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鲜花送谷歌非法献花与为了聚会的告别_大窗口--上网日志

2010年 01月 14日 10:09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中国网民:鲜花送谷歌

Juliet Ye / James T. Areddy

  谷歌公司(Google Inc.)可能退出中国的消息迅速成为中国数千万网民最热门的话题,有人表示震惊,也有人表示失望,更有甚者送上了鲜花。

  Twitter用户冯先生写到,我在数日前,才知道网上有人传言Google要撤离;今晨上班后得到噩耗,说有人居然喊好,网络上口水横飞,而狗哥君真的要撤离了。上网十年,从一个乐观者变成了悲观者。

  一些网民在Twitter上对谷歌表示支持。尽管目前Twitter网站被中国封锁,但技术娴熟的网民仍可接入该网站,并已开始组织在真实世界采取行动。支持者聚集在谷歌中国公司,一些人还带来了鲜花和祝福。这一“鲜花行动”还催生了新的口号,如“离别只为再相聚(Farewell for Reunion)”和“谷歌走好(GoogleBye)”等。

Josh Chin

一名大学生在谷歌办公楼大门前献花

  在北京,支持者一早便带着花束聚集在清华科技园的谷歌公司门前。在鲜花与留言丛中,我们发现一张卡片上写着“谷歌纯爷们”。

  支持者周志军(音)是一名35岁的网站管理员,他说为了到现场表示支持,他乘出租车花了20元,还花60元(8.80美元)买了束花。问他原因时,他说,我也算不上谷歌的死忠粉丝,但想对谷歌拒绝审查的行为表示尊敬。

  这一行动迅速蔓延到中国其它城市。在上海市中心的谷歌办公室内,员工们聚在16层的前台接待处,给当地支持者送来的三束鲜花拍照。通过卡片,一些员工说,他们了解到送花者在Twitter上得知这一消息,因此一早亲自送来鲜花表示支持。


James T. Areddy
在桔色的玫瑰花束上,色彩鲜艳的纸制谷歌标记非常醒目。

  自称是Twitter和谷歌粉丝团的一些人在卡片上用中、英文留言。一条英文留言写道,“Thank you for holding values over profits!”(谢谢你们把价值放在了利润之上)。另一条中文留言称,“重重大山阻隔不了我们之间的联络,无论距离多远,我们都会翻过围墙找到你。”(这里的围墙指防火墙。)


James T. Areddy
谷歌广州办公室成立刚刚一个月,其员工称尚未收到中国网民送来的鲜花。

  在北京,另一群网民准备当晚在谷歌中国公司前聚会以示支持。一名Twitter用户写到,“让我们用GoogleBye作为今晚聚会的标语。5点半至6点见。”

  另一些人则持观望态度。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员于洋(音)说,“我们在等官方证实这一消息。如果消息属实,对所有在华运营的跨国企业而言将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他说,谷歌退出中国将给用户体验和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来源:

非法献花与为了聚会的告别

五岳散人

2010-01-14 13:23:48

  昨日,本来在网上说应该去给谷歌献花,以纪念一下这家很可能会离开我们正常视线的公司。结果听说了一个新词叫做“非法献花”,据说是谷歌所在写字楼的保安所创制的。由此想到,还是亲自去一下吧,这种非法的事情是必须参与的。

  走之前接到《新快报》编辑的电话,说是就谷歌事件约一篇评论。我说可能发不出来,他说要试一下。只好接着坐下写了一个《再会,谷歌》的评论,用词四平八稳、其中暗藏机关,识者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赶到谷歌楼下已经天黑,一众记者长枪短炮伺候。花是白玫瑰六朵加上一把满天星,然后接受了两家外媒的采访,并请推友摆拍一下,以便留下罪证。下面是我那个四平八稳的评论,有趣的是,这个东西谷歌是可以搜到的,而百度则踪影不见。这大概算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之隐喻吧。

  再会,谷歌

     大约在6年前,世界上{zxj}的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来到中国,后来这个亲切的被称作“狗狗”、“股沟”的企业把自己定名为很文艺的“谷歌”,然后在这六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公司有可能离开我们中国的网民了。

