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大吃与小吃_一个人喝着拿铁_新浪博客

  【苏丹】大吃与小吃

图/文:拿铁


上图:苏丹的土豆汤味道一绝 

  
人生总有些好东西是一定要尝试的,比如苏丹的烤鱼。

 

苏丹的烤鱼不登大雅之堂,在路边做,在路边卖,在路边吃,几步之外就是马路,人来车往,漫天尘土随时落着,卖鱼的人既是老板又是厨师,一边数钱一边忙着往鱼身上抹调料,顺手还在自己油乎乎的长袍上擦一擦,出了锅的鱼也不用什么盘子碗,拿张报纸一垫就给你上了桌。{dy}次到非洲的中国人,肯定想不到有{yt}自己会吃这个。

 

苏丹的烤鱼其实并不是烤的,而是炸的,油锅就在摊子边上,底下架着炭火,整条的鱼在油锅里翻翻滚滚地炸,炸好的放进一个玻璃柜子里,柜子里点着巨大的灯泡,既可以保温,又突出了炸鱼金黄的颜色,如果不留神的话,会以为这些鱼是在柜子里用灯泡烤出来的,烤鱼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这其实很象国内那种满街都是的美式炸鸡,勤劳致富的老百姓们想出的土办法都差不多。

 

苏丹的烤鱼原本不是小吃,苏丹人是拿它当饭的,一条烤鱼,一个面包,两个青柠檬,几片白洋葱,再从老板手边的几个瓶瓶罐罐里倒出点暗红的番茄酱,淡黄的色拉酱,这就是苏丹人很丰盛的一顿晚餐了,请朋友小聚也拿得出手。

 

但是到中国人来了以后,这样的烤鱼才成了小吃。中国和苏丹合作开采石油,很多中国人因此到苏丹来工作,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一些女士,对在苏丹生活最不适应的是两点,没有象样的商店,没有小吃。

 

几年下来,石油开采出来了,商店也逐步在增加,而小吃,也被中国人发现了,烤鱼就是最常吃的一种,现在到了晚上,喀土穆街边的烤鱼摊前常常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三个五个地坐在小桌前,守着滋滋做响的油锅,一人面前放上一条金黄的烤鱼,边吃边聊。中国人是把烤鱼当小吃来吃了,所以,不要面包,不要洋葱,不要柠檬,不要辣椒,连那些调味酱也一概不要,入乡随俗,连吃法也是非洲式的,不用餐具只用手,油光光的运指如飞,金黄色的鱼身上一会儿就被掏了一个白花花的洞,连最瘦小的女士也能独自干掉一条鱼。

 

吃得次数多了,也对各处烤鱼的水平有了评估,相互交流之下,经常要指名吃某某街某某红绿灯开始数第几个摊子的烤鱼了,而且也常常有呼朋唤友开上车,跨越尼罗河,跑上十几公里,从恩图曼专程跑到北喀土穆去吃烤鱼的事。

 

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国内的时候就喜欢去逛小吃摊,尤其是逛夜市,举一串炸得油光光香喷喷的鹌鹑在人群里穿过,心中满足xx,那时侯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小吃摊出没,很是羡慕,觉得一定要去吃过了小吃才算真正到过了这个国家,而现在我也成为这样的人了。

 

烤鱼是喀土穆街头最常见的食品,但我{za}吃的,是一种在石头上烤的肉,炉子里烧的是炭,可上面却是一层黑色的卵石,火把石头烧成暗红色,肉就放在石头上滋滋作响地烤,边烤边浇调料,黑色的石头被肉里的油浸得闪闪发亮,好象也可以吃了似的,我{dy}次去吃的时候还真以为是吃这个哪。

 

烤鱼烤肉吃多了以后,也觉得算不上什么美味,远比希尔顿饭店为了照顾外国游客而准备的非洲风味食品味道差,而且也确实不卫生,有时候还要先吃上两片痢特灵才开吃,但我并不后悔,吃小吃一定是要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吃出味道来的,尤其是那些当地人给你的一个认同的微笑,是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

  • (2010-05-26 11:18:36)
  • (2010-05-27 23:33:12)
  • (2010-06-01 20:36:34)
  • (2010-06-03 22:28:48)
  • (2010-06-07 23:19:37)
  • (2010-06-10 18:01:09)
  • (2010-06-19 01:26:08)
  • (2010-06-21 18:32:30)
  • (2010-06-27 05:32:30)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苏丹】大吃与小吃_一个人喝着拿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