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在改革的丰碑上(十)_大薛_新浪博客

热爱会计事业  献身会计工作

   1995年冬,我获得了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的殊荣,财政部给我颁发了奖章,奖牌,奖金和证书.1996年元月,在全省会计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领导要我在大会上介绍本人从事会计工作以来的收获和体会.,此材料刊登在<吉林会计>1996增刊(),现转载全文,以飨后人.

 

     我叫薛顺堂,现在松原市扶余区财会职工学校工作.三十年来,我曾做过基层企业的主管会计、商业系统财务综合、财政部门会计管理、财会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可以说,我这大半辈子和会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下面,我准备分四个部分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我这些年来的会计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一、   心系财会 矢志不渝

 

我于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吉林财政金融学校并留校分配到会统教研室任会计专业课教员。正当我准备伸开腰为会计教育事业大干一场时,那场{swql}的大风暴来临了,别的单位都搞“斗、批、改”,而我们可爱的学校却给搞成了“斗、批、散”,我也在劫难逃,被造反派扣上了黑党委留下的修正主义苗子的帽子,含泪返籍回到我的家乡三岔河,到一家副食品商店糕点组做营业员。这个商店大部分是女同志,有几个男同志也都年迈体衰,就我这么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因此,商店其他组进货,我都抢先搬酱油桶,扛咸盐袋子。月末点货,我就主动把各组的商品购销存月报表接过来,帮他们核对,从这些简单的横打竖剋中,过一把当<会计>的隐,品尝一下会计工作的乐趣。七O年“一打三反”,商店会计出了说道,都集中到木材公司说清楚,商店会计岗位一时出现了空档,经理说,你这位省城里回来的会计学校高教,别空谈理论了,你就实际做一做,体验体验吧,于是,便让我接了会计这个摊子。我首先完善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了过去加权平均法,改为月月按实际倒挤毛利率的核算方法,然后对各营业组建立了台账,实行了部组成本核算,使商店财务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七一年,镇上抽调我到财会工作老大难单位食品收购站查购销调存账,通过半年多时间内查外调,核实并惩治了两名贪污犯罪人员,不仅解决了这里的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而且还教育和解脱了一些不同程度问题的人。在全镇“一打三反”总结表彰大会上,我生平{dy}次整理典型经验材料并登台代表食品收购站一打三反工作组介绍了工作经验,亲自领会了会计工作的尊严与神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虽然已经步入了中年,但许多事情都像重新开始一样,使我又焕发了青春活力,干起工作来有使不完用不完的劲。这期间我已调到县商业局工作,白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综合全系统生产、经营与财务情况,组织和指导全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晚上还应聘到扶余县职工业余学校商业会计班讲课。从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到十月十五日,这五个半年期间的夜晚,每天俩小时,我都坚持风雨不误,从不间断。白天上{yt}班,晚上下班不回家吃饭就得往夜校跑,两个小时下来,口干舌燥,回到家里也饿过劲了,跟老婆孩子也不愿意吱声了,胡乱吃口饭就把批改作业的摊子又铺上了,有时单位的材料任务重,我就隔三差五的熬上一个通宵。老局长看见我{yt}天在局里和夜校忙乎的乐不知疲的这个劲儿,关切地说:“大薛呀!别争命把火的讲那个课了,你要是家庭生活困难,局里可以研究补助你两个”。我心里想:“老局长啊,老局长,你咋这样不理解你部下的心啊,咱们商业系统会计人员素质这样低,财务管理这样差,如果把他们都能培养成会计上的行家里手,你该省多少心啊?”我把这苦涩暗暗地咽到肚子里,笑着对他说:“不是困难,也不差钱,我就是土地佬喝烟灰___有这口神累”。我担心总不摸书本,把专业知识荒废了。