  据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15时,谷歌官方博客表示考虑关闭“谷歌中国”。此消息一出,如同在网络上引发了海啸一般。有人是把由比特字节组成的网络称为“比特海”的,而谷歌这种{zj1}有技术创新性的搜索引擎,就是我们这些网民在这个海里冲浪的利器。如果谷歌退出中国的话,网民的损失之大无可估计,而在一个网络时代当中,资讯即是生产力,学术研究与商业信息的获取将受到更大的损失。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不是还有其他搜索引擎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么?很遗憾的是,当年的“竞价排名”还让人记忆犹新,只要是花钱之后,很可能连个骗子公司都能xxxx,如果没有其他公司的资讯制衡,这就真是不知道我们会得到多少信息的误导了。

  老实说,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象到能够发生的一幕。谷歌最初进入到中国的市场当中,尽管接受了某些门槛性的条件,毕竟为这个走在市场化之路的国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这个选择的余地,也恰恰是市场化的精髓,随之而来的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更是我们这个古国最需要的东西。

  这话要是反过来说,我们就该问问为什么在现在的环境下,一家几乎已经成为互联网代名词的企业会最终如此决绝地要向一个{zd0}的新兴市场说告别?商业本来是一个不分国界的行为,在全世界都带来了我们所期望的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在我们一部又一部引进外国的大片并且仰慕其技术之先进、想象之璀璨之时,是否想过这是一种开放的活力所体现出来的光辉?

  谷歌如果最终真的告别我们,那种深入骨髓的伤心将伴随着没有谷歌的日子,以及看着很多本来唾手可得的资讯从此天各一方的状态。

  30前,我们认清了世界的大势与自身的处境,毅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从而把xxx先生所说的“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国家挽救了回来。而恰恰是在这个我们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我们竟然留不住一家最有希望的商业公司在我们这里发展其业务、传播能够把我们真正带入新时代的互联网精神与文化,这种痛楚真的是深入骨髓。

  所以,如果真的无可挽回的话,我个人期望这是一次为了聚会的告别。希望再次见到那个xx我们穿越比特海的页面之时,我们可以无愧地说,这次我们跟上了时代的变革。

  再会,谷歌。

  来源:

2010年 01月 14日 10:33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谷歌高层激烈争论退出中国的内

Jessica E. Vascellaro

  谷歌(Google Inc.)威胁退出中国的惊人之举,其决策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两位明星创始人与其他高管辩论探讨,处理内容查与网络安全问题的恰当方式。

  谷歌称,它遭到了源自中国、针对其公司基础架构的高技术、有针对性的攻击。谷歌对这一情况非常公开化的反应酝酿了数周之久,其间谷歌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深度参与。



Bloomberg News
谷歌CEO施密特,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照片拍摄于去年7月。

  对这两个人来说,“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与布林交谈过的人说,很久以来布林就曾向朋友和谷歌的同事吐露他对于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说因为他在俄罗斯度过的童年,所以对于与政府内容审查合作的道德困境就更显突出。多年来,布林一直是谷歌非正式的企业良心,及其“不作恶”(Don't be Evil)信条的守护者。

  针对网络攻击的调查在数周前展开,但谷歌是怎样侦测到攻击的还不清楚。据知情人士称,当谷歌员工搜集到更多证据、并相信这些证据表明攻击与中国和中国当局存在关联时,首席执行长施密特(Eric Schmidt)与佩奇、布林开始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做出反应,由此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探讨究竟是留在中国、尽力从内部改变这个政权,还是应该离开。谷歌一位发言人说,佩奇、布林和施密特都不会发表评论。

  据这些知情人士称,施密特坚持一贯看法说,在中国经营业务以尽力开放这一政权是道德的。布林竭力反驳说,公司已经尽了力,继续审查搜索结果再也说不过去。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三人{zh1}一致认为,他们应当公开披露这起攻击,努力与他们眼中企业界存在的一种暗箱文化决裂,不像它们那样对这种性质的攻击保持沉默。

  上述几位知情人士称,很快,谷歌负责公共政策与传播事务的副总裁惠特斯通(Rachel Whetstone)开始为公司计划公开发布的声明起草并修改了数个版本,然后让三人过目。

  三位大头一致认为,博客文章除了谈论攻击事件本身以外,还应该加上一些有关人权问题的措辞,其中最强硬的措辞是博文倒数第二段中的一句话。

  该段落说道,在考虑了这些网络攻击以及中国过去一年试图进一步限制网络论自由的行为后,他们决定重新评估谷歌在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

