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建筑(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院院长》博客-搜狐博客

文/本刊记者 代瑾  陈亚慧

人本主义的建筑理念所营造的是一种“医院内有社会,社会内有医院”的全新氛围。

北京市朝阳区正规划在北苑、望京、东坝、常营、垡头五地分别建立一家三级规模的综合医院。北京昌平区近期也正在筹划在其区内建设5家三级医院。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区也拟建设4家区域医疗中心。

北京天坛医院已经将新址选在丰台区花乡樊家村,新院址总占地面积29.2公顷,相当于现在天坛医院的4倍。北京宣武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计划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占地面积是目前的3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新门诊大楼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属大医院中建筑面积{zd0}的一栋门诊楼……

北京医院的大兴土木,其实仅仅是全国各地改建、扩建、新建医院的一个缩影。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东部地区的医院总数为7569家,中部地区6249家,西部地区为5894家。仅一年的时间,东部医院总数达到了7771家,中部地区达到了6428家,就连西部地区也增加了198家医院,使医院总数达到了6092家。

然而,从新楼规划到医院落成,绝非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调整过程。空间、流程、交通、光线、色彩、能耗,甚至一个马桶的摆放都是医院建筑需要考虑的问题。医院建筑除了实用、坚固、美观外,还需将医院的功能需求和病人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让医院成为一个令人愉悦的场所。

空间形态更替

在异址新建广东省佛山市{dy}人民医院的招标竞赛中,赢得最终胜利的中元国际工程研究院医疗建筑研究所给出了颇有远见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也不显得落伍,甚至仍具有借鉴意义。

在这个颇有远见的设计方案中,最打动医院的就是对布局进行了巧妙的变化,它既没有沿袭中国医院建筑传统的多栋连廊式分散布局,也舍弃了高度集中的高层建筑,最终选择了半集中式的裙房加塔楼的空间布局。

纵观中国医院建筑设计的历史,早期的现代医疗建筑中门急诊、医技、病房、后勤都各自独立,通过连廊串联,形成整体院区。这种多栋连廊式的分散布局{zd0}的优点就是各单体建筑有充足、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1958年建设的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两栋二层门诊楼中间连接成工字形,五层病房楼通过连廊与北侧的辅助医疗、手术楼相连,两组建筑之间为急诊和放射科等,门诊靠前,病房楼后退形成小花园,所有建筑通过连廊和内走廊形成室内的联系(见图1)。

“这种布局呈水平方向铺开,各个出入口相对合理,通风采光也比较好,但缺点是内部交通路线长,相互穿行严重。”中元国际工程研究院医疗建筑研究所首席设计师黄锡 评价道,“当初建成时空间感还是比较合适的,现在门诊量剧增后,内走廊间候诊区就显得非常拥堵。”

多栋连廊式的空间布局由于建筑比较分散,对占地面积的要求很高。这对目前有限的城市用地来说是个很xxx烦,因此十几层、
二十几层甚至高达三十层的高层建筑陆续兴建。这种高层建筑{zd0}的优点是布局紧凑、用地节省、流线短捷。有的医院甚至将诊断、xx用房和不同护理级别的病房放在同一楼层之内,除了介入式xx外,其他检查和xx都可以在本层解决,可以有效减轻病人在不同楼宇和不同楼层之间往返的奔波之苦。

“在这种高层建筑中,将所有功能区都集中在一起,可以有效缩短就医流程。”中国建筑师协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励先女士认为,在空间布局上,集中比分散更能提高医院的效率。此外,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医疗设备管道的复杂,医疗各部的集中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管道长度以降低医院日常的运行费用。

这种“大工厂”式的布局由于平面布置高度集中,单层平面面积过大,会出现大片没有对外窗户的黑房间,这就需要全天候大面积
的人工照明。通风系统也是制约空间布局高度集中的关键因素。因为没有外窗形成自然通风,就只能依靠人工环境提供充足的新风量。虽然大多数新建医院已经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但除手术室以外的大多数用房均采用风机盘管系统,这样的体系虽可以提供一定的舒适感,但对防止传染的空气流向则很难控制,加之湿的盘管可能成为xx生长的温床,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这种xx密闭的环境需要全新风的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控制空气流向来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但是这种有着双重过滤装置和其他复杂节能设计的大型中央空调机房要求面积很大,投资费用很高,可能是很多医院管理者难以接受的。”陈励先说道。

