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92】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公示- 天胶 ...

【002192】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公示

2010-06-28 18:54:22 阅读38 评论0 字号:


发布: 环评处 2010-06-23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网站

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公示

 

1.     项目基本情况

20046月北京东方燕京地质矿山设计院重新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随后四川省矿业有限公司和美国迈科思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四川省集海锂业有限公司,并以四川省集海锂业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经营主体。同年7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川发改产业[2004]469号文对四川省集海锂业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同意其建设采矿规模为24万吨/年的矿山及配套24万吨/年的选厂,其主要产品为年产6Li2O的锂辉石精矿49919.13吨和(TaNb2O350%的钽铌精矿18.24万吨。

20047月,四川省集海锂业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监测研究所重新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20051月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同年4月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以川环建函[2005]111号对环评报告书做了批复。

项目开建于20055月,建设过程中业主再次发生变更。2006年,原项目业主由四川省集海锂业有限公司变更为现在的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康定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康发改[2006]30号文对此进行了确认。

20078月,原四川省环保局对该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项目尾矿库的实际建设也与环评要求不符;另外其生产工艺发生变化,生产中取消了重选和磁选工序;此外工程配套的部分环保设施未上,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处置不当。对此,原四川省环保局以川环建函[2007]1107号文责令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进行整改,并要求其对变更情况提交补充环境影响报告。

200710月工程基本建设完成,同时基本完成了川环建函[2007]1107号文提出的有关补建和完善相关环保设施的整改工作。工程设计采、选矿石24万吨/年,因高原气候原因,实际年工作天数(240天)比环评设计(300天)的工作天数少,目前实际建成日生产规模与设计相同(800t/d),年生实际生产能力为19.2万吨。四川省有色金属研究院于200712月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20094月,甘孜州环保局经现场检查后确定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川环建函[2007]1107号文提出整改工作,确定了该项目基本完成了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及尾矿库新址补充设计;基本完成了尾矿库回水坝、溢流涵洞、回水泵站、高位水池等工程的完善和建设;基本对施工造成的地表创面进行了修正、回整、清理和恢复;基本完成了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并以甘环发【200997号文同意其进入试生产。20101月,成都新川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该项目水土保持评估报告。目前矿山采矿许可证的变更手续还在办理过程中,工程设计采、选矿石24万吨/年,因高原气候原因,实际年工作天数(240天)比环评设计(300天)的工作天数少,目前实际建成日生产规模与设计相同(800t/d),年生实际生产能力为19.2万吨。目前实际建成规模与设计相同,主体设备和已建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具备验收调查条件。

 

2.     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制度和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建立了相应的环保管理制度,将环保管理纳入生产管理系统。

3.     验收监测结果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04月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调查,其结果如下:

3.1生态环境影响

3.1.1陆生生态影响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高原牧区,自然生态植被主要为草甸,区域内无珍惜频危保护动植物,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影响主要开挖所改变的地形地貌以及矿山爆破的影响,这些活动对适应灌丛和草丛生活的动物有所影响。项目通过实施的水保工程,实现工程建设区内林草覆盖率12.3%,以此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由于矿山范围植被恢复条件相对恶劣,此部分生态恢复工作进度缓慢,总体上不会使本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种群结构发生大的变化,不会对这些物种的消亡产生影响。

3.1.2采场边坡崩塌的影响

目前矿山属于初期开采阶段,开采方式为自上而下分层开采,当前开采作业面基本在矿体表层,因其地势相对平缓,尚未因开采形成陡坡,开采至今,矿区内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也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但是矿区内处于活跃的地震断裂带,因此矿山建设及生产中需考虑由于露天开采后形成高陡边坡,其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是可能造成的危害。

本工程针对边坡安全定制了管理制度,以此确定生产中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达到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以及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并配以合理爆破的手段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同时对因地表水大量渗入和地下水运动影响造成边坡的不稳定采取地表排水、水平疏干孔等措施。

3.1.3水土保持

验收调查期间,通过调阅该工程的工程施工及监理管理报告,特别是有关水土保持的评估报告,我们对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重点为工程{yj}占地区、道路、渣场、尾矿库和矿山水土保持区,将水土保持的实际实施情况与水土保持方案阶段的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考察其实施效果。

该项目业主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实施了部分作为,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了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完成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基建期的防治任务,较为有效的防治了工程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

在工程建设期间,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治措施同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监理和质量检验;委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委托具有多年尾矿坝建设经验的米易振帮建设公司进行尾矿库的施工,同时进行相应的监理工作;水保新增措施也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挡墙、护坡、排水沟、涵洞等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其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要求,建成后具有较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从现场已完成的水土保持设施看,工程措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布局基本合理,设计、施工、监理责任明确,确保了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可恢复植被的地段撒播植草(塔公生活区至进场道路4000m以下的部分路段撒播草种,恢复较好,提高了林草覆盖率。

运行初期,各项措施防护效果得到明显的体现,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宜恢复植被区进行了植被恢复措施,水土保持功能逐步体现,未出现明显的水土流失现状,总体情况良好,有效发挥着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20101月,成都新川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该项目的水保评估报告。

3.2水环境影响

3.2.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本工程施工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方对于施工时生产的废水——开挖的渗透水、混凝土拌废水、基坑废水未采取回收利用,直接淌留入周边草地,此方式无可避免会对周边地表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未进行收集处理,遇到雨天不可避免会对周边地表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3.2.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