  由于担心谷歌在中国的员工有可能遭到报复,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及其顾问要求在声明中加入了一行文字,说该决定是由公司在美国的管理团队做出的,谷歌中国团队对此毫不知情,也未曾参与。

  据两位知情人士说,谷歌的一批管理人士周一被告知,公司计划周二公布上述声明。

  为了进一步保护在华的中国员工,谷歌的管理人士在声明发布前几分钟才将此事通知中国团队的绝大部分员工。

  谷歌三位{zg}决策人士发生意见不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说,施密特去年就对记者们说,他曾一直反对佩奇让谷歌推出一个网络浏览器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佩奇的意见。

  谷歌在中国的行为一直在为西方公司是否应在中国做生意这一涉及范围更广的地缘政治争论输送话题。2006年,在谷歌表示将审查其中国搜索引擎后,美国众议院要求该公司前往国会解释其这一行为。美国众议院已开始考虑通过立法手段禁止美国公司除某些特定情况外与中国官员合作。

  谷歌周二表示,它将不再遵守中国政府的要求,对其在华网站Google.cn的搜索结果进行过滤。该公司说它将与中国政府讨论此事,并表示,它意识到此举可能意味着公司将不得不关闭Google.cn以及公司在华的办公室。

  谷歌的决定与许多美国企业加大在华涉足力度的经营策略可谓背道而驰。中国既是美国企业重要的潜在出口市场,也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所需众多制成品的来源地。

  美中贸易的资深观察人士暗示,谷歌和美国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可以迫使中国放弃互联网查或其他行为的影响力。

  除了Google.cn这个网站外,谷歌这一决定还有可能影响到该公司在中国的一系列商业项目与合作伙伴。由于如此公开地斥责了中国当局,谷歌自身及其合作伙伴有可能遭到中国政府的报复。谷歌的决定也会影响到其在中国本地市场的竞争者,谷歌撤出中国有可能使他们受益。

  来源:

2010年 01月 14日 09:51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谷歌若撤出中国或将影响Android在华业务

Roger Cheng

  如果谷歌(Google Inc.)决定撤出中国,该公司包括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在内的在华移动业务将陷入困境。

  谷歌进军智能手机业务的意图是为了在未来的移动广告市场中拔得头筹。但在其他智能手机生产商加紧开拓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如果该公司撤出中国,可能会降低中国市场对于Android的兴趣,并损害其刚刚获得的市场地位。

  ABI Research分析师Kevin Burden称,问题可能会很严重。他举例称,中国{zd0}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China Mobile Ltd., 简称:中国移动)在中国有约5亿用户。

  虽然不是全部,但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部分手机可能会受到影响。谷歌已推出两个系列的智能手机,一个是配备该公司{zx1}软件和程序的系列,另一个则是基于由中国移动定制软件的手机系列。

  例如,谷歌{zx1}推出的Nexus One手机也带有很多该公司的标志,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的Droid手机也是如此。这两款手机背面均印有谷歌的广告语。

  如果谷歌撤出中国,上述手机均可能在中国市场上遭受冷遇。这些手机可将Gmail和Google Voice等服务列在其功能的前列,从而将手机与这些服务连接起来,如果失去了谷歌的支持,这些手机的吸引力也将下降。

  来源:


1 2010-01-14 19:29 |
姜瑜: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

(2010-01-14 5.10pm)

 (综合讯)中新社报道,针对Google(谷歌)公司计划退出中国市场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4日作出回应。她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鼓励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姜瑜在当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依法管理互联网,她说,中国的有关管理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

  谷歌公司日前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考虑关闭中国运营及网站Google.cn。谷歌(中国)13日下午发出消息称,“目前我们正在审视这个决定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联合早报网》
3 2010-01-14 19:35 |
进一步而言,中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进一步受到损害。本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就认为中国是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家,这中间有他们的误解和无知的成分,但某些方面,中国确实是授人以柄了,那Google在中国市场的退出,会强化更多国外人士的这种意识,容易激动地人会说,他们这么认为关我们什么事情,其实,冷静的想一下,中国这么飞快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恰恰是因为我们开始融入世界。

再者,中国崛起了,一直希望能够树立全球的影响力,尤其是软实力,那么连一个提倡信息自由的Google都容不下的话,谈软实力的输出,是不是让人感觉真的很遥远?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网民:鲜花送谷歌非法献花与为了聚会的告别_大窗口--上网日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