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2010年第3期刊发
1983 年 3 月 10
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载文称:“中国为发明造纸所做的探索,可以同美国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相提并论”;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上,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乐章,向世人展示了千古不朽的风采。然而,蔡伦魂归何处,纸圣丰碑安在?
循着蔡伦的足迹,南出古都长安,沿着汉王朝开辟的子午古道翻越秦岭,经宁陕,走佛坪,来到汉中盆地北缘的陕南洋县龙亭镇(古称龙亭铺),一座珍藏了近两千年的蔡伦祠墓便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千九百多年来,尽管风云无穷变幻,江山数易更迭,蔡伦祠墓始终风雨如磐,熠熠生辉。
一、彪炳青史“龙亭侯”
东汉永平五年(62年),在湖南东部的耒阳县河畔,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了,这男婴便是后来成为开创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家蔡伦。蔡家是南国稻米之乡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耕读传家,咸称小康。幼年蔡伦读了几年私塾,取字敬仲,他天资聪慧,为人伶俐,遇事喜欢穷根刨底,加之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明白了许多道理,深得长辈喜爱。
永平十八年(75年),宫廷派人到各郡县挑选俊美少年入宫充做太监,年仅13岁的蔡伦被选中,花季少年在凄厉的叫声中被残忍净身,选入皇宫内当起了小小。次年,汉章帝刘炟即位,年号建初,蔡伦开始在章帝身边担任小黄门。东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宫廷内设置了中常侍、黄门侍郎、大黄门、小黄门等宦官职务,负责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由于蔡伦勤奋好学,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处事颇有风仪,几年后便崭露头角,被选作黄门侍郎,负责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觐见、安排就座等事务。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登基,是为和帝,由窦太后把持朝政。深受窦太后青睐的蔡伦很快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不料,窦太后临朝听政后,以私情授重权于窦氏兄弟,窦氏兄弟骄横肆虐,侵暴百姓,甚至擅自征调边防xx,引起了群臣的愤怒。永元四年(92年),14岁的和帝在内廷宦官的支持下,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开始亲理政事。和帝乃和顺勤勉之君,虽然严惩了窦氏集团的首恶,但对窦太后依然一如既往。永平九年(97年),窦太后去世后,其随葬宝剑及其它一应物品,均由35岁的蔡伦设计和监制。
永元十四年(102年)和帝立为皇后,蔡伦恪尽职守,尽心服侍,又得到邓皇后的信赖。邓皇后酷好舞文弄墨,命蔡伦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蔡伦学识渊博,又勤于钻研,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办事专心尽力,曾数犯龙颜,匡弼时政,都得到了和帝的采纳。据《·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经历了龟甲、兽骨到竹简、木牍的革新,然而,这样的书籍显然极其笨重,宫中文书往来更是苦于竹简木牍之繁。少数专用典籍是书写在丝绸上的,虽然轻便,但造价极其昂贵,难以替代竹简。西汉以来虽然陆续有简易的絮纸问世,但结构松散,无法书写。蔡伦目睹和帝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一捆捆奏章需要车载肩扛,不仅御览十分辛苦,就是随时取用也极不方便。蔡伦服侍左右,心中焦虑不安,渐渐萌生了造纸的念头。为此,他潜心钻研西汉以来用动物纤维造丝絮纸的技术,利用供职之便,经常到乡间各类作坊考察,发现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常常会留下一层薄如蝉翼的丝绒絮,揭下颇似缣帛,晾干后竟然可以用来书写简单的文字。一道闪光划过蔡伦的脑际,他在思考,为什么不可以凭借此种原理,扩大造纸原料的选择,改进造纸技术,来提高纸张质量呢?