分散式布局和集中式布局的弊端也是中元国际工程研究院医疗建筑研究所谷建设计佛山市{dy}人民医院考虑开辟新的空间模式的初衷。

“分散的模式采光通风虽好,但土地使用压力太大。高度集中式虽解决了用地问题,而且流程很短,效率很高。但整个建筑就像个大闷罐,密闭的空间很容易增加人的心理压力,xx人工化的环境造成能源消耗很大,对医院运营成本是个不小的压力。而且这种把所有功能区都摞在一起的集中布局对垂直交通的压力很大。”在佛山市{dy}人民医院设计讨论会议纪要上,详细地列举着当初谷建和自己的团队对空间布局的思考。

最终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将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提出了半集中式的裙房加塔楼的空间布局。即将城市街区中的医院建筑底部空间在平面上密集成裙房,在裙房上再往高空发展成塔楼,这样就形成了底部裙房加上面高塔的塔台式空间模式。

由于门急诊是医院人流量{zd0}的空间,所以他们将门急诊和医技等功能区域都集中设置在低层裙楼建筑中,以缩短病员的检查、诊疗路线,提高效率。中间可以开设多个天井加强空气对流,从而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医技部门处于整个布局的中心,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服务于门诊和病房。住院部相对独立于高层塔楼建筑中,通过外窗实现采光和通风。用连廊与医技部门和门急诊建立联系。

在记者采访中,诸多专业建筑师都对这种半集中式的空间布局比较认可,因为这种布局更适合我国医院的实际诉求。像一些新建医院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亦庄分院、北大国际医院基本都采用了这种空间布局方式。

“这种空间模式既较好解决了不同人群的流量分布问题,同时又可营造出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认为,在用地有限的城市地段,塔台模式医院建筑可以通过水平方向集中和垂直方向发展的办法求得规模效益(见图2)。

医疗街的兴起

广东省佛山市{dy}人民医院带给中国医院建筑更大的亮点,在于首次使用了医疗街的概念。在医院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医疗街的设置对于缓解人的压力,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并且有效地组织各种空间布局起到了显著作用。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建筑师就将医疗街用于医院公共空间的设计。刘玉龙教授告诉记者:“医疗街模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购物中心。在购物中心里,公共的街廊不仅提供了明确的流线方向,同时也提供了人们休闲交谈的空间,是当代商业社会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模式。医疗街的特点和购物中心街廊相仿,它将各个重要区域的主要入口通道都联系起来,并且有明显的引导标识,起到一个‘主干’空间的作用,加强了建筑内部空间流线的识别性。同时,医疗街往往宽而且长,可以构建商业和艺术的服务设施,让病人感受到购物中心的气氛,从而减轻人们在医院的忧虑和压力。”

佛山市{dy}人民医院中宽14米,长72米,高4层的聚碳酸脂透明顶棚主街将医院的门诊、医技、病房以及部分后勤保障系统串通组合,从而起到交通分流和空间识别的作用。

自佛山市{dy}人民医院采用这种模式后,很多大型医院也纷纷采用医疗街的设计形态。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除了凭借医疗街来形成干线交通识别空间,更加注重营造“街道”的气氛。其总体上也采用裙房加塔楼的布局形式,门诊区位于裙房东南一隅,中心部分是医技检查科室和手术科室,东侧连接门诊入口和病房门厅的路线设计成为一条商业街,有餐厅、茶座、商店等设施,其主要功用是方便来医院的人群使用,同时起到柔化环境气氛的作用。

台湾医院对于医疗街公共区域的使用更加淋漓尽致,这些地方常常举办艺术家和小朋友的画展、院校的艺术社团和教堂唱诗班的表演等文艺活动,使就医者来到医院不仅能看病,在候诊的时间还可以去欣赏画展和文艺表演,在放松紧张心情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

重庆西南医院也实现了半集中式的理想布局,医疗街连接门诊大厅、门诊和医技科室,形成医院的主轴线。在医疗街上设置庭院和采光顶棚,使整个街道有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风,显得生动有趣并具有可识别性。医院的采光顶棚有可随日照智能调节的百叶遮窗帘,在炎热的夏季发射太阳光,节约能源。

