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法的研究目的是:(1)利用引用分析发现有影响力的知识来源(即文献);(2)利用共引分析挖掘知识结构的内在关联。
引用分析计算出的引用频数是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而共引分析的知识结构描述则可以划分各个知识领域及其联系。与此相应,研究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对样本论文列出的所有参考文献按引用次数排序,得到参考文献的影响力排名,由此筛选出影响力较大(即引用次数排名靠前)的参考文献。参照国际上同类研究的做法,本文选取引用次数大于10
次的参考文献,假设共30 篇,使选取的文献篇数既满足知识结构分析的需要,也适合文献共引矩阵因子分析的要求。
2. 计算30
篇文献两两之间的共引次数,即任意两篇参考文献同时出现于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由此构成对称的30×30 共引矩阵。
3.
利用因子分析将共引矩阵中的原始共引数据转化为相关矩阵,目的是xx相似文献引用不对称造成的误差。采用共引分析中使用最多的Pearson系数将原始共引次数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将共引次数矩阵导入SPSS,选择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即可转换为相关矩阵。
4.
利用SPSS13.0
软件提供的多维尺度分析应用程序,对转换后的共引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该程序通过分析矩阵的相似性特征进行处理,然后转换成两维或者三维的知识结构图。将相关矩阵作为源数据,选择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进行聚类,其中类间距离选择Ward’s方法,变量间距离选用欧氏距离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选择Analyze-Scal-Multidimensional
Scaling(Alscal)进行MDS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
MDS中的散点圈成点群。图上各点代表各个参考文献。文献的共引程度越高,在结构图上对应的点就越接近,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越相似,关联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