于是,蔡伦在吸取借鉴前人的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作为造纸原料。桑树、楮树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纸的产量。然而,桑、楮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又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他采用了一些民间作坊利用石灰水制浆的方法,又添加了有较大碱性的草木灰水制浆,对纸料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逐步改进了工艺,提高了纸浆的质量,在宫廷作坊终于造出了{dy}张漂亮的植物纤维纸——皮纸。
元兴元年(105),蔡伦将造纸过程、工艺方法写成详细的奏章,连同新造出来的皮纸一起呈送和帝。一捆竹简上奏章文字几乎在一张白皮纸上一览无余,御览顿时轻松而又便捷,案头堆积如山的竹简被轻便而又整齐纸章代替,和帝不禁大喜过望,笑逐颜开,对蔡伦赞赏有加,于是下诏在全国推广,术由是迅速传开。从宫廷到民间,从御用作坊到山乡工场,造纸术很快普及开来,人们把这种纸称为“”,全国“莫不从用焉”。
就在蔡伦造纸首获成功的同年,和帝驾崩,皇后邓綏所养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又夭折了。邓皇后再立13岁的皇侄刘祜嗣位,是为安帝。刘祜乃清河王刘庆之子,即位之初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官至九卿之一的长乐太仆,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由于有了轻便的纸张,邓太后又命蔡伦组织人力对内廷所珍藏的典籍进行校订、整理和抄写,装订成册,从而促成大规模用纸高潮的形成,也促使纸本渐渐取代了竹简木牍,成为传播文化的有力工具。元初元年(114年),蔡伦被安帝封为“龙亭侯”,食邑三百户,领地龙亭(即今汉中洋县龙亭镇),从此进入贵族行列。
“峣峣者易者,皎皎者易污”。正当蔡伦权位处于{df}之际,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盍然辞世,27岁的汉安帝亲政。权倾一时的蔡伦骤然遭到朝臣的攻讦,当初受窦太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的往事被一一翻腾起来,汉安帝诏令他到廷尉那里去说清楚。从权力{df}上走下来的蔡伦,想想人生得意也不过如此,自知在劫难逃,为了避免遭受侮辱,他将身体洗浴干净,换上整洁的衣冠,一杯鸩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 59 岁。
蔡伦虽为宦官,但由于他在兼管尚方时,发明了造纸,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蔡侯纸”替代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蔡伦因此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二、“蔡侯遗法”传乡里
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老母说xx:
张郎来把石灰烧,李郎抄纸成了张。
这是陕南坊间流传的一首民谣,它戏说了蔡伦发明造纸、攻克道道难关的故事,也暗喻了蔡伦领衔发明的造纸术,凝结着集体的智慧。由于蔡伦的奠基和影响,陕南的造纸工艺如同其地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民间传说蔡伦自尽后,蔡伦族人惟恐受到牵连而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陕南金州(今安康,下同)。若干年后,蔡氏族中又有人经子午道翻越秦岭,北出沣峪口,将当时{zxj}的构皮造纸技术带到长安县北张村。继“蔡侯纸”之后,一千九百多年来,陕南的纸匠们一直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按照蔡伦发明的工艺流程,制造着{ctr}的构皮纸、桑皮纸、竹穰纸乃至草帘纸。笔者曾在秦岭和巴山腹地多个不同地区采访和拍摄到至今仍在运转的作坊工艺流程,这套工艺成为后世研究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