“简单地说,医疗街就是交通分流和空间识别的公共空间,将门诊、医技、住院以直线相连,形成比较集中的布局,所以它并没有候诊的作用。”陈励先告诉记者。医院使用者常常会有改变内外部功能布局的需求,可是任何的改动都会面临破坏整体布局的遗憾。但沿着“医疗街”这一交通要道,可分期分批逐步添建设施而又不必担心扰乱了整个医院的总体规划,其脊骨式的延展为医院的改扩建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

门诊“重灾区”

从医院细分角度来说,门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病的诊治、慢性病的筛查和复查、心理疾病的调节、重症通过门诊转住院xx。国外的经验是将门诊功能从现有的大型医院中分离出来,使大型医院的功能更加集中。但是由于我国老百姓对大医院的青睐,很多医院现在日门诊量已经达到病床数的3倍以上,使得大医院的门诊不仅无法与住院形成离散化,反而还在急速地扩张。

“应对门诊拥挤、杂乱xxx的方法就是取消集中挂号、收费的管理模式,让病人一入医院就径直进入各科诊区进行挂号、交费。”陈励先认为取消了集中挂号、取药的空间,也就改变了门诊部的杂乱现象。

国内医院对这个模式虽也有尝试,但是绝大多数医院还是保留了设置挂号窗口的习惯。为了避免拥挤,尽可能地增大门诊空间是医院的优先选择。

德国的医院里就看不到所谓的挂号台、收费室,只有一排工作台,接诊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分坐在工作台两侧,没有玻璃窗和防盗网,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完成接诊的全部程序。与我国医院入口大厅不同,德国医院门诊大堂绝不是最豪华的空间,作为一种分流人群和交通的过渡空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功能而非观赏,而我国医院的入口大厅则恰恰是布置的重点。

“德国医院对保护病人隐私相当重视,病人就诊xx时都会有独立、私密的空间。”曾去德国考察医院建筑的谷建描述道。

在我们的医院里,患者挤在狭小的走道上候诊,在拥挤诊室内就诊,一个病人看病有无数的旁听者,365天几乎天天处于嘈杂、秩序混乱中,一切都让人心生厌烦。诊室内外经常密密麻麻地挤着一堆候诊病人,这已经成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徐卫国的一块心病。“改变原有大间诊室的模式,以单人小间诊室为主,创造利于保护病人私密性的空间条件。”这是徐卫国在改造门诊时提出的{zd0}诉求。

“我们对所有的诊室进行私密性改造,将24平方米的大间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改造成小间,使之符合各个诊室的个性化需求。为适合原有房间中央空调的布局,诊室采光要求以及牢固、耐用、美观等要求,将隔断设置成1.7米左右的高度,0.9米以下为不透明,以上采用磨砂玻璃、透明玻璃,底部局部透空,形成符合私密性诊室的基本要求。”上海新华医院基建主任汤建平告诉记者,“将原有门扇用相同木质隔断,配置防撞、防腐的不锈钢护角,形成独特的私密性隔断。”

现在新华医院的妇科诊室,外面是一般诊室,里面是妇科检查室,通过多道隔断以及通道形成不同级别的私密性空间,达到保护病人隐私的目的。在外科诊室,对需要进行体内检查的病人,在玻璃隔断处安装一扇门,便于医生对病人的检查(如进行肛检、泌尿系统的检查),确保病人隐私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对门诊{zd0}的改革就是实行一医一诊室,诊室不作为某一医生的固定使用用房,而是设置医生办公室供医生使用。

一直参与上海瑞金医院改建、扩建项目的陈励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设计的诊室只有一个诊桌和一个诊床,医生办公、生活在另外单独的区域。”深受美国医疗理念影响的陈励先认为医生就应该是跑动的,通过信息化排号系统,xx能实现诊室不固定使用。

“这种模式提高了诊室的使用率,有利于医生业务交流,同时可以真正实现医患分流,在诊室和医生公共区域设置专门通道。这种设计还可以防止医患纠纷,因为医生有个专门逃生的通道。”陈励先诙谐地说道。

多样的病房形态决定住院部平面布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的答案是护士站到病房的距离。这个问题已经作为一项课题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深入研究。

