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蒙古骑兵为何{wd}天下? - 失-得- 科剑- 和讯博客
800年前,蒙古骑兵为何{wd}天下? [转贴 2010-07-04 11:09:33]   

  

     蒙古骑兵之所以{wd}于天下,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xx。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zd0}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弓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至80公斤之间,便于骑兵自如运用。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再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骑兵的机动力,使蒙古人得以纵横世界,无人能阻。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准确地向后方的敌人放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是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是持续不断地攻击敌人,三是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无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与蒙古骑兵相比。一旦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而且连逃都逃不掉,只有做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xx依赖强攻,他们常常先用xx把敌人杀伤大半,然后才与敌人短兵相接。
  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10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7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若不是窝阔台突然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

 

  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他们凭借较少的xx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

  在几次西征中,蒙古xx的数量很少,总数最多不过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为什么?
  西方各国xx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中体现出来了。

  在东方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xx、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xx。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体现,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xx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xx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正战。在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xx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xx不同的是,西方xx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xx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xx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进入铁器时代之后,马的鞍具的发展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

  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既能用xx、长枪也可以使用xx。骑兵的主要作用是xx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

  而西方的骑兵xx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xx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作战范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
  东西方的xx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xx和中东地区的xx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xx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xx打过照面。{wy}可能的机会,以亚历山大攻克印度准备东进时的病逝而告终。

 

               蒙古人的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一开始,蒙古xx和过去的游牧民族xx一样,xx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那些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无能为力,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wd}。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xx那里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的新发明: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注重xx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能力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突击,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xx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xx射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像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可怕情形,却从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编入汉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兵员,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无论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事实上,蒙古xx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的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xx、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

  欧洲xx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xx都是在很小的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xx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刻板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xx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蒙古人西征时,大xx与敌人正面遭遇时,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攻击。其战术队形通常是排成5个左右的横队,每个横队均为单列。各横队相距很宽的距离。这样就形成了远远大与对手的宽大正面。前两个横队是重骑兵(相对东方xx),其余为轻骑兵(相对与西方的轻骑兵可算无任何装甲的骑兵)。在此之外则还有大批的游骑四处做表面上无意义的运动。
  双方xx在靠近后,蒙古xx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隙间快速冲出,向对面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攻击的西方xx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他们一定要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xx的骑兵只需一两次这样的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一轮接一轮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旦敌xx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潮水般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蒙古人特殊的装备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蒙古马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zd1}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

  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有人曾说“蒙古马是最接近骆驼的马”。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而且,蒙古马在蒙古xx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也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大量使用母马,可以提供马奶。减少了蒙古xx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战马。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xx具有当时任何xx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速不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3天的时间!而布满积雪的两地的距离有3百多公里,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中原的新式武器——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原是中原各个王朝用来守备坚固的城防抵御蒙古xx的。但蒙古xx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威力惊人,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

  在欧洲战场,常有这样的情形:那些炸响在空中的巨大火团还没有xx攻破城墙,守军就已在惊恐中瘫倒在地,进而失去战斗意志开始弃城逃亡了。
  蒙古骑兵的各种装备——因为蒙古骑兵从未像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他们的武器也不像欧洲xx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各种武器,使得他们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

  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xx、xx、长矛、狼牙棒、短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xx,他们的xx粗大坚固,需大约80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等,这在正规的欧洲xx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并且防不胜防。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像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蒙古军人的训练、忍耐力和其军事化的特殊社会组织

 

  蒙古xx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

  他们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xx,成年的时候就自然成为职业军人。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具有极为坚忍的性格,对物质条件几乎从不讲求,将爬冰卧雪视为家常便饭,远距离跋涉更是习以为常。

  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xx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农耕民族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军事化道路。

  为了训练出{zh0}的xx,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都要接受严格的骑马、射箭的训练。长大后,这些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xx,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极为惊人。

  他们在马背上,无论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是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他们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做到。这也是欧洲xx在没有给予蒙古骑兵杀伤的时候自己就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

  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

  蒙古各部落的首领既是生活生产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指挥者,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他们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xx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池被攻克。
  
              附:绍约河战役

 

  1241年,速不台和拔都分别率领两支蒙古大军进攻东欧,他们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

  在两支xx遥远的侧翼还有两支小规模的骑兵xx,他们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xx。
  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xx的攻击。
  蒙古xx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xx进攻,守备xx在前所未见的强大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xx主力发起攻击。

  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于{jd1}劣势的蒙古xx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
  此时,蒙古人由3个骑兵纵队组成的的主攻xx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从背后杀向匈牙利xx!

  魂飞魄散的匈牙利xx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死防守。

  蒙古人的工兵向兵营里发射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xx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xx首次见到,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一些绝望中的匈军士兵发现其西侧有一缺口,于是夺路冲了出去。为了跑得快些,他们丢弃了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盔甲。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xx,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他们不停顿地换马并用xx、短斧、狼牙棒猛砍精疲力竭的匈军士兵。
  在绍约河战役中,匈牙利xx阵亡7万余人。
  蒙古军迅速攻克了佩斯城。绍约河战役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而这10万匈牙利大军,是当时欧洲最精锐的xx。
  蒙古xx在东欧平原势如破竹,震动了罗马教廷和西欧诸国,整个欧洲都为蒙古xx下一步的进攻而惊慌失措。

  但是,1242年初,正当蒙古xx像沉默的狼群一样逼近维也纳的时候,惊恐而绝望的欧洲人发现,蒙古xx居然撤退了,后来才得知,是蒙古大汗窝阔台(成吉思汗的3儿子)病逝了。真是谢天谢地!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大汗病逝,蒙古在外面的所有男人必须回草原参加忽勒里台(大会),推举出新的大汗。
  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救了欧洲人一命,不然,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蒙古xx靠着xx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xx。

  由于欧洲xx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xx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xx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xx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

  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xx和蒙古xx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悬殊的。

郑重声明:资讯 【800年前,蒙古骑兵为何{wd}天下? - 失-得- 科剑-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