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爱车保养三大误区

有车一族对自己的车爱护有加,往往频繁保养,殊不知过分保养易陷入保养误区,结果会适得其反。

误区一:三滤一齐

很多车主一旦感觉汽车怠速有问题,就立即前往4S店更换三滤,认为只要三滤干净,汽车跑起来就没有问题。

而有些4S店的维修人员,为了多挣工时费,也乐意接受车主这种请求,将三滤同时更换。

陕西富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亚亭告诉记者,汽车三滤xx不需要一起更换,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汽滤一般在3万公里时更换,机滤在5000公里时更换,空滤则可以在1万公里时更换,如果同时更换就是浪费。他表示,车主在更换三滤时,除了以里程数作为参考外,也要考虑西北地区特有的天气情况。如果是长时间停放不开的车,大可不必全部更换三滤,只需更换机油和机滤就可以。

误区二:机油不满不罢休

王师傅的新车刚过5000公里的首保,前几天又跑了3000公里的高速。他担心新车的机油不够,将朋友送的一瓶机油加了进去。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新车开始烧机油。到4S店检查,才知道是机油加得太满的原因。

很多车主都知道机油不够时会损坏汽车,而没有想到机油过多也会损车。北京现代福达4S店技术总监王健表示,添加过多机油是新手易犯的错误。如果机油添加过多,会造成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现象。建议车主添加机油时,一定要以发动机机油尺上的刻度为准。

误区三:频繁打蜡不停歇

很多车主喜欢经常给车打蜡,认为这样会不怕酸雨和大雪,同时也能让车漆光彩夺目,殊不知频繁打蜡会给车带来很大伤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打蜡确实有益于汽车的维护和保养,但是频繁打蜡会给车漆带来伤害,因为有的车蜡中含有碱性物质,长时间使用会使车身变乌。王健告诉记者,南方的雨水较多,且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所以打蜡可相对多一些,而北方的车就没有必要频繁打蜡,如果车主通常将车停放在车库,每四个月打一次蜡就行了,如果经常停在露天停车场,每两个月打一次蜡就可以了,打蜡时{zh0}选择去污能力适中并且不含研磨剂成分的车蜡。

王健还提醒说,新车不要随便打蜡,因为新车本身的漆层上已有一层保护蜡,过早打蜡反而会把新车表面的原装蜡除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新车购回五个月内都不必急于打蜡。

 

Related posts:

  1. 养护爱车必须讲科学。但是,在汽车保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有的人本来以为是在保养汽车,但实际上却弄巧成拙损坏了爱车。养护专家提醒以下12种错误保养法等于毁车。 一、烈日下洗车——伤车漆 很多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则错矣,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zh0}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zh0}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二、洗车像洗澡——害空调 夏季气温升高,灰尘加大,车身容易脏,车主洗车的频率也开始上升,很多车主在洗车时也希望像给自己洗澡一样弄得彻彻底底。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车空调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车空调不小心被弄湿,会影响到汽车空调的寿命。 三、圆圈方式打蜡——效果差 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性地以圆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zh1}一道,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四、机油太多——出故障 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
  2.   车主应该知道车要“三分修、七分养”,养护固然不能让汽车永葆青春,不过在保养汽车中,也有部分车主爱惜过度,损坏了爱车。其实这也是车主对养护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才会弄巧成拙,养护专家告诉您养护的四种浪费。   {dy}种浪费:保养太过“勤快”   赵小姐是个车盲,她经常会收到经销商发送的保养信息,新车才开了8000公里,赵小姐的机油已换过三次,机滤也换了三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   提醒: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但过于频繁也没必要。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第二种浪费:追求高标号汽油   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的张先生,因爱护新车,两年来一直给爱车加97号汽油。   提醒: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xx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不少车主宁好勿滥,喜欢使用高标油。事实上,汽车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xx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   第三种浪费:轮胎要进口的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玩车的陈先生就是这样。但几次经历后陈先xx现,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适用。有一次,他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胎侧就起了包。   提醒:国外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着较大区别,适合国外路况的轮胎,在国内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
  3. 继奥迪、大众之后,宝马又被推上“烧机油”的风口浪尖。难道“烧机油”是德系车的设计通病?其实不然,让我们学习一下发动机机油的基本常识,就可以正确对待爱车的机油损耗了。本周我们请宝马广东宝悦的售后师傅为我们讲解德系车的用油常识,学会用油,就要先学习机油的特性。 机油为什么会“消耗”? 师傅指出,发动机机油具有冷却、润滑、清洁、密封和防锈五大功能,对于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油在发动机内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在摩擦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不仅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加密封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机油的状态,必要时须适当添加或更换机油。 为了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机油消耗的原因如下: 1、机油有润滑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的作用,当活塞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壁上有一层油膜,在混合气燃烧过程中部分油膜会被高温燃烧的气体燃烧掉。2、机油也用于润滑进气门杆,会被吸入燃烧室。高温的废气同样会消耗用于润滑排气门的机油。3、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增加,发动机机油由于高温氧化产生的蒸汽,会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阀吸到燃烧室燃烧。 德系车为何消耗量偏大? 德系车机油消耗量较其他品牌为何偏大呢?师傅指出,主要原因有三个: {dy},德系车对气缸的加工工艺有别于其他品牌。其发动机气缸壁在显微镜下呈网状形,每个细小的网孔都是存机油的“小油库”,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行工作时要比平面气缸壁的润滑性能更好,这就将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磨损降到了{zd1}。当然,网状形气缸壁比平面气缸存测量要多,机油消耗量也会较大。 第二,德系车的活塞环韧性较好,张力的程度弱于日系车。这样的匹配自然也减少了活塞环上下运行对气缸壁造成的磨耗,所以德系车在行驶了几十万公里后,去测量其发动机气缸壁的磨损,要比其他车系小许多,发动机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在保证{zd1}磨损的情况下,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会比其他品牌稍大。...
  4. 车主都希望自己的爱车能够开得长久,尽量减少维修的费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科学地养护爱车。以下12种错误养护法,你来对号入座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烈日下洗车——伤车漆很多私家车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则错矣,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zh0}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zh0}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洗车像洗澡——害空调夏季气温升高,灰尘加大,车身容易脏,车主洗车的频率也开始上升,很多车主在洗车时也希望像给自己洗澡一样把爱车洗得干净彻底。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车空调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车空调不小心被弄湿,会影响到汽车空调的寿命。 圆圈方式打蜡——效果差很多人在给车身打蜡时都习惯性地以圆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zh1}一道,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机油太多——出故障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搅动,不仅会增加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 螺栓过紧——{yj}变形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yj}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yj}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风扇皮带太紧——轴承负荷大夏季气温过高,有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风扇皮带应保持松紧适当,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进口轮胎——不适用有车主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路况与国内路况有很大不同,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就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抗冲击力显然会“水土不服”,就如同穿意大利xx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侧起包在所难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的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讲,xx能够替代进口货。...
  5.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有个很流行的问题:“你的车带T(涡轮增压)吗?”早在十年前大众公司首先将涡轮增压车型真正带入了国内,也让人们尝到了涡轮这个小部件带来的真正威力,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使用这一技术,而我们也能购买到越来越多的涡轮增压车型,那么这种带T的车到底怎样呢?它比普通车型使用起来会不会成本更高?平时又该怎样维护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为您解答。      涡轮增压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带有涡轮的发动机可以使发动机的{zd0}功率提高30%~40%,甚至更多,尤其是在高海拔空气稀薄的地区优势更加明显,同时它相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拥有更低的扭矩爆发点,以及更加宽泛的扭矩平原,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日常使用时提速更快,动力性也就感觉更好。所以,它可以让小排量车型拥有能够媲美更高排量车型的动力水平,同时在排放上也能够减少10%~20%的CO2废气,对于环保有着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如果你采取平稳驾驶的方式开车,它也不见得比同排量不带涡轮的车型油耗更高。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成为了日后汽车动力的一个发展方向。 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器是一种非常精密的装置,但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发动机所排放出来的废气推动涡轮运转,然后通过涡轮驱动与它连在同一个连接轴上的涡扇,不断向发动机气缸内压入新鲜空气,这样气缸在单位时间内进入的空气就越多,它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如果您还不明白,那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压锅,在高压下锅内的温度可以更高,我们煮饭的时间也就更短。与此类似,在高压下发动机缸体与活塞的工作效率也更高,所以动力也就更猛。     涡轮增压器属于高温部件,因为驱动它运行的气体直接来自气缸内排出的废气,温度高达900°C~1000°C,而在全负荷状态下,涡轮的转速可达每分钟18万~20万转。 很显然,涡轮在如此高温下还要做着如此的高速运转,那就需要特别高效稳定的润滑条件。而且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增压器的各个部件以及润滑油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和密封性,因此对于它的维护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些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机油一定要用好     以宝来、帕萨特为例,涡轮增压器的损坏通常是其与进气管之间的油封密封损坏,导致大规模烧机油,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油封的损坏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车主没有按时更换机油,或者使用了劣质的机油,导致浮动的涡轮主转动轴不能正常润滑和散热,从而在高温下损坏油封造成漏油。因此我们建议涡轮增压发动机应该选择耐高温、抗氧化好的优质机油,并且还要注意适当缩短机油的更换周期。...

以上关联文章由 提供支持。

: http://www.che119.cn/201007/ebf0bf.html

郑重声明:资讯 【远离爱车保养三大误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