唐代,以麻皮纸为主的造纸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产量与日俱增。白居易《杜陵叟》诗中有“白麻纸上书德音”的描述,说明麻皮纸乃是皇家御纸。陕南是麻、苎的重要产地,对“蔡侯纸”的进一步革新,显然离不开陕南这个xx的作坊。中唐时,陕南的金州已崛起以构桑皮为原料的白绵纸,成为造纸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北宋《太平寰宇记》就有“金洲贡纸”的记载,这种贡纸,即以构穰为原料制成。构,亦称楮,为桑科落叶乔木,其叶可以饲猪,其枝皮即为穰,以构穰为原料生产的楮桑皮纸和白麻纸,至今仍为高级纸品。
洋洲古龙亭,利赖蔡侯纸,二千余年来,遗法传乡里。
新篁四五月,万亩束青紫,方塘甃砖石,尺竿浸xx。
成泥奋铁锤,缕缕成丝枲,精液凝瓶甄,急火沸鼎耳。
几回费淘漉,作意净渣滓,入槽揭小帘,玉版层层起。
染缋增彩色,纵横生文理,虽无茧绵坚,尚供管城使。
驮负秦陇道,船运郧襄市,华阳大小巴,厂屋簇蜂垒。
匠作食其力,一厂百手指,物华天之宝,取精不嫌侈。
温饱得所资,差足安流徙,况乃翦蒙茸,山径坦步履。
行歌负贩人,丛绝伏莽子,熙攘听往来,不扰政斯美。
嗟哉蔬笥味,甘脆殊脯胏,区区文房用,义不容奸宄。
寄语山中牧,勿以劳胥吏。
严如煜在诗中首先肯定了蔡伦对陕南造纸的宗传及影响,然后又详细描写了造纸的各道工序。他指出,造纸业的大发展,一方面是因陕南“物华天宝”,有大量的竹木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批南方流徙之民进入陕南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严公看到,由于造纸业的发展,不仅安置了大批南方流民,使社会得以安定,同时也发展了商品经济,这些精美的纸张“驮负秦陇道,船运郧襄市”,由水道陆路运往外地,使山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对治理地方有什么不好呢?因此,他告诫一些地方官吏,流民为了温饱而自力更生,又解决了文房所需,有什么不好?不要去禁止、查究,而徒费精力。严如煜的这种开明政治,为造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使陕南的造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严如煜还记载道:“丛竹生山中,遍岭漫谷最为茂密,取以作纸,工本无多,获利颇易,故处处皆有纸厂”;“厂择有树木、青石、近水xx可开设。有树则有柴,有石方可烧灰,有水方能浸料。如树少水无,即难做纸”。造纸生产必须于每年“夏至前后十日内,砍取竹初解箨尚未分枝者……其竹名木竹,粗者如杯,细者如指,于此二十日内,将山场所有新竹一并砍取,各剁料。于近厂处开一池,引水灌入……将竹尽数堆放池内……其料须供一年之用。”“夏至前后,男妇摘笋砍竹作捆,赴厂售卖,处处有之,借以图生者常数万计”。
相传今洋县纸坊乡(古称筼筜谷)即蔡伦造纸作坊之遗址,那里至今仍生长着大片竹林,乃是当年的原料基地。据笔者有限的见闻,仅洋县一地,今天仍保存着龙亭街村、龙亭张王村、龙亭杜村、黄金峡新铺村、黄家营街村、纸坊街村、阳庄河东沟村、阳庄河西沟村、阳庄河余家沟村、阳庄河宋家堰村、秧田乡铁佛寺村、华阳汉坝村、华阳红石窑村、华阳大古坪等14个传统手工作坊造纸生态村。据地方志记载,以造纸业著称而形成地名流传至今的,除洋县的龙亭铺及纸坊乡外,陕南各地都比比皆是。如旬阳县的双河、白庙,原安康县的双龙铺、白河县的纸坊坪、镇安县的栗扎坪等,不胜枚举;不少地方因盛产构穰而形成地名,如旬阳县的构园铺,镇巴县的大楮河,白河县的构扒沟及构扒乡、构檀河等。
三、客家传播创新业
