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利空下的医药股

    发改委剑指药品价格虚高,且已启动对新进入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成本和价格调查,而管理药价的相关法规也有望年内出台。在天价药品事件以及医院回扣丑闻频频曝光的背景下,政府终于向药品暴利现象挥出了重拳。日前,部分药企、相关协会接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相关法规有望在2010年下半年正式出台。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对药品销售的期间费用率和净利率设定的具体限制,将令一部分不合格企业“很受伤”。
    从创新药到普药,只要进入了医保和基本xx目录,其指导定价的利润率上限都低于很多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水平,政策之严厉,超出市场预期。这也使其成为6月17日和18日医药板块集体跳水的导火索。
    但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对药企其实是板子轻重不一,药品价格调控直指药品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期间费用率和销售利润率以及流通差价率设定{zg}核算标准,其中销售利润率{zg}核算标准仅为23%,要低于不少医药上市公司的现有水平;而流通差价率更是实行差别流通差率,直接压缩了依托高价药品的药品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zd0}的利空是针对药品流通企业,《意见稿》规定精麻类药品流通差价率按照统一标准核算,使得垄断性的精麻类药品的流通毛利率大幅下降;国药股份的分销业务比例、精麻类药品代理比重高,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从生产环节期间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的{zg}核算标准来看,可总结为创新药高于普药、中药和生物制品高于化学药品,这延续了医改鼓励创新、鼓励中药和生物药的思路。药品流通环节实行差别差价率,高价药品差价率从低,低价药品差价率从高,这对于依托高价药品提高毛利率的药品流通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意见稿》的出台,是推动医药行业洗牌的信号,而非覆巢之下无完卵的事件。既是洗牌,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甚至能借该政策的东风,加快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由于该管理办法对进入医保药品的药品定价均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无论是创新型企业还是普药企业,都将面临药价下调、利润降低的风险。即使是创新型化学药,其毛利率也不能超过63%,这个很难补偿企业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风险,鼓励自主创新的力度不够,对企业吸引力不大;而普药企业,由于流通环节中对差价率的限制,销量和利润将均会大打折扣。总体而言,化学仿制药企业受影响{zd0},生物制药和中成药企业次之,而以保健品和OTC为主的医药企业影响很小。
    此次政策打击面比较广,在具体定价上,核实企业的成本也有一定难度,真正执行起来并不容易。由于该管理办法只是征求意见稿,后面正式出台的政策,不排除有更为宽松的可能性。创新型企业,垄断型企业和医院医疗企业受到冲击最小。政策上是会鼓励专利药、出口药和国家保密xx,比如云南白药、片仔癀就是有国家保密配方,受到该政策的冲击就比较小,生物制药板块由于即将出台利好措施也有交易性机会,相关的医疗服务企业受到影响也有限,企业随价格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即可,尤其是靠人工技术和服务收费的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更是影响不大,医院医疗股最受影响的是医生回扣的空间而不是公开透明的上市公司利润,所以
在不断的调整中要认真鉴别提前下手,一旦市场回过味来相关个股会报复性上涨,只有慧眼识金才能笑到{zh1}!
北京廊坊股友加1002920183或694725045低佣办理无意勿扰安信证券汪 
如何把握利空下的医药股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把握利空下的医药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