜欢这一排的玻璃落地墙一排木格窗户,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我们在吃些啥~我们就好不示弱吃得高兴,让他们眼馋嘴馋,嘿嘿~~
话说土灶馆经营的应该是改良淮扬菜,说穿了还是苏帮菜系。只不过,确实有很多菜的作法和味道,与经典的苏帮菜不太一样。管它呢,我们吃自己的,哦,也吃别人桌的。
服务员上菜匆忙,将隔壁桌的一个凉菜端到我们桌上,那时我正在外面给玻璃墙拍照呢,不明就里的J和小K吃起了那盘子凉菜。等我回来一看,赶紧招呼服务员:“你这菜上错了吧?”
服务员看了一眼,斩钉截铁地:“对,上错了!”
服务员话音刚落,端起那盘已经被消灭了一角的菜,原地360度转了一圈,就放到了隔壁桌子上。那桌食客,正相谈甚欢,xx没有怀疑地就招呼彼此动筷,继续消灭那盘经历曲折的凉菜。
我和J面面相觑。
“你得盯着那边上菜的,”J暗暗嘱咐我,“看清楚不要从别的桌子上端过来就成!”
“成!”我抱拳应诺。
小K天生爱吃素。这盘大萝卜炖棒骨,xx是他的{za}。整大碗的萝卜,他吃得如狼似虎。不得已,打包回宾馆,他晚饭接着吃,一点都没浪费!
板栗烧鹅掌。哈,这是我的{za}啦~可惜,有点咸。这年头,我口太淡了,一般餐馆的厨子还真难做出我要的清淡味来~~所幸,板栗和鹅掌,均我所欲,就着米饭,也吃个精光!
红烧鳝丝。苏帮菜里最xx的就是响油鳝丝了,尤其以“吴门人家”等“名望餐厅”为招牌。结果,偏偏土灶馆没有那种作法,无论如何,鳝丝我所欲,换个作法也一样吃。只不过,土灶馆的这道菜,洋葱比例未免有些太高了,鳝丝挑了几筷子就踪影难觅乎~遗憾!
荷塘小炒。这里的荷塘小炒,因为有了荸荠和芦笋,感觉一下子南方了许多。当然,味道嘛,貌似清淡,实际有点咸......
这是一个什么豆腐羹来着?味道意料之外的赞。我和小K都连喝好几碗,强烈推荐J也尝尝,她老人家几次推托说吃撑了不想喝,在我再三要求下,盛了一小碗,照顾一下我的好意——结果,她老人家,默不作声地连盛了N次,把整个大盘子都喝光了。
这道羹,一定要尝尝,香鲜可口呀......
米饭。这里的米饭,里面有南瓜,器皿用的是半截竹子。有意思吧~
五谷丰登。因为考虑到小K爱吃玉米,就点了这个很东北的主食。哪五样呢:玉米、花生、芋头、荸荠、南瓜,也是很江南的五样主食呢。味道也不错哦~为毛,一写到吃这一方面,我就词穷了呢?!
[平江客栈 膳房]
关于平江客栈,回头要好好推荐一下,{jd1}是令人眼馋的{jj1}住宿地方。客栈我们没有住上,人家的餐厅,咱还是有机会去考察考察的。
平江客栈的膳房餐厅门口有一个不小的露天休息空地,傍着平江河,一颗大槐树,一座古朴的茶室。地段和环境,是一等一的好。下次再去苏州,我是铁定要住到平江客栈去。(关于平江客栈,我会在下一个“攻略”篇里特别推荐一下哈)
膳房经营的菜很杂,有西餐有中餐,可能是来这里混的老外也很多的缘故,大有中西结合的架势。
于是,我们也中西结合的点菜吧~先来个厨师沙拉~~~味道相当一般!果然二把刀厨子只能做出二把刀的味道而已...
奶油通心粉。这xx是照顾小K好奶味的习惯点的。结果~~~吃了不到一半,打包回宾馆,{zh1}贡献给了苏州的环卫事业。
扬州炒饭。来到苏州了,扬州炒饭总该靠譜些了吧,事实证明,和北京哪个餐馆做的没太大区别。里面的虾仁倒是够大,但xx的扬州炒饭配料至少有:上白籼米饭、鸡蛋、水发海参、熟鸡脯肉、熟火腿肉、猪肉、水发干贝、上浆河虾仁、熟鸭腕半、水发冬菇、冬笋、青豆、葱末、熟猪油......这里的配少肯定缺失了一大半,看来原产地不一定出行货呀!
豆腐鲫鱼汤。豆腐是豆腐,鲫鱼是鲫鱼,汤是汤......膳房的厨子,该检讨一下自己的业务了!
还好,膳房的就餐环境不错,小K吃得很主动,喂了自己又喂妈妈,大家开心,味道好不好的,也就其次了。
[吴门人家]
到苏州吃饭,吴门人家是一定要提的。
吴门人家在苏州,或者它在苏帮菜里的名气,简直如同全聚德在北京烤鸭里的名气一样的显要。
先看“苏州手绘地图”里如何吹捧它的:“吴门人家(强烈推荐),苏州城里不多的xx苏帮菜馆,深巷里弄,深宅大院,特别是做菜用料讲究,刀功火候到位,口味{jj0}......”