一九八六年初,组织上提拔我当上了县酒业专卖局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整天忙于同工商、财税等部门和省际,县际间同行业的协调,下乡普查小酒厂,帮助国营大酒厂压缩库存,几天都不能回家。这一回,晚上讲课的事就算告一段落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夜校这个讲堂。

 

二、   忠于职守 洁身自好

 

我在专卖局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出门有小车,下乡镇有酒喝,但我总觉有一种失落感。有{yt},我壮着胆子找到市长,请求辞去专卖局副局长的职务,到财会学校去教学。市长睁大眼睛,瞅了我半天,一连串问了我几个问题:“工作遇到麻烦了?”“没有”;“班子不合?”;不是”;“你是不是要开创扶余干部史上弃官从教的前例呀?”,“市长,你可别忽悠我了,我就是爱好会计这个行道,你就成全我吧。”

八七年六月份,我终于如愿以偿,经过市长办公会研究批准了我的请求,调到财会学校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困难面前不却步,利益面前不伸手,给教职工和广大学员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教学经费紧张,我就处处精打细算,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学和科研{dy}线上。为了xx社会上形形色色不正之风,我经常组织教职工和广大学员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去。

从一九八九年以来,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活动,这对有组织、有目标、有步骤地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起到积极作用。为了把学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带着会管科的两名同志深入到全县四十几户工商企业搞好摸底调查,组织培训,进行考核验收工作。当时县里有一家国营预算内企业为了创省先进企业。就差没有会计工作的三级合格证书,便托人来找我,让我跟地区打个招呼,先给弄个证应付一下。当时我心里一怔,你们可真想得出,达标升级来来是一件好事,放着光明正道你们不走,怎么偏往邪道上钻呢?于是我说,我可没这个权力,看你们急成这个样子,我可以抽空帮助你们先看一下,缺什么补什么,然后堂堂正正的请地区来验收,那该有多好哇!他们说,怕时间来不及;我说,现在我就去。到单位一看,他们会计基础工作搞的挺好,各项经济指标也很可观,差就差在不系统,不规范,我便用了两天时间按照省里升级考核标准一项一项的帮助他们理顺,又完善了一些必备的内容,请地区派员来考核验收。结果一炮打响,验收完毕当场发证,感动的这个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不知说什么才好。临走时,他们嘀咕要给我们每人买一份纪念品。我听到以后,急了,便说,你们这是抽那股邪风,挺好的事怎么能瞎整呢?这句话一出口,使整个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为了打破这种僵局,这个单位的会计连忙说,那我们就和地县会计同仁共同照一张像片留下纪念吧。我说,这还中。

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面前,我在物质生活上与那些款爷们相比,是显得清苦、寒酸些,一次我患了感冒在家休养,领导到家看望我,我连忙下地给倒水,结果暖瓶却冻在窗台上,就是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中,我也很知足,因为,我有我魂牵梦萦的事业,我有我的渴望和追求,在精神生活上我还是很富足的,即使在顺利的时候或是在困境面前,我总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坚信自己所热爱的财会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三、   适应改革 刻意创新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员令。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要涉及到经济工作的前哨财会部门及财会工作。一九八四年秋冬之季,县政府决定在三岔何镇开展小城镇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抽调各系统掌握财务情况、说话算数并能组织村料的主管会计组成联合工作组到三岔河镇进行实地测算和可行性研究。我做为其中的一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这项工作。为了使三岔河成为经济特区这样构思一步到位,县领导鼓励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设计,白天,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调查、搞测算,开座谈会,晚上,由我执笔,大家共同构思可行性研究材料和调查报告,连轴干了几天,一个个都累脱了像。现在回进头来看,三岔河的经济确实是腾飞了。每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三岔河各行各业报道改革发展的新闻时,我都非常激动。我觉得,我们毕竟在三岔河这块热土上洒过汗水和心血,也毕竟在三岔河成为经济特区时描绘过那最初的改革蓝图。

