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底子性质的区别和原理

转 底子性质的区别和原理

2010-07-06 15:14:01 阅读7 评论0 字号:

一,底子性质的区别:
    胶粉底子(吸收性底子)由动物胶或合成胶及白色粉料及水制成。
    半油性底子(半吸收性底子)也叫乳液底子,由胶粉底子和油混合制成,或用油、胶、水混合成的xx或人工乳液与粉料混合制成。
    油性底子(不吸收性底子)是用油调和色粉在胶粉底子或胶底子上涂刷而成。
    三种底子吸收性逐级递减,所谓吸收性,就是对颜料中油的吸收性,这关系到施彩后色层的厚度,干燥速度和干燥后的光泽度。吸收性底子颜料干燥快,色层厚,干燥后光泽度差,呈亚光或吸油效果,油性底子上颜料干燥慢,色层薄,干燥后光泽度稍好,呈半亚光效果。乳液底子介于二者之间。底子本身从制作程序上来说,麻烦程度逐级增加,制作周期逐级变长。

    以上是底子性质差异的原理。
二,    从使用上来看,油性底子适合色层极薄,表面平整的间接画法作品,适合罩染等技法,风格接近年代比较古早的作品。胶粉底子适合色层厚,表面肌理丰富的直接画法作品,即兴成分强,适合室外写生,风格贴近印象派前后的作品。乳液底子介于二者之间。
    这已经是最简单明了的解释了,如果学油画,还是要对作品的风格和技法的对应关系做到心知肚明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技法,不能盲目乱做试验。

{zh1},挑一些你的具体问题回答:
①乳胶和明胶的区别,乳胶是人工合成胶,是聚乙烯醇,水溶,干燥后遇水仍可溶解。明胶属于xx动物胶,是从牛奶或动物皮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胶体,和乳胶性质xx不同,它遇冷水只膨胀不溶解,要加热到60℃左右才融化成胶液,冷却后会凝冻,干燥后结膜,干燥后不溶于冷水,只溶于热水。而且明胶粘性和柔韧性远强过乳胶,在胶层比乳胶薄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乳胶的效果,而且结膜性强,做油画底胶可以更好地弥补纺织物间隙,防止漏底料。用它刷底,开裂危险系数低于乳胶。兔皮胶好于明胶,鱼鳔胶又好于兔皮胶,但是这两种都很贵,后者尤其是天价,在国外也多用于博物馆古画修复,用来画习作有点太浪费。

②,胶底子也吸油,如果你觉得不吸油,是因为你胶涂太厚了,那是错误操作方法,会剥落的。任何底子都要控制有度,千万不能太厚。胶底子多半用于画小稿或者小风景写生之类,不是主流做法。

③,胶粉底子中粉的含量会影响吸油,粉太多吸油会很严重,这也是因为粉太多的情况下底料层必然过厚,不仅会吸油,还容易开裂剥落,所以千万不能让粉过多,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技法工作室提供的一个标准配方是锌白一份加大白粉一份加乳胶半份加水酌情(根据涂刷技法决定),但这个配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各地乳胶浓度是不同的,我国院校习惯用立德粉做底,和锌白化学性质也不同,要自己慢慢掌握,每次做的时候要有心记录。

④油底子的作用,提供一个中间色做底色,这样绘画过程是亮部逐渐提亮,暗部逐渐压暗,完成后色层效果丰富浑厚,自然柔和,而且提供一个不吸收性底子,可以使色层尽量薄和透明,突出油画颜料透光的特性,是最能突出油画特点的技法。油画的特性就在于油媒介干燥后结膜呈透明状态保持厚度,色粉悬浮于媒介中,光线透过色层再反射出来,呈现出丰富的光学效果,而且油媒介可以保持色粉的色彩纯度,看起来比水性颜料鲜艳。印象派及之后的一些作品作于胶粉底子上,多呈现亚光不透明的色层效果,色层也很厚,覆盖取代了透叠,其实更接近水粉的效果,我国美术教学长期习惯以水粉画作为色彩入门训练,这就导致了我国学生学习油画时比较容易接纳印象派及之后的技法,而很难理解和学会xx的传统西方油画技法。

