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的主要耐药机制

xx的主要耐药机制

2010-06-27 22:00:40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1.产生灭活xxx的各种酶

1.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β—内酰胺类xxx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xx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xx细胞壁的合成。产生β—内酰胺酶是xx对β-内酰胺类xxxx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xx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xx失活。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

  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xxx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s多于25种。TEM型和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xx。

  国内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NCCLs规定,凡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均应监测是否为产ESBLs菌株;若产生,无论体外对第三代头抱菌素、氨曲南的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另外,ESBLs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类xxx有很高的耐药率,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耐药率也在60%左右,因此,临床遇到由ESBLs引起的感染时,建议{sx}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xxx制剂或亚胺培南;对于头孢吡肟等四代头孢,尚有争议,根据xx药的PK/PD理论,适当改变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以使血药浓度超过xxMIC的时间达40%给药间隔以上,或许是有效的。

1.1.2头孢菌素酶(AmpC酶)届Bush分类中的1型(Ⅰ型) β—内酰胺酶。

  通常将其分为由染色体介导产生的AmpC β—内酰胺酶和由质粒介导产生的AmpC β—内酰胺酶,前者的产生菌有阴沟肠杆菌、铜绿xx胞菌等,后者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AmpC酶可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dy}、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xxx。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不受该酶作用。该酶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AmpC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2种可能:①在诱导剂存在时暂时高水平产生,当诱导剂不存在时,酶产量随之下降,三代头孢菌素、棒酸和碳青霉烯类xxx是诱导型AmpC酶的强诱导剂;②染色体上控制酶表达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AmpC酶持续稳定高水平表达。由高产AmpC酶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死亡率很高。

  实际上,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都能产生染色体介导的AmpC头孢菌素酶,在多数情况下为低水平表达;在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雷氏菌、铜绿xx胞菌中可高频诱导产生,且常为高产突变株。当临床出现上述xx感染,开始几天三代头孢菌素xx敏感,而随后发生耐药时,我们可怀疑为高产AmpC酶的xx感染,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xxx不受具影响,可供临床选用。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不能用于xx产AmpC酶菌株的感染。

1.1.3金属酶(metalloβ-1actamase)

  大部分β-内酰胺酶的活性位点是丝氨酸残基,但也有一小部分活性位点为金属离子的酶类。{dy}个发现的以金属离子为活性中心的酶是由蜡样芽抱杆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能被EDTA所抑制,之后世界各地均发现了能产生这类酶的各种xx。1988年Bush首次将该酶定名为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1actamase),简称金属酶。金属β-内酰胺酶耐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且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xxx(包括亚胺培南)。该酶已在气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中发现,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亚胺培南耐药性由染色体介导,而脆弱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xx胞菌中质粒介导的突变株在日本已有报道。由粘质沙雷氏菌产生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1型可在类似接合子的intl3上移动,已经传播到铜绿xx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产碱杆菌。金属酶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和最近开发的第四代头孢菌素。金属β-内酰胺酶有广泛传播的潜力,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xxx均具有水解活性,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β-内酰胺酶-。

1.2.氨基糖甙修饰酶(或钝化酶/灭活酶)

  在xx对氨基糖甙类xxx产生耐药的机制中,修饰酶介导的耐药最为流行,酶促修饰的氨基糖甙类xxx不能与核糖体靶位作用,因此失去xx活性。修饰酶主要包括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三类氨基糖苷修饰酶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乙酰转移酶(AAC)修饰依赖于乙酰辅酶A的N-乙酰化:磷酸转移酶(APH)修饰依赖于ATP的O-磷酸化;核苷酸转移酶(ANT)修饰依赖于ATP的腺苷化。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氨基糖苷修饰酶是AAC(6’),使氨基糖苷类xxx1—、3—、2’—或6'—位乙酰化,如今已发现16种编码AAC(6’)的基因。铜绿xx胞菌和肠杆菌科xx趋向于产生AAC(3)、AAC(6’)、ANT(2’’)以及APH(3’);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经常产生ANT(4’)(4’’)或双功能的AAC(6’)/APH(2”)。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和肠球菌的高度庆大霉素耐药性通常由双功能酶介导,这些酶通常(但非总是)由位于多重耐药质粒上的转座子(Tn924)编码,如葡萄球菌具有的转座子Tn5405编码的APH(3’)(提供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性),而其他的定位于染色体。越来越多的菌株可产生2种或更多种酶,对抗氨基糖苷类xxx。在过去几年里常见的组合是庆大霉素修饰酶ANT(2’’)和AAC(3)]与AAC(6’)结合,导致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替米星、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的广谱耐药性。

  氨基糖苷类xxx对非发酵菌、肠杆菌科及一些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很好的xx活性,与β—内酰胺类xxx联用有协同xx作用,在感染xx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以上耐药机制的存在,xx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应该引起重视,可喜的是阿米卡星等对MRSA和产ESBLs菌株仍保持17%-40%的敏感率。

2 改变xx作用靶位

2.1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导致的β—内酰胺类xxx耐药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参与了肽聚糖合成的{zh1}阶段。高分子量PBP常常为多模块,具有N末端糖基转移酶区和C末端转肽酶区。转肽酶区的活性位点丝氨酸与酶的xx结构相仿,可与与β—内酰胺类xxx发生不可逆酰化。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常导致如下两种临床重要的耐药表型。

2.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rueus,MRSA)

  MRSA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报道的一种严重的临床耐药致病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都相继发生MRSA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并逐年增多。MRSA耐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固有耐药是由染色体介导的,其耐药性的产生是因为xx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或PBP2’),分子量为78000的蛋白质,与β内酰胺类xxx的亲和力减低,从而导致xx对β-内酰胺类xxx耐药。PBP2a由mecA基因编码,95%以上的MRSA菌株能检测到mecA基因,而敏感株则无。获得性耐药是由质粒介导的,xx获得耐药基因后,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而不是PBPs),使耐酶青霉素缓慢失活,表现出耐药性,多为临界耐药。

