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模拟xx!永安中学初三化学模拟xx| 中原考试信息网

六月 30th, 2010

(考试时间:100分钟xx满分:100分)2007-3-2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a∶40 Fe∶56 Zn∶65 Cl∶35.5 Cu∶64 S∶32
友情提示:认真+细心=好成绩,相信你会是一个很棒的学生。
xxⅠ(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编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与水有关的成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乳交融B水落石出
C滴水穿石D滴水成冰
2.下列现象用分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将一滴红墨水加入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
3.下列物质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B塑料
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
4.2006年12月17日《盐城晚报》刊登一则题为《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半饥不饱"》的新闻。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自投产以来产生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市尚未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管理制度,垃圾成分复杂,需要辅以大量的人工分拣,出现了垃圾焚烧"饭难吃"的现象。下列垃圾能和废旧铁锅归为一类的是
A.废旧报纸B.易拉罐
C.木工废料D.矿泉水瓶
5.我国盛产茶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xxxx,xx等功效,其化学式是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含有76个碳原子
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6.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xx。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7.近日,专家否认"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加热半小时,只有0.3%
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B.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D.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8.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9.一.对下列部分化学知识用连线方法进行了归纳,其中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铜的导电性强――制造电线、电缆
酸能与碱中和–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含氢氧化铝的xx
B.保护环境:控制"白色污染"–禁止使用白色塑料制品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基本安全常识:饮用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食用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
D.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洗涤
使煤燃烧更旺――可增大煤与空气接触面积
10.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则X和Y分别是:
A.X是CO Y是CO2 B.X是O2 Y是CO C.X是CO2 Y是CO D.X是O2 Y是CO2 11.利用下列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Ag、Cu、Al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Al CuSO4溶液Ag B.AlCl3溶液CuCl2溶液Ag C.Al2(SO4)3溶液Cu Ag D.Al Cu AgNO3溶液
12.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A+nB=aM+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13.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14.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15.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A铜粉铁稀硫酸
B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C二氧化碳氧气灼热的铜粉
D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二、选择(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给分,漏选给1分)
题号1617181920
答案
16.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
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分别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同时放入等质量的金属粉末X、
Y。观察到从反应开始后至反应结束托盘天平的指针始终偏向左边。则金属X、Y分别

A.X:Al Y:Fe B.X:Zn Y:Fe C.X:Zn Y:Al D.X:Fe Y:Zn 17.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2和MgCl2 B.滤液中一定含有MgCl2,可能含有FeCl2 C.滤液中一定没有CuCl2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Cu、Fe、Mg 18.将m 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a%
t 0
a%
t 0
a%
t 0
a%
t 0
A B
C D
19.如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Ⅱ中应加入的试
ABCD ICaCO3、稀HClNa2CO3、稀H2SO4Zn、稀H2SO4Cu、稀H2SO4
ⅡKNO3NaClBaCl2Ba(OH)2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
A.NaCl、CuSO4、NaOH、KNO3 B.Ba(NO3)2、Na2SO4、H2SO4、HCl C.NaOH、Fe(NO3)3、MgSO4、KCl D.AgNO3、HCl、Na2CO3、CaCl2
xxⅡ(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21.(6分)从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常用于扑灭火灾的固态氧化物;(2)清洗炉具的洗洁剂中的碱;
(3)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酸;(3)可用来xx胃酸过多的一种盐;
(5)由60个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_;(6)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合物_。
22.(4分)用数字或化学符号表示:
(1)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2个钙离子;(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3.(5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

(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_;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
;(用a、b、c填写)
(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_;(用甲、乙、丙填空)
(4)40℃时,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物质。
(5)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大于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24.(5分)[2007年1月17日新华社消息]国家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新标准为国家标准,对饮用水增加了亚硝酸盐、溴酸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等危及人健康的有害物检测指标。新标准于2007年元月7日起强制执行。新标准水质指标将从以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意味着今后居民饮用水有更多的检测项目把关。
我市河流众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各小题:
(1).经测定,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pH如图所示,则河水呈碱性的河流是_(填写序号,下同)
A.甲B.乙C.丙D.丁
(2).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还测定出水样中含有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
pH
甲乙丙丁河流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加氯xx是我国城市供水传统而主流的xx方式,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面对污染加重,过多采用加氯方式反而会对水质安全有负面影响。因此,新标准在水处理工艺上重新考虑安全加氯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增加了与此相关的检测项目。为测定水样中氯离子含量,需2%的硝酸银溶液。若用硝酸银晶体配制100 g该溶液,需加水_g
(4).上述溶液配制过程中,在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过去因为水源比较清洁,污染较小,水处理主要的任务是去除水中浊度与xx病毒。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水源水质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等,因此,新标准中新增的毒性指标更多xx于此。下列造成水污染的物质中常含有机物的是
A.含硫酸的废水B.含烧碱的废水
C.含农药的废水D.含碳酸氢铵的农业污水
25.(4分)如图所示,常温下有容积均为100ml的甲、乙两只"细颈"容量瓶,甲瓶中盛有50ml的水,乙瓶中盛有50ml的酒精(密度为0.789g/cm3),现分别向甲瓶中慢慢注入酒精,向乙瓶中慢慢注入水至满,立即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则形成空柱较短的是瓶(填甲或乙),原因是

甲瓶乙瓶
26.(6分)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木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样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里,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此推断
⑴该物质中一定不含;该物质中一定含。
⑵该物质中可能含有;为了确定它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

四、综合探究(本题共3小题,25分。除有说明的外,每空1分)
27.(6分)小东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加了一会儿才发现自己忘记了预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xx反应,于是小东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便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这两种物质恰好xx中和"的结论。
⑴你认为小东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
⑵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xx中和,并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28.(9分)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氯化镁和少量盐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
何从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⑴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往废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时,说明加入的镁粉的量已经
足够,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和,从而得到氯化镁固体。
⑵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观察到时,停止滴入氢氧化
钠溶液。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镁固体,接着进行的操作应该是
⑶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氯化镁
的质量是否相同?,理由是。
⑷继续探究:请你设计新的方案,要求使用与镁和氢氧化钠不同类别的试剂,那么你想
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9.(10分)近年来,"非典"、"禽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
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就成了热门话题。
常见的xx消毒剂有:84xx液、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CH3COOH)溶液…以下是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

⑴为了便于研究,小明计算出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
⑵小白问小明:相同分子数的过氧乙酸和醋酸,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小明答_…
⑶小正想配制2%的双氧水溶液,已经有4%的双氧水溶液100g,所需水的质量为_;
⑷小义得知某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和水中所含氢原子个数比是1∶40,则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
A.3%B.4%C.5%D.10%
⑸(6分)小胜用100g某醋酸溶液与足量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并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浓溶液,测得NaOH浓溶液增重4.4g,则请你帮他算出原醋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计算题(5分)
C(x1 y1)
A B
O 40 NaOH溶液质量/g x
yx 30.有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共100g,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CuCl2在混合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3.5%。求:
(1)原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2)C点的坐标(x1,y1)。
恭喜你,你已经完成本次测试,请再详细检查一遍!

分类目录:

标签:

留下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初三化学模拟xx!永安中学初三化学模拟xx| 中原考试信息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