“护士工作时间中40%是用在走路上,为了减少走路的距离,增加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时间,护士站到最远病房的距离一定不能过远。”刘晓程说道。为此,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在病房的布局上都从单廊式改为双廊式,两条走廊之间的空间设置护士站、清洁物品库房和污物间、设备间、医护办公室、xx室等。双走廊使得护士站到病房的距离较单走廊近了很多,减少了护士行走的距离,相对增加了护士照料病人的时间。

双走廊虽然在提高效率上有所改进,但条形平面不可避免地造成医生和护士行走距离较长的问题。全世界的建筑师都锲而不舍地探索其解决之道。

美国斯科特与怀特纪念医院的病房布局采用了放射形的模式(见图3),中心是客梯、病梯、xx室等支持空间,三条走廊分别放射到三个护士站,病房环绕护士站形成三个圆,一个大圆容纳30床,两个小圆分别容纳16床,由于病房成扇形,将卫生间设在靠外墙一侧。病房门直接对着圆形的护士站,所以每个护士站到病房的距离都非常近。

“最初医院预想病人会非常乐于住进这样的病房,因为能受到最直接的照顾。但事实恰恰相反,护士为了观察病人,经常把门开着,病人没有一点私密性,房间内的病床摆放也是面朝护士站,病人看不到窗外的景色,增加了病人的孤独感。”刘玉龙曾对病房的布局做过专门的研究。

还有建筑师提出了三角形的空间模式(见图4),这种平面布局也缩短了护理距离,核心区的面积更紧凑。“这种设计从建筑专业角度来分析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但在建成后使用者普遍表示不够理想。大概是由于这种非正交的平面会使身处其中的人们缺乏方向感,对于病人来说,这种非常规的空间感受会加剧人的心理不适。”刘玉龙评价道。

我国的病房布局基本没有做过类似尝试,估计是更崇尚自然采光和通风,规定病房在冬至日要有3小时累计日照时间,所以我国病房还是沿袭着条形平面的布局,最多也只是做些布局变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院的第二住院大楼内的住院部就呈工字形,所有病房均南向设置,保证病房具有良好的朝向和视野。南、北翼各安排一个护理单元,并位于各部分功能的交叉点上,有利于缩短护理距离。

另一个影响病房布局的因素就是病床的数量——单床?双床?还是多床?

这个问题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答案。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建的医院中,大多采用单人间为主的模式,欧洲则和美国不同,他们更喜欢双床间。

“显然,单床间病房是对病人私密性{zh0}的保护。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条件来看,设置数量太多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刘玉龙剖析,首先,我国40?50床设置一个护士站,单人病房太多无疑会增加护士的走路距离;其次,基本相同的相关建筑面积(包括卫生间、走廊、设备、护士站、医辅用房等),单床间只需增加七八平方米就能满足双床间的空间要求,相比之下单床间病房楼的造价和床位数之比就不够经济;{zh1},在心理上单床间的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当然也有人提出,双床间如果两个病人性格不合,病房内的气氛不好,反而不如三床间更容易避免这种尴尬。”刘玉龙诙谐地说,“所以,不同情况需不同对待。总的来说,采用双床间带卫生间的办法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护理距离决定设计布局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住院大楼的建筑格局,有一些医院也尝试着对这种传统进行挑战。

美国圣路克医学中心新建的心脏病病房楼(Cardiac  Patient Tower  in  St.Luke’s Medical Center)试用了分散护士站的构想。该建筑每层27个单床间,在房间外围一圈是日光长廊,为病人、探视人员提供休息谈话之所,同时也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点。各种支持设备仪器放在病房走廊边的房间内,每一层设置分散的计算机工作台围绕在病房的周边。这种布局减少了护士用于走廊交通的时间,对于急重症的病人房间则类似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就在旁边。但是这种布局的革新有赖于护理理念的改变,护士不再是所有病人的护士,而是某一个病人的责任护士,负责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生活、心理护理,根据个体需要制定护理计划。

卫生间的位置也是影响病房布局的因素。“卫生间靠内墙设置可以增加病房的私密性,洗手方便,而且房间采光好。”刘玉龙比较道,“而卫生间靠外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病床的情况,缩短护理距离,病床移动方便。”而陈励先的选择是将卫生间置于外墙面,这样卫生间可以获得直接的对外通风和采光。

医技与病床的博弈

医技作为综合医院里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共同使用的检查xx区域,在布局上应毗连于门、急诊部,并以枝状布局分别向门急诊、住院部延伸,通过“医疗街”方便地为门急诊、住院病人共同使用,以达资源共享的目的。