该项目正常情况下无外排废水,但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存在生产废水和尾矿库尾水溢流和渗透情况,验收调查期间,三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pH及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和As的浓度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其水质良好。

3.3声环境影响

3.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方避免了夜间施工,主体工程周边1km范围内无固定民居。该项目施工期无扰民纠纷和噪声投诉现象发生。

3.3.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

该项目凿岩和爆破产生的噪声约95110dB,由于周边1km范围内无固定民居,对外界没影响,生产作业人员配戴防护噪声用具。

选矿的破碎、磨浮等设备产生的噪声约95100dB,选矿设置值班室隔声降噪,作业人员配戴防护噪声用具;锅炉房风机产生噪声,风机采用密闭隔音;由于项目主体工程(选厂和矿山)周边1km范围内无固定民居。

3.4环境空气影响

3.4.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易起尘的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消尘,以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3.4.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

该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原料破碎及筛分工序产生的粉尘和锅炉燃烧产生的烟尘及二氧化硫,粗破碎、中破碎、细破碎及筛分外排废气经各自配备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外排颗粒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

锅炉房外排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3271-2001)标准中二类区时段标准的要求。

3.5土壤环境质量影响

由于工程建设和生产中,土层受到翻动影响,土壤环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次验收调查期间对工程区域周边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断面的As的含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土质良好。

3.6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

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矿石、除尘器粉尘(颗粒物)、锅炉炉渣、尾矿渣、生活垃圾。

该项目剥离的废石堆放于容量124m3的废石场各个选矿工艺中的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作为原料进入粉仓;锅炉除尘点收集烟尘及炉渣用于铺路,多余的弃放于废石场;选矿产生的尾矿存放于库容371m3的尾矿库;企业与塔公乡政府签订了垃圾处理协议,该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处置。

废石场满足矿山22年开采年限的要求,尾矿库库容满足22年的选矿。废石场建有挡墙和土质排水挖沟;尾矿库坝体下游建有截渗坝,对截获的渗透水同尾矿库溢流水一起用泵回抽利用;乌鲁木齐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对尾矿坝的现有工程措施以及生产相关工艺作出了无环境危害影响说明。

3.7污染物排放总量

根据验收调查结果初步统计,烟粉尘年排放量为3.31t,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6.07t,固废年排放量为27t

3.8环保投资

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项目建设总投资1.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805万元,占总投资的20%

3.9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

     该项目针对尾矿库、废石场和xx库等风险源,防范措施主要从的设计和施工、和管理着手,采取了尾矿库溃坝的措防治施,其尾矿库的坝体设计按照《选矿厂尾矿设计规范》确定的四等设计,同时考虑到高海拔和9级地震烈度的因素,尾矿坝采取了一次性筑坝,分期建设的方式。而针对尾矿坝的渗流工程对坝体铺设了土工布反滤层,土工布上、下部铺设细石加粗砂,平整压实,提高坝体密度,从而增加抗剪强度;而尾矿库防洪措施主要是修建了截洪沟和排水涵洞等防洪设施;对尾矿库的溢流水和渗透水工程在尾矿坝下游约180m的地方建有一截渗坝,对截渗坝前截留的渗透水公司采用潜水泵将其抽入回水池后同溢流水一起泵回选厂生产使用。此外,针对废石场可能出现的崩塌和滑坡的风险,公司主要从管理上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特别对施工管理,规定了废石场机械作业的推土机紧跟汽车排土进度,及时平整、夯实;并严禁汽车乱堆乱倒。此外,加强对废石场内部不同深度的变形和位移进行监测,加强对堆基底和裂隙情况进行观测。另外,针对xx库的风险,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远离作业区,建立专用库区,并有明显的标志。库存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并有专人值守。

尾矿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未在尾矿库内铺设防渗土工膜,目前的措施是依靠尾矿库坝下游180m处的截渗坝来截获的渗透水,截获的渗透水用 泵回抽返回生产再利用,对此乌鲁木齐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对尾矿坝的现有工程措施以及生产相关工艺作出了无环境危害影响说明。

为防生产过程中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保护周围环境及附近水域,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风险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即环保应急领导小组,并编制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明确了环保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落实了环保重点巡检部位及责任部门,规定了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和程序。

3.10环境管理

为了加强环保管理,公司建有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应急方案等一系列生产管理、安全运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了环保工作管理目标,根据任务设置了相关机构,规定了环保工作管理责任,提出了具体的环保工作管理办法。同时公司设有环保科负责环保管理工作,有专职环保管理人员2人。与工程有关的环保档案(如环评报告书、环评批复等)均由公司办公室归档保存和管理。

3.11公众意见调查

本次公众意见调查走访咨询了塔公乡人民政府及部分居民,并对其发放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施工期间相关的文件、资料,以此来了解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社会、环境影响问题,并评述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

各调查乡、村表示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满意。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当地居民收入均存在正影响。

现将验收调查公示如上,公示日期为2010623201071七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此时间上报四川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处。

  址:成都市西御街31

  话:028-86198196

联系人:高家根、易丹

Email  

           言:请点击——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002192】四川省甘孜州呷基卡锂辉石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公示- 天胶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