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冀教版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7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策20、21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体验估算的必要性,计算方法多样化。

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引出集邮的话题。

 

 

 

2、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一、提出问题

引出亮亮还有多少张邮票的问题,并列出算式80-28=

 

二、  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估计一下80-28=的计算结果,提出谁说得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验证估算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先估计一下结果,再计算。

 

2、完成练一练2

给错误的算式找出病因并进行改正。

 

3、完成练一练3

 

 

 

 

4、完成自主小天地。

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为素材,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图,xxxx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观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采用的计算方法,教师不必一刀切,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共享鉴别、生成,完成,使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走向完善。

引导学生估算,并用计算验证估算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强化计算方法及其准确性。

进一步开放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集邮吗?哪位同学说说现在你已经收集了哪些邮票,一共有多少张?

 

 

小明也非常喜欢集邮,(出示情景图),仔细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的看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表达、交流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生反馈自己估算的结果的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结果:

小明还有50多张,

小明还有60多张。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估算出来的,引出她么谁说得对?的问题。

学生验证的方法可能有:

估算验证因为80-30等于50,28不够30,所以80-28一定等于50多。

计算验证:

(1)    竖式计算验证

(2)    口算验证

(3)    80-30=50  50+2=52

(4)    10-8=2 70-20=50,50+2=52

‥‥‥

在反馈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自己的思维过程,只要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把估算的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教师先指导下学生对题目的估算,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把估算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己改,然后再从小组之内交流。

 

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再与荷叶上相应的数相连。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之内交流,汇报自己的结果。

 

此题教师可以放在小组之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学生写出算式的情况。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策22、23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能够比较熟练、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体验在生活中估算的必要性,算法多样化。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问题情景

1、出示购物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我买一件物品后,还剩20多元,猜猜可能买的是哪件物品?

 

三、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自己想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1、如果我有90元,买了2件物品,还剩30多元,猜猜我买的是什么?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之后在全班汇报。

 

 

 

 

3、小组之内开展购物活动,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小组之内解决。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1

先估计一下结果,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4+43=80-34=

46+37=77-25=

27+69=64-46=

2、练一练第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在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4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情景,将数学寓于其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联系自己的购物经验,展开思考、想象,研究解决问题。

 

 

 

 

 

 

 

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问题的提出个性化,问题的解决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估算与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采用灵活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巩固强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商场购物吗?下面哪位同学想介绍一下这个小商场有哪些商品?

 

现在有一个叫聪聪的学生来到了商场,他手里拿着50元钱,买了一件物品,现在还剩20多元,猜猜聪聪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说出:

买了1本童话故事,

可能买了1个布娃娃,

可能买了1个书包。

与此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猜的理由。

学生还可能说出买一个玩具汽车,如果出现教师引导学生买一个玩具汽出应该还剩20元,不是20多元,所以不对。

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有90元,买了2件物品,还剩30多元,猜猜我买的是什么?

可能的答案有:

足球和文具盒、足球和彩笔、布娃娃和童话书、布娃娃和玩具汽车、布娃娃和书包、童话书和玩具汽车、童话书和书包等

  教师谈话:假如你是小顾客,拿一些钱去商店,买一些商品后剩一些钱,让同学猜猜可能是哪些商品?

 

 

 

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在进行计算,注意引导学生将计算与估算相对照,提高学生的计算和估算能力。

 

 

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

 

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计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记录下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及时汇总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

 

 

 

 

课题:百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3、在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奥运录像片段或相应的故事图片。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情景引入

1、师生谈话,引出“拍球成绩”。

(1)师生谈话

(2)出示小红和小玲进行拍球比赛的成绩统计。

 

 

2、让学生看图读题,说一说统计表中的信息。了解表中“合计”一栏的含义。

(1)读题

(2)自己观察统计表,说一说统计表中得信息。

(3)了解表中“合计”一栏的含义

 

3、提出问题

结合相关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与体验

1、估算交流

(1)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估算,先估计小红的合计数(三次一共拍了多少下)

 

 

(2)充分交流自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2、尝试计算

(1)学生试着计算小红的合计数(三次一共拍了多少下)

 

 

 

(2)汇报交流各自的算法

 

 

 

 

 

(3)鼓励个性化的算法

 

 

 

3、指导连加竖式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小玲的合计数,然后交流算法。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1。

(1)阅读或教师讲解兔博士网站关于五环旗的含义。

 

 

(2)出示练一练1读题,说题意

 

(3)自己估算,与同伴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两个问题。交流各自的算法。

(5)结合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6)结合解决的两个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谈一下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你有什么愿望。

2、小竞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20+38

24+45+25

18+36+42

37+29+13

 

四、拓展与延伸

1、体验成功

让学生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2、课下找同伴比一比,看看上节下课时排球比赛谁拍的多。并用算式和语言记录在数学日记上。

 

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和感兴趣的内容(排球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体验估算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经历在情境中自主寻求数学信息,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灵活的进行计算,获取个性化的算法的同时,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连加竖式的做法。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加强知识的反馈练习,将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结合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统计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适当小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学到的知识、算法进行再次的交流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师生谈话:(课前利用下课或体育活动组织一次拍球比赛)下课的时候呀,我们班的拍球比赛进行的真激烈,我把小红和小玲比赛的情况整理了一下。同学们请看。(出示教材开始的情景图)

 

先让学生先读题,弄清楚情景图表示的意义,认真观察统计表,充分的观察、交流尽可能多的发现统计表中的信息,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合计的含义。此时要是学生能够较清楚的说出合计的含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加以说明。要是学生不清楚的话,教师要作必要的解释说明。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主要结合统计表中的空白处,加以提问,引出合计的计算)

 

 

在估算小红的合计数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估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估算出合计)

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学生叙述时,可能会有下面的方法:

“去尾”:20+30+30=80

“四舍五入”:30+30+30=90(可能性{zd0})

“进一”:30+40+40=110(可能较小)

“凑五”25+35+35=95(也有可能)。

因为是估算,对学生的方法都要予以积极的评价,并以此为契机,引出要想知道合计的准确数,必须要进行xx的计算。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在此期间巡视,了解学生自己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解法或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困生作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的做法可能多种多样。

课本上列举了三种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学生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算法。

 

教师要鼓励个性化的算法,但不要穷尽所有算法。但连加竖式要引导学生学习。

 

连加竖式的写法是{dy}次出现,且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对连加竖式的写法做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在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连加竖式,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竖式的方法实践一下,并与自己的做法作一下对照,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竖式连加的方法,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自我优化意识。如果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连加竖式,教师可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引出连加竖式。

教师巡视时,再次xx学困生,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各种算法。同时强化用连加竖式计算的方法,为交流做好准备。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录像片或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奥运。同时出示统计表,可加入2004年奥运会上的获奖情况。

 

让学生通过交流切实弄清楚题意。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计算,教师在学生估算、计算、交流的过程中仍然要xx所有学生的表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积极的评价,若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口答解决;若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通过笔算解决。

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然后引到我们从小要好好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奥运做贡献。开展下一个环节。

2、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的方式进行。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积极接纳他人的意见,同化自己的做法。

 

 

 

 

鼓励学生在课下多xxxx,多应用数学。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冀教版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7】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