“对于医技科室的布局,最重要的是要留出远期发展的用地。”陈励先在谈到医技科室的设计理念时强调,“医疗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对医技空间的布局和流程设计提出了动态的要求。很多医院想购买更先进的设备,可是苦于没有预留出空间,要么放弃,要么四处砸墙,拼凑空间,{zh1}破坏的是病人就医的流程和医院的整体布局。”

其实,医院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功能设计,但是除了关注功能的设置以及组成功能的区域与流程外,更应注重医院的功能效率。

不同医院的功能平衡重点是不一样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功能平衡重点在于病房与医技之间的比例协调。简单地说,就是在有限的面积和投资控制下,在空间上是偏重床位数还是医技科室?可能有些医院管理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床位数,毕竟这是他们选择扩建、新建医院{zd0}的初衷,甚至为了增加床位数而压缩辅助医疗用房的面积。

但是刘晓程选择了后者。

“偏重诊室还是医技取决于医院的发展策略,也是医院建成后学科能量和服务质量的体现。”刘晓程说道,“因为医院覆盖地区的人口增长量和门诊量会在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增长,而这些相对稳定的、有医疗需求的人群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肯定会日益提高,因此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用更好的能力去服务这些相对稳定的人群,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所以我们对医技科室的设置、设备数量选择上限。”

住院量的下降在欧洲和美国已初见端倪,美国近十年的住院率大约下降了1/4之多。德国柏林Charite医院距今已有35年的时间,原设计为1000床的医院,现在床位已压缩了一半。

“医疗保险对住院的限制、住院周期的压缩都是导致住院率下降的原因。”参观过柏林Charite医院的谷建说道,“以前Charite医院的住院周期是14天,现在仅为4天,这使得医院在运营中不得不压缩床位,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未来,中国医院是不是也会面临减床的境地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日间手术也开始兴起,康复病人逐渐接受转入社区……据记者了解,北大国际医院对功能区的设置,也采用了增加医技科室空间、缩小病房空间的思路。

“碳制造器”的反作用力楼宇的照明、空调、供暖以及动力的运营,让医院成为最耗能的建筑,如同一个“碳制造器”。

路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曾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之托对上海医院的能耗进行测试与诊断。诊断结果是医院的耗能主要集中在耗电和耗燃气方面,占医院总耗能的95%左右,每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费用在105?148 元/ (m·a) 。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承担着对23家医院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的职责,专门对医院能耗进行调研,足见医院能耗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其实,在这种关注的背后,除了树立绿色医院的形象外,也是基于医院现实的成本考虑。

对于医院建筑来说,{zd0}的能耗源是空调和供暖系统。黄锡 所率领的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南方提倡公共空间,甚至门诊大厅都不开放空调,从而减少能耗。他们在韶关、泉州的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了。

“这些医院的院长考虑到节能的需要,很支持我们的想法。”黄锡 告诉记者,“南方的冬天比较短,夏天虽然炎热,但是只要通风好,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很凉快的。所以我们在大堂内挖了通天的庭院以增加通风,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目前,效果不错。”

在黄锡 看来,新加坡远比我们国家富裕,但是他们医院的公共空间和办公楼的公共空间都没有空调。但是这种方案能否在北方推行,黄锡 以微笑代替了回答。不用虽然是节能最直接的方法,但利用高技术手段做到生态和节能才更是长久之计。像手术室这样的部门对空气、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医院手术中心的空调需要24小时运行,相应也造成了很大的能耗。

“手术室虽然不能xx关闭空调,但是能做到尽量缩小手术室中使用空调的面积。”陈励先在改扩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项目中,就做到了这一点。在布局上,她采用了国际{zx1}中心岛式的手术布局模式,将xx器械、敷料储存于由手术室围合的中心洁净通道中,由相应垂直位置的中心xx供应部的洁净xx梯直接运入,尽可能缩小洁净通道面积,从而节约洁净空间所需付出的昂贵代价。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会议精神令全世界掀起了“绿色医院”的浪潮,美国医院更是把解决停车位的问题上升到建设绿色医院的标准中。不过他们对解决停车位紧张的做法的确是别开生面。

