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料成分的问题:该喝什么好?【篇二】_见上·天空の彼岸_百度空间

      上一期。。。。。。咳,貌似没多少人支持,但我还是继续写吧!(我可怜的调查时间……TAT)

      2.茶篇

       代表:茶饮料、(珍珠)奶茶(包括店铺的)

       且不说在学校买瓶装茶饮料的事(= =|||),放学后经常会有很多人聚在奶茶店喝奶茶,试问:奶茶真的这么好?

       4毛钱成本,卖至少6块,每杯净赚5块钱!奶茶里边竟然没有奶!     

##常见(珍珠)奶茶主要成分:植脂末(这玩意不见得好……)、口服葡萄糖(不说了……)、麦芽糊精、鲜奶精(居然不是牛奶?!)、蛋白糖、阿拉伯胶、乙基麦芽酚、CMC以及炭烧咖啡香精这9种食品添加剂占到总配料的87%,剩下的13%为白砂糖、全脂奶粉(不说了……竟然用奶粉……)、咖啡粉和红茶粉(连红茶都……)。

      美味香甜的奶茶是由化学制品奶精冲出来的,而奶精的主要成分竟然是一种对人体有诸多危害的反式脂肪酸;奶茶中添加的“珍珠”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做的,就是塑料,根本不能吃(O_o!)

        

        虽然茶通过增加动脉壁的收缩能力提高了血流速度,但牛奶却xx阻碍了这一有益健康的效果。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结果可解释为什么英国的饮茶文化对心脏病的流行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的原因,因为英国大部分人都喜欢在茶中加入牛奶。

  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这一研究结果称,16名女性分别喝半升新沏的茶、加入脱脂奶的茶水和白开水。两个小时后对她们前臂的动脉血管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喝红茶的人的动脉血管壁的收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加入牛奶的一组人的这一影响很不明显。

  提示:奶茶是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奶茶加的奶精,多由椰子油制成,喝多了容易发胖,椰子油中含大量饱和脂肪酸,会加速体内制造胆固醇,血脂肪也会急速上升,形成血管硬化,长期大量饮用,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曾有统计数字显示,大量饮用奶茶超过三个月,血脂肪及胆固醇都会升高。街头卖的有些奶茶竟然一点奶,一点茶的成分也没有,全是奶精调兑的。只是油和糖的结合,因为奶精并非牛奶制成品,奶茶中又有大量糖分,几乎不含钙还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来源地址:)

   

-------------------------------------------------------------------------------------------------------------------------------------------------------------------------

        茶啊,茶!那么多人捧你,你为什么不真心一点呢?

##常见茶饮料主要成分:柠檬酸(上一期说过……)、苯甲酸钠溶液、柠檬酸钠溶液、茶多酚(与食物中铁元素发生反应后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导致贫血,贫血的童鞋们不要喝,尤其是绿茶!)、氨基酸、生物碱、蛋白质、果胶、茶多糖、色素、咖啡碱(茶叶中的xxx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促进食物消化。但因此也可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穿孔。喝这个让我胃难受,不得不开苏打水喝=皿=!)

        天,这个谁爱喝谁喝去……

        相关资料筛选: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茶饮料的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制造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花茶应标明茶坯类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根据2008年公布的茶饮料国家标准中可以看到,茶饮料分为茶汤、调味茶、复合茶三类,其中茶汤饮料中,绿茶类的茶多酚要达到500mg/kg,乌龙茶要达到400mg/kg,其他茶类要达到300mg/kg;至于调味茶中的碳酸茶,茶多酚要达到100mg/kg,而果味及奶味是200mg/kg;去到复合类茶,至少茶多酚也要去到150mg/kg。但是,综观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大部分是没有标明茶多酚含量的,至于是属于茶汤类、调味茶类还是复合茶类,更是没有标明。所以消费者难以确定一瓶茶饮料里面,究竟有多少味道是来自于茶,又有多少是来自于香精和添加剂。

(来源网址:)

&&&&一般茶饮料成分以及作用:

1、柠檬酸: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的剂量对人体无害。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在我国允许果酱、饮料、罐头和糖果中使用柠檬酸。虽然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儿童表现有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大人则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等。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不好的影响,经常食用的人们,特别是孩子,要注意补钙,多喝生奶、鱼头、鱼骨汤、吃些小虾皮等,以免导致血钙不足而影响健康。
2、苯甲酸钠溶液: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苯甲酸钠是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苯甲酸钠与VC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致癌的苯,所以苯甲酸钠不能与VC同时使用。
3、柠檬酸钠溶液:柠檬酸钠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行业的风味剂、稳定剂。可以用来调整饮料的酸碱度,并保持色泽。
4、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xx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xxxx、抑制艾滋病病毒。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5、氨基酸: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6、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过量饮(食)用,能扰乱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消化,还能使人产生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是导致“醉茶”的主要因素。

7、蛋白质: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蛋白质遇到茶多酚,会产生很难溶解的鞣酸蛋白,对人体不利。
8、果胶: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9、茶多糖: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10、色素: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种,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尤其是绿茶、干茶色泽和叶底的黄绿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的总含量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组成比例。叶绿素a是深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幼嫩芽叶中叶绿素b含量较高,所以干色多呈嫩黄或嫩绿色。
11、咖啡碱:茶叶中所含生物碱之一,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茶叶中的xxx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促进食物消化。但因此也可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除此之外,茶叶中还含有50-300多种芳香物质(约占干物质的0.005-0.03%)、维生素(约占干物质的0.6-1%)、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的3.5-7%)、有机酸(约占干物质的3%)、多种酶类、类脂类。这些物质茶饮料中是没有的(或极少)。
        茶饮料中由于茶的含量并不是很高,很多有关茶的成分是人为添加进去的,就是为了模拟差的口感和香气,很多添加的是人工合成的。一般说起来,合成的东西总是不如xx的东西好。

       如果说一时无法舍弃,那就慢慢来,减少喝茶饮料以及奶茶的次数,因为健康比一时的味觉享受更重要!       

       于是第二期华丽结束啦~~~~~下期我们讲到汽水了哦~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饮料成分的问题:该喝什么好?【篇二】_见上·天空の彼岸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