值得指出的是,客家人在传承蔡伦造纸工艺中的巨大贡献。自东晋末年开始,包括陕南在内的中原地区客家先民为逃避战乱,一次又一次背井离乡,辗转来到赣闽粤交界的大山区,开基立业,薪火相传,形成了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尔后,无数客家人又从这里起步,不断向外迁移,或回流中原,或播衍海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客家人依靠勤劳和智慧,将中原造纸技艺与南方文化融合起来,不断开拓创新,促进了造纸业的繁荣与发展。
清初,大批南方客家人回迁,把经南方改良后的先进造纸技术带回了陕南,使陕南的造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丰富的构穰和竹木资源,促进了造纸业的极大发展,因而纸厂分布极广。乾、嘉以后,大大小小的纸厂如雨后春笋在各厅县山中到处可见。查阅有清一代陕南的有关文献记载,仿乎看到了当年秦巴山区崇山溪河之间造纸作坊的火热场面。县不管大小,路无论远近,只要有山水竹木,就有纸厂。嘉庆汉中知府严如煜曾记载陕南造纸业说:“纸厂,定远(今镇巴县)、西乡、巴山林甚多……西乡纸厂二十余座,定远纸厂逾百,近日洋县华阳亦有小纸厂二十余座。厂大者,匠作佣工必得亦百数十人,小者亦得四五十人”。可见与洋县接壤的定远、西乡两县是当时造纸工场最发达的地区。道光初年陕西巡抚卢坤也详尽考察了纸厂的分布情况,他记载说有的一县竟有纸厂几十个之多,如安康县“有纸厂六十三座,工匠众多”;孝义厅“有柴厢纸厂、杂居庸流”;岐山县“南乡有纸厂七座,厂主雇工,均系湖广四川人”;洋县华阳“亦有纸厂二十余座”;西乡县“有纸厂三十八座”;光绪《定远厅志》记载说:“巴山在厅西北隅一百五十里,西乡居其北,定远居其南……层峦高耸,横亘数百里,竹木丛生,贾人多设槽造纸,利尚溥焉”,“有纸厂四十五处,其工作人数众多”。
除了由商业资本兴办的大厂和一些当地士绅操持的xx脱离农业的作坊之外,各地还拥有大量的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小作坊,如砖坪厅(今岚皋县)“有纸厂二十二处,每年工作人等不过十余人,均系亲丁子侄”;秦岭西部的略阳县“乐索河两沟之地,多产楮树(即构),故其民三时务农,而冬则造纸为业焉”;孝义厅(今柞水县)尽管“户口零星,不成村落”但也仍然“兼有纸厂”。严如煜记载说,这些纸厂“大者匠作佣工必须数百数十人,小者亦得四五十人”,其生产规模颇大。场主和雇工大部分系湖广、闽浙之客民,其中也不乏本地造纸世家。场主出资本,雇工“食其力”。
清乾隆时期的安康学者邓传安所撰《构作穰说》一文,详尽地记载了构树栽培、构穰加工的过程及工序。邓文称:加工构穰只能冬季进行,要经过沤池、水浸、去皮、漂白、甄蒸等数道工序。“沃之以水,清其灰,而溏之,而挥之,而沃之,而复蒸之,质愈柔而色愈白矣”。乾隆《兴安府志》记载,兴安府所属各县均生产构穰,这些构穰,一部分经水陆两路运往西安、湖北等地,一部分则成为本地造纸的高级原料。
道光年间,陕西关中蒲城一名叫张超的造纸师傅迁居商州南秦川,他带来蒲城丁字场的造纸工艺,收买烂麻鞋底、麻绳头、破布等做原料,建坊造纸。后来,张超的儿子张世德、孙子张庆宝承传家业,采用当地盛产的构皮做原料造纸,成效更佳。纸坊大量收购构皮,秦岭南麓一带的构树栽植也由此而形成规模。“收料行”应运而生,亦称穰行。造纸作坊的纸浆池被称为“瀚”,穰行根据“瀚”的多少确定收购计划并保证向纸坊供应原料。到清末,仅南秦川一地便拥有田原、赵原、房湾、张湾、涉原、湘子店、王原、柏朵山等纸坊十六个;民国初年又发展到三百多个。每个“瀚”年约需原料万斤,三百多个纸坊即需料三百多万斤。每年三月十五日,南秦川“纸坊会”举行盛大集会,隆重祭祀纸神蔡伦,唱戏酬神,交易产品。每年办会由各大纸坊轮流坐庄,花费由穰行统筹。 在秦岭北麓长安县北张村,xx以前村里几乎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头还建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的神位,纸坊工匠乃至村民无不顶礼膜拜。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村里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唱秦腔大戏,聚集市贸易,各村男女老少欢呼雀跃,结伴逛庙会。 清代中后期陕西的造纸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所采用的原料除构穰、青竹之外,“凡植物纤维类,质之柔韧者均可取作原料”,如龙须草、稻草等。