“美国医院鼓励员工尽量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拼车上班,对这样做的人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从而减少车位的使用。”黄锡 颇有兴趣地说道,“我们国家的建筑标准中要求停车位越多越好,美国可能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他们觉得停车位的数量不能无限扩大,达到一个合理的数量后,就应该想想其他办法。”

这种低碳行为的制度引导也并非美国的专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dy}医院也规定只有正高以上职称的员工才能将私家车停放在医院,每月500元人民币。“别看我已经是副院长了,可我的车也还停在外面。”该院副院长裘云庆诙谐地告诉记者。

链接

人文皆在细节处

俗语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家的温暖在于每个细节的细腻和熟悉,家庭与宾馆{zd0}的不同在于细节堆积起来的气氛。所有对病人的重视最终都要通过这些贴近居住气息的细节来表达。

德国医院的病房窗台高度一般仅50?60厘米,或者就用落地窗,使患者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窗外的景色。有的在病房外设阳台休息空间,阳台上会有一些盆花点缀,这与德国的民居窗台和阳台是一致的,很生活化。

慕尼黑红十字医院的放射科等候空间,由于在建筑的核心部位没有自然采光,建筑师将空间的顶部设计成玻璃灯箱,墙面上安装了液晶屏循环放映热带鱼不停游动的画面。这些考虑细致的功能设置和细节使人感到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

台湾成大医院将xx儿童疾病常见的医疗设备制作成模型,摆放在儿童诊疗室的候诊区,让小朋友当成玩具来玩,缓解诊疗时带来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该院的儿童诊疗室除了搭配多种炫丽色彩配图,还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xx。当小朋友走进诊室时,可以选择海洋世界、非洲森林等不同的主题模式。当模式确定后,房间就会模拟出相应的主题环境和声音,帮助小朋友参与到康复xx中来。

 

建筑的体温

台湾医疗建筑的变迁

文/本刊记者 陈亚慧 代瑾

台大儿童医院一楼门诊候诊区。

医疗建筑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实现医疗机能与建筑功用的xx融合,同时还需承载生命无常的厚重与人文关怀的{jz},最终达成人类“{zj2}庇护”的梦想。从18世纪末的阁式医院(pavilion hospital)到19世纪的砌块医院(block  hospital),再经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兴起与反思,人类对医院的定义又回到了“xx”的本源。人们对“美好医院”的追求不是高科技的冰冷堆砌,而是朴实且充满关爱的善意之所。

台湾虽是“弹丸之地”,公共医疗却走在世界前列。在台湾医疗发生巨变的三十年里,其建筑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蜕变。虽然台湾大部分医疗建筑外观都朴素平实,进入其中却能时刻感受到{jz}关怀给予建筑的体温。xx一项,台湾便是内地医疗建筑的楷模。

蜕变三十年

台湾本土医疗建筑的意识觉醒始于上世纪70年代。受医疗保健制度变革的影响,再加之欧美医院管理理念的冲击,台湾在这个时期逐渐从盲目的改扩建中觉醒过来,开始因地制宜,探索与台湾医院管理相契合的建筑艺术。

7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医院建筑开始摆脱科室主导的枷锁,从医院管理出发,整合各部门的不同需求。台湾久负盛名的林口长庚医院就是在当时兴建的。由于此时医院建筑的空间相对宽裕,医院的功能布局多为平面分布式,兼具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其时台湾大医院皆人满为患,因此都设有较大的门诊区域,同时为了感控需要,医院开始为医生和患者设立独立的通道。为了使各部门功能区相对紧凑,遂将医技部门置于手术室和监护病房之间。这种分散式的布局虽具自然通风、采光等优点,但因占地多、动线长、导致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浪费,亦不便于患者就医。

空调系统的发展及医疗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使台湾的医疗建筑在80年代步入了{jd1}集中时代。为了应对医院的大型化以及复杂性,{jd1}集中式的医院设计重视机能且极具效率,住院、门诊、急诊及医技部门都集中设置,良好的部门空间规划缩短了服务动线并利于病患的抢救和就医,部门间亦可资源共享不必重复设置。因{jd1}集中式占地小,遂可提供大量绿地供病患休闲及医院未来发展使用。医技部门的设计开始趋向集中式检验,以减少仪器的重复购置;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各科室之间的功能开始整合。而此时世界范围内对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反思也激发了台湾建筑人文意识的萌发,人们开始强调室内设计在医院中的作用。

