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凯旋而归- 岁月有心的日志- 网易博客

五名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凯旋而归

2010-07-03 10:24:24 阅读6 评论0 字号:

 五名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凯旋而归 - 岁月有心 - 岁月有心的博客   

   五名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凯旋而归 - 岁月有心 - 岁月有心的博客

       5月28日,辽河油田曙光采采油厂李勇、石化总厂金德荣、长城钻探公司测井公司关文福、大洼县联通公司韩冷、盘山县辽化邴鑫五名自行车爱好者,在川藏线上骑车跨越了大渡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翻越4000米以上山峰14座,行程2000多公里,历时一个月,以低碳生活的方式,实现了骑行西藏旅游的梦想。
        骑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五名骑行勇士平均年龄41岁,{zd0}的58岁 ,最小的31岁。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和单位,但在盘锦车友联盟网上认识后,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骑行经验,因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而结缘,今年产生骑行西藏的想法,经过前期充分准备,于4月27日7时30分启程。
       在路上,他们遇塌方、躲飞石、迎风雪、顶烈日,克服了高原反应、人烟稀少、昼夜温差大等意想不到的困难。李勇对记者说:“拉萨是一个美丽神秘而向往的地方。我就想用骑行的方式,锻炼身体,磨练自己,挑战极限。看到沿途的美景,感受骑行的快乐,让我忘记了身心的疲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8岁的关文福说,正是因为我参加了这支骑行队伍,我的退休生活没有那么枯燥和乏味,每天的生活很充实。让我们魂牵梦萦的绝不仅仅是那神秘的拉萨、湛蓝的湖面、无垠的牧场、笔直的天路、雪白的云朵、耀眼的黄花、虔诚的信徒、朴实的藏民、凶猛的藏獒和遍地的牛羊。而是西部人民的热情好客,西部民风的淳朴善良。最让我们终生难忘的,还是那一双双纯净、期盼、激动,充满着感激之情的孩子们的眼睛。
        骑行在西藏,感动在天路。五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用车轮去丈量自己的心灵路程,倡导人们以低碳生活方式出行旅游,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新闻链接:铿锵辽河人骑行川藏线

      骑行川藏线,一定有辛酸、有痛苦、有绝望、有饥饿、有疲惫、有恐惧,当然更有成就感,有感动、有幸福、有激动、有惊讶……骑行川藏的经历,足以影响一辈子……

 
       幸亏有惊无险

        318说是国道,可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路段连乡村公路都不如。冰人做梦也想不到,他能在晴天遭遇山体滑坡,乒乓球大小的石子滚落山崖,其中一个打在车圈上,然后反弹到他的脚背,钻心地疼了两个小时。

       千里永远忘不了那条4公里长的漆黑隧道,车灯发出的光在无边的黑暗里显得微不足道。他感觉隧道在转圈,顿时的眩晕感让他失去平衡,连摔两跤。冰人在下一个隧道口等待队友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脏兮兮、衣服碎成一条条的“狼狈千里”。

        也是在理塘—巴塘的路上,一条大狗突然跑到老关的车前。老关猛地刹车,一个大跟头,骑行服摔破了,胳膊出血了,车灯、水杯顺着惯性摔出好远。老关站起来捡的时候,又有三条大狗蜂拥而上,老关怕了。“能不怕吗?头发根都立起来了,我壮着胆子使劲喊,后来把狗吓跑了。”老关说起这段,还心有余悸。

       有{yt}下大坡,除了脚下的黑色路面,四周全是黄色的荒山。偏巧前面有一段沙石路,十八子的眼前霎时被黄色包围。这样骑着骑着,视线有些模糊,下一段黑色路面出现的时候,十八子猛地意识到情况紧急,紧刹车压低身体拐过去,吓出一身冷汗。如果继续冲坡,他就会掉下悬崖,后果不堪设想。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亲人的影像,七尺男儿落泪了。晚上他{dy}次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没敢说发生了什么,只说想听听女儿的声音。

       从盘锦到拉萨——“爱心接力”

        行程不到一半,老关的车坏了,有着丰富修车经验的十八子和白马经过多方努力,仍然束手无策。盘锦车友会的小娜听说这个消息,在网上发帖请求援助。想不到拉萨一位姓贺的小伙子很快有了回应。他与老关取得联系后,沟通多次,托朋友陈伟把拉萨几家车行寻找的配件带到老关所在的巴宿。两天后,车友们见到了陈伟,遗憾的是,这个零件与车并不匹配。陈伟又找到在拉萨开旅游车的辽宁人“热狗”,这个热心的家乡小伙一路上见到车队就停下打听,终于在一个大拐弯处找到老关,给车友们送来补充体力的饮料,并准备在下一站林芝彻底治好老关的车。

       那天晚上,“热狗”买来啤酒,在一家藏族风情的饭店里招待5位同乡。他们像老相识一样聊天、畅饮,老关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在来之前就告诉家人,“别打电话,别动摇军心。”可见这份决心多坚定,既然来了,怎么能轻易放弃?后来,在“热狗”的帮助下,老关的车修好了,他如愿以偿地骑到拉萨。这一路,他们一直短信联系。到拉萨那天,“热狗”热情地迎接他们,为5位老乡安排住宿和行程,预订回程的火车票。这个名叫“热狗”的热心肠小伙他们是交定了。