不同原料可生产出不同类型的纸张,生产白麻纸的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其生产程序极其复杂,从剁料、碎料、浆浸、甄蒸、水冲、硷煮、兑浆、踏槽,一直到竹帘揭纸、上墙焙烘干、加工整理等,中间要经过72道工序环节,一料纸的工序要费日数月。当然,各道工序都有分工,亦如今天工厂大生产之车间,上下衔接,不停运行,故每日都有产品出厂。每百张为一刀,每刀折几张做记号叠起来打捆,并在外沿上盖上厂家字号印记,即成商品。在一些较大的纸厂,还生产细白纸、黄表纸、二则纸、圆边纸、毛边纸等,工艺比较精细。“如细白纸,每甄纸料入槽后,再以白米二升磨成汁搅入,揭纸即紧细。”以构穰为原料所造之纸,因质地洁白、柔韧,吸水性强,而成为书写纸中的佼佼者。 民国末年,由于社会动荡,陕南造纸业日趋衰落,再加上湖纸、川纸等外地优质纸张的冲击,陕南一些生产厂家纷纷倒闭,所剩者多为火纸厂和皮纸厂。火纸及皮纸的生产作为陕南乡村的重要产业虽数历兴衰,但一直延续至今,其传统的生产方式及手工作坊仍在向人们展示着古老的文化渊源。蔡伦祠则成为永远的纸文化圣地,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彩。 四、风雨如磐“蔡伦祠” 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四个幼帝,依靠两个皇后,得以步步高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zh1}却以自尽告终。蔡伦死后,其尸体被龙亭义士偷偷运回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埋葬于封地龙亭铺的田野里。三十年后,在民众的呼声下,蔡伦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汉桓帝刘志为蔡伦立传,编入《东观汉记》,并敕令支拨官帑为蔡伦树碑建祠修墓。当地官绅和龙亭铺的百姓亦踊跃捐资,鸠工备料,在其墓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蔡侯祠”。 洋县古属梁、雍之地,三国以前都是城固县辖地,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年)始设洋州,州治在今西乡县东南20里处的泾洋河岸上。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洋州由西乡县迁至今洋县县城,为州治所在地,下辖兴道、黄金、真符、西乡四县。唐朝诗人曹邺、宋代画竹名家文同都曾在此做过知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为洋县,隶汉中府,一直沿袭至今。龙亭铺就在洋县县城以北十里之地,低矮的房屋连接着纵横阡陌,一个极其朴实无华的古镇。如果没有路标的指引,几乎让人无法相信这曾经是龙亭侯蔡伦的封地。 |
蔡伦陵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其南为蔡侯祠。龙亭蔡侯祠的山门前,一对石狮雄踞两侧,汉代建筑风格的祠庙,一下把人带入悠远的历史隧道。进入山门,钟楼、鼓楼矗立两侧,左钟右鼓,暮鼓晨钟。山门以里的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矗立着拜殿、献殿、正殿三大殿,三大殿两侧恰到好处地分布着厢房、乐楼等古建筑。走过古柏森森的青砖甬路,便可看到{dy}重建筑——拜殿。拜殿大门上高悬有唐德宗李适的御书匾额,青莲底色上“蔡侯祠”三个金色大字飘逸着唐皇的才俊。殿前,一株历尽沧桑的千年汉桂,却依然虬枝盘曲,挺立苍穹,其主干约需两人合围,虽然其躯体已出现空洞,却仍然枝繁叶茂,据说每年开花两次,芳香四溢,堪为称奇。汉桂犹似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蔡侯祠的兴衰和辉煌。殿中正中端坐着蔡伦手执纸卷的塑像。右侧壁上彩绘着“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彩绘着东汉元初元年(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的场景壁画。殿内壁画满墙,匾额高悬,实为一座历史文化殿堂。