90年代后,台湾医院建筑发展逐步趋于稳定,医院开始向郊区发展。为解决{jd1}集中式医院的通风采光不佳、缺乏人性化元素等问题,医院于是向相对集中的方向发展。各科室遂设立小型的独立诊疗室和设备,以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大型的医技中心则可以承接更多的医疗活动。相对集中式的建筑风格结合了分布式通风、采光和{jd1}集中式高效能、资源共享的优点,形成了集功能、生态环境及人性化考量于一身的医院形态。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就医流程,台湾医疗建筑完成了现代化的xx蜕变

人本济世

提及台湾的医疗建筑,就绕不过长庚和慈济。长庚医院以高效的企业化运营而闻名,慈济则以悲天悯人的无微关怀著称于世,两所名院以不同的方式对台湾医疗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内核都是对病人的体恤、关爱和尊重。

1976年,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为纪念其父王长庚,创办了长庚医院。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庚医院已拥有台北、林口、基隆、高雄等7个院区,8300多张病床,成为台湾{zd0}的医学中心。据称,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开幕前夕,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前来参观,对长庚医院体贴入微、舒适怡然的就医环境印象深刻,感慨民间办医的良苦用心。随后,行政院便决议拨款上百亿资金分别辅助台大医院与荣民总医院扩充改建,使老区的国立医院焕然一新。自此,其他企业、慈善机构都认同医疗事业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绝好方式,于是纷纷新建医院,很多医院也开始扩充床位、更新仪器或者设立分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在整个台湾医院建筑变迁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本济世、勤劳朴实”是长庚人的座右铭,走进桃园长庚分院的大厅,可以醒目地看到“勤劳朴实”四个大字,随处可见的志工使病人感到格外温暖。院区内设有xx堂和祈祷室,帮助病人及家属缓解情绪,并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的志工随时帮助有需要的人;门诊内设有量血压休息等候区,病人可以在这里做初步的检查;所有厕所都有编号,并设有紧急呼叫按钮,一旦发生事故医护人员就能随时赶到。

而到慈济医院就诊过的患者,一定有感于其xx的人文空间。医院大门刻有证言法师的题字:人间菩萨如农夫,诚正信实如大地,智慧妙法如清水,广邀善工勤耕耘。一层大厅安排了室内乐团演奏,用美妙的音乐抚慰心灵;公共区域设有美术长廊,展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医院地下一层设有餐厅、书店、咖啡厅等生活空间;很多楼层还设有空中花园,供病人及家属放松休息。慈济医院所倡导的“医病、医人,医心”的人文情怀,为台湾医疗建筑的人性化演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启迪与反思

回顾台湾建筑三十年的变迁,虽然也经历过理念缺失的迷茫和盲目扩张的冲动,但自其本土建筑意识觉醒之时,就将人文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地基,几十年来生根发芽,成为台湾医疗事业的宝贵财富。去长庚、慈济就医的百姓感触最深的不是优良的环境,而是医疗团队精湛的医术,高效管理,以及便捷的流程和随时随地的关照体恤。

台湾面积狭小,医疗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医院更加注重长期的规划和发展。

长庚医院在始建之初就为未来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据设计该院的许常吉先生回忆,林口长庚医院在建设之初还没有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创始人王永庆请教台大张锦文讲授,一顿午餐的时间,即决定买下半个林口,一期开设1600张床位。医院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未来扩建的需要,将垂直动线设计在中央,井字形水平动线向四面展开,为未来增建埋下伏笔。高雄医学院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也以分期方式在原有医院旁边增建了新的医疗大楼。反观今天内地医院补丁式的扩建与填鸭式的新建,长远的眼光与科学的规划都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台湾医院建筑外形看似不饰雕琢,但内部细节和人文内涵却润物无声。这不仅关乎建筑,更关乎管理,台湾医疗建筑风格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管理理念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深入。没有科学的管理流程、体恤病人的仁慈之心,建筑说到底仍是冰冷的空壳。所谓建筑的温度,实则是医者的用心,而非豪华的地板、精致的石材,或是富丽堂皇的外观。“人本济世,勤劳朴实”,或许这才是台湾医疗建筑给予我们的{zd0}启示。

如对本文有任何评论或意见,请发信至责编邮箱:

 

建筑志业

对话台湾医疗建筑大师许常吉

许常吉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即与医疗建筑结缘,从最初的林口长庚, 到后来的慈济、仁爱医院,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才思智慧和对建筑的恒久热爱穿越了台湾医疗建筑变革最为深刻的30年。如今,凭借在内地的60余件“作品”,他正在推动着海峡两岸医疗建筑领域的深入交流。

许常吉先生为人谦和,宁静又充满热情,医疗机能对建筑自由的限制在他那里亦成了一种内敛而又自如的艺术表达。

《中国医院院长》:“以病人为中心”已经成为当今医疗建筑的共识,您觉得它真正的内函是什么”?