  在MRSA检测过程中,凡属MRSA,不管其对其他β-内酰胺类xxxMIC值或抑菌圈的大小,实验室均应向临床报告为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碳头孢烯类和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以免误导临床用药。MRSA感染的xx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xxx具有多重耐药性,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xxMRSA疗效肯定的xxx,应用30多年来未发现耐药菌株。新药xx拉宁亦具有与万古霉素相似的抗MRSA的活性。

2.1.2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

  长期以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MIC在0.005-0.01mg/L之间。1967年澳大利亚首次报道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MIC为0.5mg/L,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且耐药率迅速上升。PRSP的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发生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减低。肺炎链球菌有6种PBP:1a、1b、2x、2a、2b和3,其中PBP2b最为重要,如果青霉素结合到PBP2b上并使之抑制即导致xx溶解和死亡;反之,PBP2b发生突变,青霉素不能产生作用,则导致PRSP。在PRSP高耐菌株中(MIC≥2μg/m1)可有多达4种PBP(主要是1a、1b、2x、2b)同时发生改变[7]。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目前,国内PRSP的发生率在4%左右,明显低于欧洲国家,在亚洲也属于中等水平,且MIC多小于1mg/L,因此,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中,PRSP尚不构成严重威胁,青霉素仍可作为{sx}xxxx。但是耐药没有国界,中国日前PRSP发生率尚低.但决不意味着不要重视,而是应该进一步加强PRSP的耐药监测。对于PRSP感染临床xx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喹诺酮类(如司帕沙星)。若属PRSP严重感染则需应用万古霉素或加用利福平。

2.2 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引起喹诺酮类xxx耐药

  喹诺酮类xx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xx作用。xxDNA拓扑异构酶有I、Ⅱ、Ⅲ、Ⅳ,喹诺酮类xx的主要作用靶位是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拓扑异构酶Ⅱ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酶Ⅳ则参与xx子代染色质分配到子代xx中。革兰氏阴性菌中DNA促旋酶是喹诺酮类的{dy}靶位,而革兰氏阳性菌中拓扑异构酶Ⅳ是{dy}靶位。

  当编码组成DNA促旋酶的A亚单位和B亚单位及组成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和parE亚单位中任一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均可引起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在所有的突变型中,以gyrA的突变为主,占80%左右,其次是gyrB、parC和parE突变。在所有这些突变类型中,若Ⅱ型拓扑异构酶上存在2个突变点(如gyrA和parC上),它们引起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远远大于只有一个突变点(如gyrA或gyrB上),前者是后者的3-4倍。同时没有发现突变仅出现在parC基因这一现象。这可能是因为DNA促旋酶是氟喹诺酮类的重要靶位,gyrA亚单位的改变可引起酶结构发生变化致空间位障,阻止喹诺酮类进入喹诺酮类作用区,或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干扰喹诺酮与酶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显示gyrA上突变的出现是引起xx对喹诺酮类发生耐药的主要机制,而parC突变只是进一步引起铜绿xx胞菌对喹诺酮的高度耐药。

  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是xx耐喹诺酮类xx药的主要机制,其他耐喹诺酮类的机制还包括后面将要谈到的xx膜通透性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3 细胞膜透性屏障和xxx主动外排泵

  xx可以通过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形成一道有效屏障,使得xxx无法进入细胞内并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xx效能,这也是xx在进化与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卫机制。这类耐药机制是非特异性的,主要见于革兰氏阴性菌。因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粘肽层外面存在着类脂双层组成的外膜,外层为脂多糖,由紧密排列的碳氮分子组成,阻碍了疏水性xx药进入菌体内。另外xx外膜上还存在着多种孔蛋白,分子较大者为OmpF,分子较小者为OmpC,它们可形成特异性通道(OprD)和非特异性的通道(OprF),作为营养物质和亲水性xxxx的通道。xxxx分子越大,所带负电荷越多,疏水性越强,则不易通过xx外膜。xx发生突变失去某种特异孔蛋白后即可导致xx耐药性,另外由于外膜蛋白OprF的缺失,使xx不易通过而产生耐药性。如铜绿xx胞菌特异性孔蛋白OprD2缺失即导致碳青霉烯类xxx耐药。

  另外一种导致xx非特异性耐药的机制是xx主动外排泵的存在,可以将进入xx体内的xx泵出膜外,从而逃避xxx的作用。主动外排系统由于能特异地将进入细胞内的多种xxxx主动泵出细胞外,导致细胞获得耐药性。如大肠埃希氏菌中的多药外排泵AcorAB-TolC系统可以导致xx对包括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β—内酰胺类、利福平、氟喹诺酮类、氧化剂、有机溶剂、碱性染料等多种结构不相关的xx耐药。铜绿xx胞菌的MexAB-OprM系统的主动外排作用也是导致铜绿xx胞菌固有的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8]。

  xx的膜耐药机制主要表现在铜绿xx胞菌的多药耐药性。铜绿xx胞菌几乎囊括了包括膜耐药在内的所有xx耐药机制,其耐药已成为当前感染xx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值得重视和研究。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问题,这些耐药现象并非孤立存在的,临床上可能会遇到多种耐药菌或多种耐药机制并存的复杂感染问题。另外在临床实践中,随着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和变迁,新的xx耐药问题也会不断涌现,如社区获得性感染中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的上升,院内感染中逐年增多的xx耐药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xx的主要耐药机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