网上也到处充斥了对吴门人家的赞誉之辞,几乎一边倒地告诉你:到苏州吃饭,不去吴门人家,简直跟没在苏州吃过饭一样。
我靠,那就去吃一次吧。
提前打电话预订了一个大堂的座位——注意,一定要提前预订,据说直接赶饭点去吃饭,你跟本没机会找到座位。
吴门人家距离平江路、苏州博物馆都很近,离我们住的宾馆当然也很近,却让我们一顿好找,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打听了好几个人,终于赶在预订时间到达。
结果,我们提前预订的座位已经被人占领,服务员爱理不理的样子,{zh1}被一个男服务员带到了后院......这才发现,吴门人家还真是好几进的大院子啊,后院更有园林风范哦。环境真是好,当时就感慨起来:希望菜做得能对得起它的名声和这一大片古宅院。
后院的就餐区很快也坐得七七八八,生意火就是没办法。点了招牌的“手剥野生河虾”,服务员告知没了,好吧,100元/份的菜不让点,就改成二十元左右一份的清炒虾仁吧。
这里要特别对比一下,普通清炒虾仁与招牌的手剥野生河虾。前{yt},在宾馆附近的“喜洋洋大酒店”吃了手剥河虾,108元/份,,因为是苏帮菜经典,没看菜单点的,后来才知道这么贵,最恨的是小K不买帐。我和J心疼那价钱,都给环保了。
在吴门人家之所以还要腐败这道菜,就纯粹为了要个“招牌”的理由,结果人家没货了。改普通的清炒虾仁,一上来,对比还真就出来了。
色泽方面,看上下两张照片就能看出来了;口感方面,普通虾仁明显口感干柴,手剥河虾味道请淡但确实有弹性,回味鲜甜。
吃得,原来还就是这点讲究。
鱼柳蒓菜汤。蒓菜是我欲也。这个汤其实不错的,但和土灶馆的那个豆腐羹比,还是相形见绌了去。
野菜炒蘑菇。这个菜,什么都好,就是油太大。难道苏帮菜如今也是追求重油重口味了吗?
响油鳝丝。
好了,招牌中的招牌来了。响油鳝丝{zd0}的卖点是什么?就是热油浇到鳝丝面上时,那巨大的滋滋响声,还有那热腾腾的白气。结果,服务员随手从工作台上拿起一个貌似放了许久的水壶,往鳝丝上淋油,效果可想而知,“吱~”的两声没有比蚊子叫声大多少,更别提冒白气了。邻桌正好是一个当地人宴请外地朋友,也点了这个菜,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呵斥起来,认为服务员糊弄人(我猜想是他很尴尬自己在朋友面前跌了份)。
但是吴门人家是什么架子的地方,服务员嬉皮笑脸回了两句,你们爱吃不吃,他们依旧忙乎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实,凭良心讲,这道响油鳝丝,味道还是不错的,但就因为差在{zh1}一步淋油上,没听到“响”~这菜的意思就差了一大截。
松仁玉米。恩,一看就知道是小K的专属菜肴。中规中矩吧,小K买帐就是硬道理。
萝卜丝饼。原来是当主食点的。作为馅料的萝卜丝实在太干了,乏善可陈。
另外,还点了白斩鸡。J是一到江南,每顿必吃的这道菜。但居然在吴门人家,硬是给吃顶了。照片就不放上来了,卖相不是一般的难看,还不如前两天在“喜洋洋”吃得白斩鸡有味道呢。
看看人家喜洋洋,餐馆也不是榜上有名的那一种,但人家做的东西就是挺实在的。
吴门人家之行,总体上只能定级中等偏下。说实话,因为在吴门人家的经历,我们对苏帮菜的印象打了很大的折扣。
其实,这趟苏州行,吃了那么多地方,几乎都碰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zh1}举一道菜的例子,宾馆服务员推荐我们到宾馆对面的“喜洋洋大酒店”吃饭,说:“那里随便吃吃是不错的,东坡肉特别好吃的!”
好吧,我就点了一个东坡肉,结果呢?我都没好意思让服务员退菜——那肯定是一道放凉后用微波炉加热的,用如同嚼蜡形容毫不为过。
其实,苏州的小吃和美食有很多,我们本来真的是充满期待,满怀热忱去的,准备好好享受一番。结果,失望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后来像松鹤楼、得月楼等招牌餐厅都懒得去了。
因为我们能想象到我们会看到什么吃到什么?
热门餐厅,永远热闹拥挤的像菜市场。
服务员,永远都是爱理不理,爱吃不吃,不会给你臭脸,但一定会给你软钉子吃。
菜品,不要迷信苏帮菜有多么令人期待。
说穿了,它和苏州城市的今天很相像:一心想留住那一份古风古韵,却无奈于商业化潮流的吞噬,让其中每个角落都出现了尴尬的破败......
偶尔,在清静的茶楼里,我们还能找到江南姑苏依稀的情调,以及那如同绿茶千年不变的味道:恬淡,但唇齿留香!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