⑤前头说过了。

⑥色层亮度,油画的特性是透明度,而不是亮度,表面光泽不是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吸油效果之所以令人不快,是因为它会使颜色明度降低,纯度下降,看起来污浊。真正的油画色层本身从来不是亮的,干燥后都是亚光效果或半亚光效果(亚光不是吸油,不是无光和污浊,训练你的眼睛去分辨吧),即便是透明画法画完,表面也不是锃亮的,如果锃亮,就是油大了,会出现一层肥腻的贼光,一样显得很低俗。国外博物馆里的古画表面常常看起来很光亮,那是上光油保护层的作用,油画完成半年后,用达玛光油等保护层薄薄罩在画面上,可以起到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色层,也能提供统一的光泽度,这种亮和色层本身发亮是有本质区别的,好的油画作品色层一定要避免油过多造成的贼光。间接画法一定要做层间衔接,否则笔感会粘涩,绘画者此时会不自觉地在颜料中多加油以润滑笔感,这样就容易造成贼光。
另外,油画颜料干后不会变色(相对于水粉颜料干后变粉而言)这是一个在我国学生中非常流行的误区,油画颜料当然会变色,时间久了会变化变暗,就算是刚画完,第二天来看都会变暗变灰,亚麻油不是玻璃,当然会变色,所以画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将颜色明度和纯度提高一点,这个度是需要长期训练眼力培养出来的,看见什么颜色调什么颜色,画出来必然会灰暗,想当然地乱用鲜艳颜色,又会使颜色显得简单粗鲁,所以需要长期修炼色彩修养。

衔接剂不是为了发粘,唉,国内的颜料商都卖了些什么东西给你们?衔接剂的作用是恢复已干燥色层的表面湿润,以润滑笔感并更好的结合下一层颜料,防止色层间留下微小的孔隙增加日后剥落风险。最常用的衔接剂应该含有少量日晒稠油,少量酒精和大量松节油,用前需要摇匀混合成乳状,酒精和松节油可微微溶解下层颜料的表面,提供一个新鲜的颜料表层,使得接着画上去的色层和它xx衔接,但是一定要控制用量,过多喷涂会过分溶解旧色层,毁掉画作。
会发粘的衔接剂是含有达玛树脂的,这种衔接剂并不常用,一种常用的做法是画海景,为了表现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在没有提高光的海面色层上喷涂粘性的衔接剂,然后用软笔蘸少量亮色再衔接层表面拖动,因为粘涩而自然出现笔头的跳动,形成薄厚自然变化的色层,模拟水波效
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常用的做底子方法:

1,绷画布,买来的亚麻布上框之前要下水,晾干,否则直接绷上去刷完底子会谢。
2,底胶,如果不想熬可以用乳胶,乳胶:水=1:6,用宽刷子均匀薄涂在绷好的布上。晾干后测光检查画布表面,应形成一层很薄的胶膜,另外画布不要留窟窿,纺织物纤维之间的孔隙都要被胶堵住。
3,底料,配方是大白粉:立德粉:乳胶:水=1:1:0.5:2。(大白粉可增加画布柔韧性,立德粉可增白另外防止单独使用大白粉造成与油发生氧化反应而变黄)
底料刷两遍,用宽刷子按画布纺织纹理方向,横竖各一遍,第二遍要等{dy}遍干透再刷。在刷每一遍之前,用细砂纸(500目)轻轻打磨一遍画布,以手掌摩挲不拉手为准。
4,面胶,乳胶兑水(1:6),用宽刷子薄薄均匀刷一层。
晾干后就可以用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转底子性质的区别和原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