许常吉:“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一个口号,你真的是要把患者的感受装在心里。一个医院并不是因为有了阳光绿地,就会变得人性化。好医院首先要安全、便捷,其次它要让病人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

病人对医院都有恐惧感,所以应该尽量使用自然采光,让患者和医护人员身心放松,即使是ICU里昏迷的病人,也需要昼夜时光的变化。今天的医院建筑会预留更多的公共区域,作为人文空间或文化走廊,在这里可以展示艺术品,也可以进行健康教育,以缓解医院紧张冰冷的气氛。还可以在医院设立祈祷室,帮助重症患者和家属缓解压力,这些都基于对病人感受的体验。

另外我们还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在空间布局上给他们安全感。在设计义大医院的时候,我们把产科置于医技和病房之间,用整整一层来做产科病房。因为生孩子是件喜事,如果让她们和其他病人在一起,可能就会有焦虑的心情。我们在设计仁爱医院的时候,医生很强势,要求将每个产科病床xx开放,但我们坚持要有遮蔽,因为我们必须尊重患者的隐私。

医院建筑虽然只是载体,但是它的内部空间和整体机能却能反应一个社会对生命及心灵的关照程度。

《中国医院院长》: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天空之城》深受儿童喜欢,您在设计台大儿童医院的时候也用了“天空之城”这个意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许常吉:小孩子都害怕来医院,从外面一直怕到里面,我们的设计就是要尽量减轻儿童恐惧不安的心理。整个建筑的外形呈现“天空之城”的造型语汇,通过鲜艳的颜色和非常规的外形来xx传统医院对患者的心理暗示。我们在大厅的入口处以及室内都应用了大量的弧面造型,墙面和地板是非常柔和的彩色,这些都会给人一种放松愉悦的感受。

在做大楼主体建设时了,就先后有16位艺术家参与到内部装饰,打造了8个“健康森林”的主题。建成的医院里有游乐园,有立体画廊,亲子休息区,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小细节,比如每个电梯门都有一个动物主题,儿童的马桶内壁上也有

动物形象,所有的装饰用材都使用非常安全的环保材料等等。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时候小孩子都不想走了。

《中国医院院长》:内地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医院兴建,您对这几十年来的医疗建筑整体有什么看法?

许常吉:内地走的路和台湾不一样。台湾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台湾建筑演进的每一步都和医院管理分不开。因为台湾面积很小,而且实行全民健保,如果一个医院实力不行的话,病人就会去其他医院;没有病人,好的医生也不会来,医院就经营不下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医院必须切实做到让病人满意,所以他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做细节,做内涵,同时理性地规划医院的未来。

内地的医院建筑从外观看非常现代,但内涵却很欠缺。这与内地的沟通程序有关,设计只能做到外围,内部装修无法介入。我所说的装修不是指简单的土装装修,而是包括每一个房间的功能、布局,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现在搞装修的人不懂医疗,医院也不会跟他们做深入的交流,很多时候会忽略房间的使用功能,甚至从造型出发而忽略功用。

内地的招投标也相对粗放,往往设计院画了一个月的图,{yt}就讨论完了。建筑内部只有大概的基本功能架构,细节的设计都没有,而在台湾,每个房间的所有需求都要求在建筑图中标示出来,哪个房间有门禁,哪里需要设置医疗气体,也要标出来,而这些内容在内地的设计图纸上都是没有的。此外,医院留给设计院的时间太短,总是在赶进度。台湾的周期则长得多,业主对设计图有不满意的地方会随时改动,从设计到最终实施会经历无数的调整。在这方面,我估计内地在沟通上花的时间是全世界最短的。

郑重声明:资讯 【人本建筑(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院院长》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