穿过正殿往里行进,第二重建筑是献殿,献殿之后为大殿。越过大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垂花门,垂花门上,悬挂着国民党元老、xx书法家于右任楷书“蔡侯墓”金字匾额。过垂花门,即进入宽阔的墓区。远远望去,长方形的蔡伦墓冢如小山般隆起,肃穆而又庄重。墓前青砖甬道两旁,松柏掩映,石羊、石马、石翁仲分列左右;墓前,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方形祭亭,此亭曾毁于清初“三藩之乱”,1995年由洋县邮电局捐资重修。祭亭石碑上,xx佛学家、书法家赵朴初手书“蔡伦墓”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祭亭之后的墓冢前,左右对称耸立着两座高达3米的赑屃驮碑,俗称“龟驮碑”。相传赑屃是龙王的第八子,力大无穷,尤喜负重,常驮着三山五岳遨游江湖,后来便被封为承载碑石的龟趺。右碑镌刻“汉龙亭侯蔡公伦墓”八个楷书大字,乃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洋县知县崔象豫所立;左碑镌刻“汉龙亭侯蔡伦之墓”八个楷体大字,系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县知事姚诚刊立。碑后,覆斗状的蔡侯墓冢掩映在葱茏的竹木之中,极目仰望,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油然而生。墓冢后为“明月池”,据说池上古有庑榭,为蔡伦之寝殿,今已荡然无存。
据介绍,民间祭祀蔡伦的风俗古已有之,历代不衰。早年,以龙亭铺周边居民为主体的民众自发建立了纪念蔡伦的“香会”,百姓自筹费用,置办旗帜、购买香烛纸炮。每年清明前,香会首领就要知会民众,确定“进香”时日。进香之前三天,人们都要戒酒食素,不染房事,以示虔诚。进香之日,人人沐浴更衣,以村落、家族组成团队,高举“进香纸圣蔡神”的绣旗,抬着“三牲”果馔供品,敲锣打鼓,铳炮齐鸣;到达蔡伦祠后,在鼓乐声中,依次由各村会首奉献贡品、焚烧香表纸烛,集体行三叩九拜大礼,感谢“蔡侯纸神”造福人间。
而今,每年春秋两季祭祀蔡伦的日子,便是龙亭铺的盛大节日,四邻八乡百姓云集,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一时间,龙亭铺又成了土特产品的贸易集会,“蔡伦纸”自然格外引人注目。祠墓内外香烟缭绕,爆竹喧天;祠内钟鼓齐鸣,声闻数里。人们到这里瞻仰遗迹,缅怀蔡伦的不朽功绩,有的挥毫泼墨,有的吟咏诗词,在这里留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辞章。明末诗人徐乾健有诗为证:
策马龙亭日欲熏,江头遥见蔡侯坟。
汉封遗迹空怜在,青史香标世共闻。
漫拂鱼笺铭旧德,不烦竹简谢夫君。
频过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断云。
1957年,蔡伦祠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专款修葺,以后又多次进行修葺。其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蔡伦祠墓一度备受冷落,陵园凋零,文物损毁,令人扼腕痛惜!到1982午,洋县人民政府成立文管所,设专人对蔡伦墓地进行保护和研究;1985年,陕西省政府再次拨款,对祠墓冢进行加固和修葺,对所遗存的古树、碑石进行清理保护。2002 年,又在西侧新建蔡伦造纸原始工艺流程的纸文化博物馆,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蔡伦造纸历史文化的课堂。经过修复的蔡伦祠占地 20000 多平方米,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千年古祠,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物质文明的伟大功绩。诚如余秋雨先生为博物馆的题词:“千年蔡侯纸,万里文明史”。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