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于雪» Blog Archive » 富士康跳楼事件

2008年8月一个英国人买了一支苹果iphone手机,xx后他发现默认壁纸是一张姑娘的相片,于是他用markm49uk的网名在macrumors上发帖子询问,并上传了三张手机中三张照片,就是。

网民们迅即行动起来查找这个被称为iPhone girl的少女,显然这是生产线质量检测员(QC)忘记删除检测时的照片,她被很快定位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C区三栋五楼手机检测生产线。8月2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dy}时间”栏目报道了这个女孩之后,sohu 为其制作了专题,网易大力报道,诸多纸媒跟进报道。富士康官方表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并未开除她,但是坊间有网友爆料她已被开除。事情发展至此戛然而止,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留下这三张照片。我认为她被开除了,美丽的错误也是错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宝安区拥有几十万员工,他们无法容忍错误。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在2007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人造风景》(Manufactured Landscapes),影片以一个在中国工厂厂房内的长镜头开始,镜头推动,眼前闪过一条生产线,操作台的两边依次坐满低着头忙碌的工人,一条,一条,一条……推了8分钟后给出了全景,看不清尽头的厂房内摆满了生产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只有极少的机器工序。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孟加拉等国家部分工业场景,简单的画面颇具冲击力。

我曾经目睹内地一个OEM工厂拔地而起的过程,那是一家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加工运动鞋的工厂,有数万员工。年轻人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不同的村庄来到那里,由此衍生了一个类似职业中介的人群。他们与工厂人事部门存在着某种交易,由他们介绍的人可以顺利录用,这些人从各地农村——往往是自己的老家,包大巴拉来整车的年轻人,把他们送进工厂,按人头收取不菲的抽佣。那些从大巴上下来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极其简陋的宿舍,每天早上随着汹涌的人潮走进工厂。

这种工厂的管理都很严格。当几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严格管理,会轻易地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企业必须严格管理。所以可以看到各种管理办法。除了严格的纪律之外,管理者会尽力在工人中选拔那些听话、负责的人作为小干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具有工头的性质,这些人所发挥的作用比刻板的制度还有效。管理纪律的执行往往野蛮粗暴,不存在解释和原谅,尽可能的发挥杀一儆百的功效。

他们几乎一直在加班,每天半夜才回去休息。所有人都不喜欢加班,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解雇,而加班就会赚更多的钱。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面对能赚更多的钱的机会,有几个人能说不呢?更何况是在面临失业的情况下。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如果失业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下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回家?如果可以选择回家,那还用得着出来打工吗?他们每天早晨走向工厂,深夜回到宿舍。加班是很多企业的特征,很显然让工人加班可以让厂方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工人就范是如此简单易行,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不愿意做?那就走吧,反正一大巴一大巴的人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那些农民子弟很好摆弄,只想多赚点钱,回家过年,然后再出来赚钱,回家过年……他们的宿舍大多没有电视,就算有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看;对生活的其他方面几乎没什么要求,大部分时间会穿着发的工作服,尽可能的攒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互相认老乡,会谈恋爱,这样就有一点社会生活,大多是简朴的生日聚餐。恋情往往短暂,会伴随着争吵、醉酒呕吐、哭泣。其中有一部分人几乎没有社交活动,没有朋友或者老乡之间的联络。曾经在某个深夜,一个工人在下班的路上被汽车从后面撞倒,由于没有路灯,后面又有三辆车从他身上碾过。肇事车辆全部逃逸,那具无法辨识的尸体没有提供任何身份线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

但是他们没有不快乐,相反,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好。虽然劳累会引发无奈的感叹,但是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认为这是正常的。偶尔发发牢骚会很快被抛在脑后,生活不就是工作,领工资,回家过年吗?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种安之若素的状态,但是以我的底层生活经验来说,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受压迫的人们,只要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多么辛苦,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报酬,虽然总会感到不满,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多少愤怒与哀伤。

再来看看那位iPhone girl,如果她没有因为那个美丽的错误被劝退,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她会找到一个爱她的男朋友,这在有着数以万计员工的企业里并不难,他们会利用春节互见双方父母,然后顺利的结婚。用不了几年他俩就会难以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的机会了,而不得不重新选择就业的方向,可以做服务员,或者去待遇差一些但是对年龄要求不严格的流水线继续工作,或者开个小店努力维持,不管怎样,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会生活在社会底层。选择回老家,生活也不会更轻松,而且谁愿意放弃城市呢。

如果她不是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孩子,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比如是个大学生,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难以接受了。试想将无忧无虑充满乐趣的大学生活直接转变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流水线作业,会需要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适应了之后依然要面对没有未来的事实。没有尽头的超时工作和严格的管理{zd0}程度的遏制了生活乐趣,菲薄的工资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连寒酸都称不上。就算她每个月能攒下2000元吧,那么一年2万的样子,15年才能攒下30万,前提是她一直能找到富士康这样的工作。

种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并且会将所遭遇的挫折放大,而挫折几乎是难免的。年轻人容易冲动,但是总会有亲情牵绊住他们。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的赔偿金在这个时候往往起到了恶性刺激的作用,留给父母几十万就谁也不欠谁的了。

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害怕的是怕死。死是美好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会让这个过程痛苦,死可以解脱一切烦恼,可以让所有问题都不存在。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还会有什么眷恋和不舍,更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可能会想出几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是我对他们来说重要吗……不重要,没有我,他们会哭一场,然后照样快乐的生活。而且如果xx带有报复(富士康)性质的话,岂不更爽,妈的我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想明白了,跨出那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年轻容易冲动。

富士康连续xx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仿佛与他们无关。富士康等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强制加班是法律所允许的吗?无数的年轻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械手,变成工具,工作是应该的,但是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官方对此熟视无睹。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杀了还能吃肉。我相信富士康为了息事宁人必定会有大笔的公关支出。富士康作为商人,追求利益{zd0}化是其本分,那么,维护劳工权利是谁的本分?中国日报网5月26日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协议,xx将不赔偿!

有人纵容、扶持某犯下如此罪行!联合调查组入驻调查xx事件,不过是为了堵嘴的敷衍,那份未来报告的内容,你我可想而知,只不过某将支出更多的公关费罢了。

所谓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年,有什么变化吗?户口依然存在,高考依然是农民子弟几乎{wy}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农村的教育质量,只有想不到的糟糕。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去城里打工,去沿海打工。把青春献给祖国,祖国用它来建设世博会!

二十年来,这是一群没有抱负,无能,怯懦的政治家,他们勉强维持着,而无能只会催生残暴。任由无序发展。看不到规划,感觉不到力量,从个人到国家都没有愿景,倒退则无处不在。

绝望。

12 Responses to “富士康跳楼事件”

Leave a Reply

郑重声明:资讯 【葬我于雪» Blog Archive » 富士康跳楼事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