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基础知识之玉料

玉料,是用来制作玉器的材料。古代玉料以产地、颜色或局部特征命名,帮同一种玉料有不同的名称;而古人所说的“玉”不是岩石名称,而是文化学上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什么是玉?

在新石器时代,“玉”是指“石之美者”,即颜色美丽又有一定硬度的岩石。在夏商周三代,“玉”是指闪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玛瑙等具有颜色之美和质地之美的岩石。从商代后期开始,宫廷用使用的玉器开始以新疆和田玉、岫岩透闪石玉(透闪石玉)为主,玉器的用途也由神权向王权逐渐转化,在西周形成了具有标志社会等级标志的各种玉礼器。春秋时期,维护王权的儒生们又将透闪石玉的自然性质“德行化”,先后出现了管子的“九德”、孔子的“十一德”,并使用“首德次符”(即首先看材料是否符合“德礼”的要求,其次,看玉色是否美观)的观念来分辨“玉”和“石”。

汉代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作出了经典的解释:“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因手握“玉”时没有“寒感”,故获得“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的评价;因“玉”料质表里如一,帮获得“角思 理其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的评价;因“玉”被敲击时会发出清越舒扬的声音,很远都可以听见,帮获得“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的评价;因“玉”质地细腻致密,韧度很大,硬度很高,故获得“不挠而折,勇之方也”的评价;因“玉”断口为片状,虽有棱角,却不锋利,故获得“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的评价。而符合这五种标准的只有和田玉,而和田玉的这五种自然性质又被用来象征君子“仁”、“义”、“智”、“勇”、“洁”五种德行,这是古代帝王、贵族、士大夫推崇和田玉的原因。

把和田玉定名为“软玉”,把翡翠定名为“硬玉”矿物学名称,是近现代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所为。199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中对玉石的定义是:“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其中“矿物集合体”是指岩石。事实上,历代玉行选用的“玉”不仅有和田玉,还有翡翠、岫玉、南方玉、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桃花石、芙蓉石等矿物岩石,还有珊瑚、珍珠、琥珀等有机宝石及化石。

和田(阗)玉为何又叫软玉?

中国古代一般以产地、颜色为玉石起名,和田玉便是以产地命名的透闪石。“软玉”之名是近现代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所为。1840年爆发了{dy}次xx战争,许多清代宫廷玉器被掠夺到欧洲,喜爱颜色美丽的金刚石、红蓝宝石的欧洲人,一时搞不清楚中国皇室为何会喜爱颜色不好看的和田玉器,于是欧洲人开始研究和田玉。1846~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对和田玉器进行化验分析,测定了岩石的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用矿物学知识对和田玉和翡翠进行分类,因和田玉的硬度略低于翡翠,故称和田玉为“软玉”,称翡翠为“硬玉”。



郑重声明:资讯 【古玉器基础知识之玉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