   我经常和周围的同志乃至学员们这样讲,不要看别人对我们财会人员怎样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首先要把自己重视起来,要自尊、自重、自爱。特别是在改革年代,做为在基层工作的财会人员,只要经常通报我们的财会工作情况,就能为上级机关的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基于这种思想,我于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财会学校、会计学会和会计事务管理科这个窗口,创办了《财会简讯》这个内部资料性刊物、组织全县广大财会人员交流财会工作经验,捕捉财会改革信息,解答基层财会工作的实际问题,及时宣传国家新出台的财会法规、政策。《财会简讯》的创办,不仅提高了会计管理部门、会计学会和财会学校的知名度,而且也起到了连结广大财会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间,我对基层单位会计的一些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及时向上级刊物进行推荐。从九一年以来,经我推荐的有二十几篇文章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有的还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为了使会计改革同其他各项经济改革同步进行,我与张毅老师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篇题为《财会人员要研究经济改革新课题》的文章,我们提出要使企业从旧的经营与核算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并要兼顾三者利益关系,文章中针对企业在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过程中,偏顾小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提出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设想;针对企业劳保问题的承受能力,提出要实行社会保险基金制度;针对个别企业对税后利润存在分光吃净的短期行为,提出要建立三项基金制度,确保扩大再生产,当时的这些改革设想,为以后国家出台的新财务会计制度起到了摇旗呐喊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   更新观念 锲而不舍

 

改革的本身,首先要更新那些不适应经济发展传统思想观念。会计工作也不能例外,特别是在各项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财会教研人员,如果不能更新观念,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新知识、新领域的讲台上?

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中,我首先组织全体教职工反复学习“两则”(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带头参加省里举办的新会计制度师资培训班。从九三年四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十四期新会计制度培训,不仅号召全体会计人员参加,而且还动员企业厂长、经理也参加,到七月一日前,全区共培训了一千六百多人。新税制改革出台后,我又趁热打铁,适时举办了新税制培训班,与长春税务学院会计系朱文山教授共同编写了《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学》等培训教材,为了配合新税制的宣传和普及,我结合财政基层工作的实践,撰写了“在分税制条件下如何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从如何理解和摆正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入手,重点对“如何选择优势,确定乡镇财源重心,如何开拓效益型财源;如何强化农业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意见,在《白城财政》和《吉林财政研究资料》上发表后,引起了会计界同仁的重视,并在东北财大牵头召开的全国财税、金融改革理论研讨会上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最近,我又和松原市几位搞教学的同志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套“会计岗位培训教程”,这三本书面向广大财会人员,把新财务会计制度和新税制突出出来,力求通俗、实用,共有六十万字。现已通过出版社开机印刷。

近十年来,我与省、地的各种财会刊物交上了朋友,凡是我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研究和探讨的一些观点和见解都及时整理出文字材料寄给编辑部,就连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实用的、可操作性的会计核算方法也都在这些园地里交流一下。没有细算,近些年总共有三十几篇文章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其在有四篇文章被收集到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镌在改革的丰碑上》,前几天,由于区、县机构改革,我清理了一下近些年保存的论文,总结报告等底稿,还有一些教案和听课记录,整整装了两麻袋。有人说,“老薛呀,把这些废纸卖了,够咱们喝顿酒的了。”一句话,说得好心酸,难道就此革命到底了?我说“不行,不行,这是我的心肝宝贝,说啥也不能卖。”就是这样,我在会管、教学、科研的实践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执著,去寻找新形势下价值观的乐趣,品味着会计这片热土的芳香,探索着人生的真谛。

这些年,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但上级组织却给了解很多荣誉,多次被授予省、市、区财会先进教育工作者,科研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还光荣地被选为扶余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在赞誉声中,我不由想到这样一句名言:“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

我决心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克服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和拥抱财会这片热土,为我所热爱的这项事业,为我心中所构筑的这座理想大厦,再添一块砖,再加一片瓦。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镌在改革的丰碑上(十)_大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