       超越生命的友谊

       在川藏线上骑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必须找到自己的频率,自己的呼吸节奏。”5个人体能不同,想在一起走是不可能的。他们每天一起出发,约好晚上在下一站集合,这一分开可能{yt}见不着面。前面哪有塌方,哪有意外,谁也不知道。“但是这种恐惧很快就会过去,爬坡的时候,一抬头或者一回头,看到远处的一个小红点,那就是我的队友,我的伙伴。”冰人说。

          可是有{yt}是例外的,在理塘—巴塘的路上,前面的车友传来消息:昨天有个车友被抢了!本来白马体能好,每天都骑在最前面,而在这天,白马一直陪着后面的冰人和千里。这{yt},为了安全,大家一路同行,相互照应,好在没有发生不测。

         一路上,也只有{yt}晚上,5个人没住在同一家客栈。

        那天翻越5座4300米以上山峰,在高海拔骑行了一整天。晚上9点,十八子才把车推到山顶,劳累、饥饿、孤独,整个人有点蒙了。冰人到镇上联系队友的时候,白马关机,千里联系不上,十八子听到手机响,以为是问自己为什么没到,他一心想把车推上去,没顾上接电话。这时的冰人担心极了,千里曾经有高原反应,不会是困在哪了吧?后来得知千里已经在上一站住下,冰人悬着的心才放下。

         谁都有脆弱的时候,尤其是车队中最年轻的冰人。还差15公里到达然乌的时候,他的车胎{yt}中第三次被扎破,刹车也坏了。那天风特别大,下垭口都感觉不到在下坡。上坡的时候全身淋湿了,手套也不例外,冰人摘下手套想补胎,手马上冻麻了,连背包都解不开。手机没信号,对讲机无应答,这里是山体滑坡多发地段,很危险,一个湿漉漉的人推着泄了气的自行车,顶着大风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冰人的心情坏透了。“到客栈本来想发泄一下,结果看见哥儿几个全捂在被窝里,说话的时候嘴唇直打颤,告诉我‘冰人,你自己去吃饭吧,我们吃面包了。别忘了,把湿衣服晾上。’大家都那么惨了,还想着提醒我晾衣服,还有什么理由发泄?”

        第二天一早,冰人不想走了,喊了他两遍才懒懒地出来。结果十八子早早地把他的车胎补好,刹车修好,笑呵呵地说:“一起走吧。”冰人被这样的团队精神彻底感动了,湿衣服还没晾干,他们挑相对干的穿上,鞋更是没干,他们先在脚上套塑料袋,然后套袜子,再套塑料袋,{zh1}穿鞋,中午的时候,靠脚的温度把鞋烘干了。

        西藏的美,去过的人才知道

        318国道被称为“中国画廊”,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中意这条线路。

        在冰人眼中,新都桥和然乌湖是最美的两个地方。“从新都桥上能看到{zd0}的六字箴言,就刻在山坡的石头上,非常壮观。然乌湖特别清澈,洁白的雪山和蓝蓝的湖水连成一片,像一个童话的世界。”

        千里最喜欢澜沧江上的小镇,山上的石头呈现出奇异的绿色,与绿树、草地辉映出一幅绿色背景的xx油画。

        老关想起阿志玛的那家藏民客栈,“我们住在阁楼上,抬头就能看见星星,西藏的星星特别多,特别亮,天空特别纯净。”

        十八子在日志中写道:“纳木措被西藏人视为圣湖,草原、雪山、蓝天、白云,加上这一大片蓝宝石般的湖水,让人心旷神怡。”

        5月21日,骑行的{zh1}{yt},十八子的车坏了。他把链子截短,变速车改成单速车,“坚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就是推,也要推到拉萨!”他记得,拉萨在川藏线4632公里处。路标接近这个数字,他们就开始xxx,“还有15公里!”“还有10公里!”“还有2公里!”一路喊着到了拉萨。

        几天后,他们与“热狗”依依惜别,坐火车穿越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回家了。

        一个月不见,家人{zd0}的感觉就是他们黑了、瘦了、憔悴了,耳朵、鼻子晒脱了皮。

        老关瘦得最多,13斤。

        我打趣地问:“这一趟xx了,是累的还是饿的?”

        十八子说:“都有,累是肯定的,饭也吃不好。早上一起床,不管饿不饿,十块钱蛋炒饭管够,硬往肚子里塞,直到塞不下为止。路上不管几点休息,只要是休息,就多多少少吃点馒头、饼子,因为一旦你感觉饿了,再想吃东西补充体力就来不及了。”

        出发前,十八子和冰人剃了光头,一路也没顾上刮胡子。冰人的女儿搂着他脖子问:“爸爸,你怎么跟猴似的?”是啊,太形象了。

        十八子的游记还在整理和不断发表,从车友们热情的跟帖中看得出,“西藏”不只是他们5个人的梦。一位名叫“洁白的精灵”的女车友说:“骑行川藏线的路上一定有辛酸、有痛苦、有绝望、有饥饿、有疲惫、有恐惧,当然更有成就感,有感动、有幸福、有激动、有惊讶……骑行川藏的经历,足以影响一辈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五名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凯旋而归- 岁月有心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