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旱情下,让国人潸然泪下的那些画面_吕忠国_新浪博客

    连日来,西南五省旱情严重,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眼看着西南父老乡亲们忍受缺水干旱的苦楚,我们身处无忧之地,内心的急迫和关切挡不住地日渐浓重!


西南五省市旱情情况

水,民生之源

    “禾苗枯死、庄稼绝收、水塘干涸、大地开裂”,灾区的景象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日渐一日的干旱,不仅让人断了生机,牲畜也因缺水相继死去;全村男女老少,从两岁孩子到九旬老人,挖井掘地、翻山越岭,只为担回那几瓢浑浊的水!多少人日夜在祈盼:早{yt}下雨,早{yt}过上有水的生活!


池塘干涸,鱼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泥土中结束了生命


以往的接水设施都已经无用


小姑娘米桂娥一家每天用这样的水洗脸


92岁老人艰难背水回家

    这次旱情来临,让我们深刻地感触到:“水,真的是民生之源!”它供给我们生存,浇灌作物,养育牲畜,带动经济,不仅是生命之源,还是生活、生产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缺水情况很严重,这次西南旱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旱,折射生态面面观


一个农村汉子一个人用8天时间挖了两个2米深大坑找水

    旱情发生后,因缺水地区多是农村和偏远山区,供水设施简陋,道路难行,救援难以及时到达,西南五省百姓的生活陷入到极端的困顿之中!

    虫害成灾,粮食绝收。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农作物受损严重,并引发了病虫害。松毛虫在广西部分市县林区呈暴发态势,局部地区灾害严重,专家称如不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危害。


圆白菜干枯在地里

    木棉花充饥,干饭就盐。很多中小学校的寄宿学生许久没有吃到过新鲜的蔬菜了。因缺粮少菜,村民们只能干饭就着盐巴下咽,不得已时只有摘几朵木棉花充饥。而旱情持续下去,树上的木棉花也已经被摘光了。


一妇女艰难摘下的一朵木棉花 

    肉粮涨价,一吨河水50。目前很多学校的寄宿学生一周只能吃上一次蔬菜和肉,其余时间都是就着酸菜、干菜和盐巴下饭。旱情发生后,资源紧缺、物价上涨,一吨河水已经被叫卖到50元,猪肉价格也涨到10元,之前5毛钱一斤的青菜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学生们一周才能吃上一次蔬菜


为了节约用水,200多个孩子吃完午饭都是在这俩个大盆中将碗洗干净

    卖掉种粮,逃离家乡,老人妇幼成担水主力。为了生存,很多年轻人从家乡逃离出来,卖掉了来年的种粮,出外打工寻求生活。而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只能留守家中,成为了找水、担水的主力。


留守下来的都是妇女和儿童


一家四口在悬崖上背水


取水的孩子

    牲畜告急,酒厂停产。旱情下,人饮水已经十分困难,更没有水来喂养牲畜,一些大牲畜因反复驮水过于劳累而死,家猪也因缺水大量死亡。在缺水形势下,贵州茅台镇多家酒厂已经停产,并且酿酒原料高粱至今未播种,来年的生产和酒价必然受到影响。


云南砚山村民拉牛车排队取水

    中国{dy}大黄果树瀑布断流。贵州省xx风景旅游区黄果树瀑布群,受持续干旱影响,原本101米宽的瀑布只剩1米左右。景区的竹林、枇杷树等,大部分也枯黄,植被下边的泥土变成了沙土。


黄果树瀑布仅剩一线水源

    缺水导致民风民俗改变。缺水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难以维系,迫使人们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出路。原本用大锅煮饭,现在改成了电饭锅;日常的洗澡洗衣,为了节水基本终断;传统的集市因物资匮乏濒临消失;红白喜事,水成为最贵重的贺礼;甚至有无水源已成为当地年轻人择偶的“财富象征”。

原有大锅已经弃用

灾区之外,另一面

    面对从灾区传来的一幕幕报道,看着西南父老乡亲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我们内心感到深深的焦虑,恨不得捧上一碗水送到他们的面前!可是,急迫的心情难以逾越千山万水的距离,临时抱佛脚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反观当下,距离西南千里之外的北京却是另外一幅景象!

    北京虽然是中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城市之一,人均淡水资源的拥有量不到180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城市,但是一些数据却让我们触目惊心!北京每年用于冲厕的自来水量为8000万至1亿顿,相当于4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每年洗车用水量超过3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5个昆明湖的水量;北京还有38个标准高尔夫球场,这些球场需要巨量的水资源维护,一年耗水量约为2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昆明湖的水量;除此之外,北京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洗浴场所共有1045家,每家每年用水大约1.5万吨,这些洗浴场所一年的耗水量接近8个昆明湖的水量……

    满足城市人优质生活的淡水资源,每年就至少耗费掉73个昆明湖的水量,如果这些用水量能节约一半,不知道能养活多少西南的百姓!再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北京“首都”的优越位置,北京城里的人还有机会“安享”甚至“浪费”已经珍贵如油的“淡水资源”吗?希望西南的旱情能够点醒人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以个人的实际行动来支援灾区百姓度过难关!


一个可爱的孩子聚精会神地盯着救援水

旱情,你能做什么?

[转载]旱情下,让国人潸然泪下的那些画面 

   么,面对西南旱情,面对千里之外的灾区百姓,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从务实和救急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有能力,可以通过捐助物资和款项的形式来尽快帮助灾区人民度过缺水难关。联合国全球气候英雄、好利来总裁罗红先生就在{dy}时间向灾区捐款50万元,用这笔资金为灾区儿童购买饮用水。他还说:自己也来自于大山,知道没水喝的滋味!捐款不论大小,爱心汇聚成流,你的一元钱或许就能帮助一个孩子减少一分饥渴!


    除了捐款救急,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这次西南旱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水资源对民xx展的重要,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正如人们常说的,天灾的背后是xx,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迎来了环境的最直接报复。

这次旱情也让我们明白,环保已经不是某一国家、某一区域的问题,而是人类所共同承担的责任,是每一个人应该勇于承担也必须承担的责任。每个人的能力确实有大小高低之分,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zd0}的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必须承担起他能承担的那份责任,并付诸于每{yt}的行动!

    旱情在即,我们每个人现在能做的事情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讲,节约淡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一个人的行动大有可为!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家庭用水循环利用;洗脸刷牙用容器,避免长流水;自己动手洗车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要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通过种树抵消碳排放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保护环境的好方式!

    希望以此为戒,能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节水,环保!


节约用水从我家做起 


我和姥姥学节能

 


举手之劳,请节约用电 


使用清洁能源,保护共同家园 


我叫爸爸换车啦! 

    以上画作为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历届参赛作品。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触描绘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责任意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旱情下,让国人潸然泪下的那些画面_吕忠国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